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世纪40年代,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欧洲主要国家占统治地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日益尖锐化的时期,马克斯恩格斯参加了当时的革命实践活动,他们在总结欧洲革命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创建了马克思主义.伴随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等具有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国际组织.这些组织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二十五日)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联合贫苦农民进行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在列宁的领导下,创立了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在列宁领导下,捍卫马克思主义,帮助一些国家组建了共产党,支持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声援了东方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2.
<正>"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政治遗嘱"之一的《论合作社》中,列宁首次使用了"文化革命"这一概念。在俄国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了文化革命、文化建设的思想与战略。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思想是在俄国比较落后的特殊国情及西欧资本主义的包围中形成发展起来,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文化革命的系统性及长期开展进程,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立与巩固的必经阶段,其成功经验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出于推动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等的需要,列宁认识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农村现实情况相结合,形成了符合俄国实际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对当时俄国的农村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推进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为深入了解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相关内容,探寻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分析了列宁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原因和主要内容,分析认为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国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等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十分重视法制建设问题。他的法制思想以及创建社会主义法制的伟大实践,对于我们今天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分析列宁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农业发展问题始终是俄国要重点攻克的重大时代课题。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俄国农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发展理论,重视农业人才、科学技术、农业先进机械、外力保障及工农关系的列宁农业发展思想随之形成产生。列宁农业发展思想启示当代中国农业发展要吸引人才回流,创新农业技术,完善农业保障机制,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作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总结形成了我们党的一整套优良作风,主要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简称党风).无产阶级政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在执政、改革开放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考验面前,我们党能否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及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党的事业的盛衰兴亡,因此,我们在新形势下必须把党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抓紧抓好.这就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认识,从我做起,以良好的作风起带头作用,示范作用,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拒腐防变思想及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拒腐防变的重要思想,为党的拒腐防变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方向,为党在新时期根治腐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86-287
列宁的文观化是在俄国那样的大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文化观思想。列宁的文化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文化观对中国当代的启示是非常具有意义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一部分主要是阐释了列宁文化观的形成,第二部分概括了列宁文化观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也是文章的重要部分主要是论述列宁文化观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东方社会理论是列宁议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为方法论基础,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落后国家可通过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是列宁对俄国等东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的科学探索。列宁东方社会理论无论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否认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