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推广秸秆还田不仅仅是减少秸秆焚烧的重要措施,更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使农业稳产、高产、高效,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目前水稻秸秆利用的渠道虽然有多种,但是利用量非常低。水稻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是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方式,进行好水稻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试验示范,探索出适宜水稻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和耕作集成模式,可以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不仅有利于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发展可持续农业,而且可以解决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建斌 《湖南农机》2012,39(3):234+236
保护性耕作是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对农田实行免耕或少耕,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主要内容包括秸秆还田覆盖、免少耕播种、药物除草等技术措施.对于现实运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水稻是黑龙江省农业种植业中主要作物之一,多年的连续种植使水田地地力,肥力逐年下降,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严重困扰着水稻生产向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转变。为培肥水田地力和保持水田土壤养分平衡,提高水田土壤肥力最有效的措施是稻草养畜过腹还田,最有效的途径是稻草粉碎直接还田。为此,简述了水稻秸秆还田的重要作用,现实意义,常规生产方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元素。用秸秆粉碎机将直立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同时减轻劳动强度,既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效,又降低了作业成本,是目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的一项重要技术。但若玉米秸秆还田方法不当,会使下茬小麦的生长受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实施秸秆还田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和乱扔乱抛问题己经成为夏秋两季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级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展秸秆禁烧工作,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宝应县近年来积极探索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使之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渠道,秸秆禁烧禁抛取得了一定成效。1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推进情况 1.1注重引导,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对秸秆还田的认知度(1)培肥地力。稻麦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每公顷节约180kg纯氮、纯钾,折价约900元),提高作物产量(增产5%左右),增加农民收入。(2)改善土壤。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物化性状、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渗透性;提高地表温度,增加土壤释肥作用;提升土壤蓄水能力,保持耕层蓄水量,有利于提高稻麦的抗旱、抗寒能力。(3)净化环境。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和废弃对大气、土壤、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具有机械化作业质量好、成本低、生产率高的特点,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之一。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对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利用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  相似文献   

8.
寒地水稻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稻田养分严重亏缺的问题,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适宜量、适宜时间,明确了化肥施用方法及土壤理化性状改善程度与节肥效果,并研究了机械还田的具体措施,形成了寒地机械化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连续3年稻草还田土壤有机质提高0.2个百分点,增产10%以上,节肥10%~20%,培肥地力、增产、节肥效果非常显著.积极地推广机械化稻草还田培肥地力技术,是促进农田生态环境优良化,使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该项技术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9.
浅谈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玉米的高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首先要做的工作。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的途径有:增施有机质肥料、秸秆还田、合理安排耕作制度、实行粮肥轮作和复种绿肥。而秸秆还田在生产利用上的可行性和适宜范围最广,据测定,2000-3000kg鲜玉米秸秆含纯氮7.35kg、五氧化二磷3.55kg。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大众对焚烧玉米秸秆所带来危害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不断普及,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采用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可以及时补充土壤的有效成分,而且有效地改善因大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地力衰退等突出问题。发展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重要作用,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推广潜力巨大。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指在秸秆切碎机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农业机械就地将玉米秸秆粉碎、深翻还田对于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显著。在铁岭县进行玉米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田培肥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实施秸秆深翻还田可以改善玉米的生育性状,对玉米增产具有明显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降低土壤容重,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还可以降低投入产出比,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1.秸秆还田的意义秸秆占作物生产量的50%以上,是一种极为丰富的并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有机资源。大量的实践表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培肥地力,特别对缓解我国氮、磷、钾肥比例失调的矛盾,弥补磷、钾肥力不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秸秆还田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是解决禁烧后小麦秸秆出路问题的最好办法。并且,小麦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可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粉碎还田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培肥地力的措施,随着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和联合收获机、秸秆粉碎还田机等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秸秆快速腐熟剂的推广应用,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麦秸高留茬已成为山东省龙口市秸秆还田一种重要方式,被作为全市农业种植业重点推广的技术措施之一。麦秸高留茬能培肥地力,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概括起来,有以下好处: 1.麦秸高留茬还田能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据市农业部门试验,三年连续留茬20cm~25cm,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的推广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 ,将玉米秸秆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去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从狭义上讲 ,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吸水、保墒、透气等理化性状 ,提高土壤自身调节水、肥、空气的能力 ,增加土壤有机质 ,培肥地力 ,提高作物产量 ,减少环境污染 ,争抢农时 ;从广义上讲 ,对于加大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改变农民传统种植模式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 ,经农机部门积极努力 ,扎实推广 ,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已初具规模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还田面积逐年上升。据统计 ,1999年还…  相似文献   

17.
<正>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或整株直接覆盖,不经翻耕直接进行覆盖播种,使秸秆直接还田或用犁将秸秆翻埋入土还田的一项机械化技术,也是秸秆还田未来发展的主要技术模式。作用体现在:1)有利于培肥地力。农业增产对化肥的严重依赖以及有机肥施用减少,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作物秸杆含有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纤维物质,以玉米为例,把秸秆还回田里就等于把作物  相似文献   

18.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及机具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还到土壤中去,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争抢农时季节的一项综合配套技术。现阶段,随着农业结构的调  相似文献   

19.
郝宇佳  李广宇  徐锋 《农业工程》2019,9(12):100-102
通过秸秆还田与深松配合应用农业技术,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质量,进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该研究通过3年的对比试验,设置浅旋(RT)、翻耕(P)、深松(S)、翻耕+秸秆还田(P+R)和深松+秸秆还田(S+R)5个处理土样,通过对比发现,秸秆还田配合深松农业应用技术比传统农作效果好,产量得到提高,有效改良和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20.
正1秸秆还田的意义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机械化作业为主,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还到土壤中,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争抢农时季节,另外针对限制焚烧秸杆,减少环境污染有着积极的意义。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钙、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