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对尤力克柠檬出汁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尤力克柠檬为材料,利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酶解柠檬浆,研究2种酶对尤力克柠檬出汁率的影响,确定柠檬最佳酶解工艺为:果胶酶用量0.2%,纤维素酶0.5%,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45℃,出汁率73.45%。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澄清青梅汁的最佳工艺条件。设计复合酶澄清青梅汁的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透光率和出汁率为指标,确定澄清青梅汁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为0.07%,纤维素酶用量为0.08%,酶解时间为3.5h,酶解温度为40℃,青梅汁的透光率和出汁率分别为79.43%和77.29%。  相似文献   

3.
果胶酶处理提高芦荟出汁率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芦荟饮料加工的出汁率,应用果胶酶处理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正交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为0.3g/kg,温度为40℃,反应时间0.5~1.5h,芦荟出汁率高于86%。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得出果胶酶处理对芦荟出汁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2g/k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0.5h,出汁率可达到94.36%,结合感官评价,表明此法可提高芦荟出汁率、缩短榨汁时间,并显著改善芦荟汁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制取苹果梨汁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梨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复合酶制取苹果梨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取苹果梨汁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7 g/100 g,纤维素酶添加量0.11 g/100 g,酶解时间82 min,酶解温度48℃,该条件下苹果梨的出汁率可达87.6%,与未经酶处理所得苹果梨出汁率69.8%相比,提高了25.5%,说明复合酶处理可显著提高苹果梨出汁率。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新鲜树莓浆酶解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树莓为原料,利用果胶酶对树莓浆进行酶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树莓浆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树莓浆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9.7℃、酶解时间1.25 h,果胶酶用量0.039%,在此条件下,树莓浆的出汁率理论值为70.96%,实际验证结果为70.04%。  相似文献   

6.
以蓝莓为原料,考察了复合酶添加量、复合酶配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对蓝莓出汁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复合酶酶解蓝莓汁的工艺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法制取蓝莓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0.20%,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配比3∶1(m∶m),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84 min,该工艺条件下蓝莓出汁率达78.38%,与模型预测值78.54%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0.20%,表明在蓝莓汁复合酶法制取过程中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从6种果胶酶中,筛选出对柑橘皮渣降解作用良好的果胶酶W1,适宜用量为0.05%;从5种纤维素酶中,筛选出对柑橘皮渣降解作用良好的纤维素酶R-10,适宜用量为0.01%。由果胶酶W1和纤维素酶R-10组成的复合酶,适宜的酶解温度为30℃,酶解时间为24h。  相似文献   

8.
果胶酶处理对软枣猕猴桃出汁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果胶酶处理软枣猕猴桃果肉出汁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通过对滤液的出汁率、浊度、透光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的测定分析,确定最佳酶解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含量为12mg/100g、酶解处理时间为4h、酶解温度45℃条件下,果肉原浆的出汁率最高,而且所得汁液澄清透明。酶解处理使VC含量平均下降了8.2%左右。  相似文献   

9.
以巴厘品种菠萝为原料提取果汁。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酶用量、酶比例、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对菠萝果汁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酶用量0.005%,酶比例2: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20min的条件下,菠萝果汁提取率可达50.16%。  相似文献   

10.
应用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复合酶的不同酶解温度及时间对酸枣核进行前处理比较。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与果胶酶的复合酶前处理效果相对最好,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h,再干燥核,机械法破核。与传统工艺比较,复合酶前处理后再用机械法破核,比只用机械法破核的传统工艺,一次性破核率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新鲜余甘果为原料,用果胶酶作为澄清剂,研究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果汁pH值对余甘果原汁澄清效果的影响,确定用果胶酶澄清余甘果汁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果胶酶法澄清余甘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果胶酶用量0.16%,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80min,果汁pH值为4.5。  相似文献   

12.
以永泰青梅为原料,以制取高透光率青梅汁为目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酶加入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青梅汁黏度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酶解青梅浆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用量0.0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5h,其中果胶酶用量是影响青梅汁透光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果浆酶SEB MASH的酶解工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印度Advance enzyme公司果浆酶(SEB MASH)应用于苹果浆的酶解工艺条件,对比分析了酶解前后苹果浆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利用L1(645)正交试验,得到果浆酶SEB MASH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果浆酶用量0.015 g/100 g苹果浆、酶解时间30 min,酶解温度35℃,在此条件下苹果浆的出汁率为95.39%;酶解后苹果的出汁率比直接榨汁的出汁率(75.36%)提高了26.58%。酶解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果浆酶SEB MASH有效地提高了苹果榨汁的出汁率,果胶含量以及果渣质量比酶解前分别降低了55.09%和67.6%,且果浆酶处理后果汁的透光率和色值均有较大提高。所以,果浆酶SEB MASH可有效用于苹果果浆,提高苹果加工的出汁率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元二次中心组合响应面法研究了石榴汁酶解澄清工艺中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石榴澄清汁透光率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对石榴汁透光率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pectinex BE XXL果胶酶加酶量0.98 mL/...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石榴原汁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果胶酶澄清石榴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果胶酶澄清石榴汁最佳工艺为:果胶酶添加量64.32 U/100 m L,酶解时间35 min,酶解温度45℃,经该工艺条件澄清后石榴汁的透光率为91.39%,花色苷含量为89.74 mg/100 g。  相似文献   

16.
以沙棘为原料,对沙棘汁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将超高压酶解技术引入沙棘汁的生产工艺,以透光率和维C保留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超高压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果胶酶添加量12 000 U/kg,超高压压力140 MPa,保压时间2.5 h,酶解温度40℃时,沙棘汁的透光率和维C保留率分别是59.68%和88.16%。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打瓜去籽后的打瓜瓤为原料,对酶法制取打瓜汁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最佳酶处理条件为果胶酶0.1%,纤维素酶0.05%,酶解p H值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0 h。  相似文献   

18.
橘瓣囊衣生物酶法脱除技术是出口加工型橘瓣冻干产品加工的关键技术,为提高橘瓣囊衣生物酶法脱除效率,以宫川蜜橘为原料,以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聚半乳糖醛酸酶等为生物酶制剂试材,以橘瓣囊衣脱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筛选适宜的生物复合酶并测定其囊衣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生物复合酶配方为: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酶与半纤维素酶质量比为4∶3∶2,在酶液质量分数为0.2%,pH值为3.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时,宫川蜜橘橘瓣囊衣脱除95%以上,该复合酶囊衣脱除效果良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9.
果胶酶澄清葡萄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果胶酶澄清葡萄汁工艺效果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果胶酶澄清葡萄汁的最佳工艺为酶用量0.04g/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0min,用此工艺条件澄清的葡萄汁透光率在83.7%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0.
探讨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枇杷叶多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果胶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 H值和料液比为影响因子,枇杷叶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时间1 h,料液比1∶15,酶解时间2 h,果胶酶用量1.9%,酶解温度52℃,酶解pH值4.5,枇杷叶多糖的得率最高为4.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