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每年成鱼起捕后,应抓紧鱼种放养。有些养鱼户习惯于待翌年春放、冬季成鱼起捕后放养或提前秋放,各地渔农可根据养殖经验,选择季节性放养鱼种。这里介绍的鱼种放养技术适用于春放、冬放或提前秋放,供参考。 一、把好气温关。放养鱼种时气温要适宜,一般选择水温5℃~10℃、晴朗天气进行;阴雨天气鱼体易受伤,不宜放鱼种。 二、把好鱼种质量关。一般要求青、草、鲢、鳙鱼体长17厘米左右,鳊、鲤鱼12厘米左右,鲫鱼7厘米左右。具  相似文献   

2.
1 鱼种选择 鱼种是养鱼的首要物质基础,是获取高产高效的重要条件之一.鱼种质量的优劣是决定生长速度并影响饲料系数的关键因素.品质优良的鱼种具有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高,饲料系数低和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因此,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鱼种进行放养. 2 放养模式 在放养模式上,应突出主养鱼,适当搭配其它鱼类,而且同品种鱼类的放养规格应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用配合饲料养鱼的方式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一、放养优质鱼种,突出主养鱼具有优良性状的鱼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而且鱼的生长速度快,其饲料系数则低。因此放养鱼种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鳞鳍完整、体色鲜明、体质健壮的鱼种。在鱼种放养时,还要注意放养量准确,以免因放养数量不足,使投饵量偏大,饲料系数升高,造成饲料浪费。  相似文献   

4.
(一)鱼种选择和放养采用人工繁殖培育的乌鳢鱼种较好,鱼种要无病无伤、体质健壮、体色鲜艳、鳞片完整,活动正常自如,对外界反应灵敏。同池鱼种要规格均匀一致,切忌大小不均,鱼种下塘前采用3%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单尾体重应达2.5千克以上的乌鳢鱼种放养  相似文献   

5.
用配合饲料养鱼,其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以上。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提高效益的关键。1放养优质鱼种具有优良性状的鱼种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较高,而且鱼的生长速度快,其饲料系数则低。因此放养鱼种一定要选择遗传性状优良、鳞鳍完整、体色鲜明、体质健壮的鱼种。在鱼种放养时,还要注意放养量准确,以免因放养数量不足,使投饵量偏大,饲料系数升高,造成饲料浪费。在放养模式上,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即多种吃食性鱼同池混养,而应以一种吃食性鱼为主养鱼,适当搭配其他鱼类。但对于不是以鲤鱼为主养鱼的池塘,要严格控制其混养数量…  相似文献   

6.
五、鱼种放养 1、放养品种:过去稻田养鱼只是养鲤鱼、鲫鱼和草鱼等少量品种,目前已发展到放养罗非鱼、鲢鱼、鳙鱼、鳊鱼、鲶鱼等品种。不同地区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放养品种。 2、放养时间:传统放养法,放养时间一般是在水稻栽5天左右秧苗返青后直接将鱼苗鱼种放入稻田饲养。现在的高产养鱼稻田,均开挖有较大的鱼坑、鱼凼,为延长鱼类生长期,要求初春时节即灌水放鱼,先放  相似文献   

7.
<正>1鱼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①备足鱼种。如养殖规模较大,最好采用自己配套苗种池或网箱培育的苗种。如向外购买应把好质量关,选择优良鱼种放养。预先作好成批定购工作,不宜临时收集零星鱼种入箱。如果鱼种来源分散,不但鱼种规格不整齐,操作、运输较困难,并且鱼种损伤大,入箱后易患病死亡。②安装好网箱。在鱼种入箱前4~5天将网箱安装好,并全面检查,四周是否拴牢,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春季鱼种放养前准备,养殖模式设计,鱼种放养关键技术及放养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1 养成鱼 利用冬闲鱼种池可以养一季成鱼。由于养殖期限较短,温度较低,应采用以下技术:(1)提早放养,即在鱼种并塘后即行放养,以充分利用生长期。放养量以最大水深2米左右计算,一般每667平方米(等于一市亩,下同)放鱼125~150公斤,其中鲢占40%,鳙占10%,鳊、草鱼占30%,鲤、青鱼占20%。放养鱼种要大规格,一般鲢、鳙250克以上,草鱼500克以上,鳊100克以上,青鱼1000克以上,鲤250克以上。(2)加强管理,鱼种放养后要及时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保证池水一定的肥度。冬季选择晴暖…  相似文献   

10.
春季是放养鱼种的主要季节,掌握好鱼种适宜的放养规格与密度是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可靠保证,对搞好全年养鱼关系极大.实践证明,鱼种放养规格过大,密度过小,产量低,效益差,而放养规格过小,密度过大,则超出水体承载能力,会造成鱼类缺氧死亡或个体瘦小,常常达不到上市规格.只有根据池塘的大小、深浅、水质肥瘦、水源排灌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鱼种适宜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合理放养鱼种,才能取得理想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金鲳鱼网箱鱼种培育的海区选择、网箱设置与规格、鱼种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培育结果等方面介绍金鲳鱼鱼种网箱培育技术,经过5个月的精心培育管理,共投喂杂鱼1 400 kg,鱼种培育成活率90%,饵料系数2.94。  相似文献   

12.
冬季并塘后到翌年放养夏花前,大部分鱼种池将有半年左右的空闲期,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可以提高鱼种池的利用率。下面介绍冬闲鱼种池的两种利用方法。 1.养成鱼。利用冬闲鱼种池可以养一季成鱼。由于养殖期限较短,温度较低,应采用以下技术:(1)提早放养,即在鱼种并塘后即行放养,以充分利用生长期。放养量以最大水深2米左右计算,一般每亩放鱼125~150公斤,其中鲢占40%,鳙占10%,鳊、草鱼占30%,鲤、青鱼占20%。放养鱼种要大规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正是鱼种放养的关键季节,因为此时水温低,鱼种活动力小,鳞片紧密,便于拉网、捕捞,鱼体不易受伤,可以提高放养成活率。放养时应做好以下几点。1清塘消毒放养鱼种前,利用上一个养殖周期结束时的空闲时期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清除池底过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草鱼池塘的设施条件、消毒、投施肥料的要求;鱼种的选择、消毒、放养模式、规格、密度及放养时间;水质管理方法、饵料投喂方法;病害防治等相关技术与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秋放好处:提早放养鱼种是获得成鱼高产的重要措施。晚秋即水温在12℃左右时放养鱼种好于春季解冻后放养。首先,由于秋放可以使鱼种适应环境的时间长,提高成活率,并有利于来年水温回升后鱼种快速生长。其次,可以提早开食,延长鱼类的生长时间,提高鱼产量,若在秋季放养,第2年秋末捕捞,鱼类生长期有1年多的时间,比春季放养延长几个月。其三,可以减少鱼病,增强体质,节省开支。秋季由于强化培育,鱼种的  相似文献   

16.
河沟养鱼发展很快,但大家反映产量低。那么,怎样提高河沟养鱼的产量呢? 1.建好拦鱼设施 选择水流平缓,水口较狭,水深在1.5米以内的地方建好拦鱼设施。拦鱼设施应用聚乙烯网,成本低、效果好。架设时用竹、木做桩,水位线上部用活洛网片,以防汛期水位猛涨,太阳曝晒老化和鼠咬。 2.抓好清野工作 利用流水从上游用药物清除野杂鱼。常用的药物有茶饼、鱼藤精、氨水等。其中用氨水清野最好。在2米深的水域,每亩水面泼洒氨水20公斤,施用7天后可以投放鱼种,对人畜无毒害作用。 3.合理放养鱼种 以鲢、鳙为主,占总放养量的60%,草鱼、鲂占30%,青鱼、鲫、鲤等占10%,一般亩放养量400~600尾,规格在12厘米以上。在流速较快,水质清瘦,水草、贝类等饲料丰富的河沟,以草鱼、鳊、青鱼为主,占总放养量的70%,亩放养量为400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 4.鱼种放养前进行暂养 选择避风向阳的小段河沟,安设拦鱼设备,对鱼种暂养1~2月,并投喂精料,强化管理,待鱼种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后,拆除拦鱼设  相似文献   

17.
正"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是鱼种放养的最佳时期,鱼种放养更是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认为做好春季鱼种放养的前后工作是夺取全年丰收的关键。1池塘整修与消毒冬天池塘干池后必须进行改造整修,方法是:挖去过多的淤泥,加高加固池埂,修复漏水塘夯实池埂,使池塘曝晒数日。在鱼种放养前用生石  相似文献   

18.
龙可 《江西饲料》2001,(5):36-36
冬季并塘后翌年放养夏花前,大部分鱼种池将有半年左右的空闲期,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可以提高鱼种池的利用率。闲鱼种池的两种利用方法。1养成鱼利用冬闲鱼种池可以养一季成鱼。由于养殖期限较短,温度较低,应采用以下技术:1提早放养即在鱼种并塘后即行放养,以充分利用生长期。放养量以最大水深2m左右计算,一般每hm2放鱼1875~2250kg,其中鲢鱼占40%、鳙鱼占10%,鳙、草鱼占30%,鲤、青鱼占20%。放养鱼种要大规格,一般鲢、鳙鱼250g以上,草鱼500g以上,鳊鱼100g以上,青鱼1000g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斑点鳟鲑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的特点。本文介绍了斑点鳟鲑的鱼种培育条件、鱼种培育池的准备、鱼种放养、鱼种培育管理等方面,经过4个月的精心培育管理,由放养时的3 996尾共培育出大规格鱼种3 632尾,培育成活率达90.8%。  相似文献   

20.
正冬去春回,鱼塘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活动量也日渐增强,做好堰塘养殖的春季管理工作可促进塘鱼提早摄食,恢复体质,增强免疫力,也是夺取全年丰收的关键。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鱼种放养鱼种要多品种、多规格的合理放养,一般情况下主养鱼应占总放养量的70%左右,配养鱼占30%左右。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色泽光亮、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寄生虫。放养前要对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