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广西水产研究所那马中试基地进行了池塘养殖当年繁殖的奥尼罗非鱼苗种达出口规格试验。在1800m^2池塘中投放全长为3—4cm的奥尼罗非鱼鱼苗2860尾,经178d养殖,奥尼罗非鱼平均体重为O.75kg/尾(最大为1.1kg/尾),平均体长为26.1cm(最大为29.5cm),总产量为1750kg,平均产量为648kg/667m^2,养殖成活率为81.6%。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流水,在小网箱内培育出规格为2.5-3cm黄颡鱼苗4.2万尾;继续在面积1334m^2,水深1.5m的池塘中采用自制配合饲料培育黄颡鱼苗种,经过190天饲养,共收获大规格黄颡鱼种396.7kg,平均规格90尾/kg,养殖成活率85%,每667m^2获纯利1753元,投放产出比1:1.53。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内陆平原盐碱地兑水养殖东方对虾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面积为2000m^2的盐碱地池塘,以地下机井卤水为主要水源,通过向卤水内补充kcl和添加内陆鱼池淡水作为养殖用水进行东方对虾(Penaeus chinensis)养殖。投放体长0.8cm仔虾8万尾,40尾/m^2,养殖160d,至起捕时共产对虾517.5kg,平均体长14.1cm,纯收益36690元,平均收益为18.35元/m^2,饵料系数1.88。  相似文献   

4.
1、扑草净清塘:平均水深15-30cm的池塘,每667m^2用药100g,水深1m的鱼种池,每667m^2用药150-175g。  相似文献   

5.
鱇鱼良白鱼池塘人工驯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angLiang白鱼是云南省抚仙湖的名产,目前其天然资源量锐减,2000年6月22日在两口面积分别为38.35m^2和33.04m^2的池塘内各投放了体长2.0cm的KangLiang白鱼苗500尾,经过两年人工驯养,于2002年7月5日进行抽样检测,成鱼的平均体长为9.7cm,平均体重为9.9g,成活率60%,其中2/3达到性成熟,结果表明,抚仙湖KangLiang白鱼通过人工驯养是可以长成商品鱼的。  相似文献   

6.
在面积2000m^2,平均水深0.85m的池塘进行了商品饲科养殖鲤鱼高产试验。饲养180天.鲤鱼尾均重由79.8g增长到328.8g,增长4.3倍,成活率97.1%,单产0.49kg/m^2,平均赢利为3.4元/m^2,饲料系数3.81。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利用饲养家鱼的“老”塘放养翘嘴红鲌白小规格冬片鱼种,培育二冬龄鱼种。试验结果:放养规格为5—8cm/尾,放养密度在4500—6000尾/1000m^2,采用培育水质和投喂粗蛋白含量在40%,以上的膨化浮性配合饲料相结合的饲养管理办法,经过9个月的培育,翘嘴红鲌白二冬龄鱼种的平均规格达100g/尾,平均成活率89.6%,平均单产480kg/1000m^2以上,平均饲料系数0.81,平均净收人为5033元/1000m^2。  相似文献   

8.
利用不同面积、水深的池塘,采用不同的放养密度、不同规格的苗种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泥鳅养殖池塘以长条形为佳,面积2亩~3亩,水深保持在0.4m~0.5m,池底铺设腐殖泥土10 cm,养殖效果较好;泥鳅苗种规格为70尾/kg~80尾/kg,放养量1000kg/亩~1200kg/亩,单产较高,效益最好;放养苗种规格越大,养殖成活率越高;随着放养密度增大,成活率逐渐降低;试验条件下,放养规格为70尾/kg的泥鳅苗,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盐碱地“上粮下渔”开发池塘综合利用的路子,2004年,我们进行了淡水鲨鱼与南美白对虾池塘半咸水混养试验,经过124d养殖,淡水鲨鱼平均规格达 1.2 kg/尾,平均单产343.6kg/667m^2;南美白对虾平均规格达12.6 cm,平均单产67.2 kg/667m^2.综合效益4139.6元/667m^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将7.8万尾平均全长为2.2cm的淡水白鲳秋花鱼种放在1亩的塑料大棚鱼塘中越冬。池中安装电热器和增氧设备。经4个月的培育,鱼种平均全长增加1.12cm,成活率79.65%,纯利润41815.6元,投入产出比1:4.84。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浅漏水塘养殖斑点叉尾Hui,放养10-16cm斑点叉尾Hui鱼种,经过6个多月的养殖,平均体重502g,667m^2产量352kg,成活率99.5%,每667m^2利润为17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36。试验结果表明,浅漏水塘养殖斑点叉尾Hui确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厂冷却水池面积600m^2,平均水深1.6m,约3小时池水交换1次,冬委水温保持24-32℃,投放6-10cm斑Hu苗种5.32万尾,经过188天饲养,收获斑H鱼种1342.5kg,计36763尾,667m^2产量1491.7kg,成活率69.36%,平均规格36.5g。  相似文献   

13.
大弹涂鱼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口面积为0.1ha的池塘,投放全长为2.5~3.0cm的大弹涂鱼鱼苗6000尾,养殖密度为6尾/m^2。经过一年的养殖,共收获成鱼116kg,单位面积产量为1160kg/ha,全长10.80~17.20cm,平均全长13.81cm;体长9.00~14.10cm,平均体长11.46cm;体重11.0~37.9g,平均体重21.77g。  相似文献   

14.
鱼种池套养丰产鲫夏花,平均每667m^2套养80尾,经191d饲养,每667m^2出塘尾重0.3~0.4kg商品鱼77尾,平均成活率达96.4%,平均增加产值407元/667m^2,增利润305元/667m^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水池塘里投入经人工土池繁育的三疣梭子蟹稚蟹种苗,接着播以抱卵的脊尾白虾亲体,即在养成池中自繁自育成脊尾白虾苗种,充分利用其在生物学上的共生互利关系进行混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玉琢  段美平 《齐鲁渔业》2005,22(11):20-21
为了探索盐碱地“上粮下渔”开发池塘综合利用的路子,2004年,我们进行了淡水鲨与南美白对虾池塘半咸水混养试验,经过124天养殖,淡水鲨平均规格达1.2kg,尾,平均每667m^2产量343.6kg;南美白对虾平均规格达12.6cm,平均每667m^2产量67.2kg.每667m^2综合效益4139.6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湖泊日本沼虾渔获物中挑送受精卵呈灰黄色或胚体出现眼点的抱卵虾作为繁殖用亲虾,常温充气运至孵化池。挑送173kg抱卵虾用池塘(0.6hm^2)孵化育苗,经1月育成1.3-2.5cm幼虾1087.25万尾,平均1812.12万尾/hm^2挑送141kg抱孵虾用水泥池(240m^2)孵化育苗,经20天育成0.7-1.6cm幼虾约959.55万尾,平均4万尾/m^2。  相似文献   

18.
温流水小水体鲟鱼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温流水小水体养殖鲟鱼,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放养规格在每尾长10-12cm时,放养密度可达到80-90v/m^2;当放养规格每尾长为30-35cm时,放养密度以50-60v/m^2为宜;鲟鱼的日均增重量随着个体的增重而增加;饲料系数随着鱼体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鱼虾双季养殖,就是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中养殖一季鱼和一季虾的养殖方式。该养殖方式可有效地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水产品市场淡季的有效供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现将试验情况作一总结。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条件试验池为张家港市大新镇新宝基地12号池,面积12亩,水深约1.5米。该地位于长江边,水质好无污染,进排水较方便。1.2鱼种放养鱼池在放种前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彻底清塘,鱼种用3%食盐水和20X10“’晶体敌百虫消毒后再放入池中。其中银鲫共放18ap尾,135o千克,平均尾重对克,花白鲢共放12op尾,10o千克,平均尾…  相似文献   

20.
褐塘鳢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褐塘鳢稚鱼在6 250~9 380尾/m^2的密度下,经过35~40 d的培育,鱼苗全长增长至约1.5cm,成活率达22.25%~39.06%;在池塘培育全长1.7cm的褐塘鳢鱼苗(25尾/m^2),经15 d鱼苗全长达3.24cm,培育成活率达80.4%.全长2.55 cm的褐塘鳢鱼苗投喂南美白对虾苗,经13 d培育,全长达3.57cm,成活率达99.2%.本研究解决了褐塘鳢苗种培育难题,为规模化生产褐塘鳢苗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