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合湘北湖区种植的油菜品种,于2017~2018年度在安乡开展了12个引进油菜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油787、常杂油9号、荣华油7号、秦优28、晶华油901、荣华油620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湘北湖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谭仕印 《作物研究》2003,17(3):125-126
1999~2002年,在五强溪蜜柚幼林地问种147hm^2湘杂油1号油菜,结果表明:湘杂油1号籽粒产量1530~2625kg/hm^2,与涪油1号、湘杂油2号、油研7号对比.表现角短籽密.平均角长6.8cm,每角22.6粒,适宜密植;与稻田湘杂油1号对比,表现越冬绿叶多3片、一次分枝多2.1个、单株角果多151个,16%的植株基部腋芽萌发成一次分枝.适宜高肥冬发栽培;并且茎秆压壕复种西瓜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常油杂69号油菜富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常油杂69号油菜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富硒后增产增收效果。从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科学富硒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常油杂69号富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2004-2005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参试品系(种)共16个,分别为中杂04-1、湘S-26、泗抗1号、鲁棉研16号、楚杂408、欣杂3号、DPH37B、南抗9号、JZHR9999、C19、鲁1138、泗杂3号、苏优603、宛98、亚华棉3号和中001,以湘杂棉2号为对照。2005年参试品系(种)共27个,分别为湘S-26、中001、中杂04-1、楚杂408、南农028、CAU杂048、中CJ03B、川杂15、MRY9、苏抗2102、银抗8号、荆杂01-80、TZ6002、创杂21号、南抗7号、丰0508、RDS-1、宛棉802、EZ-51、泗阳212、20-9F1、楚04-12、奥棉1号、绿亿棉12、皖杂8号、4105-2和95-9,以湘杂棉2号为对照。其中湘S-26、中001、…  相似文献   

5.
常杂油2号(G212A×S15)为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两系法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2010年进入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常杂油2号(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61。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09年开始生产试验和高产示范.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仙游县冬种油菜的生产水平,于2008年引进“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个,分别在仙游县游洋镇、钟山镇、石苍乡进行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华油杂10号、湘油杂5号、中双9号、胡油1号、丰油701等5个产量在200kg/667m^2以上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黄虎兰 《作物研究》2004,18(1):22-24
湘杂油5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通过国家审定的"双低"两系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其推广应用,开展了与该省主推品种湘杂油2号和湘油15号的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熟期早,比湘杂油2号早2 d,比湘油15号早7 d;(2)生长发育进程较快;(3)其产量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荚果数多和每荚粒数多.因此,在生产上要在适期范围内促早播,同时还要加强前期肥水管理,为后期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1 选育经过 2002年从高世代鄂棉16号中优选20个有不同性状分离的株系材料,2005年筛选出其中一个优异株系,代号为湘108.同年,用湘108作母本,自育稳定、优质、抗虫品系湘9812作父本,在海南配制组合.2007年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7第232号),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湘杂棉14号(湘审棉2008008).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湘中地区种植的双低油菜品种,2011~2012年引进了5个油菜品种在娄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兴地油1号、湘杂油763、湘杂油5号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可在湘中地区示范推广;湘杂油591、沣油792产量较低,宜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杂交油菜湘杂油1号的高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9至2000年对湖南省范围内湘杂油1号高产示范典型田块的油菜样量、产量结构和栽培措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湘杂油1号产量达3000-3958.9kg/hm^2的产量结构为角果5250-6750万个/hm^2,每角20粒以上,千粒重4g以上,植株高度185-198cm,一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数各1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 年长江流域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乃银  邹奎  兰佳 《中国棉花》2009,36(8):21-23
2007年参试的杂交棉组合共28个,分别为湘杂棉7号、洒阳328、C11、革142、SH01-3、慈杂1号、晥杂棉9号、CA18×HB、新科星6号、富杂518、ZJ杂715、JC559、创075、诺华棉1号、九金棉20号、湘Q168、创072、科棉11号、丰裕8号、邦杂棉8号、H318和苏研502.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参试品系(种)共15个,分别为太97d5-1、宁杂602(sGKZ9)、南优3号、九杂四号、皖杂3号、JZHR9999、泗杂3号、宛98、豫杂36、中02、湘Z2084、南农02-10、VH3、中9901、和C12,以泗棉3号为对照。2004年参试品系(种)共16个,分别为中杂04-1、湘S-26、泗抗1号、鲁棉研16号、楚杂408、欣杂3号、DPH37B、南抗9号、JZHR9999、C19、鲁1138、泗杂3号、苏优603、宛98、亚华棉三号和中001,以湘杂棉2号为对照。其中JZHR9999、泗杂3号和宛98参加2003-2004年两年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左右。2003年长江流域总的气候…  相似文献   

13.
对菜油二用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80进行了密度、盖膜、摘薹次数等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油780摘薹1次菜籽产量与不摘薹处理和对照湘油15号相近,菜薹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由于摘薹处理菜薹产量平均可达7 500 kg/hm2左右,其单位面积产值比一般只收菜籽的油菜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湖南棉花纤维品质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品种结构 湖南省棉花产地集中在洞庭湖平原的常德、益阳、岳阳三市,常年面积在13万公顷左右,占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0%~95%.2002年主栽品种以湘杂棉2号和农杂62为主,2003年以湘杂棉2号、湘杂棉3号、湘杂棉4号和农杂62、南农98-4等5个品种为主,2004年以湘杂棉2号、湘杂棉3号、湘杂棉4号、湘杂棉5号和农杂62、中棉所48(原中杂3号)等6个品种为主.品种由杂交高产型逐渐向抗虫杂交型转变,实现了品种质的飞跃.品种多样化使得棉农有选择的余地,也促进了各育种单位的竞争,为品种的不断优化提供了舞台.但是,品种多样化必然带来品种杂乱局面,带来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利益化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湘杂油1号     
湘杂油1号(湘油11号X466)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育成,1995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试验示范结果及其栽培要点如下:1 选育过程湘杂油1号是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的杂种.母本为双低油菜湘油11号的自交系,父本466为单低油菜品系(来自81011的自交选系).1985年春配制杂交组合,经两年比较试验,比对照湘油10号增产29.3%,比对照湘油11号增产18.26%.1982年正式参加湖南省杂交油菜区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湘杂棉21号在洞庭湖棉区3种栽培模式的实践,介绍了湘杂棉21号在洞庭湖棉区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工厂化基质育苗移栽和油后精准直播3种模式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并介绍了湘杂棉21号的选育经过和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7.
湘杂棉 2号在长江流域表现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 ,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棉品种。截止 2 0 0 0年 ,湘杂棉 2号累计推广 70多万 hm2。 2 0 0 1年湘杂棉 2号通过国家审定 ,今后几年内 ,湘杂棉 2号在湖南及长江流域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许乃银  邹奎 《中国棉花》2008,35(8):12-14
2006年参试品系(种)共28个,分别为皖杂8号、20-9F1、奥棉1号、绿亿棉12号、创杂21号、苏抗2102、荆杂01-80、中CJ03B、泗阳212、银抗8号、金杂102、GAl8×HB、南农12号、ZJ杂601、湘C-21、C111、新科星6号、慈杂1号、皖杂棉9号、灵杂2号、H101、欣杂888、荆142、GKz27、湘杂棉7号、泗阳328、SH01-3和鑫秋3号.  相似文献   

19.
优质两系杂交油菜湘杂油5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湘杂油5号系利用温敏核不育系组配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在各级中间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良好.本文介绍了湘杂油5号的选育过程、在各级中间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探讨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中熟品种湘油15号为对照,2010~2011年在长沙对3个早熟油菜材料杂1613、005和G7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材料比中熟品种现蕾、初花和终花都早,具有苗期短、蕾薹期和角果发育期长的特点。各油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早熟材料苗期越短,功能叶片中的GA3含量越高,ABA的含量越低。营养生长期,各个早熟材料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湘油15号低;生殖生长期,仅杂1613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早熟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期均低于对照湘油15号,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湘油15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