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灵芝、猴头、黄伞、真姬菇为供菌种,研究了8种母种培养基和8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中,灵芝在PDA综合培养基中长速和长势较好,猴头为PDA培养基或PDA加富培养基,真姬菇为PDA加富培养基,黄伞为5号配方;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灵芝适宜的培养基为木屑合成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原种培养基),猴头和黄伞为木屑合成培养基,真姬菇为麦粒培养基。  相似文献   

2.
猴头菇母种与原种培养基不同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猴头HT1菌株在5个母种培养基和6个原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母种配方③上菌丝生长情况优于其他配方,原种配方③和④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与其他供试配方相比较,差异显著,且污染率低,为猴头原种生长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3.
《中国食用菌》1990,9(4):3-4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种,应用于各种容器及木段栽培。Ⅰ.名词术语Ⅰ、1母种:系指用各种方法分离到的纯黑木耳试管菌种。Ⅰ、2原种:用母种直接扩接到木屑、颗粒等培养基上培养的菌丝体,称其为原种。Ⅰ、3栽培种:用原种扩大培殖的菌种,称其为栽培种。Ⅰ、4菌丝脱壁萎缩:系指菌种瓶内因老化脱水,把这种菌丝脱离瓶壁现象叫做菌丝脱壁萎缩。Ⅰ、5拮抗现象:不同菌种的菌丝相遇产生一种生长的对抗现象,生物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拮抗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7个黑木耳栽培菌株进行品比试验,观察母种、原种到栽培种的整个培养过程,从菌丝长势、菌丝日均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及农艺学性状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当地主栽品种黑29(黑木耳2号)为对照,初步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产量高、品质优的菌株高耳、916、草优黑杉、草优13号、延丰1号。  相似文献   

5.
西藏野生灵芝菌种组织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西藏野生灵芝,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灵芝菌丝,并通过试验验证,适合灵芝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是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培养条件是避光培养,温度24℃~28℃,湿度60%~65%.菌丝在适宜条件下长势良好,菌丝整齐浓密,色泽洁白,生长速度较快,最快生长速度达16.89mm·d-1.经过9 d~10 d培养便可作为母种使用.母种在木屑麸糠培养基中经避光培养20 d~30 d,便可作为原种使用且证明菌种具备出菇能力,达到灵芝人工栽培用菌种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同配方栽培猴头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少敏  陈超荣 《食用菌》1994,16(6):16-17
猴头菇的代料栽培已逐渐被人们掌握,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料对猴头菇菌丝生长、鲜菇产量和子实体经济性状的影响,我们于1992~1993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金猴1号,引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经我厂复壮提纯。母种配方:稻草500g煮汁,马钤薯200g,白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8,VB_130mg,琼脂20g,定水1000ml。原种配方:木屑68%,麸皮20%,玉米粉8%,黄豆粉2%,石膏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PDA、PSA、PDA+木屑和PDA+K++Mg2+)和4种不同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棉籽壳、棉籽壳+麦麸、木屑和木屑+麦麸)对野生灵芝菌种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种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菌丝的粗度、疏密程度和生长势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菌丝的颜色均为白色,其中最佳母种培养基为PDA+木屑;在4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菌丝的粗度、疏密程度和生长势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菌丝的颜色也均为白色。根据菌丝的生长速度、粗度、疏密程度、颜色和生长势,原种和栽培种最佳培养基均为:棉籽壳。  相似文献   

8.
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母种培养基和5种原种培养基对分离到的一株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进行人工栽培,并探讨了温度、光照和覆土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M1与原种培养基Y1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Y1培养基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且在菌丝满袋后不覆土、强光刺激48h、室温(13~23℃)处理下实现出菇。  相似文献   

9.
以4个母种培养基和6个原种培养基配方为试验材料,对元蘑1号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中配方菌丝生长势各项指标表现较好,菌丝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0.284em/d,为元蘑母种生长的最佳配方。6种原种培养基中a3在生长势和生长速度两方面总体优于其它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1.23c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较,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为元蘑原种生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0.
以五指山野生灵芝1号、2号、3号、4号、5号和对照7号灵芝为材料,研究4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4种原种培养基配方对野生灵芝菌种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不同灵芝品种中灵芝蛋白、多糖、三萜的含量。结果显示,在4种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的差异极显著,生长速度最快和生长势最强的是培养基配方B(PDA+木屑),最差的是配方D(PSA);在4种原种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和生长势强弱的先后顺序为配方3配方4配方2配方1;在5种野生灵芝中,灵芝多糖、蛋白质、三萜含量最高的分别是5号(0.732 mg·g~(-1))、2号(0.088 mg·g~(-1))、5号(1.193 mg·g~(-1)),3种成分综合含量最高的是5号。该试验为五指山野生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伞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11种原种培养基配方,研究了不同的菌种培养基对黄伞菌丝生长的影响;经过预备试验,观测黄伞菌丝的生长情况,以期筛选适合黄伞生长的母种和原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母种、原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黄伞菌丝生长要求较低的氮浓度和较高的碳氮比.其中最适合黄伞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为配方2和配方4,在生产上,配方2、4、1均可选用.适合黄伞菌丝生长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1、5、6.其中,配方1为麦粒培养基,成本较高,其中的菌丝老化较快,在生产上急需菌种时可选用.最适合生产上推广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5,不仅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而且菌丝生长速度快,老化慢,较耐贮存.  相似文献   

12.
菌种退化是食用菌在保藏过程中易出现的一个难题。该研究通过比较分析由超干燥基质保藏分离的杏鲍菇菌株Ple-tm与子实体组织分离的菌株Ple-fs的形态特征、生长速度及酶活,探索超干燥基质保藏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菌株Ple-tm菌丝生长洁白浓密,生长速度明显快于菌株Ple-fs,分别为1.08 cm·d~(-1)和0.86 cm·d~(-1),两者间具有极显著差异。酶活测定结果表明Ple-tm各酶活均高于同期生长的Ple-fs,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分别为205.65 U·L~(-1)、446.55 U·L~(-1)、2.34 U·L~(-1)、40.77 U·L~(-1)和22.93U·L~(-1)。经出菇培养,Ple-tm比Ple-fs具有明显优势,产量为27.28 g·瓶~(-1),生物学效率比Ple-fs高26.3%,Pletm的菌丝生长速度、菌株生长周期、产量均保持原种优势。该实验表明超干燥基质保藏法可有效防止菌种退化,为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的探究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野生羊肚菌(Morchella spp.)资源,并探讨其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本试验以羊肚菌属QYY、XF、 FS菌株为供试菌株,以菌丝长势、密度、均匀度、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6种氮源对3个羊肚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尿素外,羊肚菌3个菌株均能够很好地利用其他5种氮源,不同产地的羊肚菌菌株对氮源的利用各不相同,羊肚菌菌株QYY、 XF、 FS的最适氮源分别为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钾,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4.56 mm·d~(-1)、 9.92 mm·d~(-1)、 6.63 mm·d~(-1),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22.83、 49.58、 26.50。  相似文献   

14.
以延边地区一株野生羊肚菌资源为研究对象,母种分离后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法明确其品种,并设计6个母种培养基配方、14个原种培养料配方、8个外源营养瓶配方、7个栽培基质配方,筛选其母种、原种、外源营养瓶及栽培的适宜基质。鉴定结果显示,该野生菌株“23-1”为六妹羊肚菌。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3-1”母种培养适宜PDA培养基,菌丝生长快、长势强,接种后96 h即出现菌核;原种培养料以13号配方(硬杂木屑38%、麦粒40%、麦麸10%、草炭土10%、生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表现好,接种后15天满袋,菌丝粗壮;外源营养瓶配方中麦粒所含比例高,表现菌丝长势强、满瓶时间长,综合考虑原基形成时间及产量,适宜配方为麦粒50%~60%、硬杂木屑29%~39%、草炭土0~10%、生石灰1%;栽培基质各配方出菇时间接近,平均产量以6号配方(园土88%、珍珠岩10%、生石灰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107.46 g/筐。  相似文献   

15.
制好菌种是取得木屑栽培香菇成功的基础,原种和栽培种是生产的关键。原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栽培种的成品率以及栽培产量。制原种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检查发菌情况,随时掌握菌丝生长动态,对菌丝生长异常的菌种,如菌丝吃料慢,发菌参差不齐,菌丝浓淡、粗细不一致,甚至出现拮抗现象的要拣出来,不能使用。(2)保证恰当的菌龄,一般采用菌丝刚发到瓶底的原种,因为这种菌丝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通过对竹荪野生生态环境的考察、制种和速生高产栽培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一)菌种选择及制备优良的竹荪菌种,要求菌丝粗壮,呈束状,气生菌丝浓密.原种和栽培种以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半个月左右使用效果为好.具体制作方法是:1.母种制作培养基为麸皮50g(煮汁),葡萄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琼脂18~20g,水1000ml,pH5.5~6,按常规方法配成.要求培养基配制后立即移接,并保持斜面湿润,接种后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迅速.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延边地区的一株野生杨树桑黄进行驯化栽培试验,经组织分离获得菌种,提纯培养后制备成栽培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并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好,原种、栽培种长满时间分别为35天和40天;菌丝黄色,抗杂能力强;子实体形成较快,形态好,适合作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的菌种,一般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母种是培养于试管斜面上,由于菌丝细弱,生活力弱,使用也不经济,应扩制成栽培种才能用于生产。母种的用量不大,一般买1~2支即可。买到母种后先扩制原种,再扩制栽培种。 (一) 原种的制作:买到母种后,要尽快将其进行第一次扩大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即制成原种。不同类型的食菌,制作原种的培养基不同,木腐菌可用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1994,(2)
(一)培训 ①制种和栽培技术:面授6~8天,随到随学,收费80元,并赠菌种。函授25元,负责答疑。②天麻有性杂交栽培新技术:面授80元,函授25元。面授每天另交食宿费6.5元。 (二)供种 平菇、凤尾菇、草菇、蘑菇、金针菇,母种6元,原种12元;香菇、黑木耳、紫木耳、毛木耳、银耳,茯苓、灵芝、猴头、滑菇,母种8元,原种13元;蜜环菌、竹荪、芸芝、灰树花、猪苓,母种10元,原种14元。以上均含邮资(新菌株价另定)。母种3支、原种2瓶起邮。款到5日内发货(高温期例外)。天麻种每公斤82元(含邮资);蜜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菌种培养基配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针菇生产中,往往会碰到母种或原种在瓶内过早出现子实体、菌丝老化、影响产量,为了促进菌丝生长延缓菌种老化,作者从改变菌种培养料配方着手,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供试菌株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经栽培后进行组织分离得到试管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