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羔皮是卡拉库尔羊的主产品,羔羊初生被毛和皮肤结构变化,对羔皮品质有直接影响。在引用我国地方良种湖羊,提高卡拉库尔羊产羔率过程中,对湖羊、卡拉库尔羊、杂交1代和回交1、2代羔羊,以及闭锁选育的多胎类型羊初生被毛和皮肤进行了测定。作为选种条件的指标与卡拉库尔羊对比。 取样条件 取样羊在同一生产单位饲养,羔羊初生鉴定时即取样(生后24小时以内),被毛和皮肤样品均取自体侧同一部位。为防止一胎  相似文献   

2.
<正> 湖羊是世界著名的白色羔皮羊。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品质却有所下降,这是当前湖羊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引起湖羊品质下降的原因较多,但长期以来,不进行鉴定分级,缺乏可靠的选种手段,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一直有商业分级,但这种分级主要看羔羊身上一张皮,而没有根据体质、外貌、生长发育和羔皮品质  相似文献   

3.
文中系统阐述了滩羊保种核心群的组建、选育方法、选种选配及人工授精、饲养管理,滩羊的选育效果,包括初生羔羊、二毛羔羊、育成和成年羊的体重、羊毛品质及等级变化趋势,为滩羊的保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滩羊保种与选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系统阐述了滩羊保种核心群的组建、选育方法、选种选配及人工授精、饲养管理,滩羊的选育效果,包括初生羔羊、二毛羔羊、育成和成年羊的体重、羊毛品质及等级变化趋势,为滩羊的保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中系统阐述了滩羊保种核心群的组建、选育方法、选种选配及人工授精、饲养管理,滩羊的选育效果,包括初生羔羊、二毛羔羊、育成和成年羊的体重、羊毛品质及等级变化趋势,为滩羊的保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湖羊以剥取初生羔羊的毛皮为主要产品。毛皮的品质,在胎儿发育期间即已奠定。因此,研究湖羊胎儿生长发育和羊毛生长的一般规律,对研究湖羊品种选育,提高羔皮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之目的在探索湖羊胎儿期生长发育和羊毛生长的一般规律,以便为控制湖羊个体发育,充分发挥湖羊的生产潜力和提高羔皮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选择最佳的肉用绵羊杂交组合模式,选取湖羊♂×湖羊♀(简称湖羊纯繁)为对照组、杜泊♂×湖羊♀(简称杜湖)、萨福克♂×湖羊♀(简称萨湖)、萨福克♂×杜泊与湖羊杂种♀(简称萨杜湖) 3个试验组,分别对湖羊纯繁后代羔羊、不同杂交组合F1代羔羊进行初生重、断奶成活率、0~150日龄全期平均日增重、初生体尺、2月龄体尺(断奶)、3月龄体尺、4月龄体尺、5月龄体尺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初生重方面,各试验杂交组合F1羔羊初生重均显著高于纯繁对照组羔羊(P0. 01),各杂交组合试验组F1羔羊初生重之间差异不明显(P0. 05);在羔羊断奶成活率方面,以湖羊纯繁对照组羔羊成活率最高,其次是萨杜湖F1羔羊;在全期平均日增重方面,萨杜湖F1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最高;在体尺方面,萨湖F1、萨杜湖F1羔羊的各项体尺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表现出了较快的生长发育优势,尤其是3月龄以后各项体尺的生长发育速度以萨杜湖F1羔羊生长最快。由此可见,萨福克♂×杜泊与湖羊杂种♀杂交组合模式在生长速度、体尺生长发育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杂种优势,值得大力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湖羊母羊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湖羊羔羊出生、1月龄、断奶三个阶段的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适合湖羊早期选种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显示,湖羊羔羊在出生、1月龄和断奶时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体重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湖羊母羊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羔羊在出生、1月龄和断奶时的体重之间也有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6的体尺指标有体高、体长和胸围,其中胸围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相关性最好。以上结果表明,选种时湖羊母羊和羔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可以作为参考依据,而胸围可作为主要依据。本研究将为湖羊的早期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湖羊肌肉营养特点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湖羊肌肉营养特点及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分别测定了不同年龄(初生、断奶、成年)湖羊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18种氨基酸的含量以及不同年龄湖羊不同部位肌肉(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中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钙和磷的含量逐渐增加,且成年羊与初生羔羊和断奶羔羊之间差异显著(P0.05)。湖羊肌肉中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P0.05),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致呈增加趋势。在湖羊肌肉的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其次是天冬氨酸。不同年龄湖羊的肌纤维直径均表现为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臂三头肌,肌纤维密度均表现为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臂三头肌,且同龄湖羊3个部位之间的肌纤维密度均差异显著(P0.05)。相同部位的肌肉,其肌纤维直径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肌纤维密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且不同年龄间差异显著(初生羔羊与断奶羔羊的臂三头肌除外)(P0.05)。综上可知,湖羊肌肉营养丰富,氨基酸种类齐全,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在不同年龄和不同部位间存在差异,断奶羔羊肉营养更丰富,更具香、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杨华  杨永林  何其宏 《中国养羊》2012,(Z1):208-210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2(DHF2)以及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2(THF2)共计448只初生羔羊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羔羊初生重的关系。结果表明:DHF2以及THF2羔羊中均存在BB、B+和++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种杂交羔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DHF2三种基因型羔羊间平均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THF2羔羊++基因型平均初生重显著高于B+基因型(P<0.05)。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影响陶赛特羊与湖羊杂交F2羔羊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11.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2(DHF2)以及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2(THF2)共计448只初生羔羊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羔羊初生重的关系.结果表明:DHF2以及THF2羔羊中均存在BB、B+和++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种杂交羔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DHF2三种基因型羔羊间平均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THF2羔羊++基因型平均初生重显著高于B+基因型(P<0.05).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影响陶赛特羊与湖羊杂交F2羔羊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旨在分析场、出生季节、出生月份、出生类型和性别对湖羊初生重性状的影响,并估计该性状的遗传力。【方法】运用SAS 9.2软件对2021年新疆地区3个规模化湖羊养殖企业共计4 570只母羊所产的8 352只羔羊初生重作非遗传因素分析,使用DMU软件对湖羊初生重性状进行方差组分估计,并使用两种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该性状的遗传力,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确定最佳固定效应组合和动物模型。【结果】场、出生季节、出生月份、出生类型和性别对湖羊的初生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场1和场2羔羊初生重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极显著大于场3羔羊的初生重(P<0.01);冬季出生的羔羊的初生重整体较大,其中以1月出生的羔羊初生重最大;出生类型越丰富,其羔羊初生重越小,各出生类型间羔羊初生重均呈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单性状动物模型(考虑母体效应)的计算得出,湖羊初生重性状的直接、母体、总体遗传力分别为0.251、0.668、0.211,属于中等遗传力。【结论】在对羊场首年的生产数据分析时,选用出生月份作为时令因素相比出生季节更为合适,不仅可以剖析各月份养殖单位湖羊的生产情况以做出相应的繁殖计划调整,而且选用月份固效组可增加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值的准确性;对于湖羊初生重性状在不考虑母体效应的情况下,会导致该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偏大,故在受母体效应影响较大的早期阶段理应优先考虑母体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胎产羔数湖羊的泌乳量和羔羊的生长速度,以便进行科学饲养管理,该研究随机选择同期产双羔、三羔、四羔母羊各3只,对其产奶量、羔羊初生重及4月龄前日增重进行了测定,分析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羔羊初生重最大,平均为3.82 kg,显著高于三羔羊的3.21 kg和四羔羊的2.80 kg(P0.05);所有羔羊在2月龄前生长速度最快,双羔、三羔和四羔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79.80 g、223.40 g和200.20 g,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虽然断奶应激对羔羊的生长速度有一定影响,但双羔羊2~4月龄日增重仍然最高,为228.50 g,显著高于四羔组(P0.05);另外,双羔羊的总吮乳量和日吮乳量为52.30 kg和0.88 kg,显著高于三羔组和四羔组(P0.05)。因此,湖羊同胞产羔数越多羔羊初生重越小,羔羊吮乳量越少,早期生长速度较慢。但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羔羊断奶后的代偿性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初生重小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同胎产羔数湖羊及其羔羊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即多胎湖羊应分群饲养管理,羔羊早期锻炼采食。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讨湖羊妊娠后期补饲颗粒料对母羊繁殖性能、羔羊初生重、断奶重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30头妊娠后期湖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头,对照组补饲羊场自配粉料,试验组补饲研制的颗粒饲料,两组基础日粮饲喂一致。试验预饲期为10d,正式试验期120d,待羔羊出生后分别测定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统计母羊产羔率和羔羊成活率,并分析不同补饲方式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羊繁殖率和羔羊存活率分别提高了13%和6%;较对照组相比,补饲颗粒料对羔羊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羔羊平均断奶总重比对照组羔羊提高了2.17kg(P<0.05),试验组羔羊平均日增重(237g/d)比对照组(199g/d)提高了18.15%(P<0.05);补饲颗粒料的经济效益比补饲自配粉料提高了27.91%。试验表明,湖羊妊娠后期补饲颗粒料切实可行,能提升湖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湖羊产羔数多、妊娠毒血症和流产率高的情况,作者研制了“湖桐2号”妊娠湖羊预混料.从妊娠3个月开始至哺乳期结束进行了湖羊补饲试验.结果表明:补饲母羊所产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06%和17.23%;母羊妊娠毒血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9.8个百分点;母羊流产率对照组10.0%,试验组0;初生羔羊成活率和断奶羔羊成活率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6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纯种羔羊与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规律,试验选择体质状况良好、发育正常的初生纯种杜泊羊羔羊、纯种湖羊羔羊和杜湖杂交羊羔羊各100只,对其体重和体尺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其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杜泊羊羔羊体高的变异系数最大,湖羊和杜湖杂交羊羔羊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除杜泊羊羔羊断奶重与体高呈负相关外,3个羔羊群羊只断奶重与体尺指标均呈正相关;不同品种羔羊初生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 05或P0. 01),随着羔羊的生长发育差距不断缩小,但杜泊羊与杜湖杂交羊之间均差异显著(P0. 05);不同品种羔羊体尺指标在各周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3个羔羊群羊只初生重与产羔数均呈负相关,且湖羊羔羊呈显著负相关(P0. 05)。说明3个羔羊群羊只有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且品种间存在差异,可以利用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差异进行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甘肃金昌元生湖羊种羊场2012~2014年间湖羊母羊产羔数和羔羊断奶前生长发育情况观察、分析,发现湖羊在西北干旱温差较大的金昌地区繁殖性能表现良好,其第一、二、三胎产羔率分别达到191.9%±0.542、226.8%±0.737和271.5%±0.901;前三胎羔羊初生重分别是2.93kg、3.50kg、3.23kg;前三胎羔羊60日龄平均断奶重分别是18.34kg、19.03kg、17.12kg,断奶前平均日增重分别达到256g、257g、233g。母羊3岁前,随胎次增加,产羔数显著上升;羔羊初生重随同胎数增加而降低;羔羊断奶前日增重随同胎羔羊数的增加而降低。但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多胎母羊的贡献远高于单胎母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定杜泊羊与湖羊杂交F1代和湖羊羔羊在河北省邢台地区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状况,试验对二者从初生到断奶期间的成活状况、生长性能及断奶时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杜湖杂交F1代和湖羊羔羊从初生到断奶期间的成活率分别为100%和95%;体重的累积生长中,除了初生重外,杜湖杂交F1代公羔、母羔各年龄段的体重均高于湖羊,其中在15日龄时二者差异显著(P<0.05);绝对生长中,初生~15日龄杜湖杂交F1代公羔、母羔体重均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相对生长中,初生~15日龄,杜湖杂交F1代公羔、母羔体重均高于湖羊,其中公羔差异极显著(P<0.01),母羔差异显著(P<0.05)。杜湖杂交F1代公羔、母羔的大部分体尺指标均高于湖羊,其中1月龄公羔的腰角宽差异显著(P<0.05),断奶母羔的胸围差异极显著(P<0.01)。杜湖杂交F1代和湖羊公羔、母羔大多数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标准参考值内。说明杜湖杂交F1代羔羊的成活状况、生长性能和断奶时的血液生理指标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可在当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证明引入东佛里生羊发展肉乳兼用型羊产业的可行性,本研究开展了东佛里生羊、湖羊、东湖杂交F1代、东湖杂交F2代的初生、2月龄、4月龄、6月龄体重数据和6月龄胴体重数据测定,以及体重、日增重、屠宰率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东佛里生羊血统占比提高,羔羊体重呈现增加趋势;4月龄和6月龄各组合羔羊体重都呈现显著性差异;东湖F1、F2代羔羊哺乳期和育肥期日增重显著高于湖羊。因此,生产中可以利用东佛里生羊对湖羊开展导血改良,提高羔羊体重,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FecB基因在杜泊羊和湖羊杂交后代种群中的多态性及遗传规律,试验以白头杜泊羊为父本,湖羊和杜湖杂交母羊为母本在饲养条件相同的舍饲条件下进行杂交,统计母羊产羔率,测定羔羊初生至6月龄的生长发育数据,并应用PCR-RFLP方法对杂交后代羔羊的FecB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型.结果表明:FecB基因有BB、B+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