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石榴籽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石榴籽油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石榴籽油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石榴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经单因素试验研究投料量、粉碎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糖茶藨籽油萃取率的影响;以糖茶藨籽油萃取率为指标,经正交试验选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通过GC-MS对提取的糖茶藨籽油进行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糖茶藨籽油的萃取条件为投料量400 g、粉碎度35目、压力35 MPa、温度45℃、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糖茶藨籽提油率为23.23%;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糖茶藨籽油是澄明的黄色油状液体,用GC-MS检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以上,其中亚油酸含量为29.57%,糖茶藨籽油酸价是1.10 mg/g,过氧化值是2.70 mmol/kg。本研究得出该工艺条件可为糖茶藨籽油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实验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榴皮和石榴籽组分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怀远县的石榴产品玉石籽的石榴皮和石榴籽为原料,研究其组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石榴籽中粗蛋白含量是石榴皮中的5倍,粗纤维含量是石榴皮的近10倍。石榴皮中可溶性糖含量高达37.8%,高出石榴籽近57%,游离氨基酸含量比石榴籽高35.83mg/100g,黄酮和生物碱等功能成分含量也均高于石榴籽。石榴籽主要含有常规成分,而石榴皮主要含有一些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正一、可以用于配合日粮的油脂根据农业部制定的《饲料原料目录》,可以用于配合日粮的油脂,有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两大类。植物油脂有29种,包括大豆油(豆油)、大豆胚芽油、大豆磷脂油、花生油、棉籽油(棉油)、葵花籽油(向日葵籽油)、稻米油(米糠油)、小麦胚芽油、玉米油(玉米胚芽油)、菜籽油(菜油)、芝麻油、扁桃(杏)仁油、番茄籽油、橄榄油、核桃仁油、红花籽油、花椒籽油、可可油(可可脂)、木棉籽油、葡萄籽油、沙棘籽油、酸  相似文献   

5.
牡丹籽油因含有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备受关注,而作为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芍药,在籽油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采用溶剂法,对芍药籽油进行提取并对其密度、酸值、碘值、皂化值和过氧化值几个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获得溶剂法提取芍药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3 g·mL^-1、时间1.5 h、温度70℃,此时的出油率为(34.93±0.94)%。理化性质研究显示,芍药籽油的密度为(0.91±0.01)g·mL^-1、酸值为(1.52±0.19)mg·g^-1(NaOH)、碘值为(122.29±7.71)g·(100 g)^-1、皂化值为(176.30±5.47)mg·g^-1(NaOH)、过氧化值为0 mmol·kg^-1,均符合植物食用油的国家标准,这将为芍药籽油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研究残次打瓜籽中油脂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1∶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油脂提取率为97.5%。利用气相色谱对打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表明,其脂肪酸主要有7种,包括油酸(40.89%)、亚油酸(49.87%)、棕榈酸(5.6%)、硬脂酸(1.34%)、花生酸(1.49%)等。  相似文献   

7.
突尼斯软籽石榴嫁接与移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软籽石榴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有籽石榴,因此有籽石榴园品种改良为软籽石榴成为果农的迫切需要,有的嫁接,有的移栽,但效果差异很大。现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例,探讨影响软籽石榴嫁接和移栽成活的几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不同浸提剂、浸提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5个因素对桑籽皮多酚提取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桑籽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剂(丙酮)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1∶35,回流温度45℃,回流时间1.5h。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达到1.332mg/g干籽皮,为桑籽皮多酚的工业化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柚籽是柚加工的副产物,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柚籽为原料,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柚籽油,研究了酶种类、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酶解pH值对柚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提取率为考查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碱性蛋白酶和复合果胶酶混合酶,料液比1∶5(g∶mL),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酶解pH值5.0。在该工艺条件下,柚籽油的提取率为76.08%。研究结果为柚籽的深加工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亚临界萃取法提取苹果籽油,探究夹带剂比例、原料粒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因素对苹果籽油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苹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添加正己烷作为夹带剂,取正己烷与四氟乙烷的比例为75.4 g/kg,萃取温度40℃,原料粒度40目,萃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苹果籽油得率为19.36%,提取率达到86%。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亚油酸含量约占脂肪酸总量的53%。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凤丹牡丹籽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牡丹籽中脂肪油,测定其含油量为23.92%;所得牡丹籽油经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离和鉴定脂肪酸的组成,得出脂肪酸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凤丹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牡丹籽油分离鉴定得到21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0.41%和77.93%,其中,亚油酸占24.62%、亚麻酸占49.61%。因此,通过分析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为凤丹牡丹籽油的营养价值判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花生籽仁不同时期转录组测序分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控制花生油脂合成的重要基因。本研究以高油和低油花生新品系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花生籽仁早期和中后期4个转录组测序文库。通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了59 236条Unigenes,其COG功能涉及了大多数的生命活动,整体功能类的基因最多有4 730条;其中与代谢类和油脂转运相关的基因有654条;Unigene参与的花生代谢通路可分为126类,其中涉及生化代谢的Unigene数量最多,达到了7 672条,占整体的32.95%;有4大类代谢与油脂相关,分别是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涉及的基因有85条;脂肪酸的生化代谢,涉及的基因有145条;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涉及116条基因;亚麻酸的代谢途径,涉及有138条基因。对花生籽仁两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共得到了120多种代谢途径(passway);并且籽仁发育中后期基因的表达量大部分下调,说明花生种子发育初期,各类调控脂肪酸合成的基因比较活跃,而随着合成油脂调控的不断继续,相关调节基因表达量下降,同时各类脂肪酸和油脂的合成也渐渐变慢。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油脂合成调控的相关基因及其功能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质石榴品种品质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开发利用优质品种石榴资源,对我国6个主要石榴产区9个特色品种石榴果实的营养品质指标、特征性指标以及带皮压榨石榴汁的感官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9个石榴品种的营养品质指标中,可溶性糖含量为10.79%~13.90%,总酸含量为2.86~11.05 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41%~16.45%,VC含量为6.33~13.83 mg/100 g,籽粒硬度为2.86~4.19 kg/cm2;果实特征指标中,浆果百粒重为25.85~70.85 g,可食率为55.12%~75.00%,果皮厚度平均值为1.40~3.33 mm,厚度差绝对值为0.02~0.94 mm;带皮压榨出汁率为35.76%~55.63%;各品种石榴果实之间的营养品质指标和特征指标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薄皮软籽甜石榴"甜绿籽"的综合指标优于其他品种,是鲜榨石榴汁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以圣女果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将番茄红素提取量作为考查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圣女果中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剂中丙酮与石油醚配比1∶1,番茄浆与浸提剂料液比1∶4,浸提温度38℃,浸提时间40 min,提取量为2.35μg/g。  相似文献   

15.
采用Schall烘箱法,以牡丹籽油为原料,研究不同天然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推导出货架期模型,对牡丹籽油的货架期进行科学预测。结果表明,复配方案效果Ⅰ(0.2 g/kg迷迭香提取物+0.2 g/kg卵磷脂)Ⅱ(0.2 g/kg迷迭香提取物+0.2 g/kg茶多酚)Ⅲ(0.2 g/kg茶多酚+0.2 g/kg卵磷脂)。由此可推断,牡丹籽油在贮藏过程中应避免高温。  相似文献   

16.
以毛酸浆种子为原料,研究索氏微波提取法对毛酸浆籽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以甲酯化脂肪酸为标准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毛酸浆籽油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通过与标准品比对出峰时间确定试样脂肪酸成分,使用面积归一法确定试样中各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与普通热风干燥相比,微波干燥法能够提高毛酸浆籽油的提取效率;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毛酸浆籽油进行脂肪酸分析,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分别为:肉豆蔻酸1.3%,棕榈酸10.3%,硬脂酸5.3%,油酸14.3%,亚油酸62.7%,亚麻酸4.0%,花生酸1.1%,二十二烷酸1.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占81.0%,说明毛酸浆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19,(6)
通过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法和索氏石油醚提取法3种方法提取红树莓籽油,比较提取率、鉴定脂肪酸成分、测定抗氧化活性和总皂甙含量。结果表明:UAE-Et红树莓籽油的提取率最高,为18.55%,UAE-PE和SE-PE的提取率分别为10.18%和13.58%。GC-MS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共在红树莓籽油中鉴定出32种物质,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含量分别为82.71%(UAE-Et)、85.76%(UAE-PE)和88.83%(SE-PE),均超过80%;ω-6/ω-3脂肪酸比例为2.22∶1~2.32∶1。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UAE-Et红树莓籽油抗氧化活性最强,其IC_(50)(半抑制浓度)为4.36 mg·mL~(-1)。总皂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UAE-Et红树莓籽油中总皂甙含量最高,为351.88 mg·g~(-1),这与GC-MS吻合。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黑芝麻油脂,研究液料比、微波处理功率、微波处理时间、酶的种类、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黑芝麻油脂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黑芝麻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黑芝麻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7∶1(mL/g),微波处理功率400 W,处理时间4 min,碱性蛋白酶的添加量0.10%(以黑芝麻粉计),pH 8.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黑芝麻油脂得率可达207.43 g/kg,所提取出来的黑芝麻油呈淡黄色,液体气味清香,质地柔滑而不黏手,呈稳定均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响应曲面法优化文冠果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自变量,出油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出油率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石油醚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150W下,超声辅助提取文冠果油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4min,液料比为7∶1(mL∶g),单程出油率可达58.95%。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芍药籽油与牡丹籽油的成分差异,评价其营养及保健功能。选取6个品种的芍药籽与6个品种的牡丹籽,采用GB/T 14772—2008提取法、GB/T 17377—2008气象色谱法对芍药籽和牡丹籽的粗脂肪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芍药籽油的主要组成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相对总含量在86.2%~90.9%,牡丹籽油的主要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总含量在88.4%~90.6%;芍药籽油的亚油酸含量在22.4%~33.0%,牡丹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介于19.6%~33.2%;牡丹籽油中的亚麻酸相对含量普遍高于芍药;芍药籽油中的油酸含量普遍高于牡丹。芍药籽油与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差异很小,其中芍药籽油的油酸、亚油酸平均值高于牡丹籽油,牡丹籽油的亚麻酸平均值高于芍药籽油,表明芍药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