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纳西文化是纳西族人民经过长期发展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提取纳西族民族文化元素,选取适合作为园林表现的5种元素:象形文字、纳西族河灯、色彩信仰、纳西族图腾、东巴绘画进行了分析,并提取了其元素融入至景观设计中,以能够充分凸显景观设计特色。为纳西族文化元素在丽江地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2.
纳西族东巴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东巴文化和造纸植物、纳西族传统生态信仰、纳西族信仰的圣山、圣境信仰与东巴文化、纳西族对神树和神兽的崇拜与保护、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及其保护几方面论述纳西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认为上述这些传统文化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张怡芳  郑绍江 《绿色科技》2019,(11):265-266
指出了丽江纳西族位于西南边陲少数民族区域,苏州是江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纳西传统民居与苏州传统民居是东巴文化和文人文化的见证者,也代表了区域独特的民族性格、装饰风格和审美观念,木雕门窗装饰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两者木雕门窗装饰特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门窗装饰风格、题材寓意和装饰材料,结合纳西族民族文化与苏州的民族文化对门窗艺术的影响,深入研究了两者木雕门窗的异同性。  相似文献   

4.
纳西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地区、迪庆州和四川省木里、盐源及西藏芒康等地区,人口30余万。纳西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祖先来自遥远的西北河湟地区,是古羌人的后裔。在纳西族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拥有著称于世并以活化石相称的世界上至今惟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以及用这种文字书写的数以万卷的经书———东巴经。古老的文字、经卷、以及历经千百年代代传承下来的祭司东巴和有着丰富内涵的原始宗教———东巴教,构成了纳西族独特的文化———东巴文化。作为传统的原始宗教文化,其间不排除存在一…  相似文献   

5.
每个到丽江旅游的人,在感叹丽江古城八百年沧桑的同时,都对丽江的山水之美啧啧赞叹,清澈的湖水、葱茏的山林,无不使人神往。然而这些都不是偶然,这与丽江纳西族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分不开,或者说,丽江今天的秀丽是借了纳西先祖的灵光。纳西族始终认为自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时代如何进步,世界如何发展,对于自然的那种朴素的情感始终都不改变。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8月18日,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正式开幕,云南建设的室外展园彩云之南园作为滇文化基地,倍受游客青睐。彩云之南园占地3500平方米,以纳西、傣族、佤族等滇文化精髓为载体,通过园林手法,将地形、水景、建筑、植物等要素浓缩于景观之中,并优选配植了云南乡土树种及传统花卉,展现了滇文化特色、国土绿化成就和云南林业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龙山温氏园林群为例,探究园林、家学和地方文化传统的互构关系。一方面,以“柳塘别墅”为代表的温氏园林群促成家族内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吟咏,维持文风不辍。在此基础上,温氏家族先后编辑3套家集,家学传统由此形成。另一方面,园林、家学孕育的家族精英主导着地方史志的撰写,在梳理地方文学史的同时,引入家集诗文,树立园林作为文学重要发生地的形象。互构过程可窥见文人园林如何滋养一族一地的文雅传统。  相似文献   

8.
每个到丽江旅游的人,在感叹丽江古城八百年沧桑的同时,都对丽江的山水之美啧啧赞叹,清澈的湖水、葱茏的山林,无不使人神往。然而这些都不是偶然,这与丽江纳西族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人文精神分不开,或者说,丽江今天的秀丽是借了纳西先祖的灵光。  相似文献   

9.
广东寺观园林艺术特征与继承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兴  胡峰 《广东园林》2020,42(1):60-64
广东寺观园林有着灿烂的历史,遵循了中国古典园林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以广东寺观园林为研究对象,扎基于史料,通过以史论证、横向对比、平立面几何解构等方法,分析了古代园林"折中""世俗""兼容"的艺术风格和"以小见大"的造园特点,厘清了传统寺观园林的发展脉络及新时代下"三宫两楼"格局的新变化,并结合城市建设方向提出了园林设计的新趋势。研究表明广东寺观园林既保留了岭南古典园林艺术特色,又能与时俱进,为适应新环境而不断演变推进。  相似文献   

10.
王婧  王莉 《广东园林》2010,32(3):8-10
文章以历史文化名城银川为研究对象,从古典园林发展阶段、规模、类型以及造园风格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深入探索银川古典园林发展的特征,最后论述了银川古典园林在历史及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晶晶 《绿色科技》2020,(3):209-210,216
指出了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绚烂多姿,纳西族、摩梭人、傈僳族等各具特色的饮食、民族服饰、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等都是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目前丽江乡村旅游总体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旅游产品单一、商业化严重等问题,乡村旅游发展处在亚健康状态。通过分析丽江乡村旅游现状存在问题,结合游客参与周边乡村旅游意愿,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2.
冯道刚 《广东园林》2008,30(5):17-19
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都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两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特色、分布形式以及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究其原因,苏、扬两地园林存在的差异性,是由于两地不同的园主、画风和学风以及地域等因素造成的。扬州多盐商巨贾造园,苏州多官宦文人构园。扬州园林受扬州画派和扬学的影响;苏州园林受吴门画派和吴学的影响。扬州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兼有南北两地的长处;苏州地处富饶的江南农业区,湖荡密布,气候温和湿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传统造园思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中优秀的部分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认真汲取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尤要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和本土资源环境特征,才能使中国园林真正走向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14.
莫少敏  杨俭 《广东园林》2006,28(1):23-26
突出梁园作为省级文保单位和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著名古典园林地位。依据史料记载,尽可能原地恢复历史景区。对于不属于文物修复范围的其他景区,尽可能适应旅游开放的需要,增加景点容量,以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采用传统岭南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合理布置水系,园林绿地,园林小品及其他园林建筑。  相似文献   

15.
文君井是一处以纪念我国汉赋大家、大文豪司马相如与临邛才女卓文君爱情佳话的纪念性园林.它融西蜀园林自然古朴和江南园林精巧玲珑之风格于一体,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建筑山石、植物培置、楹联匾额,营造出浪漫的爱情氛围,其造园风格独特,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唯——座集纪念与爱情主题为一体的园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竹子造园史考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考证了中国历代竹子造园的历史后认为,竹子造园同步于古典园林的发端,汉代应用于早期园林的“囿”和“苑”,六朝时期广泛用于造园,唐宋时期竹子造园进入大发展和全盛时期,竹子造园是在园林中再现自然的竹景,明清时期趋于成熟,并体现“雅”风格,借园林中竹景抒情言志。文中列举了历代著名园林中竹景之实例。  相似文献   

17.
岭南私家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独特流派,有其显著的风格特点.选取岭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对其造园历史、园主思想、园景特点和造园特色进行梳理探讨,总结精髓,以启发更深研究和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18.
因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独具特色,既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文要素,又扬弃融合了西方园林的造园手法。文章着重研究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布局特点,特别是中西合璧的造园手法所形成的布局样式和风格,为现代园林的设计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鉴于当前园林设计欧陆风格盛行,而忽视本土园林文化特色,空于形式,没有文化,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内涵的分析,强调中国园林的特色,唤起对中国园林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京都桂离宫是日本最著名的园林之一,是日本三大皇家园林的首席,也是日本古典第一名园。桂离宫属于江户时代的建筑,江户时代是佛法、荼道、儒意综合期的时代。因此,从造园风格上看,桂离宫也是多种风格的综合体,处处渗透着禅意和诗意,它的古朴、优雅、娴静完美地体现着日本文化的精神,表现了日本民族内心对山石草木的感知方式。体现了清、静、和、寂的日本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