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磊  赵菲  刘敏 《林业建设》2014,(3):29-33
通过对昆明市809200.0hm2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工作分析,总结昆明市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取得成效,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公益林补偿工作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严英 《云南林业》2012,(6):58-58
近日,昆明市林业局举行了《昆明市市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听证会。来自各县(市)区林业局(农林局)的公益林管护工作人员,各地林农代表、(社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律师共计36人参加了听证会。大家认为,新《办法》与原来的管理办法相比,有以下3个亮点。亮点之一:市级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亩10元。在原来的管理办法当中,昆明市市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6元。2011年,昆明市国家级公益林的补偿面积从2009年的410.31万亩增加到422.82万亩。而且国家和省级公益林的补偿  相似文献   

3.
《林业资源管理》2015,(5):44-4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确定是科学、公平地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前提和基础。以株洲市生态公益林小班为对象,基于生态公益林权属、事权等级、保护等级、林分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指标构建株洲市生态公益林补偿系数模型(CF)。通过补偿系数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分级量化,基于当前株洲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相应地提出了其分级补偿标准为(120+CF×100)元/(hm2·年)。  相似文献   

4.
《林业工作参考》2006,(1):50-55
为切实加强对重点公益林的保护管理,落实好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确保我省生态效益补偿工作顺利开展,现将省厅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的《云南省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随文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附件:《云南省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5.
浅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基于对公益林的特殊性及森林生态效能特点的认识,指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是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根据补偿标准的构成,认为在现阶段可将公益林林价的增值作为当年的补偿额,并以序列林价法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从可行性出发,对生态效益补偿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公益林的特殊性及森林生态效能特点的认识,指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是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根据补偿标准的构成,认为在现阶段可将公益林林价的增值作为当年的补偿额,并以序列林价法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从可行性出发,对生态效益补偿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普洱市思茅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及补偿标准等情况。对规模不足,布局不尽合理,林下土地资源大部分闲置,未按林地实际生态价值进行差异性补偿,建设规模不稳定,经营管理缺乏目的性和差异性等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态补偿的额度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采用条件价值法,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川滇地区农产品的主要市场——成都、重庆等地的消费者进行调查,并对农业生态补偿额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消费者对生态环境的评价、食品安全的关注、被访者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指标,对农业生态补偿意愿的影响较大,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生态补偿的最大支付意愿,四川云南两省2011年农业生态价值补偿的总额度为579亿元。从补偿额度看,农业生态价值的社会补偿可以取代政府补偿成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9.
以三明市为例,分析三明市生态公益林现状,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及存在问题,着重探讨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定义、评估办法,并提出构建森林生态补偿体系设想,旨在为决策层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当前生态公益林的多种补偿理论为基础,结合林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基本思路,即以生态公益林经营成本为补偿基础,其次考虑收益损失补偿,最后考虑生态产品及服务价值补偿;同时,结合江苏省生态公益林现状,测算得出基础补偿标准约为677(不含地租)~1 127元/hm2(含地租),全额补偿费用约为1 577(不含地租)~2 027元/hm2(平均地租)。最高补偿标准需要结合生态服务价值及补偿意愿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析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论,公益林的投入-产出原理以及公益林的再生产理论;依据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补偿要素,应用双向竞卖和最终开价仲裁法,计量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补偿额。  相似文献   

12.
广西雅长林场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林场为例,通过对生态公益林林木价值评估、生态效益核算、林场经济损失核算,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金额,并提出了广西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办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阻碍我国森林生态效益持续补偿的主要问题分为3个方面。政府政策干预方面的不足表现为:资金投入不足;补偿标准过于单一;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缺乏法律化、制度化。市场机制方面的障碍:在供给方面,森林经营者的环境意识较差,供给意愿不强,供给能力低,政府有寻租行为;在需求方面,环境意识淡薄,支付能力过低,缺少受益者参与机制,免费搭车等等。在社会支持途径方面:公众的环境意识淡薄;法律制度不健全,公众参与和维权缺乏保障。建议在我国森林生态效益持续补偿中应坚持公共财政支付和市场补偿机制相结合、保护性政策和扶持鼓励性政策相结合、传统产业和多种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靳莉 《林业调查规划》2008,33(3):111-114
总结云南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分析试点中政策、管理、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区划界定办法、建立合理的生态价值评估和核算体系、多渠道筹集补偿经费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介绍普洱市生态公益林面积、分布、管理机构、制度等情况,分析林农抵触情绪大,管护难度大,公益林区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参与管护积极性不高、欠缺激励机制等由公益林补偿标准低而产生的问题。提出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收费制度,建立公益林区非木质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相应激励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业工作参考》2007,(1):51-55
各州(市)林业局、财政局: 为认真落实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与各州、市林业局、财政局签订的《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使用责任状》(以下简称《补偿责任状》),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和补偿基金的使用管理,确保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省级重点公益林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制定了《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7.
韩郸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3):59-61,66
贵州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6%,截至2011年底,已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362.11万hm2,落实公益林专职护林人员55 819人.文中分析了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生态效益补偿未全面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低,林农缺乏护林积极性,公益林管护与农民放牧及生活用材之间的矛盾突出,监管不力,护林员的选聘不公正等问题.藉此,提出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尽快出台公益林管理政策,积极开展公益林的非木质利用,建立健全公益林管理机构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补偿标准低;二是补偿渠道窄。因此应建立合理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为森林资源的生态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9.
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的评价与补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密云县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作为研究对象,对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洪蓄洪、净化水质4个方面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环境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及分析方法,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补偿费税的归宿进行了经济分析,为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资金发放的操作程序等4个方面对生态公益林补偿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