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来 《农村新技术》2003,(10):21-22
对受灾严重的池塘,应采取重新补放鱼种、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以弥补洪涝和干旱造成的部分损失.  相似文献   

2.
红薯有喜光照、耐瘠薄、抗干旱等生理特性,在干旱的沙性土壤、瘠薄的红壤上也能种植.种植红薯的栽培技术简单,田间操作简便,投入低、劳动强度低,产量高.红薯的适应能力比种子作物强,对种植技术、土壤、肥料的要求不严,但要获得红薯高产,仍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使它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利用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法和GIS软件对黑龙江省1986-2015年的农业干旱灾害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农业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86-2015年,黑龙江省受干旱影响的面积最大,由其造成的受灾面积约占总受灾面积的50%以上。农业干旱导致的农业受灾率和成灾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发生中度干旱、轻度干旱、特大干旱和重度干旱的年数依次减少。通过Morlet小波分析可知,干旱受灾率在1986-2015年间呈周期性变化,变化的周期分别为3、5和14a,其中14a为变化主周期。在2016-2020年,黑龙江省干旱受灾率处于负相位,但有发生干旱灾害的可能,需要有关部门提前进行水利设施的维修、维护,做好防旱部署。通过GIS软件对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受灾率的干旱指数进行模拟可知,黑龙江省西南部是干旱高危害区,须同时做好春旱和夏旱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的一大胜景,但2009年秋冬季延至至今的干旱造成"大瀑布"大瘦身,贵州全省80多个县遭受干旱,农作物严重受灾.贵州境内多高原山地,安顺市山苍籽是当地的特色自然资源,鸿祥绿色产业公司就是开发利用山苍籽资源取得显著效益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主要农业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订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1972~2012年干旱、洪涝、风雹及低温灾害的受灾面积数据、同期粮食平均单产及四大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小麦)单产数据为样本,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受涝灾影响较严重,受灾比相对较高,而干旱受灾比相对较低;20世纪70、90年代及2000年以后黑龙江省干旱受灾比相对较高,处于较干旱阶段.20世纪70年代是低温冷害和风雹灾害相对集中的时期,80年代受灾比减弱,但后期出现反弹趋势.1972~2012年黑龙江省农业受灾程度和粮食总产呈波动性变化,受灾严重年份粮食总产基本呈下降趋势,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干旱是影响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及水稻单产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次之;对于玉米和大豆,洪涝的影响略大于干旱;小麦受干旱和低温影响较大,而风雹和洪涝次之.[结论]干旱和洪涝是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根据黑龙江省西旱东涝的特点因地制宜推广减灾技术,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手机尾号为4683的用户问:我种的红薯都裂纹特别影响商品价值,是怎么回事?专家解答:引起红薯裂纹的原因有多种:一是种植红薯的土壤可影响红薯的外观形状,一般黑色土壤易发生开裂。二是土壤中元素不平衡,吸收钙、硼不足。钙缺乏与干旱有关,或氮、钾素过多。缺硼是由于土壤干旱,或施钾过多,阻碍对硼的吸收;高温条件下,植株生长加快,因硼的移动性差,供应不及时,造成局部缺硼。三是在生长过程中,受水肥条件较好的天气影响,生长速度快,致使内外不均,导致开裂。四是与红薯的品种有关系。五是红薯染病引起。如茎线虫、根结线  相似文献   

7.
 利用唐山11区、县1991~2005年作物干旱受灾资料,对各区县作物干旱受灾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基于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理论方法,对本地区分区县农业干旱进行风险评价实例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唐山各区县种植业干旱受灾率风险水平及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根据庆阳市多年灾情数据,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受灾率及其标准化值,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分级及年景评估。结果表明,庆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冰雹、暴雨洪涝、干旱以及低温冻害,每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秋冬两季发生气象灾害次数较少,春、夏、秋初季次数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4—9月,6—8月较为明显;干旱造成的农业灾害最为严重,其次为冰雹灾害,暴雨洪涝和低温冻害最轻;塬区农业气象灾害相对较少,受灾程度较轻,川道区天气现象复杂,受灾程度严重;冰雹灾害造成的农业致灾程度均在大灾及以下,暴雨洪涝、干旱以及低温冻害3种致灾程度极端性明显,年景评估中轻灾年出现频率最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大连地区8个国家气候站及190个区域自动观测站数据,对2018年大连地区极端天气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极端天气特征及其对农业和渔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极端天气包括干旱、高温、旱涝急转和暴雨,干旱和暴雨造成农业和果业受灾减产,高温造成渔业中的海参养殖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10.
红薯虽然耐旱、耐瘠、适应性广,并且高产、稳产,但是不耐涝.红薯田间短期积水会对红薯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对储藏和育苗极为不利,红薯被水淹后易出现硬心及腐烂,积水严重的地块会造成绝收.因此,红薯栽培中预防田间积水是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趋势线法、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法及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法对1949-2016年我国粮食主产区旱灾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降低粮食主产区旱灾风险及灾害损失的措施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除江苏省外,干旱发生率均高于60%,干旱受灾率和成灾率的变异系数均在50%以上。2)东北地区各省干旱受灾率和成灾率均呈现增加趋势且通过M-K趋势检验,增加趋势显著;长江流域的湖北和四川省干旱受灾率呈增加趋势,江西和湖南省干旱受灾率呈减少趋势,但均未通过M-K趋势检验,变化趋势不显著;上述长江流域四省干旱成灾率均呈增加趋势,但只有湖北和四川省通过M-K趋势检验,增加趋势显著;黄淮海地区除江苏省干旱受灾率呈微弱线性增加趋势外,其他各省干旱受灾率均呈减少趋势,但只有安徽省通过M-K趋势检验,表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黄淮海五省成灾率均呈增加趋势,但只有河北和江苏省通过M-K趋势检验,增加趋势显著。3)M-K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旱灾受灾率变化突变点为2002年,之后呈减少趋势;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受灾率变化突变点分别为1977、1970、1983和1977年,之后干旱受灾率呈增加趋势;各省区干旱成灾率突变点如下: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1988、1977、1981和1984年,黄淮海地区的河北和江苏省分别为1961和197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和四川省分别为1986和1975年,各省区干旱成灾率在突变点之后均呈增加趋势。综上,粮食主产区干旱灾害发生率普遍较高且年际变化大,东北地区旱灾影响范围、规模以及致灾程度均呈显著增加趋势;黄淮海地区的河北和江苏省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和四川省虽然干旱影响范围和规模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但是旱灾的致灾程度却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干旱受灾率显著期普遍发生在2000年后;干旱成灾率增加趋势显著期普遍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201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2.
龙光桥 《湖南农业》2007,(11):13-13,14
红薯由于含水量高,贮藏期间极易生软腐病,该病是红薯采收和贮藏期的重要病害,如不加以重视,就会造成红薯大量腐烂.  相似文献   

13.
现在种植红薯的农户非常多,在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户发现红薯经常出现表皮粗糙斑点多的现象,影响红薯的品质.红薯表皮粗糙斑点多是红薯表皮气孔开张造成,下面根据种植环境的不同具体分析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的一大胜景,但2009年秋冬季延至至今的干旱造成“大瀑布”大瘦身,贵州全省80多个县遭受干旱,农作物严重受灾。贵州境内多高原山地,安顺市山苍籽是当地的特色自然资源,鸿祥绿色产业公司就是开发利用山苍籽资源取得显著效益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49-2008年以来干旱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分析云南省农业旱灾变化规律和粮食产能安全态势,并探讨农业干早灾害对粮食产能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干旱灾害呈现周期性波动和干旱同步性的特点,干旱轻重灾情交替出现;近10年来,干早灾害对粮食生产的致灾强度越来越大;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的年变化率均与干旱受灾率、成灾率和灾害强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以受灾率和成灾率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建立和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保证云南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全国经历了严重的干旱,上亿亩农田绝收,内蒙古地区尤为严重。赤峰市敖汉旗遭受了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干旱。全旗20万公顷耕地受灾,4.58万公顷作物绝收,由此造成的粮食减产达5.04亿千克,直接经济损失达10.87亿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7月以来,贵州全省范围内8个市(地、州)的86个县(市、区)遭受干旱,时间长,程度深,范围广,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及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利用地面自动观测站和农委资料,结合数字高程,从气象因素出发,通过将不同气象干旱指标与玉米受灾强度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对玉米受灾情况影响最大的因子。此外,分析影响农业抗灾能力因子(农用地等级),建立能够快速反映气象干旱因子、玉米受灾强度以及抗灾能力三者关系的线性方程。结果表明:4个干旱指标与受灾强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并通过了置信度为0.01和0.05的双侧显著性检验;在对农业抗灾能力因子进行分析时还发现,选取的几个因子中,相关性最大的为中等田与下等田部分。同时,将玉米的受灾强度、干旱指标以及农业抗灾能力因子三者相结合,建立线性方程,并综合分析出降水距平百分率与降水与潜在蒸散差指标能快速、准确的反映出干旱强度与受灾程度,而中等田面积的大小是影响喀斯特山区玉米受灾强的主要农业抗灾能力因子。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21,(11)
红薯作为人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百姓喜爱。锦州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是大陆性季风区,季节差异明显且干旱少雨光照时间充足,最适宜红薯的生产。本文就锦州地区红薯生产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午街铺镇自2009年入秋以来,连续四年干旱,且受灾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人畜饮水、农业生产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探究和反思干旱因素,如何发展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将成为解决午街铺镇“三农”问题探索全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景东县去冬今春降雨量特少,仅为往年同期的21%,出现了冬春4年连旱的年份,旱灾损失严重,造成粮经作物减产。据县农科局农情统计,截至3月20日,干旱造成粮经作物受灾面积42.1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受灾20.09万亩,成灾12.25万亩,绝收3.4万亩;经济作物受灾22.04万亩,成灾5.72万亩,绝收9500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84万元。县农科局积极协调做好春耕备耕物资就位,截至2月28日,各类化肥合计23499吨,农药1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