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Broderick等利用28头处(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均呈线于泌乳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进行试验,其中8头装有性下降。当用CS取代日粮中的AS时,对纤维的消化瘤胃瘘管。根据泌乳天数(DIM)将奶牛分成区组,采用和乳脂含量的影响可能是由于瘤胃中pH值波动加随机的7个重复的4×拉丁方试验设计(周期为284剧,并且pH值!6.0的时间延长所致。提高日粮中的d)。观测其日粮中不同比例的苜蓿青贮料(AS)与玉米CS,牛奶中的乳蛋白含量呈线性上升,但蛋白产量没青贮料(CS)对奶牛产奶量、氮利用率、表观消化率以有显著差异。当…  相似文献   

2.
玉米青秸青贮为粗饲料的奶牛日粮采食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试验 1测定了 2 2头荷斯坦产奶牛以玉米青秸青贮为粗饲料常规饲喂时的个体干物质采食量 ,体重 ,产奶量和乳脂率等。试验 2将 2 2头牛随机分成两组 ,按产奶量添加不同水平的精料 ,测定相关数据。结果表明 ,精料水平影响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精料转化率。综合两个阶段试验数据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利用奶牛体重 (W)、标准乳产量 (FCM)、和精料补充量 (C)预测奶牛总干物质采食量 (TD MI)的预测模型 :TDMI=0 .0 6 5W0 .75+0 .1 36FCM +0 .6 2 6C ,n =4 4,r=0 .91 53(P <0 .0 1 )。粗饲料玉米青秸青贮采食量 (RDMI)与日粮NDF %、ADF %回归关系为 :RDMI=1 1 .4 2 8-0 .834NDF % +1 .72 7ADF %n =4 4,r=0 .850 4 (P <0 .0 1 )  相似文献   

3.
以一年生特高黑麦草、青贮玉米组成日粮饲喂奶牛,观察其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饲养管理和基础日粮相同的前提下,饲喂青贮玉米 特高黑麦草能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其头均日产奶量比单独饲喂特高黑麦草提高0.94%,比单独饲喂青贮玉米提高3.31%。建议在大理州奶牛综合配套技术中,大力推广特高黑麦草的种植和饲料的青贮,以全面提高奶牛的饲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黑麦草青贮替代玉米青贮后对养分摄入量、表观消化率、产奶量和奶成分的影响,对随机分组的2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了为期8周的研究。随着日粮中黑麦草青贮比例的增加,体重、体况评分值和血清脲素氮的浓度没有显著的变化,但血清葡萄糖浓度却增加了。这些结果表明,饲喂泌乳奶牛时,用黑麦草青贮代替日糖中的全部或部分玉米青贮可以提高产奶量和牛奶成分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收获期青贮玉米对奶牛瘤胃部分指标和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科学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方法]通过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测定乳熟前期、乳熟期、蜡熟期玉米青贮组成的日粮对奶牛瘤胃pH值、NH3-N、VFA浓度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喂不同收获期玉米青贮日粮时奶牛瘤胃内pH值分别为6.89、6.73和6.79;氨氮浓度分别为33.32 mg/dl,38.87 mg/dl和34.53 mg/dl;TVFA浓度平均值分别为66.60 mmol/L、66.52 mmol/L、59.06 mmol/L;DM的消化率分别为55.67%、73.58%、76.69%; CP的消化率分别为52.93%、70.65%、71.85%;NDF的消化率分别为41.76%、66.51%、64.08%;ADF的消化率分别为29.47%、57.04%、54.79%.[结论]蜡熟期与乳熟期收获的玉米青贮组成日粮的主要营养成分消化率均高于乳熟前期,但3组日粮对奶牛瘤胃内环境及发酵产物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明以甜高粱青贮替代日粮中不同比例的玉米青贮对育肥期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常规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4.69±2.68)kg的3~4月龄小尾寒羊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每只单栏饲喂,分别以甜高粱青贮替代日粮中0%(对照组)、25%、50%、75%、100%的玉米青贮进行饲喂,试验期90 d,每30 d测定肉羊生长性能指标,试验期末测定肉羊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61~90 d平均日增重(ADG)均低于1~30 d和31~60 d(P<0.05),各处理组日均采食量(ADFI)、日均粗料采食量(ADRI)、日均精料采食量(ADCI)和耗料增重比(F/G)均随饲喂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50%组1~90d的ADRI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ADG以50%组最高,F/G以100%组最低;各组间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Ash)消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中DM、CP和EE消化率均以50%组最高,Ash消化率...  相似文献   

7.
魏明  崔志浩  陈志强  郑月  颜培实 《草业学报》2017,26(11):113-122
旨在应用直接法和回归法测定肉牛玉米青贮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值,并探讨精料回归法用于估测肉牛单一粗饲料原料能值的可行性。试验选取12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59±14.08)kg]的生长期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牛。分两期试验进行,试验一按试验牛自由采食量的95%、80%和60%3个水平饲喂全玉米青贮日粮;试验二在固定玉米青贮投喂量的基础上,各组分别按青贮饲喂量的15%、25%和50%(干物质基础)添加精料补充料。试验每期14d,其中前10d为预饲期,后4d为正试期。正试期消化代谢和呼吸代谢试验同期进行,测定玉米青贮对肉牛能量代谢规律。结果表明:1)肉牛对全玉米青贮日粮的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能量消化率及代谢率随饲喂水平的提高总体逐渐降低;肉牛能量采食量(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随饲喂水平的提高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2)玉米青贮对肉牛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值随着饲喂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各有效能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0.58~11.48 MJ/kg,8.33~9.44 MJ/kg和5.20~6.21 MJ/kg。3)添加精料补充料显著提高了肉牛对日粮的干物质采食量和粗蛋白消化率(P0.05),而洗涤纤维消化率精料添加比例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随着精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肉牛对日粮的能量采食量(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和能量消化率及代谢率逐渐上升,消化能代谢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根据试验日粮有效能值与精料添加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后,外推估测得玉米青贮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值分别为10.53 MJ/kg、8.29 MJ/kg和5.35MJ/kg,与95%饲喂水平组直接测定结果(10.58 MJ/kg、8.33 MJ/kg和5.20 MJ/kg)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回归法测定玉米青贮对肉牛的有效能值与直接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明显,精料回归法可以用于估测肉牛单一粗饲料的有效能值。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3×6非平衡拉丁方设计,选择6只健康的6月龄云岭黑山羊羯羊,分3期,分别饲喂苜蓿草粉、苜蓿草块、一年生黑麦草粉、光叶紫花苕粉、非洲狗尾草粉、大麦秸粉6种饲草日粮。结果表明:云岭黑山羊对不同饲草日粮的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一年生黑麦草日粮组的DM、OM、NDF和ADF消化率最高,苜蓿干草粉日粮组的CP消化率最高,大麦秸粉日粮组的DM、OM、CP、NDF和ADF消化率最低。一年生黑麦草日粮组的血液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饲草日粮组(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各日粮组间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说明,苜蓿干草粉、一年生黑麦草粉和苜蓿草块对云岭黑山羊营养价值较高,大麦秸粉的营养价值最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应用EM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以观察两种方法处理的玉米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用EM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奶牛较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提高1.03%,平均产奶量提高2.02%,经济效益提高0.13元;EM原液发酵的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1∶1混合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平均产奶量、经济效益分别比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的奶牛提高2.85%、2.99%和1.15元。  相似文献   

10.
玉米、皇草青贮料饲养肉牛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6头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的二元杂交后代公牛,对玉米、皇草青贮料在补充不同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消化率、日增重及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贮皇草与青贮玉米比较,可消化粗蛋白及可消化干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均较低,因此其饲养效果亦较差;当用青贮玉米、皇草饲养肉牛时,适当添加一定量的混合精料和干草,有利于提高牛的粗蛋白和可消化干物质及有机物的采食量,从而提高其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定中国荷斯坦牛开展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试验。将28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头。前者饲喂不添加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后者饲喂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统计各组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产奶量、料重比、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计算各组奶牛日均经济效益和试验期总经济效益。[结果]采用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日均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每头牛日均产奶量增加1.91 kg,乳脂率增加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增加0.06个百分点。试验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头牛日均经济效益增加4.73元,正试期内总经济效益增加1 986.60元。[结论]采用添加青贮菌剂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能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混合精料+青贮和精粗配合颗粒饲料+青贮日粮以研究精粗配合颗粒饲料对日粮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饲喂对照组、混合精料组和精粗配合颗粒饲料组日粮的NDF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2.85%、47.62%、51.55%,相应ADF表观消化率47.28%、36.54%、49.58%,加工制粒后对纤维性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3组之间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为71.72%、71.89%、70.23%(P>0.05)。  相似文献   

13.
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饲喂价值。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对奶牛饲喂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那么,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研究添加菌制剂与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常规指标的影响,选择在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同时制作3种不同青贮添加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分别为添加菌制剂处理、添加菌-酶制剂处理和作为对照无添加剂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待青贮发酵完成后采样,进行感官评定,每种青贮采集3个样品,采样后分别测定其p H值,NH_3-N浓度,DM、CP、Ash、NDF、ADF、EE、SS、Ca和P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菌制剂可显著降低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浓度(P<0.05),两种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菌-酶制剂可显著降低青贮的粗脂肪含量(P<0.05),提高磷的含量(P<0.05),且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无添加剂青贮的含量(P<0.05)。可以看出,添加菌制剂和菌-酶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且菌-酶制剂青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饲料品质对泌乳奶牛进食模式的影响,对使用电脑控制自动饲喂器饲喂的22头泌乳奶牛分别进行了127次(11头奶牛)和213次(11头奶牛)跟踪调查。日粮都由牧草青贮与精料组成,泌乳奶牛根据日粮精粗比例不同分为2组,分别是高粗饲料日粮组(以HF表示)和高精料日粮组(以HC表示)。经过饲料分析后,这2种日粮虽然原料组成相同,但精料部分的干物质含量不同(HC组为O.59,HF组为O.27)。2组奶牛以自由采食方式分别饲喂以上2种日粮,直至产犊后156d为止。试验结果表明,泌乳奶牛这2组新鲜饲料的日平均采食量(49.2kg/d)并不受精粗比例影响,但对不同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存在显著差异(HC组为23.6kg/d,HF组为17.8kg/d)。经过对每个奶牛的进食水平进行分别监测,并根据日进食次数进行分组后,结果显示,泌乳奶牛日平均采食频率是6.6次/d,每次对鲜料采食量为7.6kg,且不受日粮精粗比例影响。泌乳奶牛对HF组日粮的每次采食时间比HC组日粮采食所需时间要长(41.4 vs.31.3/min/次),但单位时间采食量:HF组比HC组低(以鲜料计采食量:233vs.337g/min;以干物质计采食量;78vs.156g/min)。进食前与进食后相关性有时从统计上较显著,但相关系数很低(R^2介于O至O.05),且不受日粮精粗处理影响。摄食周期(定义为一次采食的采食量除以所需时间后加上与前一次采食所间隔的时间)表现为单位小时采食量呈正弦曲线波昼夜采食模式,单位小时采食量在每个周期中的最低值(1.5kg/h)出现在午夜过后,最高值(超过3.Okg/h)仅开始于午后,单位小时采食量平均值、幅运范围及正弦波曲线的周期性均不受日粮处理效应的影响。以上数据表明,泌乳牛在上述2种(HC组和HF组)日粮水平下的短期采食调控机理相同,没有任何数据表明采食高精料日粮的奶牛其昼夜采食模式与采食高粗料日粮奶牛的昼夜采食模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不同比例花生秸-象草青贮料对锦江黄牛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并使用套算法计算花生秸-象草青贮料的表观消化率。选用12头锦江黄牛母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精料(37.50%)+稻草(25.00%)+酒糟(37.50%)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18.75%和37.50%的花生秸-象草青贮料,用于替代基础饲粮中的酒糟。结果表明:添加18.75%和37.50%的花生秸-象草青贮料后,饲粮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下降3.91%、3.61%、15.44%、7.58%、9.86%和9.41%、10.89%、16.60%、15.74%、15.40%。在替代比例为18.75%和37.50%时,经套算法测定花生秸-象草青贮料的DM、OM、CP、NDF和ADF表观消化率分别为59.62%、63.92%、40.88%、44.81%、38.95%和55.53%、56.24%、49.61%、41.15%、41.53%。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鹅对青贮玉米秸秆利用的可行性与效果,本试验选取24月龄的健康五龙鹅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各试验组日粮青贮玉米秸秆的比例分别为24.30%、34.60%、42.60%、49.10%、53.60%,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检测饲料与粪便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确定其消化率,并观察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摄入量基本一致的条件下,随着青贮玉米秸秆添加水平的提高,粗纤维(CF)的消化率为18.16%~48.28%,中性洗涤纤维(NDF)42.68%~58.51%,酸性洗涤纤维(ADF)28.56%~49.32%;氮沉积量、净蛋白质利用率(NPU)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粪中的氨态氮(NH3-N)浓度呈下降趋势;除甘氨酸表观消化率偏低但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他各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均较高(77.30%~93.10%)。Ca表观消化率随青贮玉米秸秆添加比例递增呈显著递减趋势(P<0.05);P表观消化率在添加53.60%青贮玉米秸秆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与CF、NDF和ADF的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a的表观消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酶活与CF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a的表观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青贮秸秆添加量在24.30%~49.10%时,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随秸杆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增多(P<0.05);大肠杆菌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试验说明鹅能较好的利用青贮玉米秸秆中的营养物质,利用青贮玉米秸秆养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奶牛场中青贮玉米的调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贮玉米具有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原饲料中营养成分保存多,蛋白质、胡萝卜素损失少等特点,是奶牛一年四季特别是冬春季节的优良饲料。因此,现在许多奶牛场采用全年用青贮玉米饲养奶牛的方法。这样主要是能保持日粮结构中粗饲料品质稳定。奶牛每头每天喂量可达10~25kg,每头奶牛年需5000kg以上。奶牛饲喂青贮玉米的好处在于:一是饲喂青绿鲜嫩多汁酸香可口的青贮玉米秸秆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二是青贮能有效地保存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饲喂奶牛营养丰富,消化率高。在青贮过程中,原料的营养成分一…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玉米处理方法对荷斯坦中期泌乳牛产乳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四种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25%煮玉米组、50%煮玉米组和50%泡玉米组。日粮中玉米全部粉碎,平均粒度为1.4mm。玉米处理比例为处理玉米占日粮总玉米的百分比。结果表明,玉米处理方法不影响乳成分含量。25%煮玉米趋于提高原乳及FCM(标准乳)产量(P>0.05)。50%煮玉米提高原乳产量4.4%(P>0.05)和FCM产量6.8%(P<0.05)。50%泡玉米可提高原乳和FCM产量9.3%~9.4%(P<0.01)。玉米处理方法不影响DM、OM、能量、CP和淀粉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以及粪便含水率。25%煮玉米分别降低NDF和ADF消化率18.0%和9.6%(P<0.05),50%煮玉米分别降低NDF和ADF消化率18.4%和20.7%(P<0.05)。50%泡玉米降低NDF和ADF消化率为16.4%(P<0.05)和8.6%(P>0.05)。玉米处理方法不影响午饲前血液中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不同日粮条件下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牛(体重为483±21kg,泌乳日龄为175±6天)通过4×4拉丁方试验设计,日粮包括30:70CW组(粗料仅由羊草组成)、30:70CCA组(粗料为玉米青贮+苜蓿+羊草)、50:50CCA组和65:35CCA组,共设4期试验,每期23天。30:70CCA组干物质采食量与有机物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P<0.01),30:70CCA组能量采食量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30:70CW组DM、OM在瘤胃消化率(P<0.05)及全肠道消化率(P<0.01)均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NDF、ADF瘤胃及全肠道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65:35CCA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精料比例对皖南牛粗饲料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30头去势的体重相近的18月龄皖南牛,随机分成5组,各组根据体重的1.9%、1.6%、1.3%、1.0%和0.7%补充精料,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测定粗饲料采食量和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皖南牛的粗饲料采食量随着精料饲喂量的减少而增加,总的干物质采食量(DMI)随着精料饲喂量的减少而降低;日粮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随着精料饲喂量的减少而降低;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随着精料的减少先升后降,精料饲喂量占体重1.0%的组的NDF和ADF表观消化率最高,分别为60.48%和57.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