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花生、石榴为主要原料,通过工艺参数对饮料感官品质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确定产品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花生石榴复合蛋白饮料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花生打浆料液比为1:15(g/mL),花生浆和石榴汁(原汁)配比为12:1,乳化剂(单甘酯与蔗糖酯配比1:1)0.11%,黄原胶0.08%;一次均质压力为45 MPa,二次均质压力为35 MPa,均质温度70℃;饮料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 min.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得的饮料色泽自然、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红豆为原料加工饮料的生产工艺,得出了影响红豆饮料品质和稳定性的因素及关键控制点。试验确定了保持红豆饮料稳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红豆在35℃下浸泡12 h,调配饮料pH值至7.0,在70℃下,均质压力为35 MPa,均质2次,杀菌温度121℃,杀菌20 min。  相似文献   

3.
以生燕麦片为原料,研究燕麦浓浆饮料的加工技术。结果表明,燕麦浓浆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60℃下烘烤10 min,清水浸泡8 h,打浆的料水比1∶12;最佳复合稳定剂组合为CMC-Na 0.15%,黄原胶0.07%,单硬脂酸甘油酯0.05%,蔗糖酯0.07%;蔗糖的添加量为2.0%,最佳的杀菌条件为121℃灭菌15 min。按此工艺加工的燕麦浓浆饮料感官品质及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生燕麦片为原料,研究燕麦浓浆饮料的加工技术。结果表明,燕麦浓浆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60℃下烘烤10 min,清水浸泡8 h,打浆的料水比1∶12;最佳复合稳定剂组合为CMC-Na 0.15%,黄原胶0.07%,单硬脂酸甘油酯0.05%,蔗糖酯0.07%;蔗糖的添加量为2.0%,最佳的杀菌条件为121℃灭菌15 min。按此工艺加工的燕麦浓浆饮料感官品质及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绿豆为原料,研究了绿豆浓浆饮料的生产工艺。探讨了料水比、预处理方式、均质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绿豆浓浆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水比为1∶13~1∶15,采用预处理方式1,均质压力25~30 MPa,均质温度65~75℃,均质2次,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和田玉枣为原料,研究和田玉枣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和田玉枣乳酸发酵饮料复合稳定剂最优组合为黄原胶0.08%、CMC-Na0.08%、PGA0.08%;复合甜味剂(蛋白糖与改良甜菊糖的比例为6∶4)添加量为0.2%;最佳均质条件为温度60℃、压力20MPa、均质2次;杀菌条件以85℃、10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甜玉米为原料加工浓浆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加工方法,得出了影响甜玉米浓浆饮料品质和稳定性的因素及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保持甜玉米浓浆饮料稳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原料在授粉后20 d左右采收的甜玉米,调配使饮料pH值在6.2~6.8,在70℃,高压均质机均质2次,均质压力为25~35 MPa,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20 min。  相似文献   

8.
以甜杏仁为主要原料,研究甜杏仁蛋白饮料的制作工艺,并着重研究影响甜杏仁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几个重要因素。确定饮料最佳的工艺参数:风味的配比是蔗糖6%,脱脂奶粉4%;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是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钠0.06%,蔗糖酯0.15%,单甘酯0.15%;最佳均质条件是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35 MPa,二次均质。制得的产品口感细腻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以甜杏仁为主要原料,研究甜杏仁蛋白饮料的制作工艺,并着重研究影响甜杏仁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几个重要因素。确定饮料最佳的工艺参数:风味的配比是蔗糖6%,脱脂奶粉4%;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是黄原胶0.05%,羧甲基纤维素钠0.06%,蔗糖酯0.15%,单甘酯0.15%;最佳均质条件是均质温度60℃,均质压力35 MPa,二次均质。制得的产品口感细腻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高温高压条件和添加抑菌剂筛选出6种铁皮石斛饮料杀菌方式,重点研究了M3(121℃15 min)、M5[0.2 g/kg乳酸链球菌素(Nisin)+100℃]和M7[100℃+0.25 g/kg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0.2 g/kg Nisin] 3种杀菌方式的铁皮石斛饮料在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多糖及总酚含量的变化和色泽稳定性,以筛选出较佳的杀菌方式。上述3种杀菌方式处理的铁皮石斛饮料在25℃、16周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101—2022),多糖含量明显下降,总酚含量变化平稳,样品的L值、a绝对值和b值减小,饮料贮藏时间的色泽变化稳定性好,品质保持良好。M3和M5处理的pH、色泽变化趋势均较M7处理稳定,为较好的杀菌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山药、核桃、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一种新型的乳饮料,并对其加工工艺、稳定剂配方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山药核桃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山药汁添加量25%,核桃汁添加量15%,全脂乳粉添加量8%,白砂糖添加量10%;最优稳定剂配比为CMC-Na添加量0.10%,卡拉胶添加量0.09%,黄原胶添加量0.08%,单甘酯添加量0.20%。该产品口感细腻、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响应面法对复合稳定剂进行优选,研究珍珠油杏蛋白饮料的制作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杏仁与水之比为1:8;蔗糖添加量为饮料总质量的8%;复合稳定剂的配比是聚甘油脂肪酸酯添加量0.38%,碳酸氢钠添加量0.36%,柠檬酸添加量0.05%;最佳均质条件为40 MPa;超高压杀菌条件为500 MPa,5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蛋白饮料的色泽、口感、风味、稳定性佳。  相似文献   

13.
以甜杏仁为主要原料,研制有甜杏仁风味的乳酸发酵饮料。研究饮料的工艺条件,确定饮料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甜杏仁浆与复原脱脂乳配比5∶5,木糖醇4.0%,蔗糖2.0%,接种量4.0%,发酵时间6.0 h;饮料最佳稳定条件为PGA∶CMC-Na(1∶2)添加量0.20%,GMS∶SE(2∶2)添加量0.30%,均质压力30 MPa,均质温度55℃,所制得的产品风味独特,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张伟  苗杰  胡中楠 《保鲜与加工》2020,20(5):127-134
为解决泰州大佛指银杏加工季节限制,获得一款口感宜人、稳定性良好的保健型饮料,以全银杏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模糊数学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全银杏粉饮料的最佳配方,采用功效系数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全银杏粉饮料稳定剂的最佳复配比,以均质压力和均质温度对全银杏粉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均质条件。结果表明,全银杏粉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全银杏粉初汁添加量80%,低聚果糖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10%,蜂蜜添加量0.10%;稳定剂最佳复配比为:微晶纤维素(MCC)0.15%,卡拉胶0.20%,海藻酸丙二醇酯(PGA)0.20%;最佳均质条件为:均质压力40 MPa,均质温度60 ℃。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本地核桃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核桃饮料去皮、打浆、调配及稳定性等加工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去皮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0.4%,热烫温度90℃,热烫时间3 min;最优打浆方案为:料液比1∶20(g/g),打浆温度80℃,打浆时间6 min;最佳调配配方为:5%白砂糖+0.2%植脂末;最佳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06%复配增稠剂(果胶∶CMC-Na∶黄原胶=4∶1∶0.8)+0.10%复配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单甘酯=3∶1)+0.15%微晶纤维素。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核桃饮料为乳白色,核桃风味浓郁,口感爽滑,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月见草籽为原料,经打浆、调配、均质、杀菌等工艺,研制月见草籽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月见草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原浆70%,白砂糖10%,柠檬酸0.15%;乳化稳定剂为黄原胶0.25%,CMC 0.30%,蔗糖酯0.30%,单甘脂0.25%。  相似文献   

17.
以高粱米为原料研究高粱米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高粱米在室温下浸泡18 h,打浆料水比以1∶14为最佳;最佳复合稳定剂为蔗糖酯0.080%,黄原胶0.017 5%,六偏磷酸钠0.012%,三聚磷酸钠0.004%;蔗糖的添加量为4%,食盐为0.02%;杀菌条件为115℃,20 min。按此工艺加工的高粱米饮料口感细腻,香味浓郁,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以蚕豆为主要原料,对调配型酸性蚕豆乳饮料的生产工艺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其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添加剂(复合乳化剂、复合稳定剂和复合磷酸盐)、调酸、均质、杀菌及调配顺序是影响产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使用一定量的添加剂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它们的最佳配比分别为蔗糖脂肪酸酯(SE-15)∶单甘酯=2∶3、魔芋胶∶瓜尔豆胶∶黄原胶=3∶2∶2、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1∶1∶2。酸化工艺选择20~30℃条件下采用滴状或喷雾状加酸,加酸量为0.4%,搅拌速度在不产生气泡的条件下越快越好。均质的最佳条件为20 MPa、60℃,加酸前后各均质一次。采用90℃、5 min高温短时杀菌。最佳调配顺序为先将白砂糖、水、复合乳化剂、复合稳定剂充分溶解混匀,再加入溶解了复合磷酸盐的豆乳与鲜奶混合液,最后用柠檬酸调酸。按此工艺条件产品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慈姑饮料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慈姑天然保健饮料的稳定性,着重探讨稳定剂、均质条件、杀菌条件对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结冷胶0.02%,CMC0.06%,海藻酸钠0.02%的复合稳定剂,在压力5MPa下均质2次,温度121℃下杀菌5min,可得到稳定性较理想的慈姑饮料。  相似文献   

20.
以华南9号食用木薯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备食用木薯饮料的酶解条件、调配配方及稳定性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80 U/g,酶解温度85℃,酶解时间120 min;最优调配配方组合为:8%白砂糖+0.2%植脂末+0.04%柠檬酸;复合稳定剂最佳添加量为:蔗糖脂肪酸酯0.04%,分子蒸馏单甘酯0.04%,微晶纤维素0.02%和卡拉胶0.04%。经该工艺生产的食用木薯饮料风味独特,口感细腻,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