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稻花器性状和柱头外露特性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水稻三系不育系和7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材料,研究水稻不育系的花器性状和柱头外露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个两用核不育系的平均颖花长度长于三系不育系的平均颖花长度;平均颖花宽度窄于三系不育系的平均颖花宽度;平均颖花长宽比大于三系不育系的平均颖花长宽比,说明两用核不育系的粒形较三系不育系的细长.相关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与柱头外露率关系最密切的花器性状有颖花长、颖花长宽比、柱头跨度和子房长度,其中颖花长宽比对柱头外露率的作用最大,说明颖花长度和颖花长宽比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柱头外露率,因此在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的选育中应加强粒形的选择,细长粒形的不育系其柱头外露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Ⅱ-32A、冈46A和宜香1A为材料,试验设剪除穗子部分颖花、整穗颖花保持不变和剪除穗子颖花的上半部分3个处理, 观察它们的柱头活力变化及持续时间.结果显示,剪除部分颖花试验的柱头活力持续时间较长,剪除颖花上半部分试验的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最短,整穗颖花保持不变试验的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3.
以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Ⅱ-32A、冈46A和宜香1A为材料,试验设剪除穗子部分颖花、整穗颖花保持不变和剪除穗子颖花的上半部分3个处理, 观察它们的柱头活力变化及持续时间.结果显示,剪除部分颖花试验的柱头活力持续时间较长,剪除颖花上半部分试验的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最短,整穗颖花保持不变试验的柱头活力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4.
以二倍体水稻京花101和89选两品种为母本,第一天下午人工去雄,第二天上午分别授以玉米3151品系和高粱356品系的花粉,以水稻自花授粉为对照。对授粉后的部分子房用苯胺蓝染色,压片观察花粉萌发;另在授粉后不同时间分别取颖花用冷多夫改良纳瓦兴(甲、乙)液固定,石蜡切片,番红固绿染色,以观察受精过程及早期的胚胎发育。部分玉米和高粱的花粉能在水稻柱头上萌发,但授粉后30min 才可看到,而且花粉管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0份水稻品种抽穗期的叶型特性及其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水稻品种叶片长度和宽度之间差异较大;(2)不同水稻品种之间叶片角度的差异明显;(3)随着施氮浓度的增加叶角有所增加,叶长先增后减,叶宽也随之增加;(4)结实率与叶角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千粒重和每穗颖花数与叶角之间呈线性负相关;(5)千粒重和叶长之间呈线性正相关,结实率和每穗颖花数与叶长之间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水稻花期高温胁迫影响颖花育性生理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局部短期极端高温,会对水稻形成高温胁迫,影响水稻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其出现频率有增加趋势.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主要是在开花期,极易导致严重的颖花不育.水稻耐高温胁迫能力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在当天温度较低的时段开花,花粉活性高,花药长,花药基部开裂长度较长、开裂孔较大,是水稻耐高温胁迫的重要表型指标.热激蛋白的表达,提高花药的抗氧化能力,以及维持结构蛋白、酶和细胞膜的稳定性是增强柱头及柱头上花粉粒耐高温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温胁迫影响水稻颖花受精结实的特征、水稻耐高温胁迫的形态与生理机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深入研究缓解水稻高温胁迫伤害的方法与策略,今后应结合水稻耐高温胁迫的形态与生理机理,加强有效缓解高温胁迫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局部短期极端高温,会对水稻形成高温胁迫,影响水稻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其出现频率有增加趋势.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主要是在开花期,极易导致严重的颖花不育.水稻耐高温胁迫能力存在基因型间的差异.在当天温度较低的时段开花,花粉活性高,花药长,花药基部开裂长度较长、开裂孔较大,是水稻耐高温胁迫的重要表型指标.热激蛋白的表达,提高花药的抗氧化能力,以及维持结构蛋白、酶和细胞膜的稳定性是增强柱头及柱头上花粉粒耐高温胁迫的重要生理机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温胁迫影响水稻颖花受精结实的特征、水稻耐高温胁迫的形态与生理机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深入研究缓解水稻高温胁迫伤害的方法与策略,今后应结合水稻耐高温胁迫的形态与生理机理,加强有效缓解高温胁迫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究水稻不育系的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方法]以创5S、耘9S、培矮64S、P88S、Y58S等5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以R608为父本,测定了其异交结实率。[结果]研究表明,5个水稻不育系在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P88S的柱头特性总体较好,柱头外露率达到95.94%,柱头活力较强,活力系数为2.71,田间异交结实率达84.02%。培矮64S的柱头长度和柱头宽度最小,分别是2.41和1.10 mm,其柱头外露率93.04%,柱头活力最弱,其异交结实率仅65.47%。耘9S、Y58S、创5S的柱头特性处于中等水平,耘9S的异交结实率比其他两个不育系高。相关分析表明,柱头外露率、柱头长度、柱头宽度、柱头面积、柱头体积与异交结实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34~*、0.934~*、0.939~*、0.937~*;柱头活力系数与异交结实率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依据不育系的柱头特性,采取合理的辅助授粉方式,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究水稻不育系的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方法]以创5S、耘9S、培矮64S、P88S、Y58S等5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以 R608为父本,测定了其异交结实率。[结果]研究表明,5个水稻不育系在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P88S的柱头特性总体较好,柱头外露率达到95.94%,柱头活力较强,活力系数为2.71,田间异交结实率达84.02%。培矮64S的柱头长度和柱头宽度最小,分别是2.41和1.10 mm,其柱头外露率93.04%,柱头活力最弱,其异交结实率仅65.47%。耘9S、Y58S、创5S 的柱头特性处于中等水平,耘9S的异交结实率比其他两个不育系高。相关分析表明,柱头外露率、柱头长度、柱头宽度、柱头面积、柱头体积与异交结实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34*、0.934*、0.939*、0.937*;柱头活力系数与异交结实率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依据不育系的柱头特性,采取合理的辅助授粉方式,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可育水稻兴安早占、金优桂99、两优培九和不育系水稻启元S为材料,对离体稻穗进行单色光照射以及不同温度和浸水处理,研究光质、温度和浸水对水稻已开颖花关闭的效应.采用剪取小穗轴长度不等的颖花、去除副护颖和捣碎浆片处理,研究小穗轴长度、副护颖和浆片对颖花关闭的影响.研究表明,红黄绿蓝4种波长的单色光对水稻已开颖花的关闭既无促进也无抑制效应;水稻已开颖花的关闭存在温度"三基点"效应,35~40℃最适于颖花关闭,高于45℃或低于20℃对颖花关闭均不利;水稻成熟颖花浸没在中性介质水中也能开闭,但浸水能一定程度阻止颖花的关闭.小穗轴长度极显著影响颖花关闭,小穗轴越长,颖花关闭越快;副护颖也极显著影响颖花的关闭,去除副护颖,颖花关闭变慢;捣碎浆片则极显著加快颖花的关闭.了解环境因子和颖花构造对水稻颖花关闭的效应对研究水稻颖花关闭机理和颖花关闭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粱雄性不育系柱头生活力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高粱制种的主要因素。为探明糯高粱雄性不育系的特性,对4个糯高粱雄性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后6 d内,4个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强,授粉结实率均可达80.0%以上;开花后第7天,45A和18A的柱头生活力急剧下降,而L407A和3268A则无明显变化。L407A和3268A的柱头生活力比45A和18A强,开花后第11天仍能保持60%以上的授粉结实率。4个不育系的柱头生活力都可持续13 d及以上,且持续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3268A>L407A>45A>18A。不育系间的柱头生活力互不相同,表明柱头生活力与材料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应用水稻eui基因改良不育系异交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穗颈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株高、秆型、穗颈伸出度及花器性状进行较系统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 )长穗颈不育系株高显著增加 .含有 eui1基因的不育系株高的增加不仅归因于其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其倒二、三节间也有不同程度的伸长 ;而含有 eui2基因的不育系的株高增加仅是由于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2 )由于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使得长穗颈不育系的包穗得到解除或减轻 ,但遗传解除包穗程度依不同的不育系而异 ,且 eui1基因一般比 eui2基因有更大的遗传解除包穗效果 .(3 )长穗颈不育系的颖花显著增长 ,长宽比加大 ;剑叶长、穗长有增加的趋势 ;柱头外露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柱头长、花药长依不同遗传背景而异 .(4 )长穗颈不育系的花粉不育度与原有不育系相比大多没有显著差异 .还探讨了利用 eui基因选育长穗颈不育系和不用、少用赤霉素 ,高产、低耗、增益利环保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核桃优良品种雌雄花授粉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核桃花期,柱头的可授性和花粉活力直接决定着座果率和当年产量。本文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核桃优良品种‘温185’、‘强特勒’和‘清香’,在记录柱头授粉受精形态变化的同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确定了柱头的可授时期;用MTT染色法确定了花粉活力期限和花粉活力最高的条件和时期。结果表明:柱头可授时期在柱头微张至出现棕色条纹之间,...  相似文献   

14.
V型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个V型小麦不育系和两个恢复系进行了杂种小麦制种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不育系的制种产量、柱头生活力延续时间、花期相遇情况、行比及人工辅助授粉方式等问题。结果表明,一些优良组合制种产量可达3000~4500kg/hm~2以上;母本群体柱头生活力可延续15d左右,大约可分为初、盛、后、末4个阶段;父本盛花期相遇于母本盛花后期较好;父母本行比以1:2(6行:12行)最佳;人工辅助授粉对花期相遇不好的组合有明显提高结实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棉花雄性不育系网室蜜蜂授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研究蜜蜂在棉花不育系上的传粉特征以及是否适宜棉花三系制种。本试验在网室内利用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进行棉花不育系授粉,以人工授粉为对照,调查晴天与阴天蜜蜂在棉花保持系和不育系花朵上的造访频率和单花停留时间,并比较蜜蜂和人工授粉田间农艺性状、制种产量及成本。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蜜蜂在棉花保持系的造访频率为60 次/h,不育系为49.2 次/h,差异达显著;阴天条件下,蜜蜂在保持系的造访频率为23.4 次/h,不育系为13.8 次/h,差异不显著。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单铃籽粒数有显著差异,而单株铃数和空果枝数差异达极显著,果枝数、铃重、衣分、子指、发芽率则无显著差异。蜜蜂授粉种子产量可达人工授粉的70%左右,但其制种成本远低于人工授粉,可节约费用三分之二。因此,合理利用蜜蜂授粉技术对棉花不育系制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籼粳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针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生育期偏长、结实率偏低、制种产量较低等问题,开展籼粳亚种间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创新与实践。【方法】通过籼粳渐渗杂交,选育花时早、柱头外露高的粳型保持系,进一步转育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通过籼粳渐渗杂交、广亲和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籼粳成分定向选择等技术手段,选育穗型大、茎秆粗壮、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的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并比较与普通粳稻恢复系在主要农艺性状、程氏指数、广亲和特性、广亲和基因、恢复谱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粳不籼恢”和“籼不粳恢”2种配组方式,比较两者的光温反应类型表现与异交结实率差异。利用粳型不育系春江16A、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CH58、C84、C927等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选育“粳不籼恢”或“籼不粳恢”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结果】在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创制方面,转育出早花时粳型不育系春江16A以及春江99A、春江23A等早花时、高柱头外露率粳型不育系,制种产量明显提高;在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创新方面,选育出CH58、C84、C927等穗型大、茎秆粗壮、广亲和性好、恢复谱广的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晚粳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表现为较强的感光特性,中粳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表现为感温特性,早籼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光温反应类型则表现不一。无论是“粳不籼恢”还是“籼不粳恢”配组,父母本的花时差小、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则有利于提高制种的异交结实率。采用“粳不籼恢”和“籼不粳恢”的配组方式,利用粳型不育系春江16A、籼型不育系五丰A与C84等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选育出春优84、五优84等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并通过品种审定,表现出穗型大、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抗倒性强、结实率高、后期耐寒性好等优点。【结论】通过籼粳渐渗杂交,成功转育出花时早、柱头外露率高的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携带有S5-n,恢复谱广,明显不同于普通粳稻恢复系。中粳不育系/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的杂种一代表现为感温特性,有利于缩短全生育期。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父母本的花时差小,有利于提高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制种的异交结实率;选育出春优84等籼粳超级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7.
以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1A、延A、8A及相应的保持系21B、延B、8B和恢复系湘紫、LS7为材料,首次系统研究3个CMS不育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辣(甜)椒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之一表现为单性结果在不育系间有明显差异。不育胞质基因对F1代株高、株幅、单株结果数、果实大小、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有一定正效应和促进作用,不育胞质基因对繁种没有影响。不育系的扩繁与保持以及F1杂交种子的繁制以大棚人工辅助授粉为最佳,单株结果数和单果种子数显著高于露地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温伏旱与籼粳型水稻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关系,并鉴定高温伏旱条件下具有良好开花习性的籼粳型水稻不育系,为新选系的应用和地方种质的进一步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偏粳型和5个偏籼型的籼粳型水稻不育系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分期播种,使各参试材料开花期遭遇自然高温伏旱,通过调查单穗开花花时动态、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及柱头外露率等指标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材料间开花习性差异明显;在高温伏旱条件下,材料类型是导致开花习性差异的主要因子;其中6466A、6474A、805A和650A等4个不育系具有开花高峰期较早、单穗和单株开花历期较长、柱头外露率较高、柱头生活力高等优点.6466A开花高峰期集中在10:31~12:00,较G46A提前1.5 h;6474A的柱头外露率较高,达78.16%;650A的单株开花历期最长,达17.2 d;805A的柱头生活力较高,且可保持时间较长.[结论]不育系6466A、6474A、805A和650A在高温伏旱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开花习性,可作为高温伏旱下育种的选育亲本,或在种质资源改良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月季柱头形态发育进程与可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月季柱头的形态发育进程与可授性的相互关系,提高授粉效率。以切花月季为材料,显镜观察柱头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田间定期授粉后荧光显微观察柱头花粉萌发情况,并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月季柱头发育阶段可分为4种形态时期,分别为柱头中间凹陷期、丫状期、柱头2裂片平展期、柱头乳突组织衰老期;最佳授粉时期为柱头2裂片平展180°左右时,持续时间24~60h;定期授粉观察以及联苯胺-过氧化氢检验发现,柱头不同形态时期的可授性结果一致。说明月季柱头形态发育与可授性存在直接联系,可通过观察柱头形态来确定最佳授粉时期。  相似文献   

20.
以同核异质不育系K型贵香1A、WA型贵香1A、DA型贵香1A、D型贵香1A、G型贵香1A、ID型贵香1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贵香1B为材料,在贵阳花溪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之间的叶龄数差别不大,但都大于保持系;6个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的分蘖力从高到低依次为WA型贵香1A、DA型贵香1A、D型贵香1A、K型贵香1A、G型贵香1A、ID型贵香1A;不育系的午前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K型贵香1A、WA型贵香1A、D型贵香1A、ID型贵香1A、G型贵香1A、DA型贵香1A;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均高于保持系;保持系的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也早于各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