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氏鲟南移驯养及生物学的研究:Ⅲ.仔鱼的开口摄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庄平  张涛  章龙珍  张征 《淡水渔业》1999,29(4):8-11
用单一的水蚯蚓、卤虫无节幼体、池塘浮游动物、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及先卤虫无节幼体后人工配合饲料混合投喂等五种方式培育史氏鲟仔鱼。结果为:卤虫无节幼体是史氏鲟最好的开口饵料,可获得高的成活率和生长率;开口摄食后3-5天,即可开始投喂人工饵料进行食性驯化,20日龄的鱼苗可获得满意的饵料驯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颖民 《海洋渔业》1983,5(5):216-219
<正> 在对虾育苗生产中,人们通常把人工培育的活体饵料如单胞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等称为常规饵料,而把一些商品饵料如豆腐、豆饼、豆浆、酵母、蛋黄等,和一些人工采捕后冷冻保存的贝类精、卵、挠足类、藻类、轮虫等称之为代用饵料。常规饵料的培养由于受自然条件及技术条件的制约,生产尚不稳  相似文献   

3.
<正> 人工配合饵料是水库网箱养鱼的物质基础,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常达到60%左右,是能否获得高产及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水库网箱养鱼使用的人工配合饵料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在某些方面有别于其它养殖方式的鱼类饵料。 1 物理性状方面的要求 1.1 外形 目前,常用的鱼类配合饵料形态主要有软颗粒饵料、硬颗粒饵料及膨化颗粒饵料,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人工催产、孵化的黄颡鱼仔稚鱼为材料,用红虫、人工微粒子粉料、鸡蛋黄和红虫+人工微粒子粉料+鸡蛋黄混合等4种饵料投喂25d,研究其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颡鱼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大小为:红虫组混合饵料组人工微粒子粉料组鸡蛋黄组,黄颡鱼仔稚鱼成活率大小为:混合饵料组红虫组人工微粒子粉料组鸡蛋黄组。采用混合饵料投喂的方法能满足黄颡鱼仔稚鱼开口期以后的摄食能力和营养需求,是黄颡鱼仔稚鱼适宜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随着对虾人工养殖的发展,扩大饵料来源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天然饵料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研制饵料机生产人工合成饵料是解决对虾饵料的根本途径。大连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制的SLR型  相似文献   

6.
庄平  宋超  章龙珍  冯琳 《水产学报》2009,33(3):496-502
分析了中华鲟幼鱼4种饵料(3种饵料生物: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和1种人工饲料)及2组中华鲟幼鱼(野生和人工养殖)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通过计算4种饵料分别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比率比值(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4种饵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通过分析4种饵料和2组中华鲟幼鱼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评价4种饵料的脂肪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0.57%、67.84%、51.88%、54.20%、91.83%、83.40%.以野生中华鲟幼鱼蛋白为参比,斑尾刺虾虎鱼、安氏白虾、河蚬、人工饲料的EAAl分别为0.938、0.913、0.918、0.956;以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蛋白为参比,EAAI分别为0.940、0.913、0.915、0.953,说明4种饵料相对2组中华鲟幼鱼而言均是优质蛋白源,基本能满足中华鲟幼鱼的蛋白需求.通过比较4种饵料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发现,中华鲟幼鱼3种饵料生物中含n-3 puFA较多,能为中华鲟幼鱼的入海洄游提供丰富的n-3puFA营养,而人工饲料中含n-3 puFA较少,不能满足用于放流的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对n-3 puFA的营养需求.综合来看,不同饵料的营养成分不同,天然饵料生物的粗蛋白、氨基酸和重要脂肪酸的含量较多,故在研制和开发中华鲟幼鱼的饵料时,应根据其天然饵料生物的营养组成情况,适当地添加其所需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来满足其生长、存活和洄游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7.
河蟹幼体配合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随着我国河蟹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蟹种及饵料已成为阻碍河蟹养殖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于5~6月对大眼幼体至三期幼蟹的人工配合饵料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这段养殖期间,完全可采用人工配合饵料来代替天然饵料,而且,从大眼幼体至一期幼蟹的平均成活率为75.75%,最高达86.50%;由大眼幼体变为三期幼蟹的平均成活率为43%,饵料系数为0.95,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正> 在高密度精养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很高,人们为了缩短养殖周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养殖户采用生长速度快的人工配合饵料。在使用同一品质饵料时,鱼采食人工配合饵料的多少对鱼的生长速度成为关键因素,许多养殖户在投喂饵料过程中发现某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渔业开发中心于1985—1986年5—7月在淡水池塘中探索选择性藻类饵料和人工饵料培育遮目鱼鱼种的可能性。1985年进行投饲试验,采用三种类型饲料进行试验:1.颤藻;2.颤藻+配合饵料;3配合饵料组成:鱼粉56.6%,豆饼粉11.4%、虾粉9.0%、米糠12.7%、鳕肝油2.5%、玉米油2.5%,淀粉  相似文献   

10.
<正> 饵料是人工养鳖的基本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养鳖业的发展,饵料出现短缺。同时,鳖属于肉食性,要求高蛋白的饵料,如蛋白质含量不足,会出现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神经失调等病症。解决养鳖饵料短缺的途径主要有:1 配制与购买相结合 用面粉30%、麦麸30%、玉米粉20%、米糠15%、鱼粉5%制成颗粒投喂,日  相似文献   

11.
<正> 受农牧渔业部委派,我们于1985年9月1日~10月31日在菲律宾怡郎市参加了由世界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养殖中心联络网和东南亚水产开发中心联合举办的对虾育苗培训班。课程内容包括对对虾育苗场位置的选择,育苗场设计。斑节对虾育苗的操作和管理、班节对虾人工催熟、生物饵料的培养,以及人工配合饵料的制作等。后又参观了三个对虾育苗场和两个养殖场。现将学习和参观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养虾的人工配合饵料一般成本为300—400美元/吨。美国农业部水产养殖研究所把榨糖以后的甘蔗渣加工成高蛋白廉价的虾饵料获得成功。其制作工艺是:将蔗渣烘干磨细后膨化处理,取膨化蔗渣80%—90%,大豆粉5%、植物油脂和矿物质各  相似文献   

13.
一、投饵1.饵料配比:河蟹饵料有天然、人工饵料两大类。1年中总的饵料分配为动物性饵料(精料)占40%,粗料(糠、饼、麸等)占25%,青料(水、旱草)占35%。上半年是河蟹长骨架的生长季节,饵料分配上,青料占50%,粗料占30%,精料占20%,并添加少量蜕壳素等;下半年是河蟹成熟阶段,饵料分配上,精料占60%,粗料占20%,青料占20%。  相似文献   

14.
通过显微镜检查胃、肠内容物,可以确定红罗非鱼是一种食谱很广的杂食性鱼类。红罗非鱼鱼苗阶段主要以有机碎屑、虫卵、枝角类和藻类为食,而人工饵料的出现次数百分比仅占6.2%;幼鱼阶段主要以有机碎屑、人工饵料、藻类和轮虫为食,食性已转化为小型浮游生物为主;成鱼阶段主要以人工饵料和有机碎屑为食。红罗非鱼能充分利用天然饵料,这对降低生产成本,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鳄龟在水泥池的适应性试验,掌握种龟的生活习性以及对新养殖环境的适应性需求;投喂各种适口饵料,诱导种龟开口摄食;驯养种龟,使之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经3个月的试验,鳄龟全部转为摄食人工配合饵料,成活率达89.3%。  相似文献   

16.
《科学养鱼》2005,(7):71-71
三、冷冻饵料1.冷冻人工营养饵料饵料中加入虾肉、鱼肉、贝肉、蟹肉,再加入维生素和成长发色激素,制成冷冻“汉堡”,用γ射线照射消除病菌,制成冷冻全营养人工饵料,海水观赏鱼吃后体色好,营养全面2.冷冻蛤肉将蛤肉、虾切碎后,拌以一点盐水,再冷冻(不加盐水会变硬),随时可取出喂  相似文献   

17.
基础饵料或称生物饵料是鱼、虾苗的“奶水”,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最好的人工配合饵料也很难代替天然的基础饵料。近几年,在对虾养殖中有人常用尿素肥池,如山东省海阳县,即墨县的一些对虾养殖者。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每亩虾池用尿素8~10公斤、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0.2~0.5公斤混合后泼洒于池中。效果是池中基础饵料生长丰富、平稳,对虾前期生长良好。直到6~8cm才开始投饵。在养殖过程中,为了  相似文献   

18.
棘腹蛙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饵料因子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人工饵料、蚯蚓、家蚕、黄粉虫、蝇蛆为饵料,对棘腹蛙成蛙的生长、存活率以及捕食效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投喂人工饵料与蚯蚓组的棘腹蛙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家蚕、黄粉虫、蝇蛆。投喂蚯蚓与家蚕的实验组棘腹蛙存活率最高,其次是黄粉虫、蝇蛆组,投喂人工饵料组存活率最低。捕食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家蚕、蚯蚓、黄粉虫、蝇蛆、人工饵料。综合各方面因素,蚯蚓与家蚕为成年棘腹蛙最合适的饵料。  相似文献   

19.
报刊要闻     
<正> 野生鳖驯养技术 浙江省浦江县水电局水产站总结了多年驯养野生鳖的经验,大致如下:1.剔除伤残病鳖;2.放养前7~10天将鳖池消毒,鳖进池前用1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20min,鳖池面积50~200m~2,水深0.7~1m。饵料以杂食为宜,每天喂两次,投饵量占鳖体重的5~10%。先喂动物性饵料,约一个月后转喂人工饵料.日常要注意防病,防天  相似文献   

20.
青、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对象,随着生产的发展,天然饵料供不应求。近年来,改用人工配合饵料养殖,营养是否满足鱼类正常需要,以及摄食这类饵料后鱼是否健康,这是养殖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我们于1979年6-11月间,就取自用不同饵料饲养的青、草鱼血液进行了几个指标的比较研究。以了解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对青、草鱼的营养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