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磊 《中国农垦》2010,(2):68-71
从1958年王震将军率10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开始,这片土地如今已经成为拥有114个现代化农场群,总人口超过160万的北大仓。北大荒人用他们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奉献精神的内涵。近期,本刊通讯员走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北大荒人,希望通过他们的叙述,向读者袒露那些国与家的情怀,爱与恨的故事,泪与歌的史诗,并从一个侧面窥见不同年代北大荒人的价值取向、高尚情操,以及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潮。  相似文献   

2.
从1958年王震将军率10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开始,这片土地如今已经成为拥有114个现代化农场群,总人口超过160万的北大仓.北大荒人用他们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奉献精神的内涵.近期,本刊通讯员走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北大荒人,希望通过他们的叙述,向读者袒露那些国与家的情怀,爱与恨的故事,泪与歌的史诗,并从一个侧面窥见不同年代北大荒人的价值取向、高尚情操,以及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垦》2019,(7):80-80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老一辈农垦人的铮铮誓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这是一代代农垦人薪火相传的农垦精神。“国家队”、“示范区”、“排头兵”、“稳定器”,这是党中央赋予新时代农垦的光荣使命。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农垦》杂志特举办“甘肃农垦·亚盛好食邦杯”“垦三代的故事”征稿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4.
《百姓》2003,(4)
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央政府决定大规模地开发北大荒。1958年3月,河北宣化炮兵学院的青年教师王世俭被下派到黑龙江密山农垦局五分场,先后在几个分队任“特别参谋长”。这两年半的亲身经历在他的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1958年,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下,10万转业官乓汇集到北大荒.我和爱人林齐秀一起转业到了北大荒,开始在八五八农场工作,后来调到牡丹江农垦局。在北大荒工作三年后,海南岛进行大开发.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26日,“2006北京·北大荒绿色特色产品展销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开幕。此次展会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主办,北大荒集团所属的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北大荒肉业等百余家知名企业携近千种绿色特色产品亮相北京城。 2005年,北大荒集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破200亿斤,提供商品粮180亿斤。实现生产总值269.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始建于1958年,诞生在十万复转官兵进军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亲自创办并兼任第一任校长。学校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在边疆农村走过了45年的办学历程;2003年10月,学校整体搬迁至著名的“油化之都”大庆市,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从1968年至1976年,共有54万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城市知识青年加入到北大荒人的行列。经过锻炼,当年北大荒的知青返城后很多人成为政界、商界、科技界、文艺界、学术界的优秀人才。北大荒知青已经成为黑龙江2004年垦区特有的人力资源财富。8月24日至26日,170多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老知识青年代表,怀着根植于心的北大荒情结,怀着报效黑土地、为第二故乡再出力的愿望,汇聚哈尔滨,参加以知青回访为主题的“北大荒集团经贸项目签约暨改革发展战略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9.
<正>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青春与汗水乃至鲜血与生命凝结的宝贵精神财富。76年来,在北大荒精神的引领下,黑龙江垦区充分发挥国有属性、组织化程度高、规模体量大、生产功能强等优势,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新时代新征程,北大荒农垦集团哈尔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尔滨有限公司”)积极融入集团“三大一航母”发展战略,发挥地处哈尔滨市、背靠北大荒集团、面向市场优势,做足发展文章,勇于担当农业航母“北大荒号”的近身护卫舰,打造哈尔滨市“后花园”和北大荒集团“桥头堡”,  相似文献   

10.
从1958年号称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以来,转业官兵以及其他移民们将荒蛮改造为文明,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煤炭基地,形成了新型农垦城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黑龙江军垦农场有着深远的环境影响,从积极方面看,改变了北大荒的人居生存环境,开始了农垦小城镇建设步伐;改变了北大荒的文化教育环境,塑造了北大荒精神。从消极方面看,影响了北大荒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浪费。本文期冀从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历程中探求其环境影响并获取某种反思。  相似文献   

11.
正"北大荒"商标的注册至今不过30年,可"北大荒"这个词的来历,却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北大荒"一词广为流传,是在1958年以后。当年话剧《北大荒人》在北京演出,引起轰动。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指示:"要拍成电影,一部电影全国都能看到!"1963年春节,影片《北大荒人》在京举行首映式,并陆续在全国公映。从此,黑土地上的人们有了一个风靡全国的称号——"北大荒人",这个称号延续至今。后来,毛泽东主席给响应中央号召参加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中央警卫团文工队队员李艾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问候北大荒的同志  相似文献   

12.
钟恳 《中国农垦》2021,(3):12-12
“北大荒集团将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求,持续深化改革,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500亿斤,中国农业领域航母正扬帆远航。”2月24日,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在中共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提出了这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珍藏的资料中,保存有一组北大荒建设初期的老照片。从这些老照片,可以直观地了解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和北大荒精神形成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老照片的拍摄者是谁,本人已无从查考,只能表示歉意了。我是1958年3月从原青岛海军基地转业参加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转业军人,转业时年仅22岁,为副排级准尉军衔。  相似文献   

14.
伐木完达山     
我原是空三军司令部训练处的一名少尉参谋,1958年4月5日从大连转业来到黑龙江密山八五五农场,开发北大荒。入冬,农场需要大量木材,于是从各分场抽调人员组建伐木队,分头挺进完达山林区。  相似文献   

15.
贾薇 《中国农垦》2010,(4):83-83
“2010第五届中国黑龙江·北大荒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农机展)将于2010年8月27~29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举办。3月3日,农机展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北大荒宾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九三",人们总会联想到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个令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伟大日子。1958年初,王震将军率领10万复转官兵,投身北大荒的建设与开发。其中,位于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于1976年进行改编成为九三农垦管理局。九三集团就是从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管理局建设、发展,并走向全国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在同农场干部职工交谈时强调,北大荒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总书记在交谈中提到了北大荒的电影《老兵新传》《北大荒人》。总书记日理万机,还清楚地记得这两部反映北大荒开发故事的电影,让北大荒人万分感动。下面,笔者就说说这两部电影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正>北大荒开发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也充满着开国领袖们对垦荒者的一片厚爱,在北大荒博物馆展出的这几件文物,就是最好的例证。毛泽东主席给北大荒人的一封信在北大荒博物馆的第二展厅,陈列着一件珍贵文物,那就是毛泽东主席1959年写给北大荒人李艾的一封信。1958年初,全军掀起了去北大荒开发建设的热潮。这股热浪冲击着中央警卫局文工队这帮年轻人  相似文献   

19.
正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黄海之滨,一批热血青年响应垦荒戍边的号召,踏上了艰苦而光荣的征程。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把荒滩变成了绿洲。今天我要讲述的是袁家三代人的农垦三世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垦》2021,(3):45-45
2月23日上午,北大荒集团北安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北安分公司举行。“量身定制”的5万亩耕地,由北大荒农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和北安分公司共同托管,由区域服务中心具体实施“一站式、保姆式、诊所式”一系列全程服务。垦地联姻,让农户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这一“双赢”模式,百姓叫好,企业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