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确定重庆市荣昌区2个养鹅场发病雏鹅的病原,采集2个鹅场发病鹅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获得9株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常规的染色、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测定,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鉴定其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同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能够致雏鹅死亡;分离菌对大观霉素、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取铁力市地区某鹅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疑似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鉴定、PCR鉴定、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2株细菌均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对头孢氨苄、头孢噻肟、氟苯尼考高敏,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中敏,对环丙沙星、磺胺嘧啶、利福平不敏感。说明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可作为此养鹅场防治病的首选药物,其他药物需减少或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3.
从贵州省某临床发病鹅群分离出细菌1株,经形态学、生化特性、基因序列分析和血清型鉴定,证实该菌为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AR).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RA对10 d雏鹅肌肉接种半数致死量(LD50)为1.096×107cfu,死亡鹅脑、肝脏处可分离到相应RA.结果为贵州省养鹅业疫病防控及在防疫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免疫接种时选择适宜的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7种鸭源细菌的分离与16S rDNA测序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死鸭的脏器中无菌分离细菌.根据培养特性、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和生化特性,鉴定出7种细菌分离株.以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16S rDNA试剂盒扩增其DNA片段,测序后NCBI网站进行BLAST搜索比对,鉴定出细菌种类,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施氏假单胞菌、浅绿气球菌和麦氏棒杆菌.前3种为鸭的常见分离菌,其余的较为少见.因此在鸭病控制过程中应注意可能存在一些不常见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5.
为确诊某朗德鹅养殖场大批雏鹅出现腹泻、急性死亡的病因,采集患病雏鹅心脏、肝脏、肾脏等病料接种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麦康凯和伊红美蓝等细菌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分离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和抗菌药物药敏分析。结果显示:鉴定得到1株肠道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和2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3株分离菌对小鼠均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分离株对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B敏感,对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诊断分析结果为朗德鹅养殖场雏鹅大肠杆菌病和沙门菌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化特性、药敏情况、血清型和致病性,从扬州郊区发病鹅场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玻片凝集试验,确定为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对病料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经过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没有发现鹅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和小鹅瘟病毒。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滴鼻3种途径感染鹅,出现100%的死亡率,说明分离株对扬州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同时提示在鹅的免疫计划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从送检病死鹅及鸭中分离得到一种细菌,经分离培养、细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16S RNA基因测序分析,证明该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经药敏试验发现5株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氯霉素、美洛西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均敏感,而对氧氟沙星、妥布霉素表现耐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最近吉林地区某鸭场大量鸭病死的原因,对该鸭场送检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成功分离出一株革兰阴性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 RNA鉴定及序列测序分析、玻片凝集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等对分离菌进行鉴定,16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与鸭疫里默菌同源性达到99%;该菌能够使雏鸭死亡且致病性较强。结果表明,该鸭场鸭群死亡原因是1株血清2型鸭疫里默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原发或继发性的鹅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侵害鹅的生殖器官,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该试验从病鹅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对分离菌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等一系列的系统鉴定,并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确定该菌为鹅大肠杆菌。动物试验证明,该菌株对雏鹅有很高的感染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0.
鹅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原发或继发性的鹅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侵害鹅的生殖器官,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该试验从病鹅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对分离菌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等一系列的系统鉴定,并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确定该菌为鹅大肠杆菌。动物试验证明,该菌株对雏鹅有很高的感染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1.
刘文华  苏敬良 《中国家禽》2004,8(Z1):233-235
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侵害雏鸭,也可感染雏鹅和雏火鸡等其它禽类。由该菌引起的鸭疫里默氏菌病呈世界范围分布,目前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现一种能引起鸭鹅呼吸道感染的新细菌,该菌的临床症状与RA相似。1994-1995年期间,在德国北部从30%以上的败血症死亡的商品鸭中分离到一种类RA菌,这些菌株大多是从患病鸭鹅的呼吸道和脑组织等处分离得到。这些病例的症状和病变与RA引起的渗出性败血症感染很相似。其实早在1978年就曾在德国的番鸭中分离到该类细菌,此后又相继在德国的北京鸭、番鸭、鹅分离到。我国目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查北京顺义肉鸭大肠杆菌及鸭疫里默氏菌感染情况,对该区约50个小型肉鸭养殖农户,采集具有典型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特征的病(死)鸭肝脏、心脏、脾脏等组织,经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瑞氏染色及16S r DNA序列分析从而鉴定菌株。共分离得到大肠杆菌33株,鸭疫里默氏菌9株。这42株细菌的药敏试验表明,鸭疫里默氏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而大肠杆菌则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地方送检的病鹅做出正确诊断,试验采用患病雏鹅的肝脏、脾脏、肾脏作为病料分离病毒,经分离鉴定获得1株鹅细小病毒和1株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并用此病料研制成自家苗。结果表明:该自家苗对小鹅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均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近期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流行病学,明确鸭疫里默氏菌的敏感药物,本研究根据鸭疫里默氏菌的gyrB基因序列设计检测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并对收集的2006~2012年间福建省及邻近省份的疑似鸭疫里默氏菌病死亡鸭、鹅,进行细菌分离,PCR鉴定,凝集试验确定血清型,纸片法分析药物敏感性。该PCR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检测敏感性可达102~103 CFU/mL。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菌423株,分属于1、2、3、6、10、11、13、14、17型和未知型,2型、11型、1型和17型合计占所有菌株数量的86.4%。50%以上分离菌株敏感的药物有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和壮观霉素。  相似文献   

15.
从某发病的鹅场分离到 1株血清 1型的鸭疫里氏杆菌 ,与同地区分离到的 1株血清 1型鸭源鸭疫里氏杆菌分离株 ,分别经腿肌注射的途径攻雏鸭和雏鹅。结果表明鸭源分离株对雏鸭和雏鹅的致病性比鹅源分离株强 ,而且这 2株鸭疫里氏杆菌对雏鹅的致病性比雏鸭强  相似文献   

16.
从患有肝周炎、心包炎、脑膜炎病变的病死浙东白鹅病料中分离到10株细菌,经培养特性、形态特征观察及生化试验,鉴定为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经对该10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90%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左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敏感,80%以上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复合磺胺耐药。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5):115-118
对安徽部分地区疑似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鹅脑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理学观察;经PCR鉴定,确定为鸭疫里氏杆菌。分别对5株分离菌的16S rRNA基因和Omp A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20株不同来源鸭疫里氏杆菌的16S rRNA基因和Omp A基因均分为2个群,安徽地区的5株分离株在不同群中的不同分支,同源性高达97.4%~100%。  相似文献   

18.
48株大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重庆地区部分鸭场大肠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分布情况及抗生素的应用对鸭场环境菌的影响。本试验采用PCR技术,对48株大肠杆菌(包括20株病料分离株和28株鸭场土壤分离株)的ESBLs基因TEM、SHV、CTX-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EM、SHV、CTX-M型基因在病料分离株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30%、25%,鸭场土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7.1%、21.4%、28.6%。不同来源的菌株均能检测出耐药基因,且部分细菌携带两种以上耐药基因;病料分离株和鸭场土壤分离株中携带的ESBLs基因均以TEM型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上海某鹅场发生雏鹅急性死亡,患病鹅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疑似鸭疫里默杆菌感染。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一株细菌纯培养物,使用PCR方法以及测序鉴定该菌株为鹅源鸭疫里默杆菌。  相似文献   

20.
从河北沧州地区不同养鸭场的病死鸭中分离到7株细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确定7株均为2型鸭疫里默氏菌(RA)。经药敏试验发现7株RA分离株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硫酸卡那霉素均敏感,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及黏杆菌素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