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小麦多倍化初期幼苗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变化,以模拟普通小麦的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为材料,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分别测定发芽96.5h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第五代)及其亲本中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中淀粉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其亲本中该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硝基水杨酸法与凝胶扩散法测定小麦α-淀粉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秀英  薛香  李一卓 《种子》2007,26(10):68-70
为了快速测定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对经典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凝胶扩散法测定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0.57%和112.66%,均十分接近;通过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回归相关分析,回归方程为Y=0.937 2X 0.038 6(r=0.846 0),p<0.01,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凝胶扩散法相对3,5-二硝基水杨酸法,具有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可直接测定等优点,是测量大量样品中α-淀粉酶活性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温度和pH值对泥鳅成鱼肠道和肝胰脏3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以Folin-酚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及对硝基苯酚法分别测定泥鳅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活力。研究发现:泥鳅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45℃、35℃;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40℃、35℃。泥鳅肠道及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 7.2。最适温度下,肠道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高于肝胰脏、肠道、肝胰脏A/P值均>1。建议在泥鳅适宜的养殖水温内,应随着水温的升高适当提高泥鳅的投饵量;泥鳅的食性为偏植食性,对糖类具有较好的利用能力,泥鳅的饵料中可适当增加糖类的比重,既可满足泥鳅的营养需求又节约了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4.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番茄废渣中糖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废渣经微生物发酵可制成蛋白饲料。本试验以番茄废渣为原料,研究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番茄废渣及其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及总糖含量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测定波长为520 nm,DNS试剂用量为1.5 mL,显色时间为5 min,盐酸浓度为6 mol/L,控制在20 min内完成测定。此方法测得的结果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可达99.85%,RSD为0.671%,表明采用DNS法测定番茄废渣中的糖分含量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5.
几种玉米种子萌发期淀粉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种子为材料,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54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研究了不同的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玉米种子在同一萌发时期淀粉酶活力不同;玉米种子的淀粉酶活力随种子的不断萌发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在pH值为6.8、温度为45℃时酶活力最高,当温度为90℃时酶基本失活.酶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地衣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能力,探究在发酵过程中pH值和溶氧水平对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HDYM-04为试验菌株,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酶活力。结果表明,控制pH值至7.0直至发酵结束,在发酵的初始阶段(12~20 h)效果明显,酶活力水平均处于3200 U/mL以上,同时菌体密度达到5.5以上。其次,控制溶氧在25%左右时,保持菌体的生长状态,酶活力高峰持续时间较长(6~20 h保持在3000 U/mL左右)。因此控制pH值7.0,溶氧在25%左右时,在发酵的初始阶段,有良好的产酶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朝英  郑路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7):171-176
为了准确测定土壤蔗糖酶含量,比较分析了不同波长、显色剂加入量、甲苯加入量、加热时间、显色稳定时间等条件对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 DNS)比色法测定土壤蔗糖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波长为510 nm,显色剂用量为1.5 ml,甲苯加入量0.1 ml,显色反应的水浴时间5 min,待测液存放时间小于4 h,显色稳定时间在0.5-2 h之间时,标准曲线在0.25-2m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1),土壤蔗糖酶含量的变异系数(CV)小于9%,回收率在96%~109%范围内,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较高。上述检测方法安全、经济、高效,适用于实验室批量土壤的蔗糖酶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段宪明  马华升 《种子》1992,(6):8-12
本试验利用精确的改良β—极限糊精法测定杂交稻干种子内部的α—淀粉酶活性,发现始穗期不施用赤霉素所产生的种子内酶的活性很低,特别是在胚乳中α—淀粉酶的活性为○或接近○,制种始穗期喷GA显著提高杂交稻干种子中预存的α—淀粉酶活性,常规施用剂量下产生种子α—淀粉酶的活性比对照高3-10倍,而且大部分集中在胚乳中。4年制种试验中的汕优和威优组合种子α—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均呈现相同趋势。用多种不同的外源抑制剂在籽粒乳熟-黄熟期施用对汕优63干种子内α—淀粉酶活性有相反的影响,其中以1000 ppm的MH、2.4-D、CCC抑制作用最强,整粒种子内的酶活性为○。此外,杂交稻亲本三系种子中α—淀粉酶的产生对始穗期GA处理的敏感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不育系(V20A)和保持系(V20B)对GA比较敏感,而恢复系(测64)对GA基本不敏感。比较二种不同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用改良β—极限糊精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明显优于传统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杂交稻内高α—淀粉酶活性对播种品质的不利影响,提出了“胚乳代谢超前性错误”的假说。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测定土壤蔗糖酶含量,分析了不同波长、显色剂加入量、甲苯加入量、加热时间、显色稳定时间等条件对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比色法测定土壤蔗糖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波长为510 nm,显色剂用量为1.5 m L,甲苯加入量0.1 m L,水浴时间5 min,待测液存放时间小于4 h,显色稳定时间在0.5~2 h之间时,标准曲线在0.25~2 m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1),土壤蔗糖酶含量的变异系数(CV)小于9%,回收率在96%~109%范围内,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较高。上述检测方法安全、经济、高效,适用于实验室批量土壤的蔗糖酶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马铃薯主食化加工的区域适宜品种,分别采用减压干燥法、旋光仪法、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双缩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等检测方法,对定西市引进试种的10个品种马铃薯样品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VC等一般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0个马铃薯品种中,AGRICO-5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9个品种,蛋白质、VC及钾、镁、钙和铁等矿质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与对照品种大西洋接近,而还原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9个品种及对照,作为主食化品种具有较好的加工品质,符合营养要求,适宜在该地进行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金针菇子实体为原料,运用热水浸提的方法提取金针菇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及3,5-二硝基水杨酸法分别测定水提液中的总糖及还原糖含量,以总糖和还原糖之差表示多糖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查。结果表明,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精密度、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金针菇水提液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CHE饲料发酵过程中淀粉酶活力的在线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是饲料复合酶制剂中最主要的酶之一。本文对CHE饲料中的α-淀粉酶及淀粉酶全酶进行了提取并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2℃和45℃。α-淀粉酶酶活力最大为5.6352ug/min, β-淀粉酶酶活力最大为1.0931ug/min。  相似文献   

13.
以猪血清为原料,经盐析、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过程,制备较高纯度的α1-抗胰蛋白酶制剂。根据改良的Eriksson法,采用苯甲酰-DL-精氨酸和以硝基苯胺(BAPNA)为底物,测定猪血清中α1-抗胰蛋白酶的抑制活力。  相似文献   

14.
以红枣为原料,在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红枣多糖的工艺上,在水提过程中加入木瓜蛋白酶,研究木瓜蛋白酶及其水解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的提取工艺条件。利用红枣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以料液比、加酶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进行试验设计。用苯酚-硫酸法测总糖,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还原糖,二者相减得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红枣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加酶量4 m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 h,可作为提取红枣多糖优化工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水稻植株上表达的时间变化规律,利用酶促反应结合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了4个转基因水稻株系不同生育期叶片中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结果表明,无论是亲本还是转基因株系,2种酶活性随生育期的后延而增大。生育前期,转基因株系的2种酶活性与亲本的酶活性水平差异小,随生育期的后延,与亲本酶活性的差异越来越大,说明外源基因前期表达量小甚至沉默或抑制内源基因的表达,后期表达量多。同时转基因株系的酶活性的波动性较亲本的大,且酶活性的高低与转入基因数量无相关性。因此,外源基因的表达具有时效性但不具有数量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穗发芽敏感品种AT 2 6 5为试材 ,对筛选出的YSR纯天然小麦穗发芽抑制剂进行了田间喷施 ;用 3,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测定了YSR不同浓度处理的种子萌发期间的α -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 ,收获前 2d喷施YSR抑制剂效果最佳 ,穗发芽抑制率可达 75 9%,对AT 2 6 5的种用价值无显著性影响 ,可作种用。用不同浓度的YSR处理通过休眠的小麦种子 ,随着浓度的增加 ,α -淀粉酶活性迅速下降 ,直至完全失去活性。YSR通过降低α -淀粉酶活性来达到抑制穗发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以酶解后米糠中的残留淀粉量为考察指标,研究酶解反应过程中酶添加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在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测定淀粉酶的动力学常数Km和Vm。实验结果表明,利用α-淀粉酶酶解米糠中的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2.00%、酶解反应pH值为6、酶解反应温度60℃、酶解反应时间1h,酶解后米糠中的淀粉含量由22.65%降至0.43%。在60℃、pH值为6时测定α-淀粉酶水解米糠中的淀粉的动力学常数Km=8.649g/L、Vm=1.249g/L&#183;min。  相似文献   

18.
油菜内生细菌yc8促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西太谷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并测定了该菌株发酵液对不同油菜种子萌发、胚根及胚轴生长的影响,及油菜萌发中α-淀粉酶活性和(α β)-淀粉酶总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油菜内生细菌yc8发酵液稀释100倍浸种处理,对不同油菜种子萌发率、胚根及胚轴生长影响最大,与其他浓度的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对不同油菜品种之间的促生作用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发酵液稀释100倍浸种处理时,不用油菜品种α-淀粉酶的酶活力最高,分别是各自对照的0.93和0.59倍.而β-淀粉酶的酶活力变化却不明显.(α β)-淀粉酶的酶活力与α-淀粉酶的酶活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酶法(耐高温α-淀粉酶、木瓜蛋白酶)对香蕉皮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对双酶加入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pH值为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为提取剂,α-淀粉酶酶解温度95℃,木瓜蛋白酶酶解温度45℃,α-淀粉酶用量17.5 mg,木瓜蛋白酶用量12.5 mg,酶解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可达到6.33%。  相似文献   

20.
刘雷  尹钧 《作物杂志》2005,21(3):12-15
用基因枪将trxs基因导入大麦幼胚,经过愈伤组织的诱导、筛选和分化,得到再生植株;PCR检测显示再生植株T0及其后代T1、T2代植株群体中都检测出了PCR阳性个体,nestedPCR和酶切检测验证了PCR产物与转化的目的片段相符。PCR-Southern检测表明trxs基因已遗传到T2代植株中且完整性良好。对转基因大麦种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子粒中水溶蛋白和醇溶蛋白中巯基含量的比率都有上升;发芽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都比对照种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