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建立小鼠乳房炎模型,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经第4对乳腺注入50μL的生理盐水、1.0×105CFU/mL和2.0×105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观察乳腺组织的外形和组织切片的变化;结果表明,注菌后24 h,小鼠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乳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症状,组织病理学显示腺泡腔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泡腔间隔增宽。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诱发试验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2.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小鼠试验性乳腺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只泌乳8~10天饲喂基础曰粮的BALB/c母鼠随机分成5组(n=4),(A)健康对照组、(B)生理盐水组、(C)1.0×102个/50 μ L接菌组、(D)5.0×102个/50 μ L接菌组和(E)1.0×103个/50 μ L接菌组.健康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将灭菌生理盐水、1.0×102个/50 μ L、5.0×102个/50 μ L和1.0×103个/50 μL细菌悬液各50 μ L,经乳头管注入B、C、D、E各组小鼠第4对乳腺内(双侧).接菌后24h处死小鼠,取部分乳腺进行组织学观察,部分乳腺匀浆测定金黄色葡球菌数及ELISA测定TNF-α含量.C组乳腺病变不明显.D组乳腺腺泡局部崩溃严重,少量腺上皮坏死、脱落,小毛细血管充血、少量出血,间质轻度水肿,腺泡内、间质中有噬中性粒细胞浸润.E组乳腺病变进一步加重.各接菌组母鼠乳腺组织细菌数和TNF-α含量随接菌剂量的增加而上升(P<0.01).结果表明各接菌量均可诱发小鼠乳腺炎,但C组乳腺组织病理变化较轻,D组乳腺组织病理变化较明显,较E组乳腺组织病理变化轻微,易于进一步监控乳腺的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治疗作用效果.因此本试验选用5.0×102个/50 μ L作为造模剂量,有利于进一步监控乳腺的病理变化及药物的治疗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超抗原毒素在其产生菌引起的乳腺炎中的作用,本研究纯化制备了重组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rTSST-1),并以5μg、15μg和30μg 3个剂量接种小鼠乳腺,结果显示3个剂量均引起了小鼠乳腺眼观炎症变化,并随着感染剂量加大病变呈现加重趋势。以1×10~2cfu和1×10~3cfu两个剂量的S.aureus R8菌株感染乳腺后24h眼观均出现了红肿变化,48h、72h时出现了化脓、干酪样坏死,且高剂量组病变重于低剂量组。进一步比较研究了以rTSST-1(15μg)、S.aureus R8(1×102cfu)和rTSST-1(15μg)+S.aureus R8(1×102cfu)等接种小鼠乳腺后对乳腺的影响,结果显示rTSST-1组小鼠乳腺眼观病变最轻,S.aureus R8组最重;接种24h后观察组织病变,结果显示rTSST-1组与rTSST-1+S.aureus R8组病变相近,小鼠乳腺腺泡形态边缘不完整、腺泡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然而S.aureus R8组小鼠乳泡形态边缘破坏严重但嗜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少于前两组。乳腺活菌计数结果显示,S.aureus R8组小鼠的活菌数显著高于rTSST-1+S.aureus R8组。本研究结果显示TSST-1可单独引起小鼠乳腺炎症,而在TSST-1与S.aureus同时感染乳腺时,TSST-1减轻了乳腺组织的炎症程度。这一结果显示TSST-1引起的小鼠腺泡中嗜中性粒细胞的大量浸润可能对促进乳腺中S.aureus的有效清除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为有效防控S.aureus引起的奶牛乳腺炎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IL-1β和IL-8的表达及损伤程度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子宫内膜组织进行体外感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两种细菌刺激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的表达量,并用HE染色法观察两种细菌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1×10~5~1×10~9 CFU/mL大肠杆菌体外感染后,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6、IL-1β和IL-8 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浓度为1×10~5、1×10~6 CFU/mL时,IL-6、IL-1β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感染浓度为1×10~7 CFU/mL时,IL-6、IL-1β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感染浓度为1×10~6 CFU/mL时,IL-8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感染浓度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感染1×10~5~1×10~9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时,IL-6、IL-1β及IL-8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相同浓度的大肠杆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IL-6、IL-1β及IL-8 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P0.01)。HE切片染色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感染后仍有部分上皮细胞保留,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上皮细胞全部脱落。本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组织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不同。大肠杆菌感染后,促炎性细胞因子被显著上调,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破坏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为运用动物实验评价植物乳杆菌FEED8的抗氧化效果。将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FEED8活菌体不同剂量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10~6、1×10~8、1×10~(10)CFU/mL)、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然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别使用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FEED8组别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FEED8菌液,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脱脂乳。通过检测小鼠血清、脑、肝脏中的GSH-Px活力、SOD活力、T-AOC含量、MDA含量评价抗衰老效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灌胃FEED8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脑、肝脏中SOD活性、GSH-Px活性和T-AOC含量均有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且差异性随FEED8浓度升高而增强。可以得出,植物乳杆菌FEED8对衰老小鼠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剂量的柴桂口服液作用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所诱导的小鼠体内炎症模型,探讨柴桂口服液对LPS诱导小鼠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将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地塞米松组和柴桂口服液Ⅰ~Ⅳ组(2.5、5、10、15 g/kg体重)。各给药组小鼠连续用药5 d后,腹腔注射10 mg/kg体重的LPS诱发炎症反应。LPS处理后6 h,所有供试动物采样测定脾脏组织TNF-α、IL-6、IL-8、IL-1β和NO的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PS组小鼠脾脏组织TNF-α、IL-6、IL-8、IL-1β和NO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柴桂口服液各剂量组小鼠脾脏组织TNF-α、IL-6、IL-8、IL-1β和NO含量较LPS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LPS组小鼠脾脏组织TNF-α、IL-6、IL-8、IL-1β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柴桂口服液各剂量组TNF-α、IL-6、IL-8和IL-1β基因表达水平较LPS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果表明,柴桂口服液可以降低LPS诱导的小鼠体内炎症因子表达及分泌,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取25只分娩8~10d的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5组(n=5),分别为阴性对照、生理盐水(pss)组和不同剂量金黄色葡萄球菌(1.0×102cfu/50μL、1.0×103cfu/50μL、5.0×103cfu/50μL)试验组,经乳头导管对第4对乳腺50μL/只注射,24h后观察结果,一侧乳腺甲醛固定制作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另一侧冰上研磨后取匀浆用高盐甘露醇鉴别培养基进行细菌计数,检测组织匀浆上清中的TNF-α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组随着注射细菌数量的增加,病理变化加重,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显著增加,乳腺匀浆中TNF-α含量明显升高。结果表明,注射1.0×103cfu组可以引起较典型的小鼠乳房炎,且病理变化适中,适合用来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乳房炎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分离自白蚁肠道的坚强芽胞杆菌-CX10(Bacillus firms-CX10)菌株的安全性,进行坚强芽胞杆菌-CX10菌株经口灌胃和腹腔注射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试验分为生理盐水正常组、低剂量组(1.5×10~4CFU/mL)、中剂量组(1.5×10~6CFU/mL)和高剂量组(1.5×10~8CFU/mL),分别连续灌胃和腹腔注射3 d,每天2次,7 d后处死小鼠剖检。结果表明,试验各组小鼠无中毒反应和死亡,小鼠的精神状态、食欲和行为等在一般健康等级中处于I级,剖检小鼠脏器均未见病变;低、中、高剂量组及对照组小鼠体增重、血液学指标、血生化指标以及脏器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对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镜检结果显示,坚强芽胞杆菌-CX10对小鼠主要脏器均无明显致病理变化。由结果可知,白蚁源坚强芽胞杆菌-CX10菌株生物学特性良好,且对小鼠安全无毒,初步确定了菌株的安全性,对开发微生态制剂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蒙药成分复方对乳房炎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利用乳腺内注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菌悬液的方法制备小鼠乳房炎病理模型;模型制备24 h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蒙药成分复方组分别灌胃环丙沙星、生理盐水、蒙药成分复方水溶液,连续给药3 d,每天1次;于注射菌液后24 h(治疗前)和给药后72 h(治疗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母鼠乳腺组织匀浆中的TNF-α、IL-6含量和乳腺内菌落数。结果表明,蒙药成分复方可以修复由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造成的乳腺组织损伤,显著降低乳房炎模型小鼠乳腺组织中的TNF-α、IL-6含量和乳腺菌落数(P0.05)。蒙药成分复方可以治疗由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小鼠乳房炎。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诱导的子宫内膜炎的损伤机制,将24只8~10周龄、体重30~35 g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3个炎症模型组分别使用留置针向小鼠子宫内灌注1×106、1×108、1×1010CFU/mL的大肠杆菌25μL,对照组向小鼠子宫内灌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进行剖检,通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炎症通路核因子κB(NF-κB)的水平。结果表明:1×1010CFU/mL大肠杆菌可使子宫内膜层与肌层无明显界限,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增加(P<0.05),促进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P<0.001),促进炎症通路NF-κB的激活(P<0.05)。综上,使用1×1010CFU/mL大肠杆菌灌注小鼠子宫24 h可成功建立子宫内膜炎模型,为进一步探究由大肠杆菌诱导的子宫内膜炎的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分离并鉴定致病性无乳链球菌并构建小鼠乳房炎模型。试验从病牛乳汁中成功分离并鉴定1株无乳链球菌(命名为HZ-032)。HZ-032以10~4CFU菌量感染哺乳期小鼠,同时设相同剂量无乳链球菌ATCC 13813菌悬液组、阴性对照(等体积无菌PBS)组及空白组作为对照,观察攻毒后小鼠乳腺组织病变并进行组织细菌载量的测定;制作乳腺组织石蜡切片,经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乳腺组织中IL-1α、IL-6、IL-10、TNF-α4种炎性因子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感染组小鼠乳腺组织可分离出大量HZ-032菌株;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感染后小鼠乳腺组织较阴性对照和空白组明显观察到乳腺上皮细胞溶解,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TCC 13813和HZ-032处理组中IL-1α、IL-10、TNF-α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IL-6在HZ-032处理组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从患病奶牛乳样中分离1株致病性无乳链球菌HZ-032,并使用该菌成功构建小鼠乳房炎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无乳链球菌致乳房炎的相关致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将120只泌乳8~10d的初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Ⅰ,Ⅱ组皮下注射0.1mL生理盐水,Ⅲ,Ⅳ,Ⅴ组分别按10,20,30μg/kg体质量注射0.1mL rhG-CSF;24h后,Ⅰ组第4对乳房每侧灌注25μL生理盐水,Ⅱ~Ⅴ组灌注等量含1.5×107 CFU/mL大肠杆菌菌液。于感染后0,24,72,120h,每组选取6只小鼠,检测血液白细胞数量、血清TNF-α含量、乳腺组织大肠杆菌数量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整个试验期间,Ⅴ组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均显著高于Ⅰ,Ⅱ,Ⅲ,Ⅳ组,Ⅳ组高于Ⅱ,Ⅲ组,Ⅲ组高于Ⅰ,Ⅱ组,Ⅱ组高于Ⅰ组;血清中TNF-α含量比较,24h时,Ⅱ组显著高于Ⅰ,Ⅲ,Ⅳ,Ⅴ组,72和120h时,Ⅱ,Ⅲ,Ⅳ,Ⅴ组显著高于Ⅰ组,Ⅱ,Ⅲ组显著高于Ⅴ组;120h时,Ⅴ组未检出大肠杆菌,且乳腺组织无明显炎症损伤,Ⅱ组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Ⅲ,Ⅳ组,Ⅲ组极显著高于Ⅳ组,其中Ⅱ组小鼠乳腺腔和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结构紊乱,Ⅲ组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Ⅳ组组织结构完整,组织损伤轻微。结果表明,rhG-CSF能通过升高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和TNF-α浓度,达到提高病原菌清除率,从而减轻组织损伤的目的,且以30μ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中草药提取物(ZY)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调节作用。选取72只产后3~5 d SPF级昆明雌鼠,随机选择12只为空白对照组(BC组),其余6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M组)、阳性对照组(Dex组)以及中草药提取物高(ZY-H组)、中(ZY-M组)、低(ZY-L组)剂量组,每组12只。除BC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对环境适应后进行乳腺炎造模。造模结束2 h后,ZY-H组、ZY-M组、ZY-L组小鼠分别给药16、8、4 mg/g中草药提取物,Dex组小鼠腹腔注射5 mg/k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BC组及M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连续处理7 d。结果显示,M组小鼠乳腺组织中乳腺腺泡及腺泡管结构遭到破坏并伴有炎性浸润。与BC组相比,M组病理组织学评分极显著升高(P<0.0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M组相比,...  相似文献   

14.
探讨山豆根多糖对PRRSV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将7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依据前期已经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的感染条件,D组、E组、F组、G组小鼠于试验第1、2、3天分别采用口服、滴鼻和腹腔注射3种途径联合感染PRRSV病毒原液1.0mL/只,A组、B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只。第4、5、6天,A、D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10g。B组小鼠腹腔注射5.0mg/kg的脂多糖(LPS)溶液,C组、E组、F组、G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山豆根多糖(200、50、100、200mg/kg)。供试小鼠均于第14天处死,并取其脾脏制备匀浆。采用ELISA检测脾匀浆中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显示,PRRSV感染小鼠后能升高小鼠脾脏匀浆内TNF-α、IL-1β、IL-6、IL-8、IL-10和MCP-1水平,50mg/kg~100mg/kg剂量的山豆根多糖能降低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表明,山豆根多糖能有效降低PRRSV感染小鼠脾脏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构建的小鼠大肠杆菌乳房炎模型对生殖机能的影响,试验用浓度为6×10~9个/mL的大肠杆菌按体重19.03 mL/kg注射泌乳母鼠,然后测量体温,检测血液中白细胞数量,PCR扩增泌乳母鼠乳腺中大肠杆菌目的基因片段,观察病理组织切片,采集泌乳母鼠卵母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人工成功诱导出泌乳母鼠大肠杆菌乳房炎模型;泌乳母鼠注射大肠杆菌菌液后其体温和血液中的白细胞数变化不明显(P0.05);从泌乳母鼠乳腺组织中扩增出大肠杆菌目的基因片段;泌乳母鼠乳腺腺管及腺泡上皮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化脓性乳腺炎病变;泌乳母鼠的卵母细胞发育到MⅡ期的成熟率显著降低(P0.05)。说明人工诱导的泌乳母鼠大肠杆菌乳房炎模型对其卵子的发育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人参皂苷的免疫促进作用,本试验将50只昆系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及免疫抑制小鼠人参皂苷高(0.1 ML/d)、中(0.5 mL/d )、低(1 mL/d )剂量组,免疫抑制小鼠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75mg/kg.BW)造模,分别检测小鼠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和血清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人参筇苷等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CD4+/CD8+T琳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小鼠血清TNF-α的含量均有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和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乳房炎动物模型和系统性的乳房炎病理变化研究是深入研究乳房炎的基础。本研究以分娩后7~12 d的C57BL/6小鼠为模型动物,将从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50μL(1×107CFU)或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通过乳导管将缓慢注入小鼠第4、5对乳腺,分别于感染后2、4、8、12、18、24、36、48、60 h和72 h处死小鼠,对乳腺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的观察。结果显示,对照小鼠乳腺结构完整,连接紧密,腺泡腔充满乳汁,而试验组小鼠2 h即有免疫细胞出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乳腺内的免疫细胞数量逐渐增加,60 h时小鼠乳腺组织开始脂肪化退变。本研究结果,对奶牛乳房炎乳腺病理变化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也为进一步进行乳腺免疫机制研究奠定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益母草碱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子宫内膜炎的抗炎作用。【方法】将60只6~8周龄雌性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经阴道灌注50μL PBS缓冲液,其余组经阴道灌注50μL LPS(1 mg/mL)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疾病模型。造模后,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7.5、15.0、30.0 mg/kg益母草碱,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5.0 mg/kg地塞米松,每6 h 1次,连续3次。造模24 h后处死小鼠,测定各组小鼠子宫指数;通过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子宫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子宫指数、子宫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与MPO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益母草碱能不同程度降低LPS诱导子宫内膜炎小鼠的子宫指数、子宫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火炭母口服液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火炭母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药物组小鼠灌胃庆大霉素(20 mg/kg),火炭母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16、8和4 g/kg火炭母,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给予等体积的PBS,连续给药8 d。预防性给药2 d后,空白对照组小鼠灌胃0.2 mL PBS,其他组小鼠一次性灌胃0.2 mL 5×104 CFU/mL鼠伤寒沙门菌溶液。给药结束后处死小鼠,解剖取肝脏,制作组织切片并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平板培养基培养肝脏组织悬液检测小鼠肝脏载菌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干扰素(IFN-α)、IFN-β、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TANK结合激酶1(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肝脏病理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脏有淤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明显肿胀、排列紊乱,胞质染色加深,肝细胞坏死和凋亡;经火炭母处理后,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组织中少量炎症细胞,淤血及肝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情况得到改善,肝细胞染色深、轻微肿胀、排列紊乱,而中、低剂量组除肝细胞胞质染色深、轻微肿胀、排列紊乱外,其他病变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中鼠伤寒沙门菌负荷显著增加(P<0.05),IRF3、P-IRF3、IFN-α、IFN-β和IFN-γ表达显著下降(P<0.05),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则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火炭母各剂量组小鼠肝脏中鼠伤寒沙门菌负荷均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火炭母能明显增强TBK1蛋白的磷酸化和IRF3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P<0.05),增加IFN-α、IFN-β、IFN-γ的蛋白水平(P<0.05),且能显著降低TNF-α和IL-1β的分泌(P<0.05)。【结论】火炭母可能通过上调TBK1-IRF3途径诱导IFN产生,缓解鼠伤寒沙门菌感染致小鼠肝损伤,以8 g/kg给药剂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叶下珠醇提物对攻毒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毒素小鼠血清、肝、脾和空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K)、肠炎沙门菌毒素组、叶下珠醇提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40 mg/mL、20 mg/mL和10 mg/mL)。各组灌胃叶下珠醇提物7 d,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肠炎沙门菌毒素,24 h后采血,扑杀各组小鼠,快速分离肝、脾和空肠组织,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IL-6、TNF-α和IL-10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肠炎沙门菌毒素组小鼠腹泻等临床症状明显,剖检可见肝、脾、肠出血肿胀等病变,叶下珠醇提物各剂量组小鼠临床症状和脏器损伤均明显轻于肠炎沙门菌毒素组。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肠炎沙门菌毒素组血清中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TNF-α和IL-10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肝、脾和空肠中IL-6、TNF-α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IL-10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