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肥深施机械化就是通过机械将化肥按当地的农艺要求,施于土壤6~10cm深的土层中,主要用于旱田作物。 一、化肥深施的方法 应用于旱田作物化肥深施技术内容有3个方面:底肥深施、种肥深施和追肥深施。  相似文献   

2.
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中耕保墒的农艺节水理论基础,提出了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研制的指导思想,研制出了中耕保墒追肥机,并提出了合理的工作参数.各项功能经两年10余种作物苗期应用效果良好,单项和多项作业较传统人工作业可提高功效4~6倍,生产成本和作业成本降低,且灵活轻便.  相似文献   

3.
1深施化肥的技术原则与技术措施 1.1深施化肥的技术原则 1.1.1施肥深度。化肥深施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有适当的深度,这样,才能确保在减少肥料挥发、冲刷流失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被作物充分利用。一般播种同时施肥深度为种下5-8cm。种侧5cm左右,追肥施在垄沟表土下8-12cm深处,底肥深施可结合整地进行,施肥深度一般在20cm上下。  相似文献   

4.
1998年太原市小店区农机推广站,针对追肥作业中,化肥伤害作业者皮肤及肥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引进了LYJ型多功能追肥枪,在蔬菜、瓜果和玉米等作物种植中进行了试验,并获得了喜人的效果。1.追肥枪的功能不凡LYJ型多功能追肥枪与喷雾器配合使用,使液肥(化肥溶液)在作物根部扩散,能准确地定深、定量、定点施肥,其功能表现如下。(1)用途广,特别是在田间地膜覆盖作物的膜下追肥时,减少了化肥的挥发浪费,比传统追肥方法节肥40%,增产10%~20%。(2)可针对性防治作物根厂病虫害,效果好,无污染。(3)根下注水,起到了节水抗…  相似文献   

5.
秸秆覆盖条件下玉米需水量及作物系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FAO推荐的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秸秆覆盖条件下夏玉米的作物系数。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含水量影响较大,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着麦秸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覆盖量对棵间蒸发量E和土壤蒸发系数Ke的影响较大,E和Ke值随覆盖量增加而减小,在玉米生长初期阶段影响最大,中期阶段影响最小;有覆盖试验区需水量比无覆盖区小,有一定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物叶面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或根外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针对性强,吸收速度快,不受土壤环境因素影响,养分利用率高,且施肥量少,增产效果显著,尤其在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土壤过酸或过碱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和作物缺素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7.
1技术要点犁底施肥在耕地的同时,运用犁底施肥机,深施基肥。施肥深度10~25cm;肥带宽度3~5cm;排肥均匀连续,无明显断条;施肥量满足作物栽培的农艺要求。2施肥方法2.1深施追肥主要运用追肥机、中耕施肥机等机械在农作物各生长期(主要环节)进行化肥追施。技术要点:施肥量应满足  相似文献   

8.
叶面追肥作为蔬菜施肥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1)叶面追肥可使作物通过叶部直接得到有效养分,而采用根部追肥时,某些养分常因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植株对它们的利用率.(2)叶部养分吸收转化的速度比根部快.以尿素为例,根部追施4~5天才能见效,叶面喷施当天即可见效.(3)叶面追肥可以促进根部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根部吸收肥料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由甘肃省张掖新型追肥枪公司(734000)生产的LYJ多功能追肥枪广泛用于各种农田作物,温室大棚、茶桑果树的化肥深施和注水抗旱作业对防治根下病虫害有奇效。使用该种追肥枪可节肥30%~50%,增产15%~30%,省工3~5倍,节水70%~90%,是农业部优秀农业产品,国家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项目。LYJ多功能追肥枪  相似文献   

10.
阿拉尔灌区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的变化特征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根据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1989~1996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逐日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建立了其与其它气象要素、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些相关关系进行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的估算,方法简单,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桦川县地处黑龙江东北部,三江平原中部,松花江下游南岸,是典型的农业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桦川县一直使用中、小型拖拉机整地,整地深度只有10~15em,这样不仅达不到作物根系的生长要求,而且使土地耕层逐年上移,加之拖拉机的反复碾压,日积月累使耕地形成一层又硬又厚的犁底层,厚度可达6~10cm,导致地力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2.
刘丽莹 《山西农机》2009,(10):69-69
(1)秸秆要切碎。把玉米秸秆趁鲜铡成3~6cm长的短节,或用机械粉碎,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的出苗与生长。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省定西市农机推广站研制出了3ZF-3型马铃薯中耕施肥机,该机能一次完成松土、锄草、追肥、培土等中耕作业,作业效率高。主要技术参数:松土深度10~15 cm(可调),  相似文献   

14.
一、选地与整地半夏为浅根系植物,根深一般不超过20cm。宜选疏松肥沃、具有排灌条件的沙质壤土最为适宜。黏重地、盐碱地、涝洼地均不宜栽种。前茬作物宜选禾本科、豆科作物为佳。也可与玉米、油菜、麦类作物、林果地进行间作套种。可连作1~3年。土地选好后在秋季农作物收获之后,土地封冻之前进行翻耕,时间越早越好,时间越早土壤熟化越好。  相似文献   

15.
作物系数-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法是作物需水量计算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作物系数作为该方法的重要参数,它的确定已成为作物需水量研究的关键问题。依据2005-2007年3年田间试验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关中地区夏大豆全生育期间参考作物蒸散量,并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方程及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计算了作物实际蒸发蒸腾量,由此计算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并分析了大豆作物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大豆全生育期间参考作物蒸散量平均为524.6 mm;大豆作物系数全生育期平均为0.82,在开花~结荚阶段最大,平均为1.22,其次为结荚~成熟阶段,平均为1.05,播种~幼苗最小为0.26;在关中气候背景下,大豆作物系数与大于10℃积温具有较好的二次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单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玉米需水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云南持续干旱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以及研究作物需水量规律的重要性,利用低纬度高原区的云南省曲靖市的陆良站1990~199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及历史试验资料,采用FAO-56推荐的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单作物系数法和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了陆良站玉米各阶段的需水量,并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单作物系数法和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的玉米需水量与实测值是十分接近的;在地面覆盖度比较大的情况下,两者差别不大;总体上,两种方法计算的作物需水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土壤养分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不过土壤养分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成土过程、生物气候因素和施肥及农业利用方式,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其含量产生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青河县16个沙棘地块的田间采样分析,以0~10cm、10~20cm、20~30cm、30~40cm...  相似文献   

18.
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深施机械化技术就是通过机械将化肥按当地的农艺要求,施于土壤 6~ 15cm(厘米 )深的土层中,主要用于旱田作物。   1化肥深施的方法   应用于旱田作物化肥深施技术内容有 3个方面:底肥深施、种肥深施和追肥深施。   (1)底肥深施 底肥深施机械化技术与土壤耕翻结合起来,目前有 2种方法:一种是边耕翻边将化肥施于犁沟内;另一种是先撒肥后耕翻,在耕地过程中,将地面化肥翻于犁沟底面。   (2)种肥深施 种肥深施机械化技术是在翻种的同时完成施肥作业,主要是通过安装在播种机上的肥箱和排肥装置来完成。   (3)追肥深施 追…  相似文献   

19.
镢 镢在历史上是一种重要的翻地工具,为农家必备。各地使用的镢,均装木柄,其制相同。唯因地区、用途、土质、耕作习惯不同,柄的长短,镢头的大小、宽窄、长短有异。普通镢柄长117~190cm。粗3-5cm,镢头长23-45cm,幅宽4.5-12.5cm,厚0.6~2.0cm,柄角70-90度。镢主要用于翻刨、起土,特别是山区、菜园地使用更加广泛,也可用来捣粪、挖沟、筑畦、收获根茎作物。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RZWQM2模型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青饲玉米模拟的适用性,率定出一套适宜于本地区青饲玉米的模型参数,选取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张北县境内的实验样地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2020、2021年)。基于大型蒸渗仪实测蒸散数据、气象数据、土壤物理参数、作物遗传参数和田间管理措施等数据,对青饲玉米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作物生长状况以及生育期内田间蒸散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RZWQM2模型较好地模拟土壤水分的动态趋势,不同土层(20 cm、40 cm、60 cm和80 cm)土壤含水量均方根误差RMSE在0.019~0.029 cm3/cm3之间,一致性指数d在0.609~0.789之间,决定系数R2在0.717~0.940之间;(2)模型对青饲玉米生长情况模拟结果较好,2020、2021年青饲玉米株高模拟的一致性指数d分别高达0.919和0.952,青饲玉米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的d值在介于0.731~0.816之间;(3)青饲玉米生育期内田间蒸散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在吐丝期蒸散量达到最大,最大值分别为6.550 mm和8.246 mm,2020、20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