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红小豆色素的提取溶剂、提取溶剂的浓度、pH值、料液比、浸提温度、时间和次数的工艺参数,并通过正交试验对红小豆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浸提条件:2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1∶60,中性条件下,75℃恒温水浴浸提100 min。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天然玫瑰茄色素,以浸提液吸光度为评价指标,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功率70 W,提取温度50℃,浸提液料液比1∶20(g∶m L)。  相似文献   

3.
以杜香为原料,采用水、乙醇复合溶剂直接提取杜香挥发油。通过复合溶剂浸提法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杜香挥发油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料液比、溶剂配比是关键因子,提取时间、萃取次数等影响较小。试验表明,在浸提温度20℃条件下,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10,乙醇与水的配比为3∶2时,石油醚60 m L条件下,杜香油提取量最大为24.9 mg/g。  相似文献   

4.
橄榄总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酒石酸铁法提取橄榄多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对橄榄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橄榄多酚提取得率的主要因素及顺序为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溶剂浓度。在考察范围内,橄榄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v/v),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40℃,料液比(g/mL)1:30,橄榄多酚的提取得率为32.13%。  相似文献   

5.
研究竹荪乙酸乙酯提取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单因素对提取效果产生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一步的优化,并对优化得到的结果进行验证。以乙酸乙酯作为浸提溶剂,对竹荪的有效抑菌成分进行浸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75℃,料液比1∶25。  相似文献   

6.
台湾祥龙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台湾祥龙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使用不同的提取剂对色素提取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乙醇提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pH值、液料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果皮红色素提取的乙醇溶液最大吸收峰波长为536nm,溶液颜色为鲜红色;该色素是一种水溶性和醇溶性天然红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pH5.0、液料比6.4:1、浸提温度40℃和浸提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水浴浸提红豆越橘色素的工艺及其稳定性,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为因素,以红豆越橘色素提取液的吸光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并考察了浸提温度、p H值、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越橘中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乙醇体积分数80%,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3.5 h。随浸提温度升高,红豆越橘色素稳定性下降;在酸性条件下色素的稳定性较好;Ca~(2~+),Zn~(2~+),Cu~(2~+)对红豆越橘色素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Na~+,Fe~(3~+),Fe~(2~+),Mg~(2~+)会降低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提取茄子皮天然红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及超声波功率的适用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出超声波提取茄子皮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用酸性无水乙醇溶液超声波提取茄子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30min、功率160W。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玫瑰茄干花萼浸提液,以浸提液吸光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60 W,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30。与传统水溶剂提取相比较,超声波提取玫瑰茄浸提液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辅助提取板栗壳色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温度对板栗壳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超声波提取板栗壳色素进行了工艺优化设计,建立了超声波提取板栗壳色素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探讨了主要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54℃,乙醇体积分数39%,料液比1∶34。  相似文献   

11.
山药总皂甙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药中总皂甙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山药总皂甙提取工艺中的浸提温度、乙醇的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进行了研究。以薯蓣皂甙为标准,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冰醋酸为溶剂,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44nm处对山药总皂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山药总皂甙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6h,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为1∶8。  相似文献   

12.
以紫薯为原料,设计合成绿色安全的低共熔溶剂,研究低共熔溶剂的种类、摩尔比、含水量、浸提时间及浸提温度对紫薯中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法优化提取紫薯中花青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含水量25%,摩尔比1∶2.0的氯化胆碱-柠檬酸体系为提取剂,料液比1∶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h为紫薯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此时,花青素的提取率达1.086±0.022 mg/g。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万寿菊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确定其提取的最佳工艺以及长期保持其稳定性的条件。采用溶剂浸提法,分别用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酸、乙醇为浸提溶剂。通过紫外扫描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在最大吸收波长下通过测定不同浸提溶剂所得色素的吸光度,确定最佳浸提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7 nm,最佳工艺为:浸提溶剂为石油醚,温度30℃,料液比1∶8,浸提时间60 min。该色素的耐热性较差但耐光性较好;使用pH值范围广;蔗糖浓度、食盐浓度和防腐剂对其稳定性虽有影响但较小;K+,Na+,Ca2+,Al3+对其几乎无影响,而Fe2+,Cu2+,Fe3+则会降低其稳定性,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铁、铜制容器接触。  相似文献   

14.
以圣女果果肉为提取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圣女果果肉色素。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质量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圣女果果肉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可知,圣女果果肉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液质量分数90%,提取时间1 h,料液比1∶1(g∶mL)。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残次红枣的综合利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超声处理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红枣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时间20 min,液料比16∶1,提取温度66℃,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0.76%。  相似文献   

16.
乙醇提取桑葚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葚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对桑葚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对桑葚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桑葚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50%,pH值1.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0.5h,料液比为1∶2。  相似文献   

17.
以壶瓶枣为原料,在浸提时设置浸提时间、浸提料液比与果胶酶添加量3个试验因子,通过方差分析与新复极差分析,确定出红枣浸提时的最优工艺为:果胶酶添加量为0.30%,浸提料液比为1∶5(g∶mL),浸提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可酿造出澄清透明,酒精度为11%左右的枣酒,为工业化生产红枣干红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浸提剂、浸提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5个因素对桑籽皮多酚提取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桑籽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剂(丙酮)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1∶35,回流温度45℃,回流时间1.5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达到1.332mg/g干籽皮,为桑籽皮多酚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ilicon Oil Clutch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提取红枣多糖,对红枣多糖提取工艺与一般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选择浸提固液比、温度、时间和浸提次数作为单因素进行梯度实验,确定其条件范围,再通过正交实验L9(33)进一步确定红枣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7,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反复浸提2次.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红枣多糖中含有多肽和AA,为蛋白质复合多糖.  相似文献   

20.
桑叶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桑叶叶蛋白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桑叶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温度60℃下,以质量分数0.7%的NaOH溶液为浸提剂,浸提时间20min,料液比为1∶4,絮凝温度75℃,叶蛋白提取率为4.42g/10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