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菜,古称“菘”,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有“白菘类羔豚”之诗句,宋代范成大更描绘道:“拔鱼挑来塌地菘,味如密藕更肥浓”,民间有“百菜不如白菜”之谚,言下之意,俨然菜中之王了。 白菜叶质软嫩,柔脆甘美,适于各种烹调加工,筵席菜用,是冬季鲜贮菜之一,还可以腌制、酸渍。味甘,性平,可养胃,利小便。 白菜营养价值较高,含维生素C和钙质较多。据分析,每百克可食部分中,含水分94克,蛋白质1.4克,脂肪0.1克,粗纤维0.5克,灰分0.7克,钙33毫克,磷42毫克,铁0.4毫克,并可为人体提供19千卡的热量。  相似文献   

2.
缪士毅 《花卉》2021,(1):44-45
冬天,正是我国白菜上市的旺季.都说冬令白菜美如笋,此时,家常的餐桌又添了以白菜为原料烹制的菜肴,令人品味不已,食欲大增,大快朵颐. 白菜,古称"菘",宋代陆佃的《埤雅·释草》:"菘性隆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其字会意."  相似文献   

3.
冬淡应市的美味可口的蔬菜,首推“东海瀛洲”一宝——大白菜,上海俗称黄芽菜。它源于我国北方,堪有“国莱”之称,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栽培历史。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诗日“白菘类羔豚,冒土出熊蹯”,竟把大白菜(菘)与小羊小猪和熊掌媲美。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画的《白菜与辣椒》图中题词道:“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  相似文献   

4.
佼佼塌地菘     
“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这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冬日田园杂兴诗》中,盛赞塌地菘的名句。塌地菘,即“乌塌菜”,又名“塌菜”、“塌棵菜”,乃十字花科白菜的一个变种。“菘”即白菜的古称,因此清代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谓“塌地菘”是“黑叶白菜之类”,可见古人对植物的变种现象也早有认识。乌塌菜的品类甚多,按叶形及颜色,一般可分  相似文献   

5.
本波 《中国果菜》2014,(1):58-61
白菜,古名“菘”,有大白莱和小白菜之分,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重要蔬菜之一。西安半坡村遗址就出土过白菜籽,这说明白菜的栽培距今已有六七千年了,其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中国居各类蔬菜之首。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  相似文献   

6.
乌塌菜,又名塌莱、黑菜、塌棵菜、太古菜、塌地菘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由芸薹进化而来,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是主要的越冬蔬菜品种。乌塌菜以墨绿色叶片供食用,口感鲜嫩,入冬经霜后味更鲜美,营养丰富,维生素C、抗坏血酸、胡萝卜素以及钙质矿物盐类含量较高,被称为维他命菜而倍受人们青睐。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白菜又名“小白菜”、“油白菜”,属十字花科云苔属,原产我国,是南方地区的主要蔬菜。西安新石器时代遗址半坡村出土的白菜种子,经考证距今不少于6千年。《诗经》中“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记载距今二千五百余年。《扬子方言注》中将葑通作菘。可见葑在上古是对芜菁、萝卜、白菜、芹菜的通称。宋代有人将“菘”解释为;“松性凌冬晚  相似文献   

8.
玉田包尖白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田包尖白菜是河北省玉田县特色名产蔬菜之一,位居玉田四大名产蔬菜(大白菜、大葱、大萝卜、大蒜)之首,距今已有200余年的栽培历史.《玉田县志》载"白菜,一名菘,有十数斤者,甘脆、甲他邑".1974年玉田包尖白菜跻身于全国农展会,曾是20世纪80年代玉田县供应北京城乡居民冬季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并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图1).上海人称之为"玉菜".据统计,2011年全县种植玉田包尖白菜1 000 hm2(15 000亩),年产量7.5万t,年产值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52元.  相似文献   

9.
乌塌菜     
章泳 《蔬菜》2006,(8):9-10
乌塌菜学名Brassicaca 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rosularis Tsenet Lee,别名塌菜、塌棵菜、塌地菘、太古菜、黑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是常规二倍体小白菜,英文名为savoy,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乌塌菜叶色浓绿、叶片肥嫩,口感清新爽脆,可炒食、作汤、凉拌,色美味鲜,营养丰富。尤以秋栽一茬,经霜雪后,味更美而著名,被视为白菜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玉田县大白菜种植历史悠久,19世纪末清光绪年间《玉田县志》记载:"玉田白菜,一名菘,有十数斤者,甘脆、甲他邑"。玉田包尖白菜是河北省玉田县玉田镇、虹桥镇、杨家套乡、亮甲店镇、彩亭桥镇、郭家屯乡等6个乡镇特有的地方品种。玉田地处燕山南麓,渤海之滨,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地下水中偏硅酸和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寿县黄心乌     
寿县黄心乌属十字花科白菜类乌塌菜变种,亦称乌塌菜、乌菜、黑叶白菜等。黄心乌形状美观,品质优良,闻名省内外。该菜株型较小,一般单株重0.5-1公斤,植株半塌地,外叶墨绿,叶面呈均匀瘤状皱缩,叶柄白色,心叶黄色,紧抱。经霜雪后的黄心乌柔嫩多汁,体内糖份积累增多,质脆味甜,更为广大消费者所爱好:因此,古有“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今有“雪下白菜赛羊肉”之说。黄心乌耐寒性较强,是1-2月份的当家品种,到2-3月抽苔开花,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张瑞君  王国利 《蔬菜》2003,(7):34-35
大白菜又名结球白菜、白菜、黄芽菜。原产我国,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创造性的特产蔬菜之一。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便宜,四时有售,故有“菜中之王”的美誉。据化验分析测定大白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公斤鲜大白菜中含有蛋白质17 g、脂肪2 g、膳食纤维6 g、碳水化合物31 g、灰分8 g、胡萝卜素2.5 mg、视黄醇当量0.42 mg、硫胺素0.6 mg、核黄素0.7 mg、尼克酸8 mg、抗坏血酸470 mg、维生素A 7.4 mg、维生素C 6.4 mg、维生素E 9.2 mg、钾1300 mg、钠893 mg、钙690 mg、镁120 mg、铁5 mg、锰2.1 mg、锌2.1 mg、铜0.3 mg、磷300 mg、硒3.3 μg…  相似文献   

13.
春播结球白菜不结球的原因及预防对策277102山东省枣庄农业学校蔬菜室尹旭彬277102山东省枣庄市农科所蔬菜室纪效云结球白菜本是秋季栽培的一种蔬菜,但为了增加春夏淡季菜种类,近几年来,也开始进行春种,但春种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结球不好。春结球白菜之所...  相似文献   

14.
云南芝麻菜     
芝麻菜属十字花科植物。据《图考》蔬菜卷六第136页“芝麻菜,生云南。如初生菘叶,抽茎开四瓣黄花,有黑缕,高尺许。生食味如白苣而微埴气”。又据《滇南本草》第二卷“芝麻菜,味(甘、平)性微寒。治中风、中寒并暑热之症”。芝麻菜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大  相似文献   

15.
在植物学分类上,乌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L.)Makino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别名塌菜、塌棵菜、塌地菘、太古菜、黑菜等,
其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本文综述了我国乌塌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及主要种类、新
品种选育、育种技术、栽培技术、生理相关研究以及分子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
我国乌塌菜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晒菜做为结球白菜采后贮藏的一项必要措施,在我国北方大部分白菜产区已延续使用多年。我们自1985—1987年三年研究了晒菜这一采后处理措施,对结球白菜晚熟F_1杂交种北京100号在0℃、5℃条件下贮藏的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晒菜2天失重9—14.l%。晒莱4天失重13.4—20.7%;晒菜使贮藏中结球白菜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显著升高,其效应一直延续整个贮期。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与晒菜失重  相似文献   

17.
许启新 《上海蔬菜》1999,(1):6-6,17
青菜,又称不结球白菜、普通白菜、油菜、菘,是上海地区栽培最多的蔬菜品种,全市种植面积约在1.5万公顷,占蔬菜栽培总面积的30%左右,消费量占全市市区人口蔬菜总消费量的37%左右。青菜对温度的适应性强,能耐-3至—5℃低温和35℃以上高温,在江南地区可以全年生产,周年供应,也是冬淡和夏淡供应的主要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18.
鲁运江 《蔬菜》2010,(3):30-32
<正>大白菜古代称之为"菘",起源于我国,原始大白菜是不结球的散叶类型,经过历史长河的选择与培育,才形成了今天的结球状态,所以又叫"结球白菜"。20世纪80年代一般北方种植面积较大,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菜篮子工程"产业的兴起,现今大白菜产业已成为嘉鱼县"四大"大宗蔬菜产业(大白菜、甘蓝、南瓜、冬瓜)的亮点之一,沿长江百里走廊,进入秋冬季节,大白菜、甘蓝两类姊妹大宗菜平分秋色,全县大白菜年生产面积6667hm2(10万亩),产值1.5亿元。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Brassica compestris L.ssp.Pekinensis)十字花科(Crucferae)芸萋属(Brassica)蔬菜,又名结球白菜,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为菘,在我国分布很广,栽培面积也很大,曾一度成为北方主栽蔬菜种类之一,在日本和韩国也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别名菘菜、包心白菜、结球白菜、黄芽菜等,是一种中国原产和特产蔬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植物,在各地广泛栽培。大白菜在我国可追溯的栽培历史接近7000年,早在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有出土的大白菜籽。三国之后大白菜开始被文字记录,《吴录》曾有记载:“陆逊催人种豆、菘”。隋唐之后大白菜种植得到推广,和萝卜一起成为人们主要食用的蔬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