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缙云山草珊瑚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缙云山草珊瑚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Morisita指数的F检验来研究缙云山草珊瑚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同时采用K,GI,m^*,PAI以及CA来研究其聚集强度,结果表明,缙云山苹珊瑚种群为间歇型的种群结构,不同地段的草珊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差异,表现为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但总体上表现为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探索马尾松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人工马尾松林的合理经营管理和开发利用。运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Morisita指数的F检验以及一些种群聚集强度指数来研究缙云山马尾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结果表明缙云山马尾松以大中型个体为主,不同地段的马尾松空间格局分布有所差异,但整体表现不明显,总体表现为随机分布。文章同时指出为避免马尾松林的消失,应分批次种植马尾松幼苗,从而使马尾松种群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调查了4个有代表性的样地,应用邻接格子样方法进行本地资料收集,对黄牛奶树 Symplocoslaurina Wall. 种群进行统计,绘制大小结构图、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该研究采用扩散系数 的t检验和Morisita指数的F 检验来研究黄牛奶树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通过聚集强度指数进行种群分布格 局分析.结果表明:黄牛奶树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幼苗和幼树较多,种群分布格局因不同立地条件,不 同尺度分布格局有所差异,总体上呈集群分布;聚块规模大体介于2S和8S之间,且出现在4S尺度下的可能 性较大.黄牛奶树的分布格局和种群结构受到了内外因素的影响,内因主要为黄牛奶树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如幼苗喜阴,大树喜光等;外因主要有小生境和人为干扰等.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该种群有促进针阔混交 林向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塔里木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0 m×50 m标准样地1块,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野外调查获取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聚集强度指数和理论分布模型对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的2个优势种群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胡杨种群的聚集强度大于灰叶胡杨;灌木层的2个伴生种群也均呈聚集分布,柽柳的聚集强度较大;草本层中甘草种群呈聚集分布,西北天冬呈随机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 m*对X的回归模型均显示胡杨、灰叶胡杨种群呈聚集分布.灰叶胡杨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型,随发育进程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胡杨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呈随机→聚集→随机分布.不同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采用离散分布理论拟合、方差/均值比率法和聚集强度测定的方法,对宝天曼锐齿栎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上、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取样尺度下,种群反映出不同的聚集程度,聚块性指数(m*/m)和扩散型指数(Iδ)基本上随取样尺度的增大而减小,样方大小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种群分布格局的测定结果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发育阶段的锐齿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幼树和中径树均表现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同,幼树的聚集程度比中径树的高,大树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随机分布类型;不同海拔梯度的锐齿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聚集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花棒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根据乌兰布和沙漠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2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 对不同生境中花棒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 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应用方 差均值比的t检验和5种典型聚集度指标方法,研究了不同生境中花棒种 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类型中,花棒空间分布格局 均为集群分布,但集群程度有差异。同时,还对不同发育阶段花棒种群 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从幼苗到成树,其集群强度由大到小。  相似文献   

7.
甘肃大野口青海云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掌握青海云杉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大面积遥感定量反演青海云杉结构提供关键参数,以及为青海云杉种群保护和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根据甘肃大野口1hm2青海云杉林大样地的调查结果,首次应用点格局方法开展青海云杉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且将研究区内树木分龄级计算,得到不同龄级的树木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首先,应用Weibull分布对样地内青海云杉的胸径分布进行拟合;然后分别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和聚集指标测定法,对样地内各龄级的树木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最后应用纽曼A型分布对研究区内的青海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胸径分布基本符合Weibull分布;研究区内种群密度较大,空间格局呈集群分布;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在各研究尺度下均呈集群分布;青海云杉随着年龄的增长,聚集强度逐渐降低;研究区内青海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符合纽曼A型分布。集群分布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和人为干扰、环境条件及青海云杉的生物学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亚高山暗针叶林四种林冠环境的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为对象, 运用传统的格局研究方法和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 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 ①不同的林冠环境下, 华西箭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均为集群分布; ②从林下至中林窗至大林窗, 随着林冠郁闭度的减小, 种群的聚集强度逐渐增大, 计盒维数不断减小. 表明华西箭竹克隆分株种群通过改变聚集强度和空间占据能力, 对林冠环境的差异作出有效的响应, 这些格局特征的变化有利于增强种群对异质生境中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亚高山暗针叶林四种林冠环境的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为对象,运用传统的格局研究方法和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的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均为集群分布;②从林下至中林窗至大林窗,随着林冠郁闭度的减小,种群的聚集强度逐渐增大,计盒维数不断减小.表明华西箭竹克隆分株种群通过改变聚集强度和空间占据能力,对林冠环境的差异作出有效的响应,这些格局特征的变化有利于增强种群对异质生境中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与格局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塔里木河中游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与5种聚集度指标,研究了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及其动态。结果表明:河漫滩生境胡杨种群径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储备丰富,种群呈增长趋势;沙地生境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胡杨种群的格局规模为25m2。不同生境下胡杨种群空间格局有所差异,分别表现为集群分布与随机分布;在胡杨种群生长过程中,空间格局呈现由集群分布至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胡杨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主要受塔里木河洪水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