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不同日龄的海兰褐蛋鸡进行新城疫、禽流感母源抗体水平的检测,掌握雏鸡AI和ND母源抗体的分布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新城疫、禽流感母源抗体水平大都在7日龄内出现高峰,之后随着日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母源抗体35日龄已基本消失,而禽流感H5亚型Re-4株和Re-5株母源抗体下降较快,2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水平接近0。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本研究从MS抗体阳性种鸡群挑取种蛋进行孵化,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后代雏鸡母源抗体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刚出壳小鸡的母源抗体滴度最高,并随日龄的增加线性递减,16日龄时近半数母源抗体转阴,19日龄时约75%的鸡只抗体转阴,且剩余阳性鸡抗体已下降至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雏鸡免疫有它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与雏鸡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健全及有母源抗体的影响有关。雏鸡的母源抗体含量,并不是1日龄时最高,这是因为卵黄的吸收需要一个过程。唐松喜(1988)、张新树(1987)等人认为,母源HI抗体的高峰期是在出壳后3日龄,而尹风阁(1987)、张家峥(1988)等人的试验结果,高峰期在5日龄。雏鸡母源抗体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种鸡场禽流感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本试验对父母代种鸡和出壳当日蛋雏鸡进行禽流感和新城疫抗体检测以及对1、8、15、22及29日龄蛋雏鸡进行禽流感H5、H9亚型和新城疫母源抗体跟踪检测。结果表明,父母代种鸡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抗体水平较高,且通过卵黄传递给蛋雏鸡,使其产生较高的母源抗体抵抗病毒侵袭。同时发现蛋雏鸡在出壳当日禽流感和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最高,均达到6log2以上,且群体抗体合格率均达90%以上,随后母源抗体逐渐下降,在15日龄时禽流感H5亚型和新城疫母源抗体下降到抗体保护水平以下,22日龄时禽流感H9亚型母源抗体也已下降到抗体保护水平以下,因此在15日龄时进行禽流感H5亚型和新城疫首免,在22日龄时进行禽流感H9亚型首免,可以有效降低禽流感H5和H9亚型和新城疫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次试验就雏鸡首免日龄进行探讨,选用三组雏鸡分别在1日龄、7日龄、14日龄进行首免试验。通过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检测雏鸡母源抗体及免疫抗体效价(各组雏鸡母源抗体效价log^2的反对数值(本文以下相同)平均为22.33、21.33、20.67;各组雏鸡免疫后13天抗体效价平均分别为211.33、20.33、29.67),并结合免疫保护攻毒试验(保护率分别为1日龄;100%;7日龄:90%;14日龄:90%),得出:本次试验雏鸡在母源抗体效严为22.33的1日龄进行首免最合适。  相似文献   

6.
人工感染鸡白痢菌抗体消长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辽宁省鸡白痢净化,提供最佳检验时机。我站历经一年的时间,用连续6年净化鸡场,所孵化的鸡雏140只。应用平板凝集实验,琼脂扩散试验等检验方法。模拟规模饲养场的饲养条件,人工感染鸡白痢菌,检测抗体消长规律。最后通过97只鸡的检测结果证明;平板凝集抗体在49~52日龄为抗体阳性的高峰时间,凝集抗体的高峰时间可维持13~19d。116日龄后,多数平板凝集抗体转为阴性,215日龄后,没有新的抗体阳性鸡出现。琼脂扩散沉淀抗体在26~58日龄和123~251日龄抗体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春天是蛋鸡或肉鸡育雏的黄金季节。在育雏的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为避免鸡新城疫病的发生,在雏鸡出壳后的第2天或第3天,就给其进行滴鼻接种。殊不知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的。因为产卵母鸡血清中的免疫抗体,在卵形成的过程中,就传递到成熟卵的卵黄中,在孵化的胚胎时期就开始从卵黄中吸取抗体,直到出壳后仍然继续吸取,这叫作"母源抗体"。这种母源抗体产生的最高峰是雏鸡3至5日龄,到7日龄时消失。如果在雏鸡出壳7天以前接种鸡新城疫苗,就要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作用,达不  相似文献   

8.
艾维菌父母代肉种鸡经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弱毒疫苗免疫后,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不同免疫期种鸡的后裔雏鸡的母源抗体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发现,26周龄种鸡禽脑脊髓炎(AE)抗体阳性率为86.79/6~1009/6.其后裔雏鸡在1~7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为83.3%~100%;14日龄时降至30.0%~70.09/6;多数在21日龄时转阴。36周龄种鸡AE抗体阳性率为56.7%~76.79/6,其后裔雏鸡在1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只有50.0%~76.7%;7日龄时降至10.0%~50.0%;14日龄时全部转阴。表明,雏鸡AE母源抗体水平及其衰减规律受种鸡抗体水平的影响。攻毒保护试验发现,低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率为50.0%),不但7~28日龄脑内攻毒后6~11d全部发病,而且14日龄颈部皮下攻毒后11~13d也有6/10雏鸡发病;而高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的母源抗体为1009/6),虽然14~28日龄对脑内攻毒易感,但是颈部皮下攻毒后观察45d均未发病。证实,雏鸡1日龄的AE母源抗体为50.0%时,很难保护其免受AEV的侵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日龄的雏鸡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的检测,以及在3、7、14、21日龄对雏鸡接种H5H9二价禽流感油乳剂疫苗,免疫21天后进行HI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3日龄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13日龄后降低到4log2以下,至23日龄时基本消失.免疫组结果表明3日龄时最低,21日龄时免疫HI抗体水平最高.这说明雏鸡母源抗体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消退,母源抗体对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的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AGP对国内七个品种210只一日龄雏鸡进行血清和卵黄液中腺病毒母源沉淀抗体检出率和符合率的比较试验。结果从两种样品中检出腺病毒沉淀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76%(31/210)和13.33%(28/210)。卵黄阳性与血清阳性符合率为80.6%(25/31),并可从血清阴性雏的卵黄液中检出1.67%的阳性。两种试样阳性率相关显著。试验表明可用卵黄液代替血清试样检测禽腺病毒母源沉淀抗体。适用于口岸检疫和国内养鸡场引种和生产中监测祖代,父母代鸡群卵源性疫病污染情况,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商品肉鸡新城疫免疫程序,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对1~28日龄未经任何疫苗免疫的罗斯308商品肉雏鸡新城疫母源抗体进行跟踪检测,并观察其抗体水平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罗斯308商品肉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3日龄时达到最高值(9.2 log2),然后逐渐下降;至13日龄时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已低于保护临界值(4.8 log2)。该批肉雏鸡的新城疫疫苗最佳首免时间确定为12日龄。  相似文献   

12.
<正>1科学的ND抗体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确定雏鸡首免日龄。在母源抗体消失或接近消失时进行首免,可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一般在雏鸡出壳1日龄时采血,检查雏鸡的HI效价。在大型高密度鸡场抽样率不低于0.1%,鸡群越小,抽样率应随之增加,理想的抽样率为2%。  相似文献   

13.
分别于不同日龄采集海兰褐蛋用型雄性雏鸡和AA肉用型雏鸡血清,测定其对新城疫病毒(NDV)HI抗体水平,以此确定抗NDV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半衰期。结果表明,雏鸡出壳后抗体水平持续升高,到4日龄左右达到最高峰,随后快速下降,三周后抗体几乎消失。蛋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2.19d左右。肉用型雏鸡血清中对NDV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3.10d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鸡球虫保护性免疫机制,通过人工复制的鸡球虫病鸡,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分别检测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初次感染雏鸡后,盲肠局部和免疫器官中IgG生成细胞数的动态变化,循环血液中特异性IgG水平的动态变化;雏鸡母源抗体的动态变化和不同抗体水平雏鸡的抗球虫能力.结果表明:(1)攻毒后雏鸡盲肠粘膜、脾脏、法氏囊、盲肠扁桃体中的IgG生成细胞早于第2~3d(d)开始增殖,在第9~12d达到峰值,随后即开始下降,盲肠扁桃体中的IgG生成细胞数在第22d仍高于对照组.(2)雏鸡感染E.tenella后第6d即可在循环血液中检测到特异性IgG,于第18d达到峰值,第30d降至感染后第7d时的水平.(3)特异性母源抗体IgG水平高的雏鸡,抗球虫水平高.雏鸡母源抗体IgG水平随日龄增长逐渐下降,同时雏鸡的抗球虫水平也随之降低,母源抗体IgG水平与抗球虫能力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雏鸡抗新城疫病毒母源抗体半衰期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某鸡场海兰褐蛋用雄性雏鸡,在出壳后不进行任何疫苗免疫,在不同日龄分别采集血清,测定其对新城疫病毒(NDV)HI抗体水平,以此来确定对NDV的母源抗体的衰减规律及半衰期。结果表明,雏鸡在1-4日龄期间,其母源抗体HI滴度维持在2^6以上,但在7、12、20日龄时,分别降至2^4.54,2^2.83,2^017,28日龄则完全消失。根据这些数据推算,蛋用雏鸡血清中对NDV的母源抗体的HI滴度的半衰期为2.19d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地防控禽流感与新城疫,在生产实践中制定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免疫程序。本研究采用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对雏鸡的母源抗体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H5(Re-6)亚型及ND均在第3d龄达到高峰,H9则在第5d龄达到高峰;H5(Re-6)亚型、ND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时间短(3~5d),而H9亚型母源抗体的半衰期则较长(8~9d)。该研究为确定雏鸡首免日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用某鸡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的铝胶佐剂灭活苗,免疫种鸡后对后裔雏鸡进行大肠杆菌母源抗体检测,并对不同抗体滴度的雏鸡进行功毒诎验。结果表明,后裔雏鸡的母源抗体早期处于较高水平,平均为6.35log2,雏鸡至23日龄时血清仍保持较好的抗体水平,平均值为4.57log2,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免疫保护,随着日龄的增长保护性逐渐降低,至30日龄时几乎无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8.
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对市售商品肉雏鸡血清H5亚型禽流感母源抗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批商品肉雏鸡H5禽流感母源抗体仅持续13d,峰值出现在3~5日龄,达到6.4~6.6(log2)。从6日龄起母源抗体水平开始下降,13日龄后下降到临界值4(log2),从20日龄开始几乎检不出母源抗体。  相似文献   

19.
<正> 不少资料证明,雏鸡血清中所含的新城疫(ND)母源HI抗体水平与保护力之间呈正相关性,与接种ND疫苗的有效率呈负相关性,因此,掌握雏鸡体内ND母源HI抗体消长规律,对确定何日龄为ND首次免疫的最佳时机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一问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做过试验研究,多数人的结果是,雏鸡一出壳其ND母源HI抗体水平并未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时间,通过检测鸡种蛋母源抗体水平、孵化过程中卵黄和尿囊液抗体水平、出壳后雏鸡血清中抗体水平、首免后抗体消长情况,确定了首免时间公式为:首免日龄=(种蛋母源抗体平均值-4)/0.4,及二免日龄为首免后14 d左右。该结果为家禽生产中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