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祝县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处,境内海拔2040-4874m,年平均气温-1-1.3℃,无绝对无霜期,属典型的高原高寒牧区,牦牛是这一地区特有的传统优势畜种之一。近年来由于雪灾、寒流霜冻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草原退化、生态植被的破坏等因素,使本来就处于高寒牧区严  相似文献   

2.
马头山羊产于湖北、湖南以及邻近四川、贵州的武陵山一带,其中以湖北西北山区居多,陕西、河南、重庆、江苏、浙江、江西等十余个省市均有少量分布,是国内山羊地方品种中生长速度较快、体型较大、肉皮兼用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1]。马头山羊主产区海拔1 000 m,最高处达3 052 m,年平均日照1 352~1 972 h(小时),年均气温15~16℃,相对湿度70%~80%,降水量800~1 500 mm,无霜期150~230 d(天)。土壤以黄土为主,pH值5·0~6·8,具有耐寒耐旱、抗逆性强、耐粗饲和采食能力强等特点,适宜于广大山区(牧区)放牧和农区、半农半牧区圈养[2]。1体型外貌马头山…  相似文献   

3.
牦牛冷季放牧加补饲育肥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高寒牧区特有的畜种 ,由于它所处的严酷生态自然环境的制约 ,一直处于夏活秋肥、冬瘦、春乏死亡这一恶性循环之中。近年来虽然开展季节畜牧业生产模式 ,大大减少了春乏死亡 ,但是春乏对牦牛业的发展仍是一大制约因素。为了探讨“补饲”对牦牛越冬的积极作用 ,在冷季对牦牛进行了放牧加补饲的育肥试验 ,以便大幅度提高牦牛业的整体经济效益。1 试验地自然环境试验地设在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乡红疙瘩村。该乡地处祁连山区 ,气候寒冷 ,相对无霜期 90~ 12 0天。平均气温-0 2~ 1 4 2℃ ,极端低温 -30℃。降水量 2 6 5~ 416mm。主要…  相似文献   

4.
<正> 试验目的,在于探索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在川西北高原的适应性以及在什么气候条件下结籽。一、试验地区的自然特点阿坝县地处川西北,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海拔在3275公尺,年平均气温3.4℃,常年积温1900℃左右(指0℃以上积温,牧区在1400℃左右),年最高温27.1℃,最低温-29.7℃,绝对无霜期20  相似文献   

5.
饲乔地为祁连山高寒牧区的肃南县韭菜沟乡和雪泉乡,均为纯牧业乡,平均海拔为2600m左右,属半湿润山地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在250-350mm之间,无霜期为90-120d,年平均气温在2.4℃,草原类型属草甸草场和草原草场。  相似文献   

6.
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地处青海省东北部,北靠祁连山,南邻青海湖,总面积3.4万km~2,牧区占总面积的92%以上。境内牧区海拔在3200m以上,地形复杂,年均气温在-1.3——5.7℃之间,无绝对无霜期,牧草生长期不足百天。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旱、风、冻、雹、雪等自然灾害频繁,是影响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过去,由  相似文献   

7.
<正> 川西北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东经97°31′~104°,北纬26°~34°20′之间,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分布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原上,气候寒冷,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温在-1.6~3.2℃;最高日均温在8~12℃之间;绝对最低气温达-40℃。年相对湿度60~70%;年降水量500~800毫米,雨量集中在4~10月。土壤以亚高山、高山草甸土为主,偏酸,富含有机质,使川西北草地生长着丰富的高山植物群落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高原型藏羊是青海省藏羊的主体,占全省藏羊的90%以上,是青海省藏羊的代表型。主要分布在海北、海西、海南、黄南、玉树、果洛六州的广阔高寒牧区,由于分布面积很大,地区间海拔及生态条件不尽一致。青北地区:冷季草场海拔3 400~3 700 m,暖季草场4 000 m左右,年均气温-1.6℃,无绝对无霜期,最热月(七月)均温10.6℃,最冷月(一月)均温-15.2℃,年降水量325.3 mm,年均风速3.9 m/s,年均相对湿度55%,青草期约5个月;青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我省现有各类牛只500万头,其中牦牛480万头、黄牛20万头,以自然条件的不同,其产区可分为青南高寒牧区、环湖区、东部农业区三大部分。青南高寒牧区:包括玉树、果洛两州和黄南州的泽库、河南两县。海拔3,500—5,000米之间。低温寒冷,平均温度-5.9℃—3.7℃,日较差大,年降水量一般在500毫米以上,无绝对无霜期。仅谷地可种植青稞、燕麦、莞根等饮料作物。全区草场属高山、亚  相似文献   

10.
护羊犬是呼盟牧区牧民放牧牛羊的主要工具,为查清犬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的种类,为防治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自1990~1996年,我们分别在不同苏木地区共剖检护养犬7只,对犬的寄生虫作了初步调查。】自然概况鄂温克族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盟南部,北纬47"32'50"~49"15'37"、东经180°48'02"~121°09'25",全旗海拔在650~1700m,年均气温-2.4℃,最高气温35.6℃,最低气温-40.5℃,无霜期115天左右,积雪期190天左右,年降雨量400mm,一般风速5m/秒,最大风速25m/秒。全旗总面积19.111平方公里,其中可利…  相似文献   

11.
<正>红豆草,又名驴食豆、驴喜草。是多年生豆科牧草,适应性强,喜温暖半干燥的气候条件,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2~13℃、年降水量350~500 mm的地区生长。在海拔3 500 m左右的甘南高寒牧区也能种植。茎秆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因含丹宁,家畜采食后不得臌胀病。干草产量可达600~1000公斤/亩,为各类畜禽所喜食。被誉为"牧草皇后"。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青南牧区9个地面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双线性插值、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牧草生长季、青草期、牲畜抓膘期和掉膘期等牧业生产关键期的时空变化特征,预估了未来在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情景下2015―2035年牧业生产关键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61―2013年,青南牧区牧草生长季、青草期以及牲畜抓膘期开始日提早、结束日推迟,持续日数显著延长,延长速率分别为2.5、4.8、4.6 d·10 a-1,而牲畜掉膘期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平均缩短4.0 d·10 a-1。2)近53年,青南牧区牧草生长季、青草期、牲畜抓膘期及牲畜掉膘期4个指标均发生了气候突变,突变时间在1997/1998年;其中牧草青草期存在8~12、16~18年的周期,牲畜抓膘期及掉膘期4~6、8~12、16~18年的振荡明显。3)在RCPs情景下,未来20年青南牧区牧草生长季、青草期、牲畜抓膘期平均分别延长11.5~21.5 d,牲畜掉膘期缩短15.7~18.1 d,将十分有利于青南牧区的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1藏猪平衡营养饲料考量因素 1.1藏猪的原产地放牧特点 藏猪原产地为海拔2500~4300m的青藏高原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12℃,年降雨量600~700mm,无霜期110~120d,冬季最低-15℃。饲草单一、低质、稀少,以采食野生饲草的茎叶和籽实为主,寒冬缺料季节补饲少量荞糠、蚕豆叶、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等单一粮食和农副产品。  相似文献   

14.
1牧草适宜的生物特性 南充市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为15.9℃-17.7℃,最热为7月下旬和8月上旬,平均温度为26℃-28℃,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7.2-1144mm,几年出现一次不同程度的干旱(即伏旱)。无霜期为296-341d,无霜期长,海拔高度210-850m,北高南低走势,嘉陵江穿越该市七个县级行政区域,即为顺江而下的地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一次草地资源普查,南充市有各种可饲用野生牧草96个科,326个种,牧草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特点为:春季(2~4月)返青发芽,夏季(5-7月)生长茂盛、为初花期,秋季(8-10月)30盛花、结籽成熟期,冬季(11~1月)为枯黄期。此特点为南充市引进优质牧草栽培奠定了基础,所以大多数优质牧草都能在南充这种地理气侯环境下生长,并有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海拔2 040~4 874 m之间,年均气温-1~1.3℃,无绝对无霜期,自然环境恶劣,属典型的高寒牧区.牦牛是天祝县的优势畜种,是当地牧民群众的主要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牦牛肉不仅是当地群众的主要肉食资源,而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远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牦牛资源,发展具有天祝特色的肉牛生产,对高寒牧区肉牛产业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海拔2 040~4 874 m之间,年均气温-1~1.3℃,无绝对无霜期,自然环境恶劣,属典型的高寒牧区。畜牧业为传统的支柱产业,全县现存栏山羊、绵羊53.1万头,牦牛8.98万头,尤其天祝白牦牛为世界珍稀牦牛品种。由于牦牛特有的品种特性和严寒的地域限制,导致我县牦牛产犊率较低,通常适龄母牦牛3年产2犊或2年产1犊。由此,如何提高犊牛成活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牦牛犊腹泻病是引起犊牛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作者和同事们在基层多年工作的实践积累,采用中西医结合施治,获得良好疗效,仅供参…  相似文献   

17.
1技术指标无霜期180~220天,日照时数2300~2900小时,10℃以上的积温在3800~4600℃的青贮玉米种植区,两季每亩(667平方米)可产优质的鲜饲草(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四种芒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气候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4种芒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水平和气候模式,本文通过查阅馆藏标本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对4种芒属植物野生居群所在地的地理因子和气候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水平分布的范围111.48~120.81°E,28.18~34.82°N,垂直分布范围为0~321m,荻(M.sacchariflorus)的水平分布范围为29.90~47.53°N,106.27~113.76°E,垂直分布范围为-1~1 455m,五节芒(M.floridulus)的水平分布范围为19.14~38.33°N,104.78~122.39°E,垂直分布范围为0~1 650m,芒(M.sinensis)的水平分布范围为18.81~43.56°N,100.44~127.55°E,垂直分布范围为-12~1 678m;芒属植物分布的气候模式为:年平均降雨量202.40~2 444.00mm、年积温2 074.00~8 500.00℃、平均温度1.20~24.40℃、夏季极端高温30.90~45.20℃、冬季极端低温-23.21~10.64℃、1月份平均气温-24.10~18.70℃、7月份平均气温18.00~32.70℃、全年无霜期110.00~365.00d,年累积日照时间511.00~2 868.00h;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芒属4个种的第1主成分均可命名为气温因素,且起主导作用是1月份平均气温和全年无霜期;第2主成分则主要由年降雨量和日照时间决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芒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气候适应性强,具有作为能源植物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普那菊苣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普那菊苣Cichorium inlybus物候期、积温需求、生长速度、产草量、再生速度、茎叶比、营养成分动态和养分需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那菊苣莲座叶丛期最长,为80 d以上,抽苔到孕蕾、孕蕾到开花时间较短,只有14 d左右,开花到成熟为35 d左右;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生育期从157 d减少到135 d;正常开花结实所需积温为2 950℃左右,达不到2 200℃则不能正常完成整个生长发育周期;顶峰生长速度为3.01 cm/d,平均生长速率为1.35 cm/d;平均高度增长与0~30 cm土层含水量、降水量累积和≥0℃的积温累积显著相关,并符合柯布-道格拉斯函数:lgY=C B1lgX1 B2lgX2 B3lgX3;刈割高度以40 cm左右为最好;栽培因子对产草量影响大小为密度>N肥>K肥>P肥,产量≥84 181.5 kg/hm2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密度74 790窝/hm2,N肥168.75 kg/hm2,K2O肥34.5 kg/hm2,P2O5肥232.5 kg/hm2。  相似文献   

20.
金湖县蚕业生产调研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湖县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中部偏西地区,年平均气温15℃左右,温度变化范围约在-9~38℃,降水量1350mm左右,日照时数约为1900h,无霜期230d左右,全县总面积139400hm2,耕地面积34500hm2,总人口360366人,其中农业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