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的主要内容,在本区域示范推广获得成功.据调查,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12.5千克.比同区传统耕作模式对照田增产9.5千克,现就该技术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埇桥区小麦耕作方式的演变及该区小麦播种的现状,提出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措施,以期为小麦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改变耕作方式与种植模式、选择优良品种、提高整地质量、合理施肥、适期适量播种、扩行机播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小麦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禹城市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要耕作模式,这种耕作模式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在高产面积、高产指标和经济效益上都有重大突破,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如何有效均衡高产冬小麦-夏玉米的配套栽培技术提出建议,以实现小麦、玉米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5.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2007~2008、2008~2009年连续2年对小麦进行3种耕作方式定位试验。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CK:浅旋耕(少耕)作业模式,耕深12 cm,耕后耙;1耕(松耕)1耙:耕深20 cm,耕后旋耕;浅旋耕(少耕):耕深12~14 cm。[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间有所差异;适当深耕,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改善土壤蓄水保墒特性,提高小麦出苗率及抗旱能力。对于前期持续干旱的特殊年份,深耕20 cm的耕作方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结论]寻找到淮北旱茬土壤适宜的耕作方式,为机播条件下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研究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已在北京具有较好灌溉条件。田间机械化水平较高和小麦、夏玉米一年两茬平作热量不足的地区生产试验3年,生产试验表明,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框架可行,尚待继续完善。此项目还在研究试验阶...  相似文献   

7.
阜阳市绿色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阜阳市绿色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制定参照的相关标准,总结其具体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良种选用、土壤耕作、播期、播种、配方施肥、科学田管、收获与储藏等方面内容,以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稻茬麦在延期播种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半冬性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期找出节本、高产、稳产、增效的耕作方式。[方法]小麦品种为洛麦23。采用5种种植方式。试验期间,调查小麦群体动态、产量及其结构、子粒干物质含量。[结果]稻茬小麦不同耕作方式的基本苗、高峰苗、有效穗数都表现出差异性,早播浅旋耕(方式5)这3项指标均最高;5种不同耕作方式中,打捆和鼠道犁的耕作方式(方式2)比其他耕作方式成本高,打捆方式的经济效益最低,早播浅旋耕(方式5)的经济效益最高。[结论]早播稻茬小麦可以争取足够基本苗,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获得高产。在秸秆还田、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机耕作业成本是增加单位面积效益的途径之一,因此减少灭茬碎垡的作业次数可以作为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选种、建立耕作与管理体系、合理施肥、适期足墒下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从而为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使小麦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漯河市根据本区域小麦生态环境特点,运用成熟的耕作、水肥管理(如平衡施肥、土壤水肥高效利用、保护性耕作、水肥协同管理)等技术,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技术,为本区域小麦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要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科19是由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于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0010).方城县于2010年示范种植新科19,该品种表现出抗病性强、高抗倒伏、成熟早、品质优、产量高等特点,大田种植产量一般在700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800kg/667m2.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播前准备 (一)实施小麦、玉米一体化耕作系统工程 1、一体化耕作施肥 实施小麦、玉米一体化耕作技术,采取小麦播前深耕,增施有机肥统管全年;玉米免耕,着重追施化肥.两季氮、磷肥科学配比,小麦着重磷肥,玉米着重氮肥,氮肥比例以4∶6、磷肥比例以6∶4为宜.推广全年秸秆还田及种地、养地相结合,奠定小麦、玉米双高基础,达到相互衔接、互补,季季增产,全年丰收.  相似文献   

12.
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是涉及种子施肥、植保、耕作制度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现从品种、播期、施肥、耕作和轮作制度、肥密群体以及抗病6方面,对小兴安岭麦区小麦单产突破5 250 kg.hm-2的栽培技术集成进行探讨,以期为生产上小麦模式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的产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苍溪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整地,播种、实行生态耕作技术、科学施肥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来,随着耕作栽培、水肥条件、种植品种的改变,危害小麦的白粉病逐年加重.特别是高产社队,由于水肥充足,群体结构大,加之种植多是郑州761品种,发病更重,部分麦田未到成熟期就成片死亡,严重威胁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南阳市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包括小气候、耕作习惯、施肥习惯、品种选择、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等方面,以期提高南阳市小麦产量和效益,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沿淮地区小麦生产机械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淮地区是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原有小麦生产机具已成为高产增效的技术瓶颈。应用新技术、新机具及新耕作工艺达到优质增产和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方式组合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在深翻机条播、浅旋机条播、浅旋撒播及免耕机条播4种耕作方式下。选用郑麦9023分别采取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处理方式。结果表明:深翻机条播耕作方式能够获得小麦高产,尤以稻秸还田处理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耕作还田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差异主要体现在稳数和穗粒数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连续的干旱造成地面水资源减少。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的发展。提高旱地小麦单产将成为提高小麦总产的重要途径。缺水是影响旱地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迅速提高肥力的施肥技术.培育壮苗的播种和群体控制技术,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9.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实现湖北省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从小麦生产的种子要求、耕作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湖北省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湖北省及相似地区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信阳作为河南唯一的稻茬麦区,其小麦生产占据农业生产重要地位.由于信阳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各种灾害发生频繁.加之,信阳农业生产实行"稻麦两熟轮作制"等独特的耕作方式,小麦播种面积因农业政策有很大程度的减少.因此,信阳小麦总产、单产较省内其他地区,相对较低.小麦高产品种培育与利用对保持信阳地区粮食产量和基础经济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