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1年生Ⅰ级杉木裸根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比较喷施及土壤施入两种施用方法及7个不同浓度处理下,竹酢液对苗高、地径以及枝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和主干生物量影响,同时对不同处理下苗木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竹酢液合理使用可以明显促进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提高枝叶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竹酢液可以提高苗木的净光合速率,改善光合作用;P300和P800两种浓度和施入方法促进杉木苗木生长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竹酢液对杉木苗木生长效应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杉木幼苗的盆栽试验,采用喷施及土壤施入两种施用方法及9个不同浓度处理,分析施用竹酢液后对土壤化学性质以及杉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竹酢液后,土壤pH无明显变化;H50和P300两种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苗木生长过程中土壤速效钾、碱解氮和有机质等指标含量的衰减程度;促进土壤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体看来,适宜浓度的竹酢液对提高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促进杉木生长有利,其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3.
新型叶面肥在苹果上的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面肥(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腐殖酸和氨基酸叶面肥)、商品有机肥和中量元素肥料等新型肥料作为一种新肥源,在作物营养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新型肥料种类繁杂,作坊式加工,又无国家统一质量标准,成为执法管理的一个盲区,致使劣质肥料流入市场的现象相当严重。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型叶面肥的特性,帮助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正确选用新型叶面肥,本试验通过新型叶面肥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旨在为农民合理购买和正确使用新型叶面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竹酢液对蔬菜生长调节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精制毛竹竹酢液,通过田间试验观察了其对生菜、油菜、黄瓜三种蔬菜的生长调节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竹酢液在300~800倍稀释浓度,对蔬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蔬菜的收获产量与未施加竹酢液的对比最大增产18.8%~20.2%。蔬菜单株株高和重量都有一定的增加。通过GCM S检测了其主要成分,初步推测认为竹酢液对蔬菜的生长促进作用来自主要成分在微量时对作物生长过程产生的协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叶面肥对新疆杨各营养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其育苗中施用叶面肥提供理论参考。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叶面肥浓度分别为0、0.6%、1.2%、1.8%。结果显示:(1)喷施叶面肥1.2%和1.8%能显著提高茎、叶内钾含量,对根无显著影响。(2)1.2%和1.8%处理能显著提高根、茎、叶内铁、镁、铜含量。(3)1.2%和1.8%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片内锰含量,但对根、茎影响不显著。(4)0.6%处理对各器官钾、锰、铜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茎内铁含量,根、叶内镁含量有显著影响。(5)1.8%与1.2%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叶面肥喷施以1.2%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6.
用PBOG、瑞丰钾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五洲绿世界(高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99%含量KH2PO4等5种叶面肥,对次郎甜柿叶面施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均有明显增强树势的效果,分别较不喷肥的对照处理产量提高24.9%、19.7%、14.4%、30.9%和15.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略高,但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其中,喷施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处理增产最高,但果肉硬度略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固形物含量亦低于其它4种叶面肥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内随机选取3个竹种:歪脚龙竹、坭竹、长叶苦竹,分别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其叶片、主枝、小枝的硫含量进行测定,同时以福州市森林公园相同竹种作为参照。结果表明:竹类植物叶片硫元素含量最高,各竹种之间硫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同竹种不同季节的各部位的硫含量均有变化,秋季硫含量最高,夏季最低,较秋季平均减少54.88%;竹类植物对于硫元素的吸收作用较强,叶片硫含量均高于国标的最高值2.0 g.kg-1,且叶片硫含量对环境二氧化硫变化具有指示作用,可以考虑作为硫污染区的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8.
稀土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刘彦茹禹兰景(河北省林业科学院石家庄050061)稀土微肥是一种新型的作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作物生根,发芽,增强作物对N、P、K等元素的吸收作用。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有提高某些生化酶的活性,促进物质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4种观赏竹形态和生理特性(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的活力、β-胡萝卜素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4种观赏竹具有较好的园林绿化价值,叶片中各物质含量随季节更替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种类不同,到达高峰期时间与年变化辐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梯度下酒竹的形态和光合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酒竹形态参数及光合特性,探讨了其形态和光合功能可塑性及其改变机理,为酒竹人工林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试验发现:酒竹通过各构件单元(叶、枝和侧根)的形态结构及光响应特征的调整来响应复合肥施肥量的变化;中度和重度水平的氮磷钾平衡施肥具有明显促进酒竹生长的作用,轻度施肥略有效果但不明显。SLA差异不明显说明酒竹叶片在增加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同时也扩展了叶面积;轻度施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叶绿素总量,且在叶片水平上得到体现。不同施肥处理的枝在空间拓展能力和功能分化上表现出差异性,T3处理出现一级枝发育成克隆苗的现象。施肥处理有利于酒竹建立强大的侧根体系,对侧根的觅养行为影响最明显,T3处理明显地扩展根半径,环式开沟施肥方式起到了诱导侧根根系平面运动的作用。施复合肥使冠幅、株高、新秆量和胸径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基径差异不明显,BD/DBH值表明施复合肥可以使新秆秆型更均匀。酒竹的光能利用能力符合阳生喜光物种的特征,施肥提高了酒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扩展了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之间较宽的光能利用区间,提升了酒竹暗呼吸速率(绝对值)的大小,这与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处的量子效率值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
BNP毛竹增产剂及竹腔施肥是江西省林科院研发的新成果。为探索该成果在我市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采取设观察样地的对比方法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初步结果表明:出笋多、成竹率高、径级增大,特别是对低产毛竹林和新造竹林的作用十分明显。该项成果引进毛竹产区推广应用,其效果与传统施肥相比,省工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增施钾肥、铺反光膜、限制产量的栽培措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K肥水平对油桃含糖量影响有显著差异,株施60g钾肥油桃含糖量最高为13.6%;行间铺设反光膜与未铺反光膜对油桃含糖量影响有显著差异,行间铺设反光膜比未铺反光膜油桃含糖量高1.8%;不同产量水平对油桃含糖量影响有显著差异,产量控制在12000kg/hm2时油桃含糖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以甜柿禅寺丸为试材,用10、15、20、25 mg/L 4种浓度的CPPU于花后10 d喷果。结果表明:均提高了果实还原糖、可溶性糖、TSS含量及固酸比;促进了果实淀粉降解;对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氮、钾肥水平对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为对象,施入不同水平的氮、钾肥,观察其对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施用氮肥的处理中,果实单株平均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以施用氮肥1.0 kg/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为86.9 kg/株;在单独施用钾肥的处理中,果实单株产量变化不明显,变动在77.3~79.2 kg/株之间;在氮、钾肥混合处理中,果实单株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以施用氮肥1.0 kg/株+钾肥1.0 kg/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为98.6 kg/株。在果实硬度方面,以施用氮肥1.0 kg/株+钾肥1.0 kg/株处理的硬度最大,为7.21 kg·cm-2;在总糖方面,以施用氮肥1.5 kg/株+钾肥1.5kg/株处理的糖含量最大,为12.5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藻素、菜粕和农家绿3种有机肥的不同施肥量配比对中秋酥脆枣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改善中秋酥脆枣果实品质的有机肥施肥配方.[方法]以6年生中秋酥脆枣嫁接苗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梯度的施肥量(0、2.5、5.0和7.5 kg/株)、9种处理(A-I)和1个对照(CK),采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白檀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内含物与矿物质积累规律和相关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白檀果实进行内含物和矿物质相对含量测定分析。结果发现:白檀果实发育阶段大致可以根据含油率变化规律划分为3个阶段:油脂积累缓慢期、油脂积累快速期和油脂积累稳定期。不同果实发育时期中,油脂、糖类和蛋白质三大主要内含物的积累规律并非一致,油脂积累缓慢期主要合成糖类和蛋白质,但是在油脂积累快速期大量分解促进油脂合成,而蛋白质等储存物质最后在油脂积累稳定期积累。同时发现氮磷钾元素在油脂积累快速期大量富集,并且与果实内含物积累密切相关,其中钾元素与内含物合成代谢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水肥耦合对蓝莓新梢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以大田条件下5年生的兔眼蓝莓‘灿烂’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的水分(W)、肥料(F)耦合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可显著提高蓝莓产量及果实内在品质,蓝莓产量最高及最低的处理分别为中肥高水处理(F2W4)及低肥低水处理(F3W1),F2W2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花青素含量,F2W3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可溶性糖含量,F2W4处理可降低蓝莓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及单果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中肥中高水处理(F2W2及F2W3)是最佳的水肥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料配比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肥料配比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盛果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施肥种类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烘干鸡粪),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综合表现以株施烘干鸡粪40kg最好,其单果重、果实着色面积、产量、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还原糖、总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最高。表明增施烘干鸡粪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菌肥对大铃铛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铃铛枣施用菌肥,与对照相比,施14ml/L、20ml/L、40ml/L菌肥的单株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6.74%~33.61%,施20ml/L和40ml/L菌肥的大枣比施化肥的大枣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4.0%和4.51%。14ml/L、20ml/L、40ml/L不同浓度菌肥处理的产投比为2.41、4.80、5.87,而施用化肥的产投比为2.48;菌肥改善了大铃铛枣的品质:14ml/L、20ml/L、40ml/L的菌肥提高了果实总糖、Vc的含量,降低了有机酸和丙二醛的含量。同施用化肥相比,果实总糖增加了0.66%~16.99%,Vc提高了32.9%~56.6%,有机酸含量降低了3.6%~17.86%,丙二醛减少了14.3%~57.1%;同对照相比,总糖增加了5.32%~22.40%,Vc提高了16.5%~37.3%;有机酸降低了5.8%~19.77%,丙二醛减少了5.3%~52.6%。菌肥提高了果实的糖酸比。  相似文献   

20.
毛竹人工林改造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竹低产人工林分进行改造技术试验,连续观测3年,结果表明,各处理各年度对毛竹生长3个指标差异显著,尤以施化肥、饼肥及全垦对出笋数、胸径有极显著差异,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