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鸡群管理措施不当4.1密度过大超密度饲养,不随鸡龄、个体增大及时分群(稀群),未强弱分群。鸡群自身引起的应激反应强烈,啄羽、啄肛严重,鸡群不均匀,抵抗力差。适宜的密度应根据鸡的品种、日龄、季节、饲养方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1周龄最大密度不超过60只/m2,2周龄不超过30只/m2,3周龄不超过20只/m2,4周龄不超过10只/m2。4.2断喙不当断喙是饲养蛋鸡、土鸡、山鸡(野鸡)的重要管理措施。若鸡的断喙时间过迟,或用烙铁断喙等土法断喙,会导致雏鸡的应激反应增强。一般情况,断喙时间在7~18日龄为…  相似文献   

2.
张北县张北镇某村饲养蛋鸡1000只,其中成年鸡400只,1~2月龄雏鸡600只。雏鸡7日龄时鸡Ⅳ系疫苗滴鼻;12日龄时,法氏囊三价苗部分点眼,部分滴鼻;25日龄时,Ⅳ系苗2倍量饮水;2月龄的鸡又用Ⅰ系冻干苗2倍量肌注,其他种类的疫苗均按免疫程度进行。8月初,先后有50多只雏鸡发病,死亡约30只,均为3~5周龄,病程约2~3天。怀疑为鸡白痢,有的农户用土霉素拌料,毫无效果,于是防疫员送到诊断室7只死雏,要求确诊。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诱发新城疫。现将病例分析情况报…  相似文献   

3.
密度要恰当每群鸡以300~500只为宜。饲养密度:1~2周,18~25只/m^2;3~6周龄,公鸡5~6只/m^2,母鸡8~10只/m^2;3~6周龄,公鸡5~6只/m^2,母鸡8~10只/m^2;7~16周龄,7~8只/m^2;16周龄后,5只/m^2为宜。  相似文献   

4.
黄杂鸡是由罗曼种母鸡与实纳克-40红羽肉种公鸡杂交而成的商品鸡。与土鸡相比,其生长较快,一般70日龄即可上市,并且黄杂鸡适应性广,抗病免疫能力强,存活率高。黄杂鸡苗的育雏管理要点如下:1 密度 育雏时间一般为10~12天,饲养密度以50~70只/m2为宜,在此范围内冬天的饲养密度比夏天大一些。适宜的密度能保证鸡苗生长迅速、个体大小均匀。2 温度 合适的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在整个育雏期间,须给雏鸡创造一个平稳、合适、逐渐过渡的环境温度,温度切忌忽高忽低。整个育雏期的温度如下:1~3天36~40℃,3…  相似文献   

5.
1999年10月25日,我市榜山村周某饲养的800羽50日龄雏鸡发生鸡痘后,每天死亡5~7羽,死亡率达9%。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经实验室诊断,雏鸡之死为鸡葡萄球菌所致。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1999年10月初,我市榜山村周某饲养的20日龄雏鸡发生皮肤型鸡痘。畜主用小刀剥下痂皮并涂布碘甘油。由于14号台风来临,鸡群从原鸡舍迁至临时场所饲养,饲养密度较大(35羽/m2),10月25日,鸡群开始发病死亡。2临床症状从发病后第2天起,病鸡明显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缩颈,两翅下垂,行动迟…  相似文献   

6.
蛋鸡开产前后是指开产前三周至产蛋率达65%左右这段时间,一般为18~24周龄。这时期,青年鸡由育成舍转入产蛋鸡舍,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都有所改变,因此,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蛋鸡开产日龄的迟早和以后产蛋量的高低。1转群准备1.1测定体重在15~16周龄时,要测定青年鸡体重,看是否能在以后1~2周,达到该品种上笼时的标准体重。1.2调整饲养把体重过重和过轻的鸡分开,重新组合鸡群;体重过轻的鸡,应加强饲养管理,使它们处在一个较高营养水平下生长;体重过重的鸡,使它们处在饲料控制的状况下。上笼…  相似文献   

7.
2002年2月中旬至4月间,我县某些鸡场陆续发现雏鸡群在刺种鸡痘疫苗(5~7天龄接种疫苗)4~7天后个别雏鸡出现以翅膀(多数在刺种部位)发生溃疡、腐烂为主要特征的流行性疾病,发病群体占饲养群体的18%,鸡只死亡率一般在1%~3%,最高达11%,据统计。在发病期间该县专业户所饲养的300多群约40余万只鸡当中有80群发病,死亡率平均为2%。初诊曾怀疑是某厂家提供的鸡痘疫苗有问题,后确诊证实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现报道如下。一、流行情况该县鸡群一般在5天龄左右接种鸡痘疫苗,发病群体接种前未有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8.
1限饲的做法 限制饲养一般从4周龄开始,限饲前应进行鸡只称重。根据体重大小将鸡分为大、中、小不同的鸡群。每隔4~6星期调群1次,调群时要对全群进行逐只称重。调群时依据公母、大小、强弱等进行分群,小群以400~500只。密度为7~15周龄,8~10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份,鸡西市某个体养鸡场共饲养2万多只新罗曼褐鸡,分为6个舍饲养,其中1个舍的3400只95日龄鸡突然发病,第1天死亡3只,第2天死亡60多只,第3天死亡130只。发病后第3天应用鸡法氏囊病(IBD)高免卵黄抗体注射液对鸡群进行紧急注射1毫升/只,用磺胺氯丙嗪钠饮水3-5天,病情得到很好地控制,整个病程6天,共死亡610只鸡,死亡率为18%。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安徽省某肉鸡养殖集团的一个种鸡场,其中一群育成鸡6周龄时爆发球虫病。发病前, 该鸡舍饲养母鸡8 650只, 公鸡1 132只, 公母同舍但用格栅隔离分开饲养,饲养密度为母82只/米,公63只/米。采用遮黑纵向负压通风,隔日限饲。爆发球虫病共死亡母鸡123只,公鸡127只,母鸡死亡率为142%,公鸡死亡率为1122%。2临诊症状病雏羽毛蓬乱,翅下垂,缩颈呆立或挤成一堆,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嗉囊内充满液体,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粪便呈咖啡色或血样;痉挛抽搐或昏迷而死,死亡鸡只大部…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潍坊市某肉种鸡场,在26周龄时种鸡突然发生以拉乳白色水样稀粪为特征的疾病,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饲养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4000套,分4个舍饲养,每舍1000套,采用地面平养,用干稻壳作垫料。饲料为自配料。24周龄前大群鸡只生长良好。从24周龄开始,饲料中加入7%的贝壳粉,此后有少部分鸡开始拉稀,并逐渐增多,最初用恩诺沙星1∶20000倍浓度饮水投服5d,后用庆大霉素10000单位/只·天饮水…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月《养禽与禽病防治》报道了鹅副粘病毒病,并成功分离到病毒。回顾我市及周边地区的鹅群相继发生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特征的疾病,任何日龄的鹅均可感染。日龄越小感染机率越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2周龄以内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100%;种鹅感染后,症状明显,但死亡率低。本病没有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鸡与鹅同场饲养,其发病时间相差1~2天,且鹅的症状严重,死亡率增高。一、发病情况我市马岗镇养鹅专业户梁某,有3批日龄分别为20天、35天和50天的肉鹅,共3800只,其中一批20天龄的…  相似文献   

13.
鸡氨气中毒的诊治邓茂先(四川畜牧兽医学院,荣昌632460)1993年4月,咸阳市杨陵区一养鸡专业户843只9周龄海赛蛋鸡发生氨气中毒,1周内死亡24只。症状843只海赛鸡在30m ̄2左右的鸡舍中叠笼饲养,鸡舍朝南关闭着一扇60×60cm窗户。鸡见精...  相似文献   

14.
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多发生于40~80日龄的鸡。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水平、环境污染程度、饲养密度等有直接关系,凡是能够使鸡只皮肤、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的因素均可成为发病的病因。球虫病是由艾美属的多种球虫引起,大多在温暖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我场饲养的一批1.5万只海兰白鸡,从35日龄起,至44日龄,每天死亡鸡由正常的1-2只增至3-5只,稍超出正常死亡。由于死亡数量不大,没有采取治疗措施,只强调改善舍内环境,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潮湿度, 10 d内死亡数量没有变化。从45日龄起,死亡开始增加,最高日死亡36只,经诊治后好转。50日龄转群后,随着环境的改善,死亡停止。从35日龄至50日龄,因葡萄球菌病死亡136只,占入舍数0.86%。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仅个别病鸡打蔫,精神不振。在35日至44日龄期间,病死鸡有 1/ 3表现皮肤…  相似文献   

16.
某肉鸡场饲养的艾维因(AA)肉鸡32日龄出现死亡,日死亡率在2‰左右。经临床诊断、剖检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病原性大肠杆菌病并继发球虫感染。1流行情况该场现养AA肉鸡10000只,按常规程序免疫。鸡群32日龄开始发病,并陆续出现死亡,死亡数由5~6只/天发展到10~20只/天,累计死亡123只。病鸡临床表现为促发性呼吸道症状,采食量明显下降,消瘦,脱水,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2病理变化肝周炎:肝肿大,表现覆盖有一层白色易剥离的纤维素性渗出物(9/18);心包炎:心包膜浑浊,心外膜水肿,并覆盖有黄色纤维蛋…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 该场饲养的罗曼褐育成蛋鸡5000余只,于83日龄时突然发病。2天后,发病、死亡增多,每日多则几十只、少则七八只。出现发病症状后7天,总计死亡260只,发病率为30%,死亡率为9%,使用多种药物仍无法控制。其它鸡舍32周龄的产蛋鸡无明显症状,仍然保持97%左右的产蛋高峰,产蛋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蛋鸡饲养过程中,有许多养鸡专业户的鸡群,迟迟不达产蛋高峰。据调查分析及实践,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一些养鸡者,想多养鸡多得利,却忽视了饲养密度问题。按正常要求,在产蛋期每平方米饲养6-8只,而一些专业户高达10-15只。由于鸡群密度过高,造成鸡群拥挤、通风不良、环境恶化、生长发育受阻,使鸡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发挥。2饮水不当。每100只鸡应有4-5只饮水器。而一些养鸡户养800只成鸡,只有直径为20cm饮水器1只,鸡群饮水严重不足。3光照不够。一般蛋鸡从20周龄开始补充光照,每天增加…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该场由网上饲养的7000只肉仔鸡,于25日龄发病。开始每天死亡15~20只,以后逐渐增多每日死亡多达80~90只,死亡率高达22%。2临诊症状患病初期主要症状以葡萄球菌关节炎型为主。病鸡关节肿大,表现为跛行喜卧,局部有热痛感,后期继发大肠杆...  相似文献   

20.
选育发育正常的13 周龄罗曼商品蛋鸡600 只, 随机分为3 组, 每组200 只, 每组4 个重复。7 天预试期,其间调整各组鸡使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正式期98 天。3 组鸡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和饲养条件相同,干粉料每天饲喂两次,自由采食及饮水。各组日粮钙水平随产蛋率的增加而增加。试Ⅰ组14 ~18 周龄为2 .0 % ,18 周龄~5 % 产蛋率为2 .0 % ,5 % ~50 % 产蛋率为3 .4 % ,> 50 % 产蛋率为3 .4 % ; 试Ⅱ组四个阶段日粮钙水平分别为:0 .9 % 、2 .0 % 、3 .4 % 及3 .4 % ;对照组分别为0 .9 % 、2 .0 % 、2 .0 % 及3 .4 % 。试验期间每日观察鸡的精神状态、采食及粪便情况;每日按组别测定采食量、产蛋率等;每7 天测一次蛋壳厚度及蛋重。结果表明:①试验期间两试验组鸡健康状况良好,对照组有2 只鸡瘫痪。②产蛋率达5 % 的日龄三组间接近; 达50 % 产蛋率的日龄对照组稍迟于两试验组; 达90 % 产蛋率的日龄试Ⅰ组早于试Ⅱ组2 天,早于对照组4 天。③试验期间三组平均产蛋率分别为: 52 .4 % 、56 .3 % 及54 .7 % 、试Ⅰ组与试Ⅱ组差异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试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