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华鳖白底板病(中华鳖失血症),因其具有传染性强、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中华鳖养殖的重大疾病之一,该病一旦发生,若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对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总结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华鳖白底板病的治疗方法,是中华鳖养殖病害防治中所必需的。2014年,我市某中华鳖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7月27日笔者接到一养殖户请求援助电话后,成功诊断及治疗了一例异育银鲫孢子虫病,现将具体情况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交流。一、养殖情况鄂州市蒲团瓜圻村水产养殖合作社,异育银鲫养殖面积近100亩,水深均在2.5米,养殖投放密度大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6月笔者参与治疗了一例石蛙蝌蚪歪头病病例,现将养殖概况、发病过程及病情诊断、治疗方法分析讨论并总结如下,供广大石蛙养殖同仁参考。一、养殖概况养殖地点位于广东省清远英德市黄花镇盈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石蛙养殖基地。基地建有各类孵化池、育苗水泥池8000米2,亲本池30口,后备亲本池15口,育苗池85口,蛙苗生产面积共150余亩,所有池子皆为仿生态水泥池。目前共有石蛙亲蛙5000对,年产蝌蚪100万余只。  相似文献   

4.
<正>池塘养殖是北方内陆地区主要的养殖方式,一年四季如何养殖才能使养殖效果达到最好,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春夏秋冬四季养殖应注意的关键事项供大家参考。1春季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开春就要做好一年的养殖计划,比如养什么品种,养到多大规格,一年出池还是两年出池,根据出池规格和计划养殖年限决定放养苗种的规格;依据以往使用饵料和渔药的养殖及治疗效果,对照国家禁用渔药清单,选择可靠的饵料和渔药种类及品牌;培育浮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密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使得各种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频繁发生,给拉萨裸裂尻的养殖带来巨大压力,其中细菌性疾病对拉萨裸裂尻养殖的危害最大。本文介绍一例拉萨裸裂尻鱼源温和气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并给出预防和治疗措施,供大家参考。一、发病症状2019年3月初,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相似文献   

6.
罗鹏 《科学养鱼》2023,(7):60-61
<正>加州鲈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户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导致加州鲈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的不断扩大、日常大量投喂饵料等行为,容易造成养殖水体环境恶化、病害日渐增多,对加州鲈的养殖产生较大危害。本文根据天全县某养殖场一例越冬后加州鲈出现鱼体烂身病,通过对病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总结了加州鲈养殖过程中烂身病的治疗方法,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针对该病应采取的相关措施方面的参考,有利于降低该病对养殖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由于小龙虾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加工和餐饮刺激了养殖规模和产量,养殖区域从淮河以南发展到了黄河以北,养殖模式由池塘精养扩展到稻田、莲菜等混养,小龙虾的产业发展促进了地区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随着小龙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病害问题也日益突显起来,尤以病毒病的危害最为严重。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小龙虾病害也随之暴发。经过几年的病害防治研究,笔者于2021年成功治疗了一例小龙虾病毒病,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黄颡鱼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较为严重的病害,特别是暴发性出血病是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流行地域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16年7月,上海鹏豪水产专业合作社黄颡鱼养殖基地1号塘,由于管理上的一时疏忽发生因车轮虫寄生引起的暴发性出血病,经及时积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分析总结治  相似文献   

9.
<正>梭鱼原为海水鱼,常规养殖一年可长至200~600克,因其具有广盐性,现在苏北地区广泛进行淡水养殖,给当地渔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梭鱼抗病能力强,特别是寄生虫很难侵袭,近年由于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梭鱼盛夏易患综合死亡症。此病来势快,传染迅速,死亡率高,往往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不少渔民谈虎色变,放弃养殖。现就本人2010年成功治疗一例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9月中旬,笔者所在研究团队接到眉县一养殖户求助电话后,及时到达养殖现场,成功诊断并治疗了一例异育银鲫"中科3号"病毒性出血病。现将具体情况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养殖情况眉县首善镇某渔场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50亩,水深2.0米,放养密度2000尾/亩,平均规格510~760克/尾。池塘设置有增氧机和拦鸟网,  相似文献   

11.
<正> 治疗斑点叉尾鮰病的体内与体外疗法均是对其自身防御系统的一种补充作用。因此,如果养殖鱼丧失或严重减弱了特异与非特异性免疫力,各种治疗方法都将失于无效。因此,治疗的基本点应该在于提高病鱼的自身防御力。在养殖斑点叉尾鮰等鱼类的过程中,保持优良水质,最适营养和限制养殖密度过高的应激反应十分重要。治疗斑点叉尾  相似文献   

12.
正水环境是养殖生物和病原的共同生活空间。养殖生物的一生都生活在水中,它们的身体形态和器官结构都高度适应和依赖水生生活;病原则依赖养殖生物和水环境。水环境是养殖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载体,同时也是疾病传播的媒介,治疗养殖病害要通过水体来实现,其治疗的被动性和难度要高于陆生动物。养殖生物的病害发生可以由养殖生物、病原及养殖环境三者的关系来说明。养殖生物是病原的侵袭目标,环境则是养殖生物及病原生存的场所。三者互相  相似文献   

13.
<正>正确使用渔药可以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起到良好的预防、治疗效果,但大量、过量地使用渔药,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甚至会引发水域生态环境污染、水产品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总结,浙江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完成了用药减量和养殖目标。现将技术要点和实施结果等总结如下。一、基地简介基地为嘉兴多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河蟹已成为人工繁育与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随着河蟹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导致蟹病的发生、危害程度日益严重,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使用渔药治疗蟹病是河蟹养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关注点。本文将从药物的选择、给药方法、给药剂量、给药疗程和药后处理简单阐述蟹病的治疗过程,以期为蟹病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其次,因为现在的水产养殖方式大多是对水产养殖动物实施集约化养殖,而对大量的养殖动物同时给药是比较困难的,既不能做到像对待陆生饲养动物猪、牛一样逐尾口灌给药,也难以做到逐尾注射给药,患病后的水产养殖动物往往因为丧失食欲而不能摄食拌有治疗药  相似文献   

16.
<正>石斑鱼是我国名特优养殖鱼类之一。海水石斑鱼因其肉质鲜美和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养殖在我国台湾、海南、福建、广东一带较集中。石斑鱼有一种眼疾叫蒙眼病,乍一看有点像人类的白内障,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时会导致鱼儿失明,甚至死亡。在海南省东方市某石斑鱼养殖场内,养殖技术员发现养殖车间一批平均体质量为110 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离群独游,疑似患上“蒙眼病”。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市场鱼价的提高,养殖户为追求最高的经济利益盲目养殖,导致鱼类肝病大量暴发,而淡水鱼类的肝病易被养殖户忽视,且耽误治疗,或错误治疗,结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病因1.营养性因素: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过多,饲料中营养指标与养殖对象不适合;有的为  相似文献   

18.
马德海  高士香  肖峻 《河北渔业》2003,(4):31-31,36
<正> 目前,鲟鱼人工养殖在全国普遍开展,鲟鱼具有抗病能力强,病理反应迟钝等特点,这与普通“家鱼”养殖相比在防病、治病上给养殖者造成一定程度的错觉,一旦发病持续时间长,病体相对在时空上分布分散。正确认识这一特点,可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死亡率。 北京市焕发水产良种养殖示范基地井陉汇海源养殖中心,2002年8月从北京引进4种8~15cm的鲟鱼苗,包括史氏鲟(A·Schrensckii)、西伯利亚鲟(A·baeri)、俄罗斯鲟(Acipenser gulden-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8月初,中华鲟研究所供参观养殖的胭脂鱼幼鱼出现暴发性寄生虫疾病,后经过笔者的诊断与治疗,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幼鱼养殖恢复正常。本文详细总结介绍了该病的发病过程、诊治等情况,旨在为胭脂鱼的健康养殖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数据。一、发病基本情况此次发病的胭脂鱼幼鱼系2011年研究所自繁,体长15.6~18.9厘米,平均体长约17厘米,体重18.8~22.2克,均重约20克,其养殖在面积  相似文献   

20.
鱼是我国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养殖病害越来越多,2011年7月19日,笔者在四川省井研县宝五镇成功治疗了一例鱼苗烂鳃胃炎综合死亡症,现将治疗过程介绍如下,供水产同仁借鉴参考。1养殖概况养殖户毛老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