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以柑橘胚性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差速离心结合蔗糖衬垫法建立了柑橘线粒体快速、高效分离纯化技术体系,得到的线粒体完整,具有很强的荧光活性.利用SDS法提取、纯化的线粒体DNA(mt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A260mm/A280nm值为1.80、A260nm/A230nm值为1.95;0.7%琼脂糖电泳检测获得的谱带清晰,长度在20 kb左右,无降解.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与通常采用的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具有耗时短、对离心机的要求不高,且所提取的mtDNA产率高、结构完整等特点.以建立的技术体系提取7个柑橘品种的mtDNA进行RAPD分析,均扩增出清晰、多态性好的谱带,大小分布在250~2000bp之间.  相似文献   

2.
水稻滇一型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DNA差异的AFLP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蔗糖衬垫法提取了线粒体DNA(mtDNA),利用AFLP技术比较了滇一型水稻的4套不育系与保持系的mtDNA的差异。从92G03/92S09引物对选择扩增产物中得到了不育系与保持系差异条带。在约287bp处,保持系均有一条带,对应的不育系均缺少该条带。以上滇一型水稻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差异的存在,表明可能与育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使用蔗糖衬垫法提取了线粒体DNA(mtDNA),利用AFLP技术比较了滇--型水稻的4套不育系与保持系的mtDNA的差异。从92G03/92S09引物对选择扩增产物中得到了不育系与保持系差异条带。在约287bp处,保持系均有一条带,对应的不育系均缺少该条带。以上滇--型水稻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差异的存在,表明可能与育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苹果绵蚜线粒体DNA的提取方法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高质量的线粒体DNA(mtDNA)是进行mtDNA研究的前提。本研究用碱裂解法和加热法均得到了满足RFLP分析要求的苹果绵蚜mtDNA。但只有碱裂解法提取的mtDNA满足克隆的需要。经分析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核DNA的断裂,是获取高质量mtDNA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苎麻线粒体基因CoxⅡ和atpA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与苎麻CMS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双子叶植物线粒体CoxⅡ和atpA基因编码区高度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技术从苎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mtDNA中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DNA Walking策略从3′端和5′端扩增基因片段的未知侧翼序列,分离完整的线粒体CoxⅡ、atpA基因;基于全基因序列和基因表达(RT-PCR法)分析这两个基因在苎麻“三系”间的差异。【结果】分离的苎麻CoxⅡ和atpA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一些双子叶植物同类基因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5%和97%以上,获得的CoxⅡ、atpA全基因包含了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三系”的CoxⅡ基因在mtDNA水平、转录水平、蛋白质水平上均无明显差异。雄性不育系atpA基因在mtDNA水平、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二级结构上与保持系和恢复系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RT-PCR分析还表明,不育系atpA基因在现蕾期和开花后期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可育系。【结论】CoxⅡ基因与苎麻CMS可能无关,而不育系atpA基因的序列变异和/或异常表达可能与苎麻CMS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榨菜线粒体DNA的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蔗糖衬垫法从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中分离出了线粒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分析表明,所提取的DNA可用于后续的研究工作,即作为PCR模板,进行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特异片段扩增及RAPD。  相似文献   

7.
苎麻叶总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飞军  彭涛  韦名嘉  陈晨  田鑫  刘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51-13552
[目的]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苎麻叶片绿原酸,设定不同提取条件测定含量并得出最优提取条件。[方法]对苎麻头麻叶片烘干处理后,以一定浓度乙醇为提取液,设定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pH、提取时间为单因素,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并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pH三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各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较大,温度设定常温,提取时间2 h最佳;正交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40%乙醇、pH=5、料液比1∶16。[结论]苎麻叶中含有0.745%的绿原酸,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效果好,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用CTAB法提取苎麻总DNA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CTAB法提取了苎麻总DNA ,考虑到苎麻中酚类、黄酮类等次生代谢物质多的特点 ,在提取液中加入了一定浓度的PVP和 β -巯基乙醇 ,从而获得了高分子量的DNA。经实验鉴定 ,其纯度符合分子遗传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松茸浓缩口服液制备过程中碱性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松茸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弱碱盐溶液提取和醇溶液提取三步提取法提取松茸中的营养物质,制备成了松茸浓缩口服液;并以弱碱盐溶液提取松茸碱性蛋白,对影响因素碳酸氢钠浓度、氯化钠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试验确定了弱碱盐溶液提取松茸碱性蛋白的最佳工艺为:碳酸氢钠浓度0.3%,氧化钠浓度0.5%,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0℃;此条件下碱性蛋白质的得率为1.16%.[结论]试验打破了松茸在传统口服液中利用率低的局限性,通过改变提取方式,增加了松茸浓缩液的提取率,大大提高了松茸的利用价值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从林麝粪便中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物种鉴定的可行性,为林麝野外调查工作以及分子粪便学在林麝保护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林麝粪便,采用改良的CTAB抽提基因组DNA;按常规PCR法对mtDNA D-loop区和Cyt b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后,用DNAMAN 6.0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在不同温度存放不同时间,研究林麝粪便基因组DNA的提取与mtDNA D-loop区和Cyt b基因PCR扩增的时效性。【结果】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mtDNA D-loop区和Cyt b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产物为林麝的mtDNA D-loop区和Cyt b基因。时效性分析结果显示:常温和4℃条件下保存96h以内的林麝粪便所提取的基因组DNA能有效扩增出mtDNA D-loop区和Cyt b基因。【结论】自然条件下林麝粪便中林麝自身体细胞DNA保存时间较长,通过在野外采集林麝粪便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物种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