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料配施对高赖氨酸玉米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和池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高赖氨酸玉米(中单940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明显增加其子粒产量,且子粒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提高,但子粒中赖氨酸的含量却明显降低。氮、磷、钾配施或在此基础上增施微肥,不仅可以加速子粒的发育,提高千粒重,增加穗长,减少秃尖,增加单穗粒重,产量提高,而且可提高子粒中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单施有机肥对高赖氨酸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分析仪法快速测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建双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0):199-202
以9 个高赖氨酸玉米和2 个普通玉米杂交种籽粒样品为材料,用日立L-8900 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高赖氨酸玉米和普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进行定量测定。了解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的检测效果是否可以很好的比较普通玉米与高赖氨酸玉米籽粒中的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高赖氨酸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介于0.34%~0.42%之间,普通玉米赖氨酸含量介于0.24%~0.25%,存在显著差异。日立L-89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法测定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与其它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需求量少,可以较好的在玉米育种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营养丰富,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丰富,占全豆的40%.大豆与其他的谷物相比,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除了蛋氨酸略显不足外,其他氨基酸均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赖氨酸含量尤其丰富,而赖氨酸又是其他蛋白质食品所缺乏的,它可以和动物蛋白质相媲美,因而称之为优质的蛋白源.同时豆奶中含钾、铁较多,为碱性食品,可以缓冲因食用肉类、鱼类、家禽和谷物等酸性食品引起的不良作用,使人体血液维持正常的弱碱性(pH值为7.2~7.4)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分析游离氨基酸对荣昌猪肉品质滋味的贡献程度,以10月龄荣昌猪为研究对象,对其背最长肌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呈味强度值(TAV)和味精当量(EUC)对游离氨基酸呈味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月龄荣昌猪背最长肌的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821.65 mg/kg,游离氨基酸呈味强度的大小顺序为谷氨酸(0.22)丙氨酸(0.20)天门冬氨酸(0.12)缬氨酸(0.10)苏氨酸(0.07)甘氨酸(0.06)精氨酸(0.06)赖氨酸(0.06)组氨酸(0.05),其他氨基酸含量较低。通过换算,总游离氨基酸的味精当量(EUC)为0.076 429 98 g MSG/100 g,换算成谷氨酸的呈味强度值为2.55,表明各个氨基酸之间有明显的呈味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沼液中不但含有铜、铁、镁、锰、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还含有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将其添加在饲料中饲喂猪、牛、鸡等畜禽,可大大节省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6.
袁艳丽  周雪琴  王伟  任洪  邓磊  柏光晓 《种子》2023,(1):79-83+90
为评价玉米高赖氨酸和糯性基因聚合材料的营养品质,本研究以玉米高赖氨酸(o2、o16)和糯性(wx)基因不同聚合类型材料及其亲本为试材,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籽粒油分含量、总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轮回亲本CML 530相比,o2、o16和wx三基因聚合材料,W 1(o2o16wx)籽粒油分含量降低了20.69%,总淀粉含量提高了4.22%,赖氨酸含量提高了72.57%。4份o2和o16两基因聚合材料,W 2(o2o16)、W 3(o2o16)、W 11(o2o16)和W 12(o2o16)籽粒总淀粉含量平均提高了2.92%;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8.55%、67.68%、49.77%、56.08%。7份o16和wx两基因聚合的材料中,W 4(o16wx)和W 5(o16wx)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了8.10%;W 6(o16wx)、W 7(o16wx)和W 9(o16wx)籽粒赖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9.84%、12.30%和8.66%。可见,这些优质基因聚合材料是品质性状遗传改良和育种应用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Schaat烘箱法对4种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粉末油脂进行稳定性研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每2 d分别对4种样品的色泽、气味、溶解性进行感官评定,并测定3种DHA的过氧化值,对比它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样品3的色泽、气味变化较慢,溶解性较好,稳定性较好;样品4的色泽、气味变化较快,溶解性较差,稳定性较差。可以选用样品3添加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对其含量和稳定性测验,确定乳粉中添加营养强化剂种类。  相似文献   

8.
种植环境和施氮水平影响粳稻稻米铁、锌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种植环境和施肥水平对稻米铁、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是富铁富锌新品种选育和稻米生产的前提.通过11个粳稻品种(系)多点种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糙米铁、锌矿质元素含量明显受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影响,而且基因型影响是占主导作用,因而含量高的品种(系)在不同种植环境中含量还是高,但两种元素含量稳定性存在基因型差异.在22.5kg/hm~2、112.5kg/hm~2和337.5kg/hm~2施氮水平下,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糙米含铁量平均提高21%,含锌量提高9%,提高的幅度因品种而异.对种植在土壤不缺铁、锌元素的水稻,增施铁、锌元素没有提高稻米铁、锌矿质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镁和微量矿质元素对黑皮冬瓜外观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索提高黑皮冬瓜品质的施肥途径,通过补充镁、铁、锌、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研究中微量营养对冬瓜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补充镁营养显著改善了冬瓜果形、提高果肉硬度、提高糖酸比23.4%;显著增加了冬瓜果肉钾、磷、钙和镁含量,对Vc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微量元素对冬瓜果型和硬度的影响较小,平均提高糖酸比22.4%;锌、铁、硼则显著提高了果肉Vc含量,而补充铜、钼养分降低了果肉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生殖生长期根系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于孕穗期、灌浆期和籽粒成熟期测定了田间生长玉米的第6,7,8和9层次生根中的16种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同一品种不同层次的次生根中各氨基酸含量差异达极显著,不同品种相同层次的次生根中各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所测的不同类型根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在各层次生根中的顺序为:第9层次生根>第8层次生根>第6层次生根>第7层次生根。在所测根系的16种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Glu),脯氨酸(Pro),丙氨酸(Ala)和天冬氨酸(Asp)含量高,占总量的50%以上;赖氨酸(Lys)和甲硫氨酸(Met)含量低。  相似文献   

11.
玉米o16基因回交渗入o2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赖氨酸玉米育种中,主要是以玉米opaque-2(o2)突变体作供体回交转育培育亲本材料,再行培育高赖氨酸杂交种。但是,迄今培育的o2玉米系及其杂交种的籽粒赖氨酸含量约为0.4%,不能满足食用和饲用的需求。为了提高o2玉米的赖氨酸含量,本研究利用一个新的高赖氨酸突变基因opaque-16(o16)的载体QCL3021作供体,o2玉米系太系19为受体,将o16基因回交渗入o2玉米系。在回交的每一世代及随后的自交世代,用o2基因内的SSR标记umc1066和o16基因的连锁SSR标记umc1141进行前景选择,再对中选单株进行全基因组SSR标记的背景选择,最后用染料结合赖氨酸法测定籽粒赖氨酸含量,以便保证筛选出遗传背景恢复率和赖氨酸含量均高的目标单株。在BC2F4代,获得携带o2和o16基因的家系17个,其遗传背景与o2玉米系相当(恢复率为92%~95%),赖氨酸含量为0.469%~0.599%。其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平均提高约122.63%;比高值亲本太系19(o2o2)平均提高约22.33%,增幅为6.11%~35.52%;比低值亲本QCL3021(o16o16)平均提高约65.86%,增幅为43.87%~83.74%。表明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o16基因回交导入o2玉米,能有效提高玉米籽粒的赖氨酸含量,对高赖氨酸玉米的遗传改良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探讨转谷氨酰胺酶(TGase)对其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SPI的粒径、Zeta电位、游离巯基含量等理化性质与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Gase酶量40 U/g,pH值6.0,交联温度45℃,交联时间2 h为改善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最优条件,此时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分别为52.65%,86.52%,较SPI原料分别提高46.66%,14.16%。粒径大小与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Zeta电位绝对值大小与起泡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游离巯基含量与起泡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泡沫稳定性之间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52,0.623,0.672,-0.601,-0.47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各形态氧化铁的存在形态和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开垦使棕壤表层游离态、无定形态和结晶态氧化铁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表层铁的游离度和活化度显示开垦促进表层游离铁形成并抑制其向晶质铁转化。(3)在土体剖面0~60cm范围内,各形态氧化铁均表现出向下聚集的规律,但它们在不同利用方式棕壤中的活动情况各不相同。它们的分布和转化与有机质和颗粒组成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中氧化铁的存在形态和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各形态氧化铁的存在形态和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开垦使棕壤表层游离态、无定形态和结晶态氧化铁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表层铁的游离度和活化度显示开垦促进表层游离铁形成并抑制其向晶质铁转化。(3)在土体剖面0~60cm范围内,各形态氧化铁均表现出向下聚集的规律,但它们在不同利用方式棕壤中的活动情况各不相同。它们的分布和转化与有机质和颗粒组成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中氨基酸总量、蛋白态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及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单粒中蛋白态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积累速率为:普通玉米>普甜玉米>超甜玉米,游离氨基酸则相反;以干物质为基础的表示结果与上述相反。赖氨酸及色氨酸含量开始时上升,这最大值后下降,前期类型间差别不大,后期逐增,两种甜玉米的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玉米。  相似文献   

16.
孙政才  陈国平 《作物学报》1992,18(4):307-311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中氨基酸总量、蛋白态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及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单粒中蛋白态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积累速率为:普通玉米>普甜玉米>超甜玉米,游离氨基酸则相反;以干物质为基础的表示结果与上述相反。赖氨酸及色氨酸含量开始时上升,这最大值后下降,前期类型间差别不大,后期逐增,两种甜玉米的含量明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最受欢迎的保健食品--荞麦食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荞麦的营养特性(1)荞麦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荞麦粉的蛋白组成不同于一般粮食作物的,很近似豆类蛋白质,其赖氨酸含量高达0.67%~1.17%,远远超过大米和白面。(2)荞麦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占的比例大荞麦脂肪中75%以上为不饱和的油酸和亚油酸,具有稳定性高和抗氧化特点。(3)荞麦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如磷、钾、钙、镁等,还含有及较多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铜、硒等,各种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且全面。(4)荞麦中含有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芦丁、荞麦碱、凝聚性丹宁等,对人体极为有益。2.荞麦的保健功能(1)食用荞麦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荞麦中的芦…  相似文献   

18.
钾肥对糯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鲜食型糯玉米香白糯为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钾肥对秋播鲜食糯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⑴施用钾肥可使鲜食糯玉米籽粒的鲜重、干重、体积分别提高0.158g/(100粒·d)、0.136g /(100粒·d)、0.130cm3/(100粒·d)速度生长,而籽粒含水率以高于对照0.22个百分点速度脱水。⑵钾肥可明显提高鲜食糯玉米籽粒的赖氨酸、粗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脂肪及淀粉含量。⑶钾肥区籽粒的赖氨酸、粗蛋白含量均在授粉14d出现峰值后缓慢下降;籽粒的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授粉后14d出现峰值后迅速下降,至授粉后22d,下降速度放慢;籽粒的脂肪、淀粉含量在授粉10d后即呈上升趋势,至授粉后22d,上升趋势放慢。⑷秋播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以授粉后22~26d为宜。  相似文献   

19.
水培条件下硫对大蒜营养品质和鲜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霍格兰氏完全营养液栽培大蒜研究了不同供硫水平对大蒜营养品质及鲜重的影响。结果显示:硫可显著提高大蒜的品质指标,当营养液硫浓度为2.25 mmol?L-1时,金乡紫皮蒜和金乡白皮蒜鳞茎中大蒜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比不施硫处理分别提高48.78%、176.90%、87.80%、44.82%、127.92 %和63.58%,在此浓度下,蒜薹中的大蒜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也较高。当营养液硫浓度为1.50 mmol?L-1时,两个品种蒜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而鳞茎中蛋白质含量则以高硫浓度(3.75 mmol?L-1)时最高。同时,硫可显著增加大蒜鳞茎和蒜薹的鲜重,至硫浓度为2.25 mmol?L-1时达最大。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日粮中不同赖氨酸水平对生长猪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氨基酸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全收粪法进行,选用12头始重约为20 kg的长×大二元杂交阉公猪,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处理Ⅰ饲喂含赖氨酸0.65%的基础日粮,处理Ⅱ和处理Ⅲ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晶体赖氨酸盐酸盐,使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95%和1.25%,试验期为10 d.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适宜的赖氨酸含量(处理Ⅱ组)使猪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达到较好的水平,而降低赖氮酸含量(处理Ⅰ组)会使日粮能量、干物质、粗蛋白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而降低或升高日粮赖氨酸水平会显著影响血清中丝氨酸(Ser)、谷氨酸(Clu)、苏氨酸(Thr)、半胱氨酸(Cys)、酪氨酸(Tyr)和赖氨酸(Lys)的含量(P<0.05或P<0.01);同时,处理Ⅰ组血清中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总蛋白(TP)的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P<0.05),但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血清中血糖(GLU)、甘油三酯(TG)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20~35 kg生长猪日粮总赖氨酸建议需要量为0.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