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栽培岗位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水稻栽培专家熊洪和徐富贤两位研究员共同撰写的"关于冬水(闲)田区大力发展水稻直播技术的建议"获得省委常委李昌平同志"请科技厅、农业厅研究"的批示。两位专家在建议中分析了发展直播稻技术的生产背景,介绍了人工直播技术研究进展与示范成效,分析了直播稻在冬水(闲)田区的应用前景。他们经过多年研究和调研  相似文献   

2.
<正>本报讯9月中旬,正值全国各地水稻收获的季节,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洋丰试验示范基地水稻产量喜人,亩产逾千公斤,再创历史性新高。这得益于新洋丰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密切合作,采用"良种+良肥+良法"的种植模式。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负责人,该中心以杂交水稻育种为中心,同时进行高产栽培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因此拥有良种、良法两大技术优势。2015年4月份,新洋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由中国农科院、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袁隆平院士领衔、湖南省农科院"镉低积累农作物品种筛选与选育"项目支持下的"低镉水稻技术体系"进行了现场考察和鉴定。结果显示,通过该技术培育的水稻平均含镉量下降了90%以上。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介绍,该技术通过基因组编辑技术  相似文献   

4.
"绿达177"水稻品种是由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市绿达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培育而成的一种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状况及推广应用前景,希望对农户在水稻品种选择方面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技术",是一项由农业部水稻专家组副组长、扬州农业大学张洪程教授提出的一项新型的轻简稻作技术,这项技术将传统的抛秧与先进的塑盘旱育秧、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相结合,它同样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的传统习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子和秧田操作简单、高产、稳产、高效的优点,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水稻全生育期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提高稻谷产量和品质,本研究示范了由几种药剂组合而成的水稻病虫草害全程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更多水稻"示范区选用拿敌稳、优富宽、高巧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不仅有效控制了水稻全生育期病虫害,而且符合国家绿色防控要求;"更多水稻"示范区较农民自主用药区减少了用药次数,有效控制了水稻全生育期病虫害,生态效益明显,而且水稻产量增加了9.54%,经济效益增加了1 662.0元/hm~2。  相似文献   

7.
科技要闻     
《北京农业》2012,(31):54
正我国攻克膜下滴灌种植水稻的世界难题由新疆天业集团经8年自主研发探索出的一套世界首创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膜下滴灌水稻现代化栽培技术,2011年2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种植水稻的"水作"方式,全生育期无水层、  相似文献   

8.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对水稻的种植和增产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水稻节本增效、高产稳产,且对环境危害小,使稻米安全具有保障。本文以广东省雷州市的水稻种植为例,分析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技术特点及其实际应用效益,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对水稻的种植和增产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水稻节本增效、高产稳产,且对环境危害小,使稻米安全具有保障。本文以广东省雷州市的水稻种植为例,分析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技术特点及其实际应用效益,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寒地水稻开发史上,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的水稻专家徐一戎创造了七个突破:首次创造了寒地水稻直播亩产千斤的高产纪录,首次提出寒地水稻冷害防御技术,首次提出寒地水稻"三化"栽培技术,首次完成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寒地水稻主茎11叶品种生育叶龄诊断技术模式图,首次绘制出寒地直播水稻亩产千斤栽培模式图,首次编制出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图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新沂市稻麦高产创建示范基地的水稻上开展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谷得饱"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以便研究"谷得饱"在新沂市水稻上的使用技术,为水稻创高产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谷得饱"在水稻始穗期处理使水稻叶色变深,促进水稻的生长,水稻株高增加0.6 cm,水稻产量也增加,一般增加7.08%。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水稻主产省区水稻产量占全国水稻总产的比较生产指数分析发现,我国水稻生产区域布局已由传统的南方稻作区向"北兴南衰"的水稻生产布局趋势转变,但仍以南方为主;由局部调整模型分析可知,水稻生产规模和非农就业是影响我国水稻生产区域特征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种植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增强水稻种植效益,必须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优化。该文浅析了水稻叶龄栽培技术以及水稻种植"三控技术"的优化,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14日,由中国绿色生态环境修护联盟与邯郸市亚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水稻绿色高产栽培高峰论坛暨高分子平衡缓释肥现场会"在江苏省洪泽湖农场召开。会议研讨了水稻需肥规律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及高分子材料在缓释肥生产上的应用机理及使用技术。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良种、良肥、良法与良好的耕地质量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关键。与会专家代表在洪泽湖农场实地观摩了施用"高分子平衡缓释肥"水稻的长势与成穗情  相似文献   

15.
水稻纹枯病是由稻纹枯病菌寄生引起的水稻真菌病害,俗名"花脚秆"、"烂脚瘟"、"云纹病".近年来,水稻纹枯病在豫南稻区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对水稻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宁夏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水稻生产模式正由20世纪90年代的旱育稀植向直播栽培模式转变,同时,宁夏水稻面积采用"压南扩北"的战略,要求宁夏银川北部盐碱地直播水稻的面积逐步增大,而银川北部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着宁夏水稻单产和种植面积。实践表明,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是进一步提高盐碱地水稻产量和扩大种植面积的最有效方法。笔者就开展宁夏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培育的必要性、宁夏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选育技术路线创新、回交群体的耐盐碱鉴定与筛选以及耐盐碱新品系示范推广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农业展望》2011,(8):54
《中国稻米》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协办的全国性水稻科学技术期刊。设有"专论与研究"、"品种与技术"、"各地稻米","综合信息"等栏目,兼具学术性、  相似文献   

18.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了获取更为理想的收益,就必须要对种植技术予以全面优化,确保水稻种植技术的科学与规范。为此,对水稻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从优化水稻叶龄种植技术和"三控"技术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增强水稻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种植水稻,要更为想获得更多的收入,就需要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全面的优化,确保水稻种植技术能为种植户盈利的同时,还要保障好水稻种植技术符合科学与规范。因此,对于水稻种植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潜在价值。故本文就如何优化水稻技术,来达到增强水稻种植效益的效果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水稻种植者带来帮助。内容主要是优化水稻叶龄种植技术与"三控"技术这两方面进行着手分析,来期望能够达到增强水稻的实际种植效益的目的与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主要探讨了稻菜(菌)轮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的应用优势,及其在示范推广中的注意事项,从茬口安排、技术要点、效益分析等方面介绍了"水稻-食用菌"、"水稻-西甜瓜"、"水稻-茄果类蔬菜"、"水稻-甘蓝类蔬菜"等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