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模式。我国设施葡萄栽培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庭院发展起来的。197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试验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梁山 《烟台果树》1998,(3):24-25
近十几年来,北方鲜食葡萄生产发展很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质量不断提高。尤其是利用鲜食葡萄做庭院绿化,不但美化和绿化了环境,同时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目前各鲜食大粒葡萄耐寒性差,北方无论大田栽培或庭院绿化栽培,冬季均需下架埋土防寒,费工费力,极大地制约了北方利用优良鲜食葡萄做庭院绿化栽培。吉林省集安市园艺特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盆栽葡萄是人们利用花盆、筐、箱等容器种植葡萄的一种葡萄栽培方式。因其为盆栽,在栽培管理上就有其特殊性,只有充分了解这些特性,并掌握与此适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种好,管理好葡萄。  相似文献   

4.
无核葡萄食用方便,风味独特,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珍果,发展无核葡萄栽培也是当前鲜食葡萄发展的趋势.目前,获得无核葡萄的途径主要有发展无核葡萄的栽培和利用生长调节剂促使有核葡萄无核化.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葡萄老产区。葡萄是我省仅次于苹果和梨的第三大树种,已在全省水果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葡萄栽培面积为4.76万hm^2,占全省果树栽培总面积的10.5%;葡萄产量90.25万t,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3.1%。设施葡萄栽培面积达1.08万hm^2(占全省设施果树栽培总面积的31.3%),产量达22.8万t,已成为辽宁农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全省各地均有葡萄栽培,已经逐渐形成辽东湾沿岸、辽中、辽西、辽北的鲜食葡萄产区和本溪为主的辽东冰葡萄、冰葡萄酒产区,本着优质、高效、安全的产业目标规模发展。但是在生产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葡萄新品种的快速引进和培育,让果农在选择品种时无所适从,有的由于品种选择不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就适宜辽宁省栽培和知名度较高的葡萄品种介绍如下,以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庭院的空地栽培葡萄,不仅能增加经济收益,而且能消暑解热、美化庭院环境。就庭院葡萄栽培特点,栽培架式及水肥、病虫害等具体管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利用葡萄枝生料栽培姬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葡萄的下脚料变废为宝,为桂中地区利用葡萄枝栽培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不同配方的葡萄枝生料栽培姬菇,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比.三个配方中,配方2栽培的姬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强壮,菇形良好,肉质厚实,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高,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配方2:葡萄枝屑45%,棉子壳45%,麸皮6%,石膏1%,生石灰3%,适合桂中地区利用葡萄枝进行姬菇的生料栽培.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葡萄栽培技术赵文东,王家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熊岳115214)利用保护设施栽培葡萄可提早或延迟果实成熟,扩大其供应期,具有较高的效益。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保护地葡萄已有相当长的栽培历史。我国葡萄保护地栽培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9.
苹果、梨在我国已普遍采用了嫁接栽培,其好处已众所周知。而葡萄的嫁接栽培对我国的大多数葡萄种植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虽然,在东北寒冷的地区,为了提高葡萄的抗寒力,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利用抗寒葡萄砧木进行了嫁接栽培。而在我国的大部分葡萄产区都沿用传统的种植方法———自根苗栽培。只有在更换品种或扩繁稀有品种时,才采用嫁接的方法。而在葡萄业发达的国家,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采用了嫁接栽培。虽然,最早的嫁接栽培是为了防止葡萄根瘤蚜的危害,但随着嫁接栽培在生产上的应用,发现嫁接栽培有许多优点。所以,葡萄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保护地栽培葡萄,是实现葡萄周年供应的主要措施.露地栽培的早熟葡萄一般在7月中下旬成熟,而利用保护地栽培则可提早到6月上中旬采收,此时正值市场葡萄淡季,上市的葡萄销售价格高于露地栽培同品种的1~5倍.近年来,我国北京、河北、山东等省市果农,开始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但由于对温室葡萄的生长特性掌握不当,有些果农选用品种不当,影响了葡萄的熟期和产量.为了帮助果农正确掌握保护地栽培葡萄的技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特介绍几个适宜于保护地促早栽培的葡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葡萄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中国葡萄栽培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指出葡萄产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节本、优质、高效、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促使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葡萄生产大国向葡萄生产强国的转变;提出葡萄产业发展应树立品种优良化、栽培区域化,苗木生产标准化、无毒化,土肥水管理科学化、高效利用经济化,栽培管理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栽培方式的设施化和重视葡萄休闲和健康栽培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早熟葡萄乍娜的促成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葡萄鲜食供应期短,在天津市极早熟葡萄品种于7月中旬成熟,晚熟品种在10月份成熟,供应期只有2~3个月。为延长其供应期,我们对葡萄保护地栽培及其间作进行了研究。利用自然日光塑料温室栽培葡萄不需要埋土防寒,可增加栽植密度,提高产量。温室升温早,植株物候期提前,可以提早成熟上市,并在温室内进行合理的间作,以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葡萄抗逆性砧木品种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葡萄利用抗性砧木嫁接栽培的优势不同的葡萄砧木具有不同的抗性 ,如抗旱性、抗寒性、抗病虫、耐涝性、耐盐碱性、耐石灰质土壤、耐酸性土壤及耐瘠性等特点。葡萄栽植者可根据各地的立地条件和生态环境 ,选择合适的砧木 ,扩大栽植区域 ,促进葡萄栽培面积的发展。同时还可充分  相似文献   

14.
何水涛 《果农之友》2013,(10):42-42
日本葡萄真正栽培是明治和大正时代(1911-1912年).当时各地积极引进国外品种并形成了产区。随着品种的改良.现在栽培以欧美杂种为主的四倍体葡萄品种.并确立了设施栽培、利用赤霉素进行无核化栽培的技术.形成了葡萄产业,2008年日本葡萄的产值为76亿元人民币(下同),其栽培面积仅次于柑橘和苹果位于第3位。日本葡萄生产的目标主要利用果实的高品质占领市场.目前出口的国家(地区)主要是台湾和东盟。  相似文献   

15.
唐志鹏 《广西园艺》2004,15(4):52-54,55
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的采光、增温、保温和避雨效应,在不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季节,创造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特殊环境条件,调控葡萄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使葡萄高产、优质,早成熟提早上市或推迟成熟,延迟上市,达到高效益经济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葡萄设施延迟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迟栽培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葡萄设施栽培新形式.它和促成栽培恰恰相反。它以生长后期覆盖防寒。尽量推迟和延长葡萄果实生长期为目的.延迟葡萄的成熟和采收时期.从而在隆冬季节采收新鲜葡萄供应市场.用延迟采收代替保鲜贮藏.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葡萄设施延迟栽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0年,河北怀来县侯文海等利用塑料大棚进行防寒,将白牛奶葡萄推迟到11月底采收.显著提高了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福安市地处亚热带气候区,过去无葡萄经济栽培。1985年,我们引入巨峰葡萄进行引种观察,并开展丰产、优质、高效栽培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经10余年的试验研究,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998年,全市巨峰葡萄栽培面积为800hm2,总产量1.2万t,产值5...  相似文献   

18.
七、盆裁葡萄 (一)盆栽葡萄的特点 1、不占土地,到处可放。由于盆栽葡萄是利用花盆、木桶等容器栽培的,容积小,树体矮,在人们居住的地方和环境中,如走廊、平房顶、阳台、窗台及屋檐下等都可摆放。  相似文献   

19.
赵玉山 《果农之友》2014,(11):3-4,27
葡萄是一种古老的栽培果树,早在四、五千年前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居民就开始利用和栽培葡萄。我国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葡萄,栽培历史在2 000年以上,在漫长的时间里,经过各地不断繁衍扩展,全国各地均普及发展起来。2013年全国种植葡萄总面积达72.0万公顷,总产量达1138.0万吨,占全球葡萄收获面积的10%,占全球葡萄产量的16%,是世界第一大鲜食葡萄生产国,葡萄产业在我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20.
从葡萄仿生简化栽培的概念出发,分析葡萄仿生简化栽培的必要性,提出葡萄仿生简化栽培设想,简介葡萄仿生简化栽培的基础、手段及重点,即花果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