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蝗虫趋光选择性、蝗虫趋光辨识敏感性、频闪交变光照对蝗虫趋光增益特点,利用所研制的阵列条纹调控光照光源,对比优选了蝗虫趋光良好的光谱光照调控组合模式,进行了蝗虫趋光诱导试验,探讨了蝗虫趋光效应激发的机理。结果表明:阵列条纹光谱光照调控组合具有强化蝗虫趋光视觉增益、调控蝗虫趋光视动增效、激发蝗虫趋光聚集效应、削弱蝗虫趋光惰性的功效;蝗虫趋光响应激发效果由阵列条纹光谱光照能量及其调控光照组合方式决定;蝗虫对发光间隔为30ms的阵列频闪紫光与发光周期为640ms的竖条纹交变绿紫蓝光组合光照的趋光响应相对最优。调控光照光源激发饲养棚内蝗虫趋光效果结果表明:20:00~23:00,其调控激发蝗虫趋光效果良好, 光照至24:00,蝗虫趋光总响应率及聚集率分布达到了80%±5%和50%±5%,然而,蝗虫的生物习性及智慧性、蝗虫夜间活力降低的趋光惰性、环境因素、LED光源调控性光照强度增强的限制等制约蝗虫的趋光效应。  相似文献   

2.
刘启航  蒋月丽  周强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4):233-238,300
为了探索东亚飞蝗视觉响应LED光信号的视敏反应效应,以明确东亚飞蝗趋光的光敏响应因子和生物光诱参数,利用LED光照和Ava Spec光纤光谱仪系统,在室内进行了东亚飞蝗视觉响应表征的光谱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波谱光照装置,验证其波谱光照调控东亚飞蝗的趋光反应及响应程度。测定结果显示,东亚飞蝗复眼吸收365、400、520、610 nm波长光照射后,其视觉响应波谱表现为380、402、540、602 nm的微光特征,当波谱光照强度增加时,东亚飞蝗视觉微光反应随之增强,且呈现时变效应的调控特性。东亚飞蝗视觉光敏调控的时变强度以紫光最优、依次是橙光和绿光最差,而其调控容度以橙光最优、绿光次之和紫光最差,紫外光较快的光敏聚集速度、紫光较强的光敏聚集程度和橙光较好的趋光效果说明,趋光光敏活性、趋光程度和趋光效果分别与视觉激发强度和视觉光敏调控的时变强度以及视觉光敏调控容度呈正相关,且东亚飞蝗视觉反应强度的光敏时效性影响其趋光行为选择和视觉光敏活性。因此,依据紫外光较强的激发效果、橙光较好的光敏时效性和紫光较强的光敏调控强度的特性,进行趋光视敏性光照时间的刺激调控,可以增强东亚飞蝗的趋光效果。该研究结果为蝗虫光诱捕机械装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诱导光源光照梯度对蝗虫趋光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启航  周强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10):105-109,140
为了设计蝗虫LED诱导光源以及诱导光场的数字化调控,利用LED光源和行为试验装置,采用对比试验法,进行了不同时间段内蝗虫对紫、绿紫蓝光照梯度的趋光选择对比试验,分析了影响蝗虫趋光响应的原因.结果显示:蝗虫的趋光响应与光谱光梯度、蝗虫生物特征及环境因素有关;相同光梯度条件下,蝗虫对紫光的趋光响应优于绿紫蓝;不同光梯度条件下,蝗虫趋向于较强的光梯度,并当绿紫蓝光照度高出紫光的10倍以上时,蝗虫对绿紫蓝的选择高于紫光;蝗虫生物特征及环境因素制约了提高光照强度对蝗虫趋光响应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增效作用;蝗虫对紫、绿紫蓝光谱光照敏感程度不同,蝗虫趋光行为上表现出了在夜间不同时间段内蝗虫对紫、绿紫蓝光的趋光敏感临界点及最适和最佳趋光光照度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机》2012,(3):41
该灯由浙江隆皓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杀虫灯利用365±50mm波长紫外光对昆虫具有激发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趋性的特性和原理,确定对昆虫的诱导波长,研制专用光源,利用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紫外光辐射对害虫产生的趋光兴奋效应来诱杀害虫。  相似文献   

5.
蝗虫对蓝光偏振光和非偏振光的定向响应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启航  周强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12):116-120
为给蝗虫灾害光电诱导捕集治理技术中蝗虫诱导光场性质的确定及不同光场的筛选组合提供理论支持,利用LED光谱色非偏振光、蓝光偏振光和行为反应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光照特性的蓝光偏振光场和光谱色非偏振光场对蝗虫定向选择的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光场对蝗虫定向选择行为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蓝光偏振光条件下,蝗虫对光谱色非偏振光的趋光定向响应以紫光最优;蝗虫对偏振光和紫光的趋光定向响应对比中,蝗虫对线偏振光和紫光选择的对比率差别最小;蝗虫对偏振光的趋光定向响应取决于偏振光的光照强度,对非偏振光的趋光定向响应取决于光谱色和光照强度;蝗虫敏感光谱色光照强度和蓝光偏振光光照强度对蝗虫趋光响应敏感临界点的差别程度是影响其趋光定向响应选择差异的原因,但就光场光照性质而言,蝗虫敏感光谱色及其光照强度是提高蝗虫诱导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温声振多重激发蝗虫趋光下刺激能量的可叠加性,在确定效应区作用蝗虫的基础上,利用建立的蝗虫趋光诱集激发的函系模型,数学评估分析了光温声振耦合激发蝗虫趋光聚集的增益增效效应。结果表明:光场机制对蝗虫的趋光聚集起主导作用,光场调控机制及非光源物理调控机制起驱动激发及增益增效作用;光与物理源耦合叠加效应可有效调控激发蝗虫趋光聚集,而蝗虫敏感刺激能量强度,决定了蝗虫趋光效应激发的效果;有效组合光源调控光照与物理刺激源激发的工作模式,并增加调控激发蝗虫趋光的物理扰动刺激措施,可有效提高蝗虫的趋光聚集效果。  相似文献   

7.
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趋性信息等特性,选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光源与被长、波段引诱害虫,并通过频振高压电网杀死害虫的一种物理杀虫工具。  相似文献   

8.
刘启航  周强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11):197-202
依据蝗虫对光声振的响应特性,利用自行设计的光声振叠加效应激发蝗虫趋光响应的行为反应试验装置,进行了光声振耦合激发蝗虫趋光响应的试验.结果显示:光声振耦合对蝗虫趋光效应的激发起到增益增效作用,其对蝗虫的推拉驱动性激发效应,能够有效实现蝗虫的趋光诱导效应,其中组合光谱光照强度决定了蝗虫的趋光聚集效应,且光照度增加10倍,光声振激发蝗虫趋光聚集的效果提高25%;在一定范围内,光声振有效激发了蝗虫趋光定向响应,调控光照主导了蝗虫的趋光响应,振动决定了蝗虫趋光的驱动激发效果,而声频起增效增益性激发作用;光声振信号刺激蝗虫多重感受器,产生了有利蝗虫趋光聚集的叠加效应,声频模式、光谱光照调控模式与循环振动模式的合理组合,可有效提高蝗虫趋光效果.  相似文献   

9.
牛肉图像采集光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用于牛肉自动分级机器视觉系统的图像采集照明装置。该装置根据系统的照明要求,选取LED灯作为照明设备的光源,采用漫反射式的点阵光源方式进行照明。通过正交试验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运用数字技术对照明系统的光照均匀性和照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随着LED灯的排数和数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光照均匀性受试验条件的影响较小;在最佳参数条件下,该装置可以使被测对象获得均匀且具有一定强度的照明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害虫的防治技术一直是农、林业生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新型节能物理防治方法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介绍了灯光诱杀害虫的原理和现有灯光诱杀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对现有杀虫灯利用MSP430单片机进行电路改进试验,用16种时间组合控制灯光频闪时间.试验结果显示:亮2min灭1min的时间组合效果最好,且功耗小,优于普通杀虫灯.  相似文献   

11.
《湖北农机化》2008,(1):35-35
隆皓牌自洁型全自动杀虫灯利用365±50nm波长紫外光对昆虫具有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特性的原理,确定对昆虫的诱导波长,研制专用光源,产生特定紫外光对害虫产生兴奋效应,引诱害虫扑向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压击杀网,杀死害虫,害虫落入专用的接虫袋内,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浙江农村机电》2008,(1):36-36
隆皓牌自洁型全自动杀虫灯利用365±50nm波长紫外光对昆虫具有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特性的原理,确定对昆虫的诱导波长,研制专用光源,产生特定紫外光对害虫产生兴奋效应,引诱害虫扑向光源,光源外配置高压击杀网,杀死害虫,害虫落入专用的接虫袋内,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宽谱太阳能灭虫器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农作物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它布置在农作物种植区域,在夜间害虫活动时开启,它借鉴荧光灯的杀虫原理及经验,利用昆虫趋光、趋色、趋性的生物学特性,将灯光的波长设定在特定范围内,引诱害虫扑灯,灯外配  相似文献   

14.
宽谱太阳能灭虫器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农作物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它布置在农作物种植区域,在夜间害虫活动时开启,它借鉴荧光灯的杀虫原理及经验,利用昆虫趋光、趋色、趋性的生物学特性,将灯光的波长设定在特定范围内,引诱害虫扑灯,  相似文献   

15.
在贵州遵义桐梓县烟草公司九坝烤烟苗漂浮育苗工场的实地应用试验,证明了静电灭虫灯在诱虫效果方面有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静电灭虫灯能有效减少育苗室内的害虫种群数量,特别是对营腐类微小飞翔昆虫和斜纹夜蛾的诱杀效果好。同时也证实了在棚室内安装光-色双诱的灭虫灯能将棚外的昆虫引诱到棚室内,反而造成更严重的虫害,只有棚室的防虫网和门的隔离结构均完好才可挂灯防虫。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蝗虫对波谱光及其偏光视励效应的视敏选择差异,确定蝗虫趋光趋偏的视励影响因素及视敏信息,针对波谱光与其偏光光照中东亚飞蝗光生物响应的视选择效应试验,分析了东亚飞蝗趋光趋偏选择差别的视控作用及响应波谱光和其偏光的视敏因素及视励强度。结果表明,波谱光与其偏光叠加作用下的光聚集程度呈现偏光矢量调控性生理响应敏感差异,并在光强度增强时,视偏响应敏感的偏光矢量发生变化,且210°及120°紫偏光、210°橙偏光与其波谱光的耦合刺激效应较优,而270°时紫外与其偏光的耦合效应最差;东亚飞蝗视激发状态下的光选择性趋向于视励强度较弱的偏光,且波谱光强度的视敏激发效应及偏光矢量的视励敏感程度削弱东亚飞蝗的视控定位功效,并以紫外及紫偏光矢量引起的趋偏视敏性较强而蓝橙光较弱,而90°及270°时弱偏光的视励效应致使波谱光的激发效应主导东亚飞蝗的视选择强度,且光源光照度增强,东亚飞蝗视偏敏感选择强化程度以紫偏光较强、120°紫外偏光较弱,且波谱光选择弱化程度以90°蓝偏光较强;东亚飞蝗对波谱光与偏光耦合光照的聚集响应差异及趋光趋偏选择强度差异,源于偏光矢量激励及波谱光质激发东亚飞蝗视觉引起的协同增效或相互拮抗性视反应调控输出效应,且波谱光照强度削弱偏光矢量信息的选择强度,但东亚飞蝗生物光敏响应与波谱光质的敏感性相关而光强度作用不大,且波谱光与偏光的耦合性光照梯度抑制蝗虫的视感响应强度。研究结果为适应各种作业的害虫光诱型农机产品开发及蝗虫视响应机理探讨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7.
标准苗的培育是机械嫁接过程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解决日光温室内植物幼苗向光弯曲的问题,且为探究不同LED光质对幼苗外观特征的影响,设计并研制了均匀化育苗研究平台。该研究平台由4个不同光质的培养小室组成,可根据幼苗生长期的不同,调节光源距离幼苗的高度,并利用机器视觉实时检测幼苗外观特征。以"北农亮砧"嫁接砧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可培育出长势均匀的幼苗,株高标准差小于7mm,茎粗标准差小于0.3mm,可用于培育外观特征一致的嫁接用幼苗;系统可实现对单株幼苗的外观特征无损检测,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8.
家禽视觉系统高度发达,LED光源优点突出,两者协同创新并正在迅速形成新的交叉领域。综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家禽——鸡规模养殖LED光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现状。在肉鸡方面,通过LED的光色、光照度与光周期等因子的调控,可影响小肠黏膜结构来提高营养吸收和促进生长,通过影响卫星细胞增殖及肌肉纤维发育提高屠宰性能与鸡肉品质,同时影响行为和健康,增强免疫力,降低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等。在蛋鸡和种鸡方面,通过对光环境进行调控,可影响其饲料消耗,并促进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等激素的释放来影响性成熟、开产日龄、产蛋率等,同时提高种鸡的受精孵化率,改善鸡蛋品质情况,有效降低啄癖现象。最后,分析了家禽规模养殖LED光环境调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钟福回 《南方农机》2017,(15):118-119
LED光源是太阳能路灯的最佳使用光源,具有低电压供电、节能、寿命长、稳定性强、实用性强等特点,大功率LED散热效果良好,光衰小,性能比较稳定,而小功率的LED应用在太阳能路灯上,则具有散热效果差、寿命短等弊端。本文对此展开探究,分析现阶段太阳能LED灯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与评价,以期为绿化照明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施农业可调光质精确补光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环境温度、光质和光强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提出结合实时环境检测、特定波段补光与定量决策的精确补光方法,设计了基于反馈控制机制的定量决策算法。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设计了可调光质的精准补光系统,可根据温度及红蓝光目标光强与实时光强的差值精确计算补光量,通过PWM占空比调整LED输出光强。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可实现按需补光;采用的LED光源较白炽灯节能54%,较荧光灯节能83%;在相同LED光源时,较常规LED补光系统的节能率在不同光质阈值和气候条件下具有一定波动,平均节能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