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同收获时间对旱直播水稻品质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设计五种不同收获期,考察对旱直播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旱直播水稻收获期以9月25日~10月5日时段收割较为适宜,其它时间段早收或晚收整精米率、精米率都有所下降,垩白率、水稻垩白度都有所上升,大米品质将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结实期温度对稻米粒重和整精米率形成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多年、多播期、多品种结实期分段取样和人工气候箱控温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20d内是稻米粒重和整精米率形成及其对环境因素影响反应的主要和敏感时段;粒重和整精米率有效积累天数和积累速率对结实期温度影响的反应存在相互补偿作用,并据此估算出粒重形成的适宜温度指标为:籼稻24.14~25.50℃,粳稻23.65~24.83℃;整精米率形成的适宜温度指标为:籼稻23.11~24.65℃,粳稻21.61~23.48℃;结实期温度对粒重和整精米率形成的影响效果存在累积延续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割晒时间的推移,水稻的成熟度逐渐增加,特别是水稻的三类穗体现明显,水稻的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9月30日收割的水稻的空壳率最低,颖壳黄化率、谷粒定型变硬率、枝梗黄化率、千粒重、整精米率和产量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对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的7个品质指标中,不同收获时期处理间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米粒长宽比均无显著差异。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均以黄熟期最高。  相似文献   

5.
抗爆腰型水稻新品种新稻1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水稻新品种新稻11号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主要特点是稻谷爆腰率低,整精米率高,适合大面积机械化收割和精加工稻米生产.稻谷品质达到国家优质二级标准.栽培要点为壮秧稀植、早期促蘖、中期壮苗、后期保根,适期收割.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第二积温带品种(系)的品质理化指标与裂纹米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裂纹米率与长宽比、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不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裂纹米的发生与品种(系)本身遗传有关,品种之间达极显著差异;对寒地水稻裂纹米率影响较大的是稻谷的胶稠度、长宽比,而整精米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个青皮品质的影响,筛选衢州产柑橘幼果的最佳干燥方式,分别采用日光自然晒干、紫外烘晒干燥的方法对柑橘幼果鲜果进行处理,通过分析干燥后所得个青皮的好果率、橙皮苷含量、辛弗林含量、含水量和干燥时间,对不同干燥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然晒干和紫外烘晒干燥所得个青皮均能达到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紫外烘晒干燥所得个青皮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自然晒干方法。紫外烘晒干燥法可以提高衢州产个青皮品质,从成本、成分含量和实用性综合分析,柑橘幼果干燥可采用紫外烘晒干燥代替药典规定的晒干。  相似文献   

8.
不同肥料配制对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两年在3个地区对水稻宁稻216和永粳16号品种进行4种肥料配制试验研究,结果说明,水稻配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有利于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同时,水稻整精米率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而且,气候对整精米率的影响比施肥更大。在相同条件下,宁稻216的整精米率比宁粳16号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严格育苗措施和本田管理,结果优质米处理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提高了1.61个百分点,水稻中后期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提高,水稻纹枯病的病情指数和株发病率分别降低3.98个百分点和5.37个百分点,水稻千粒重增加0.318克、精米率提高2.06个百分点,整精米率提高3.40个百分点,整精米亩产量提高16.17公斤。  相似文献   

10.
不同收获期稻谷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后品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及时干燥在收获期内对稻谷品质的影响规律,分析稻谷在收获期及时干燥和延时干燥后整精米率、食味品质、质构特性的差异,对比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工艺的优劣。结果表明,在常规收获期对稻谷进行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后整精米率差异不显著,及时干燥稻米食味品质优于延时干燥,而霜降后收获两种干燥方式食味值差异不显著。稻谷在含水率19.64%时,整精米率、食味值均达到最高值,及时干燥处理后分别为72.22%、82.58。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水稻灌浆期、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系)的适宜播种时间,确保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方法】以6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12个组合为材料,采用4期播种(前后两期间隔6 d),利用二因素两向分组资料无重复观察值模型与最小显著差数测验法(LSD法)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籽粒产量、灌浆期、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以及成熟后推迟收获对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的恢复系糙米率有显著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糙米率有降低趋势;籽粒产量、灌浆期、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在不同播期间无显著差异。II优组合不同播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宜香优组合1~3期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第4期显著减少;不同播期对杂交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影响较大,推迟播种会降低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但对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不显著。第4期推迟收获会导致糙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增加,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恢复系和杂交稻在川南3月27日后推迟播种,产量有减产趋势,4月上中旬播种产量减少极显著;恢复系和杂交稻谷粒长宽比不受播期影响;杂交稻灌浆期、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受播期的影响比恢复系大;杂交稻成熟后不及时收获会导致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12.
在施硒量和施用时期相同条件下,设置不同施用浓度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水稻植株生长发育没有影响;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形状有影响,施硒处理提高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产量顺序为Se4 Se3 Se2 Se1 Se0;不同处理对稻米的整精米率有较大影响,施硒处理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Se3、 Se4处理的整精米率分别为65%和64%,显著高于对照;水稻吸收硒的总体规律是叶片茎秆稻米,不同处理叶片、茎秆、稻米中硒含量均以Se3处理最高,施硒处理稻米硒含量(总硒和有机硒)、有机硒占总硒的比例均稳定达到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富有机硒食品硒含量要求》(DBS42/002-2014);施硒处理水稻植株对硒的利用率较高,为51.26%~64.12%,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13.
大穗型水稻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品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大穗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3年在长江大学试验农场进行分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下各水稻品种的品质差异,探讨灌浆结实期的气象因子与水稻主要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不同播期处理下各水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差异显著,垩白粒率、垩白度变异最大,其次是整精米率,糙米率和长宽比的变化最小。随着播期的推迟,高温危害日数逐渐降低,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逐渐变优,播期过迟品质变差,温度敏感型品种湘恢210和K106表现得更加明显。整精米率对结实期高温反应的敏感性大于低温,敏感温度区段为日均温度27.7~30.0℃。高温和低温均会导致垩白增加,但前期高温后期低温垩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小芦苇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索了不同干燥方法(自然荫干、压裂茎杆荫干、自然晒干、压裂茎杆晒干和压裂茎杆翻晒)对其不同生育期(抽穗期、开花期、结实期、枯黄期)失重率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各个时期采用不同干燥方法,其失重率均以第1天最高,达到全干燥期的50%~90%,以后几天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5种干燥方法在4个时期里第1天的平均失重率分别为23.91%,28.28%,32.72%,37.87%和39.72%.②从4个生育期里5种干燥方法的平均营养价值来看,粗蛋白质的含量以压裂茎杆晒干最高,达到了8.32%;中性洗涤纤维(NDF)以压裂茎杆晒干的最低为77.57%;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相差不大,都在53.0%左右.由此得出:采用5种干燥方法,每个生育期的第1天都以压裂茎杆翻晒的失重率最高,自然荫干的失重率最低,二者间相差13%~22%.结合营养成分来看,以压裂茎杆晒干的干燥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粳稻谷粒不同水分含量对整精米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粳稻云粳九号,合系15号及合系34号谷粒水分含量对整精米率影响的研究,明确了谷粒水分含量在14%时,整精米率最高,且谷粒水分含量间及品种间整精米率差异极显著,水分含量过高(16%)或过低(13%)都容易造成碾精过程中产生较多的碎米,从而降低整精米的产量,也影响大米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宁夏6个县(市、区)大面积种植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稻米品质性状检测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优质米达标率的地区排序依次是青铜峡市利通区灵武市、贺兰县、中宁县平罗县,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影响优质米达标率的主要品质性状为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等;不同种植地点对水稻品种生产稻谷的垩白度、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影响较大,对食味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并且品种在地点间的稳定性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出栽培措施和收获加工措施对裂纹米率影响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氮肥的增加裂纹米率有降低的趋势,裂纹米率最低的纯氮量为12.18 kg/667m2;对于寒地水稻晚熟品种来说,降低裂纹米率的最佳撤水时间为齐穗期后35 d左右,最佳收获时间为齐穗期后53 d左右,延后收割比提前收割、提前撤水比延后撤水裂纹米率高;对于北方粳稻来说,稻谷含水量在15%~17%之间时,不易产生碎米;水稻收割晾晒后,要及时码上圆垛,尽量减少穗暴漏在外的面积,码圆垛的最佳时间应在10月中下旬;脱粒方式尽量用小型脱粒机或人工脱粒机,用大型机械收获时要防止转速过大过猛.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期烤田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南陵县当地正常气候条件下,适期播种、足苗移栽的早稻适宜烤田时期是栽后22~23 d,最好不要超过25 d,否则会增加无效分蘖数,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9.
灵武市插秧水稻在9月底10月初收获有利于提高单产。同时不同收获期对水稻品质同样有着直接的关系,9月底收获,稻谷不管整精米率、还是垩白率均达到最佳,因此适宜收获期对水稻品质提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宁夏水稻品质现状及其改良途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我区近几年生产上应用的及新育成的水稻材料共三十余份分析表明:材料间的品质性状有明显的差异,在碾米品质性状中,整主率为异幅度最大;在外观品质性状中,垩白面积、垩白率变异幅度最大;在蒸煮、营养品质性状中,胶稠度变异幅度最大。糙米率与精米率相关最为密切,最具有商品价值的整精米率与精米率间相关也较为密切。整精米率与垩百率、长宽比成负相关,故在水稻优势米育种工作中,应选择整精米率高,垩白率小,透明度好的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