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不同品种紫苏种子营养成分及脂肪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优化种质资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选用10个不同紫苏品种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其种子性状、品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不同品种紫苏种子直径、千粒重、粗脂肪、粗蛋白和纤维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幅为籽粒直径1.58~2.15 mm,千粒重2.36~5.12 g,粗脂肪34.0%~45.2%,粗蛋白18.5%~21.8%,纤维素19.0%~25.1%。总脂肪酸中含棕榈酸3.16%~4.77%,硬脂酸0.56%~1.86%,油酸11.42%~23.06%,亚油酸8.53%~13.02%,亚麻酸58.48%~70.90%,总不饱和脂肪酸占到总脂肪酸的93.26%~95.00%。ZY-3,ZY-1,ZB-1,BZ-2和BS-1粗脂肪含量高,α-亚麻酸比例大,可作为高油高亚麻酸优质育种材料。试验结果还表明,粗脂肪、亚麻酸含量与籽粒直径和千粒重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油酸含量与籽粒直径和千粒重间呈显著负相关,而油酸与亚麻酸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要提高紫苏籽的亚麻酸含量,就要适当控制其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胡麻种质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的遗传变异,以230份胡麻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和5种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7.39%~22.67%,遗传多样性指数为2.66~2.80;粗脂肪和亚麻酸含量的相关系数(0.669)最大;筛选出了3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65个条带,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2168~1.8320,引物多态性含量为0.2489~0.6257;在群体结构K=4时,230份胡麻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5种脂肪酸显著关联的SSR位点22个,粗脂肪含量相关的SSR位点4个,说明230份胡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5种脂肪酸和粗脂肪含量与SSR标记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3.
<正>胡麻通称为油用亚麻,主要种植在亚洲、北美洲、欧洲的40多个国家。胡麻产量居世界油料作物产量的第7位。在我国,胡麻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两大区域,常年种植面积约40万hm2,年总产量约50万t。1.胡麻籽油开发的重要性胡麻籽油中含有50%左右的α-亚麻酸,而其他大宗油脂中α-亚麻酸的含量都在10%以下,有的甚至没有(如花生油);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类油中的α-亚麻酸的含量也只有30%左  相似文献   

4.
晋亚10号是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品系8918-1作母本,国外引入的高抗胡麻枯萎病品种NORLIN作父本,通过病圃连续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在所内品比、山西省生产试验以及全国胡麻品种区试中比对照晋亚8号和陇亚8号显著增产,含油率39.82%,α-亚麻酸含量50.49%,是一个适应性广,品质性状好的胡麻新品种。经过几年的栽培试验示范,总结出晋亚10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比施氮量对饲草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燕麦饲草增产提质提供理论依据。在旱作条件下对2个燕麦品种‘蒙燕1号’和‘8202’分别设低氮(30 kg/hm2)、中氮(90 kg/hm2)和高氮 (150 kg/hm2)3处理,比较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施氮量显著影响2个燕麦品种饲草产量,‘蒙燕1号’在高氮处理下鲜、干产分别较其他处理增加8.42%~10.73%、9.30%~13.38%,显著高于低氮处理(P<0.05),且分别较‘8202’高氮处理下增产17.58%、19.28%。2品种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8202’粗蛋白含量在高氮处理下较其他处理提高4.24%~14.14%,较高氮处理下‘蒙燕1号’提高29.85%;‘8202’高氮处理下粗脂肪产量较其他处理提高0.44%~6.43%,较‘蒙燕1号’提高6.94%,2品种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高氮、中氮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却与低氮处理差异显著(P<0.05)。施氮后品种间草产量和品质有差异,若以草产量为目标,应选‘蒙燕1号’,施高氮,可获鲜草40891 kg/hm2,可获干草7801 kg/hm2;若以品质为目标,应选‘8202’,施中氮,整株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可达17.66%,2.88%,可获粗蛋白1080 kg/hm2,粗脂肪166 kg/hm2。  相似文献   

6.
胡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胡麻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胡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56份胡麻品种资源为材料,应用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胡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胡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可以归纳出6对主要典型变量,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99.30%,在二者典型相关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性状有千粒重、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株分茎数及含油率、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其中,前3对典型变量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分别占两组性状间全部相关信息的45.47%、30.53%和13.51%,所凝聚的生物学信息主要是千粒重与含油率、单株果数与油酸及亚麻酸含量、单株分茎数与含油率的相关性,表明千粒重大、单株果数多而分茎数较少的品种含油率及油酸的含量较高。因此,通过农艺性状可以实现对胡麻品质性状的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福建省发展畜牧业过程中豆科饲草短缺现状,了解福建省花生秸秆资源情况,为花生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小区试验和品质分析等方法,结合统计年鉴数据,对12个福建省适栽的花生品种秸秆产量、主要品质与固碳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为4012.5~5557.5 kg/hm2,平均为5119.5 kg/hm2;籽仁产量2742~3843 kg/hm2,平均为2881.5 kg/hm2;花生秸秆鲜草产量为20425.5~28488 kg/hm2,平均为24475.5 kg/ hm2;花生秸秆含水率为69.95%~73.98%,平均为72.41%;估算出2008-2010年福建省花生秸秆鲜草存量约235.087万t~242.45303万t,年平均为239.199万t;干草量约64.86万t~66.89万t,年平均为65.995万t。秸秆蛋白质含量8.38%~10.7%,平均为9.57%;粗脂肪含量1.2%~2.5%,平均为1.7%;总糖含量0.82%~6.26%,平均为4.72%;蔗糖含量0.4%~3.0%,平均为2.2%;还原糖含量0.4%~3.2%,平均为2.4%;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3.03%~52.4%,平均为46.4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33.49%~42.23%,平均为36.67%;酸洗木质素含量7.19%~9.66%,平均为8.15%。综合品质分析,‘福花4号’、‘皖花4号’等品种的秸秆品质较优。福建省花生所固定的CO2约133.455924万t~143.007561万t,年平均为136.0317315万t。花生秸秆是优质的牧草资源,可相当于65万t饲料粮食,花生生产对CO2固定的贡献巨大,可减轻CO2排放对大气温室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种子》2020,(6)
为了探索不同朝天椒品种资源的营养品质,以从资源圃收集的53份朝天椒品种资源为材料,对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C和辣椒素4个营养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其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3份朝天椒品种资源的粗脂肪含量在0.14~0.67 g·(100 g)~(-1)之间,平均含量为0.38 g·(100 g)~(-1);粗纤维的含量在5.24~11.52 g·(100 g)~(-1)之间,平均含量为7.91 g·(100 g)~(-1);维生素C的含量在50.8~225.4 mg·(100 g)~(-1)之间,平均含量为135.64 mg·(100 g)~(-1);辣椒素含量在5.84~83.11 mg·(100 g)~(-1)之间,平均含量为34.82 mg·(100 g)~(-1);各营养品质成分在不同朝天椒品种资源之间的含量差异较大。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4个营养品质指标的平均隶属度在0.25~0.66之间,相差0.41,不同朝天椒品种资源之间的营养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胡麻新品种内亚油1号和内亚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麻即油用型亚麻,是我国华北和西北冷凉、干旱地区的食用油源作物。目前生产上推广的胡麻品种油脂中均含有较多的亚麻酸,因此胡麻油也是工业用的干性油。新品种内亚7号是高亚麻酸含量的胡麻品种,而内亚油1号则是高亚油酸含量、低亚麻酸含量的新型胡麻品种。  相似文献   

10.
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研究了6种紫花苜蓿在不同浓度盐土中的发芽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鲜草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或同一品种)在不同盐浓度下的发芽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鲜草产量存在较大差异;盐浓度在0.40%~0.60%间6个品种的发芽率迅速降低;大部分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在盐浓度0.20%~0.30%和0.50%~0.60%时出现双峰;盐浓度为0.20%时大多数品种的产量最高,当盐浓度大于0.30%时不同品种间产量的差异迅速增大。结论认为:中苜1号的耐盐性最强,新疆大叶、爱乐高和甘农3号次之,陇东和甘农1号的耐盐性较差;0.4%为大多数苜蓿品种的耐盐临界值;研究苜蓿耐盐性时应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不同选用的盐浓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汉中地区油菜主要推广品种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羽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439-443
通过调查,搜集了21个汉中地区主要推广的油菜品种,利用索氏提取法、气相色谱法(GC),对21个油菜品种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5.3%~6.3%之间,油酸含量在29.8%~69.3%之间,亚油酸含量在14.9%~19.5%之间,亚麻酸含量在7.4%~12.2%之间,芥酸含量在0~27.3%之间。  相似文献   

12.
胡麻优良新品种宁亚2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2019,(8)
宁亚2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根据宁夏胡麻生产和产业发展对优良新品种的需求,母本选用定亚19号和抗38杂交选育品种,父本选用宁亚10号,通过人工杂交、系圃法选择新品种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2011—2012年参加宁夏胡麻品种区域试验,2年4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 637.4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亚14号增产13.42%。2013年参加宁夏胡麻品种生产试验,4个试点平均产量为1 082.40 kg·hm~(-2),较对照宁亚17号增产23.34%,增产极显著。宁亚21号生育期112 d,2年区试平均植株高度51.35 cm,单株产量0.72 g,单株果数17.30个,平均每果6.35粒,千粒重7.24 g。该品种耐寒性、抗旱性、抗胡麻枯萎病较强,耐瘠薄,田间生长整齐,具有较强的生长势,含油率为36.46%。适宜种植在宁夏南部山区旱地、水浇地、宁夏中部干旱带以及周边省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新疆伊犁地区酿酒企业对优质酿酒专用糯高粱品种的需求,筛选了 4 个试种表现较好的糯高粱品种,在伊犁河谷 2 个不同生态区进行适应性比较试验。试验表明:4 个糯高粱品种在 2 个区域种植均可正常成熟,且所有品种在积温偏低的河谷东部片区种植生育期均比河谷中心片区长 4~5d ;在产量方面,综合 2 个不同地区各糯高粱的产量表现,产量均比对照晋杂 22 高,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齐杂 106、辽粘 3 号、齐糯 115、辽糯 10 号、晋杂 22;在酿酒品质方面,4 个参试糯高粱品种的粗淀粉含量介于 73.72%~76.60%,支链淀粉含量介于 95.88%~98.80%,粗蛋白含量介于 8.54%~10.40%,粗脂肪含量介于3.06%~3.91%,单宁含量介于 0.77~1.15%,均符合本地伊力特酒厂对高粱原料的品质需求。综合品种产量及品质特性,推荐齐杂 106、辽粘 3 号在伊犁河谷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主栽棉花品种的棉籽油资源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棉花品种棉籽油脂肪酸含量与组成的差异。【方法】以收集于我国棉花主产区的82份棉花品种的棉籽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法提取种子中粗脂肪,并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最后通过聚类分析等分析脂肪酸组成与棉花品种和产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棉籽仁脂肪总含量在188.4~302.8 mg·g~(-1),平均为249.52 mg·g~(-1)。棉籽仁中主要脂肪酸为亚油酸(104.88~180.68 mg·g~(-1))、棕榈酸(41.53~69.77 mg·g~(-1))、油酸(28.29~48.86 mg·g~(-1))和硬脂酸(3.56~6.8 mg·g~(-1));各品种脂肪酸含量具有差异。聚类分析表明,棉籽脂肪酸总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与产地具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棉籽脂肪酸总含量以及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高的材料,明确了82份种质资源的棉籽油分特征、特性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博 《种子世界》2006,(12):28-30
本研究以目前河南省农业生产上主要推广的15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了粗脂肪含量在8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粗脂肪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间粗脂肪含量变化范围为4.115%~8.175%,总平均值为4.672%。粗脂肪含量大于7.000%的品种有2个,为HE-1、HE-2。不同地点间粗脂肪含量变化范围为4.571%~4.801%,总平均值为4.672%,粗脂肪平均含量以洛阳点最高,商丘点次之,郑州点第三,显著高于其他地点。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亚麻种籽油脂开发利用价值,采取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法对其种籽含油量、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亚麻种籽含油量较高,最高可达39.92%,超过36.57%的有5个品种。亚麻籽油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组成,其含量均值达99.0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29%~92.25%,均值达89.36%,明显高于棉花籽油、橄榄油和大豆油;其油脂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量丰富,变幅为42.79%~57.06%,均值为49.51%,表现远高于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红花籽油、橄榄油和葵花籽油;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则表现仅明显优于红花籽油和棉籽油。相关分析表明,亚麻籽油分与油酸、α-亚麻酸呈负相关,与亚油酸、γ-亚麻酸呈正相关;α-亚麻酸与油酸和亚油酸存在显著负相关;γ-亚麻酸与油酸、亚油酸存在正相关,其中与亚油酸达显著水平;亚油酸与油酸存在负相关。分析可见,亚麻种籽具有适宜含油量和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其亚麻酸含量优势明显,表明优异亚麻种质对于品质育种具有重要价值,对特种食用植物油和相应高脂肪酸保健食品极具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吕景良  邵荣春 《作物学报》1990,16(4):349-356
测定2341份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5种脂肪酸含量。以亚油酸含量最高,45—62%。平均含量依次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硬脂酸。分析比较结果,各脂肪酸含量,不同种皮色、脐色、结荚习性、叶形和花色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不同栽培类型、不同粒形品种间有显著差异。硬脂酸、油酸和亚麻酸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明确播期对胡麻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5个胡麻品种,设置4个播期,调查了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相关的15个性状。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迟,5个胡麻品种的单产显著减少,籽粒的营养物质主要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中棕榈酸含量能够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加;(2)‘坝选十六’和‘选三’的单产在4个播期均高于其他品种,其中‘坝选十六’的单产最高,而且含有丰富的亚麻酸、亚油酸、蛋白质、木酚素等营养物质,含油率较高,为供试品种中的最佳品种。本研究进一步量化了播期对胡麻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早播有利于获得高产、增强品质,并且筛选出‘坝选十六’为最佳品种,为胡麻生产的良种良法配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倍受关注的α-亚麻酸,能够替代鱼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对人体发挥重要的保健作用。而亚麻是理想的α-亚麻酸来源,亚麻子中α-亚麻酸含量高达50%~60%。环境因素(如温度、降水量等)和遗传因素对亚麻子中α-亚麻酸积累的影响极为显著。本研究根据α-亚麻酸1968-2014年的研究成果,对α-亚麻酸的保健功能、α-亚麻酸的积累规律、影响α-亚麻酸合成的环境因素和α-亚麻酸合成的相关基因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沈农11号系沈阳农业大学以辽豆3号为母本,冀豆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40.71%,粗脂肪含量22.44%,籽粒亚麻酸含量为2.3%,属于低亚麻酸高油大豆品种。2008年通过辽宁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