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醋酮血病是奶牛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精神异常、瘤胃代谢紊乱、酮血、酮尿、及酮乳和低血糖症为特征的酮酸中毒症?多见于营养好的3~6月胎的高产奶牛,一般在产后30d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6周  相似文献   

2.
奶牛醋酮血病,是牛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精神异常、瘤胃代谢紊乱、酮血、酮尿及酮乳和低血糖症为特征的酮体酸中毒症。多见于营养好的3~6胎的高产奶牛,一般在产后30d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六周。1临床症状一般产后30d左右呈现顽固性消化紊乱,不爱吃精料,喜吃粗料,触诊瘤胃异常空虚,肚腹卷缩,排粪迟滞。当靠近牛体时,有一种醋酮气味(似烂苹果味),泌乳减少,精神沉郁,对外界刺激(呼唤、针刺等)反应减弱。流涎,异嗜,咀嚼运动异常。呼吸、脉搏及体温无明显变化。在病程中,常出现神经症状,初期兴奋不安,盲目…  相似文献   

3.
牛酮血症是牛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精神异常、瘤胃代谢紊乱,以酮血、酮尿及酮乳和低糖血症为特征的酮体酸毒症。奶牛酮血病是泌乳奶牛发生在产犊后10-30天,3-6胎奶牛。  相似文献   

4.
1酮血病酮血病是奶牛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精神异常、瘤胃代谢紊乱、酮血、酮尿、及酮乳和低血糖症为特征的酮酸中毒症。多见于营养好的3~6月龄的高产奶牛,一般在产后30d发病,最迟不超过6周。一般产后30d呈现顽固性消化紊乱,不爱吃精料,喜吃粗料,触诊瘤胃异常空虚,肚腹卷缩,排粪迟滞。当靠近牛体时,有醋酮气味,泌乳减少,精神沉郁,咀嚼运动异常。呼吸、脉搏及体温无明显变化。常出现精神症状,初期兴奋不安、盲目徘徊、冲  相似文献   

5.
奶牛醋酮血病,是牛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精神异常、瘤胃代谢紊乱、酮血、酮尿及酮乳和低血糖症为特征的酮体酸中毒症.  相似文献   

6.
奶牛醋酮血病,多见于营养好的3~6胎的高产奶牛,一般在产后30 d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6周.该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反刍迟缓,体重及产奶量迅速下降,同时出现低血糖,血中酮体增加(可达正常量的25倍).严重病例,病牛产后瘫痪或完全衰竭之后死亡。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病,是由于大量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而碳水化合物饲料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的浓度增高所致.临床上以呈现顽固性消化紊乱、呼出气放酮味和一定的神经症状为特征.生化特征为酮血、酮尿、酮乳及低血糖.本病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和缺乏运动的舍饲奶牛,尤其是3~6胎、产后3~6周的高产奶牛更容易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8.
酮病是由于脂肪等代谢紊乱,大量酮体(乙酸乙酸、-羟丁酸、丙酮)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有些牛久治不愈或反复发病一直到淘汰。常见于经产而营养好的高产乳牛,称醋酮血症,一般于产后1~2周内,个别于产后2~3d内发生。据调查,奶牛年产量在4t左右无发病病例,  相似文献   

9.
奶牛酮病又称醋酮血病,本病是发生于高产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随着乳牛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有逐渐多发的倾向。本病多见于营养好的3~6胎的高产奶牛,一般在产后30d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6周。该病主要表现为血酮、尿酮及乳酮增高,食欲减退,反刍迟缓,产奶急剧下降,严重病例在瘫  相似文献   

10.
奶牛酮血病的综合诊断与中西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酮血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症,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高产奶牛常见的急性或慢性代谢疾病.现将笔者近年来收治的41例荷斯坦奶牛酮血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酮血病是高产泌乳牛常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紊乱性疾病,表现为产奶量下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经产牛初产牛发病率高,青年高产牛比其他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一般在产后30天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6周,其中亚临床奶牛酮血病的发病率最高,可以达到产后牛群的10﹪~30﹪。  相似文献   

12.
奶牛醋酮血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液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高产奶牛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病。笔者从1988~1998年先后收治了50余例奶牛醋酮血病,均痊愈。现将诊疗情况及体会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十多...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血病是影响奶牛生产的常见多发病之一。该病又称醋酮血症,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大量酮体蓄积体内而造成的。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高产奶牛常见的急性或慢性代谢疾病。近年来通过中西兽医结合防治奶牛酮血病545头,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通过对545头病牛统计,本病主要发生在母牛产后1~3周之内,时间短的在生产后2~3天内发  相似文献   

14.
奶牛醋酮血病又称酮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导致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液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高产奶牛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病。近年来,随着奶产量的不断提高和规模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奶牛醋酮血病的发生也屡见不鲜。轻症引发产奶量下降,发情延迟,受胎率降低;重症导致衰竭而死或久治不愈被迫淘汰,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5.
奶牛醋酮血病也叫奶牛酮病。2003年1月下旬,我镇黄某家的一头母黄牛产后16天,突然出现兴奋不安,听觉过敏,后转为反应迟钝,代谢紊乱,经临床检查分析,诊断为醋酮血病。现将具体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的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的通称,一般发生于产后6周内。  相似文献   

17.
奶牛醋酮血病是指奶牛血液中含有较高的酮体而引起奶牛全身功能失调一种代谢疾病,以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因碳水化合物缺乏引起的低血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以高产牛、产后1个月的牛、泌乳高峰期的牛多发,发病率达20%以上。1临床症状一般分为消化型和神经型2种类型。1.1消化型醋酮血病奶牛食欲下降或废绝,喜喝污水、尿,可视黏膜黄染。反刍无力,次数不定,瘤胃弛缓,蠕动微弱,次数减少。粪少干而硬,有的瘤胃膨胀。体温正常或略有下降(37.5℃),心跳加快心音模糊,重者全身出汗。尿量少、色黄并具刺鼻酸味,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酮病也称奶牛醋酮血症、乳牛酮血症、母牛热,最早于1894年提出并描述。奶牛酮病属于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机体脂肪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该病多发于产后泌乳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奶牛常于产犊后10~60 d内发病,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高血酮,尿、乳中出现酮体,病牛采食量减少,消化功能、产奶量、  相似文献   

19.
酮病是牛较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又称牛酮血病或醋酮血病。多发于高产牛,特别是泌乳旺盛期的奶牛;本病主要由于饲料中糖和生糖物质不足,以致脂肪代谢障碍,体内产生大量酮体(主要是P-羟丁酸),引起营养代谢障碍。常在产后几天或几周出现。1发病机理(1)酮病是由于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  相似文献   

20.
奶牛隐性酮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也称为乳牛酮血症,最早由Landel于1894年提出。曾用名有乳牛醋酮血病、酮尿病、母牛热、慢热、产后消化不良、低血糖性酮病、牛产后狂燥病等。该病是由于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生糖物质不足造成脂肪代谢紊乱,使组织中酮体的浓度增高所致一种代谢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