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庆荣 《西南园艺》2010,(2):48-50,43
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栽培技术是云南省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科技新技术,是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科技措施。2009年红塔区实施云南省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建立百亩核心区、举办千亩展示区、创建万亩示范区。通过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项目的实施,使示范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带动了全区玉米生产,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科技人员。为云南省粮食作物间套种高产栽培技术项目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项目的示范推广奠定基础、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牛栏江镇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带动,玉米是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为进一步发展地区农业经济,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牛栏江镇开展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对牛栏江镇玉米高产创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启动玉米产业体系建设,开展玉米高产创建,通过组织领导,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预测预报为依据,进行玉米病虫草害系统防除,本文探索了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新途径,以促进玉米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4.
方明清 《长江蔬菜》2016,(19):29-30
主要介绍龙海市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开展规模高产示范,集成了"推广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小高垄、高密度、配方施肥、稻草包心"等关键技术。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示范区667 m2产值4 588.5元,比非示范区增加310.4元,带动了全市马铃薯生产实现连年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
2008—2013年巫溪县开展了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落实万亩高产示范片1个(3.28万hm2),千亩核心示范片57个(0.4万hm2),通过推广"以脱毒种薯推广和晚疫病防治为核心的‘四推三改’集成高产技术",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目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重庆万亩高产创建活动中,4年综合评比巫溪县获得重庆市第一名,曾连续3年创马铃薯最高单产纪录,最高单产达到3962.6kg,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和种薯产业的发展。在引进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指导晚疫病防治和推行"薯-玉-苕"和"薯-玉-苕-薯"套作模式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在西南山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甜糯玉米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良好的口感和加工性能,经济价值较高。为适应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高优农业的要求,大田县华兴乡农技站从2002年起,从玉米品种筛选、增产增效研究、高产栽培技术配套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大面积的甜糯玉米示范推广,取  相似文献   

7.
<正>桃花吐镇地处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国道101线533公里处。属于典型的干旱少雨地区。全镇耕地46000多亩,主要农作物玉米种植,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000亩左右,由于降水偏少,玉米产量一直在600千克左右。2012年,政府在节水滴灌区落实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种植科技示范田500亩,产量较裸地种植有明显增产,2013年又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高产耐密"联达  相似文献   

8.
《果农之友》2005,(1):32-32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对沙田柚全面推行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使全县沙田柚大面积优质高产。今年,全县沙田柚总产量达3万多吨,比去年增产7.14%。至2004年10月25日,该县已外销沙田柚4600多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据估计,该县今年沙田柚总产值将超1亿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重庆市垫江县3年来完成农业部万亩玉米高产创建所取得的成绩和完成项目的各项措施,提出了扩大此项目的推广和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万州区在余家镇实施了重庆市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果。万亩片共增加产量35.828万kg,新增纯收入82.40万元。该项玉米高产创建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是:(1)成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2)培育种植大户,组织专业服务队,统一施药防治病虫害;(3)加强宣传;(4)强化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5)强化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是襄汾县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随着玉米从种到收机械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有效提高了玉米产量,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种植面积也从2004年的0.53万hm2增加到现在的2.67万余hm2,已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农作物。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现将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再荣 《花卉》2016,(12):107-108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不断提高,玉米"一穴双株"的种植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推动了粮食作物项目规划与改造。结合早期单株种植方式的不足,总结了"一穴双株"种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玉米栽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利用春季玉米收获后的空闲耕地,推广"玉米-红薯"轮作模式。2016年对引进的5个红薯新品种进行"玉米-红薯"轮作模式示范,共示范种植1 hm~2,示范田平均每667 m~2红薯鲜薯产量分别为2752.5 kg、2427.8 kg、1938.7 kg、1765.3 kg、1507.4 kg,较当地主栽红薯增产158.8%、128.3%、82.3%、65.9%、41.7%,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为高产作物,随着其用途和用量的不断增加,在襄汾县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从2004年的0.53万hm2增加到现在的2.67余万hm2,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成为第二大主要农作物。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1精选良种应选用经过省级以上有关部门审定、种子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玉米种子,试种后增产显著,抗病、抗倒伏、早熟、株型紧凑,以利于密植。  相似文献   

15.
201.年滇源镇水源保护区被列为盘龙区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镇,在马铃薯"高产创建"工作中大力开辰样板、示范带动大面积生产探索,效果明显.文章总结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办法、关健技术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玉米、红苕是旱地三大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著/玉米/红苕”套作是旱地主要的栽培模式。研究“薯/玉/苕”旱三熟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旱三熟年产量,对保障渝东山区粮食供给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薯/玉/苕”旱三熟套作模式的增产机理作了分析,并介绍了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海卿 《北方园艺》2012,(12):199-200
正"青杂5号"是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春油菜杂交种。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6001),同年引入湟中县示范,2007年开始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2011年全县推广面积达  相似文献   

18.
<正>平邑县地处鲁中山区南部沂蒙山区腹地,是传统的马铃薯种植大县,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8000hm2左右,是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2009年平邑县被农业部定为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县。经过两年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马铃薯单产、总产不断提高,2014年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每667m2产量2893.9kg,较常规种植区(平均每667m2产量2416.5kg)增产19.76%。马铃薯病虫害有300多种。病害主要分为真菌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山东省平度市承担了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山东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测产验收办法》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确认平度市马铃薯高产创建10亩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示范方和万亩高产示范片平均单产分别达到5 668.4 kg、3830.5 kg和3529.8 kg,其中10亩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创青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开县再生稻栽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推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启动再生稻高产创建活动、强化政策支撑"为主要措施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