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之一。人们希望通过利用生物之间负反馈的作用,来调节控制害虫的数量,达到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目的。为此对农田昆虫群落动态的了解,有助于揭示害虫种群消长的原因,有助于害虫综合治理的设计。前人在达方面作过许多研究,朱弘复对棉花昆虫群落(1978、1961),陈常铭对稻田害虫群落(1963),  相似文献   

2.
对姜堰市夏季稻田灯下昆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姜堰市夏季稻田灯下昆虫群落由6且45种组成.其中,鳞翅目昆虫最多,鞘翅目昆虫次之.稻螟蛉、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是姜堰市夏季稻田灯下昆虫群落的害虫优势种,优势度分别为35.69%、24.02%和14.08%,对群落结构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研究将为姜堰市夏季稻田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稻田灯下昆虫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建德市进行了稻田灯下昆虫群落系统调查,并分别运用自然系统分类法、生态功能分类法及优势度对稻田灯下昆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建德市稻田灯下昆虫群落由12目49种组成,其中,鳞翅目最多,占36.7%,同翅目次之,占16.3%。稻田昆虫群落根据生态功能分为4个功能团,其中植食性昆虫种类最多,在数量上占整个昆虫群落的绝大多数,危害最重,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群落中的优势种为蚊子、褐飞虱、黑尾叶蝉,优势度分别为25.89%、20.91%、14.26%。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对水稻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对群落结构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些结果为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稻田虫害综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群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结构之一。人们希望通过利用生物之间负反馈的作用,来调节控制害虫的数量,达到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目的。为此对农田昆虫群落动态的了解,有助于揭示害虫种群消长的原因,有助于害虫综合治理的设计。前人在这方面作过许多研究,朱弘复对棉花昆虫群落(1978、1961),陈常铭对稻田害虫群落(1963),马世骏对蝗区群落(1962),吴亚对草甸昆虫群落(1980),Teraguchi对农田昆虫群落(1977),都有过报道。本项研究是1977~1980年在湖南长沙地区陆续进行的。每年在长沙县东岸公社杉木大队定田作系统调查,每五天查一次。采取大五点随机取样法,每点查10~20蔸。先查稻丛间活动的害虫和益虫数量,寄生性天敌昆虫是将害虫采回室内饲养所得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设施蔬菜生态系统中昆虫各群落的组成、特征及时序动态变化,为设施蔬菜害虫生态调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黄板诱集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群落特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施番茄昆虫隶属于7个目16个科,设施黄瓜昆虫隶属于7个目18个科,并且设施黄瓜昆虫各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高于设施番茄,而优势集中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则设施番茄高于设施黄瓜。非天敌昆虫亚群落在昆虫总群落的变化中起着主要作用,天敌昆虫亚群落对于非天敌昆虫群落的变化存在跟随现象。设施蔬菜生态系统昆虫群落特征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昆虫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季节对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昆虫群落采用样带调查法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昆虫标本7351号,158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和灌草丛昆虫多样性较低,灌木林和针阔混交次生林昆虫多样性较高.4种类型退化生态系统雨季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干季,优势度指数低于干季.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在不同季节昆虫群落优势类群和优势种存在差异.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昆虫物种多样性受到群落植被组成与受干扰程度影响.某些优势昆虫类群可能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一定阻碍作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营造灌木林,对于保护昆虫物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平原越冬稻虫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并经室内鉴定,洞庭湖平原稻虫捕食性天敌越冬群落的物种组成,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4目10科20种和稻田蜘蛛8科16属21种,其中天敌昆虫优势种为稻红瓢虫,稻田蜘蛛优势种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稻田异质性的高低是影响稻田越冬捕食性天敌群落物种组成及丰富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可以根据蜉蝣目、双翅目和毛翅目为主体的水生昆虫群落对其水环境的评估;弹尾目土壤昆虫对其土壤环境的评估;以食叶性的鳞翅目昆虫以及同翅目等昆虫对大气环境的评估。因此,以昆虫为指示生物对于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果园昆虫群落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园昆虫群落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文中系统阐述了果园昆虫群落的时间及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了影响果园昆虫群落变化的几个重要因素,同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和2008年4~10月,采用马氏帐幕诱捕器对云南元阳梯田稻田生态系统中鞘翅目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元阳梯田生态系统,鞘翅目昆虫有22科130种984头.物种丰富度、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18.7,5.27,0.75,4.99.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诱捕的鞘翅目昆虫物种丰富度依次为叶甲科>瓢虫科>天牛科>鳃金龟科>丽金龟科>叩甲科=步甲科>象甲科>负泥虫科>绒金龟科>拟步甲科=花金龟科.根据鞘翅目昆虫的食性,将鞘翅目昆虫分为植食性、捕食性和腐食性3类.其中捕食性鞘翅目昆虫有34种139头,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6.69,4.48,0.88.植食性鞘翅目昆虫有94种843头,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3.80,4.70,0.72.腐食性有2种2头.根据4~10间鞘翅目昆虫的群落动态的系统聚类结果,昆虫群落种群消长分为3类,第1类为4月和8月,第2类为7,9,10月,第3类为5,6月.其中第3类的5,6月份鞘翅目昆虫群落中种群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湿地昆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构以及动态规律,可以为湿地的保护、利用和监测提供昆虫方面的资料,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可或缺的一环。深入系统地研究湿地昆虫群落组成、演替以及指示昆虫类群可以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湿地昆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构以及动态规律,可以为湿地的保护、利用和监测提供昆虫方面的资料,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可或缺的一环.深入系统地研究湿地昆虫群落组成、演替以及指示昆虫类群可以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昆虫群落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互相制约的作用,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大量杀伤了有益昆虫,致使稻田里的一些重要害虫失去了天敌的自然控制,而更猖獗发生。笔者就这一问题立项进行了几年的调查,通过求救区与对照区的昆虫种类与数量的对比,证明求救区昆虫种群数量,种类都高于对照区,从而认为长期施用农肥,不施化肥,少施农药,对昆虫群落多样性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了解贺州地区花生田昆虫类群和群落结构,为指导花生害虫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试验采用马来氏网取样法进行,收集昆虫后进行系统分类。【结果】在贺州地区共获得昆虫样本100822头,分属于14目、150科。其中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鳞翅目、直翅目为优势类群,占群落昆虫种类的90%以上。【结论】贺州地区花生田昆虫群落结构复杂、群落物种丰富,对农田生态系统平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南蝠(Ia io)在维持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采用粪便分析和直观法,研究了南蝠的捕食行为及其对稻田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蝠是控制农田害虫的有效天敌之一,在其捕食区域内稻田病虫害较轻,2~3km半径区域水稻的平均产量比6~7km半径区域增产98.2kg/667m2;南蝠的食物组成除鸟类外,还有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蜱螨等昆虫/生物,多数种类昆虫均是水稻害虫或病害的传播者。南蝠在维护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形成比较完整的群落结构,对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研究不仅是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而且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技术推广应用的前提与效果评价的一个侧面,根据对不同类型生境稻了肢动物群落的调查材料,讨论节肢的动物群落的季节性动态及这种动态异同性,由结果中见:(1)在物种及各类群的数量比例等方面,以大八镇山区稻田占优势,特别是天敌类群更为明显,在同一生境中,以植食性昆虫数量较多,而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浮游动物是稻田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稻田水体生态环境监测和农田食物网结构功能分析有重要的参考指示价值。通过分析赣北稻田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为评估水稻栽培管理措施中农药施用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江西省3市6县区的9个样点,对稻田农药区和无农药区的水体浮游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江西赣北地区稻田水体浮游动物共有53属107种,主要类群为轮虫有43属90种,占种类总数的84.1%;9处采样点主要优势种有桡足类无节幼体、广布中剑水蚤、囊形单趾轮虫、十指平甲轮虫和纵长晓柱轮虫,不同采样点优势种构成变化明显。综合比较各样地农药区与非农药区显示,非农药区的浮游动物物种数和个体丰富度总体高于农药区,多数采样点非农药区的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H)和物种丰富度(ds)相对高于农药区。【结论】稻田水体浮游动物群落以轮虫为主,其次是桡足类,枝角类最少。农药施用对稻田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对评估区域稻田水体生态系统浮游动物结构和稻田水肥农药管理措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南蝠(Ia io)在维持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作用,采用粪便分析和直观法,研究了南蝠的捕食行为及其对稻田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蝠是控制农田害虫的有效天敌之一,在其捕食区域内稻田病虫害较轻,2~3 km半径区域水稻的平均产量比6~7 km半径区域增产98.2kg/667m2;南蝠的食物组成除鸟类外,还有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蜱螨等昆虫/生物,多数种类昆虫均是水稻害虫或病害的传播者.南蝠在维护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四湖地区涝渍地与涝渍改良田对比发现,改良田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均匀性指数都有上升的趋势;改良稻田昆虫个体总数则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稻飞虱数量明显减少,而天敌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昆虫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浙江省3个自然保护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分析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与丰富度等指标对不同地区的森林环境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丰富度指数变幅较大,Shannon-Weiner指数H和Simpsons指数D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反映出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群落结构相对较为合理,稳定性较强,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优于龙王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3参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