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属茄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烟草重要病害之一,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细菌性病害。介绍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抗烟草青枯病菌的芽胞杆菌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a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此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烟区普遍发生,其中以广东、福建、湖南、四川及贵州烟区危害较重。烟草青枯病自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在生产中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3.
林木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植物土传病害,我国南方多种树种被其侵染发病。本文介绍了我国林木青枯病的发生情况,概括了青枯病检测与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在烟草生产中,青枯病严重为害国内外烟草的产量和质量。青枯菌种以下分类较为复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青枯菌的生化型、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烟草青枯菌系的构成及烟草与青枯菌互作提供分析信息,并为烟草青枯病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为烟草青枯菌生理分化及致病型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严重威胁着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冠菌素(Coronatine, COR)是由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产生的化合物,结构类似于茉莉酸异亮氨酸(JA-Ile)。本研究通过观察COR处理番茄后接种R.solanacearum的症状表现,发现COR处理的番茄植株比未处理的对照组青枯病发生症状轻。为进一步探究COR如何影响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对COR处理后接种R.solanacearum 24 h的番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发现,COR处理共诱导了2122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998个上调表达基因和1124个下调表达基因。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发现COR主要影响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此外,COR还诱导JA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以及抑制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COR在植物-青枯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自首次在我国报道以来,其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就在不断蔓延和加重,每年给烟草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特效的化学药剂可以进行治疗.但诸多研究表明,前期及时的化学药剂处理、熏蒸处理、诱抗剂处理均可有效预防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经济损失.我国有关烟草青枯病化学防治的研究十分有限,而化学防治是保障烟草健康和烟叶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对我国烟草青枯病化学防治的药剂、影响防效的因素以及采用土壤熏蒸消毒和诱抗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进展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总结,并对烟草青枯病的化学防治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今后烟草青枯病及时有效地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壤条件与番茄青枯病发生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自5个县(市)的26个土壤样品中,所在土壤对青枯菌均有抑制作用,青枯菌在土壤中3d复出现率在20%以下,其中42%的土样对青枯病的抑制作用,抑渍土与土壤pH值、前作是否种植番茄的关系不大,但和土壤质地关系大,沙壤土不得于青枯病的发生,而沙质土及粘质土利于青枯病的发生。尿素释放的氨气对青枯菌有很细的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8.
烟草青枯病是当前烟草生产中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防控困难的土传病害,也是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最为关键的流行性病害.作为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细菌性病害,植株感病属于系统性侵染,条件合适时会突然暴发危害,因此,监测预警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烟草青枯病病原特性、发病症状及病害侵染循环的特点,介绍了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青枯病的调查与监测预警方法,旨在为烟草青枯病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有效推进绿色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辣椒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一旦发生,会严重减少辣椒产量。试验通过单位面积施用不同剂量的荧光假单胞杆菌3000亿个/g可湿性粉剂以明确其防治辣椒青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3000亿个儋可湿性粉剂能够很好的控制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
拮抗细菌和土壤添加剂防治烟草青枯病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烟草青枯病是烟草生产上危害性极大的病害之一。到目前为止,对该病尚无理想的化学药剂。本研究对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途径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拮抗细菌与土壤添加剂拮抗菌J1是从芒果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对烟草青枯菌株T...  相似文献   

11.
番茄细菌性青枯病是由青枯细菌(Ralstoniasolanacearumnov.comb)所引起的世界范围发生的重大病害。本研究通过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无致病力青枯菌株ATm044和Asp061对有致病力的青枯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处理番茄后对青枯病产生抗性;2菌株可在番茄体内定殖并繁殖,移栽浸根是最佳  相似文献   

12.
在常年青枯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彭水县润溪乡,于烟草移栽期、小培土期、团棵期施外源有机酸,通过平板稀释计数法,测定根际土壤青枯菌数量,并调查烟草青枯病的发病情况和烟株前期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早期的生长过程中,有机酸能够显著刺激青枯菌的定殖与侵染,并且对烟草生长的作用影响不明显,且能加重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注重田间有机酸的调控,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有机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植保综合措施对武陵山区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2015年在彭水县润溪白果坪通过土壤微生物环境改良、烟株抗性诱导及综合植保措施的应用,在烟草青枯病发生高峰期,防治效果达60%左右。通过一系列的改良措施,有效提高了烟草产值,平均每667 m~2增加1100元左右。采取以土壤微生物平衡、土壤酸碱度平衡、土壤营养元素平衡及病原菌与烟株抗性平衡为基准点的综合植保措施,降低烟田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生防菌在酸性土壤中对烟草青枯病的生防效果,采用室内酸性平板快速筛选法从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嗜酸性拮抗细菌,应用Biolog GENⅢ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种类鉴定,并采用室内琼脂扩散法在pH 5.5和pH 7.0培养条件下比较其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活性,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其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及对烟草的促生作用,通过测定胞外酶活性和铁载体含量分析其生防特性。结果表明:从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1株具有高拮抗活性的嗜酸性细菌,命名为CLB-17,并将其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pH 5.5条件下,菌株CLB-17的拮抗活性最强,其发酵液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带宽度为7.11 mm,而在pH 7.0条件下抑菌带宽度为6.37 mm;在pH 5.5条件下,CLB-17菌株的铁载体相对含量(2.12)及蛋白酶活性(40.12 U/mL)、葡聚糖酶活性(142.52 U/mL)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6.42 U/mL)均高于pH 7.0条件下各指标(1.51、36.14 U/mL、110.24 U/mL和6.11 U/mL);该菌株在pH 5.5条件下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为76.99%,高于在pH 7.0条件下的防效66.18%;且烟草株高、整株干重、根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pH 7.0处理和空白对照。表明枯草芽胞杆菌CLB-17在酸性条件下的生防活性高,在酸性土壤中对烟草青枯病的生防效果更好,且对烟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枯病菌噬菌体P3株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物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由于作物病害的发生和严重度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呈正相关,因而快速准确测定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是病害预测及有效防控的前提。本文对筛选获得的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噬菌体P3株系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并探讨其在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青枯病菌数量的可行性,为烟草根际土壤青枯病菌的检测提供一种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噬菌体P3株系由一个二十面体的头部和非常短的尾部构成;裂解谱广,可裂解烟草、番茄、辣椒、马铃薯和甘薯的青枯病菌;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潜伏期60 min,裂解期80 min,裂解量179;对1%氯仿不敏感;55℃以下及pH 4~12的环境中保持稳定;对紫外线敏感,照射18 min失活;20℃~28℃存放一个月效价稳定。同等条件下,检测烟草根际土壤中青枯病菌数量,平板检测法的实测值仅为1.79×104CFU/g,而噬菌体检测法实测值为2.83×105CFU/g,说明噬菌体检测法的灵敏度较平板检测法高10倍。本研究通过噬菌体检测法检测了烟草根际土壤的青枯病菌数量,可为今后烟草青枯病的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土传病害的发生多给作物生产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而针对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治往往因为微生物菌剂不能在土壤中扩繁而达不到预期效果.本研究在烟草育苗基质中分别混合苗强壮微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以不添加微生物菌剂作为对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混合了微生物菌剂的育苗处理可明显促进烟草苗期和团棵期的农艺性状的提升,提高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其中,以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烟草苗期的促生效果最佳;苗强壮微生物菌剂、多粘类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防"和"控"两方面效果较好.本研究从侧面说明了育苗基质拌菌技术为微生物菌剂的有效定殖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与位点,为该技术在烟草促生长和防病害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长期连作障碍、不合理连续施用化肥等因素,植烟土壤存在酸化等问题,导致烟草青枯病等愈发严重.土壤酸化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酸化状况,同时还具有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养分利用率、增强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等多项作用.本研究选取3种土壤酸化改良剂,用起垄条施的方式,以长期植烟酸化烟田为研究对象,评估不同处理对土壤pH值调节、烟草生...  相似文献   

18.
生石灰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烟草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出现严重酸化,根茎病害发生严重.在烟草移栽前5d窝施生石灰,研究对青枯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hm2窝施生石灰3 000 kg、1 500 kg、750 kg对烟草青枯病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窝施生石灰对烤烟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打顶后农艺性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烟草青枯病菌在根际的定殖情况和最适发病条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病原菌,监测其在根际的定殖位置及数量动态变化,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病原菌在根际和土体土壤的数量,通过响应曲面法探索病原菌致病的临界浓度、发病最适温湿度以及对烟株青枯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贵州省烟田土壤中分离到烟草青枯病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gfp-标记的茄科尔劳尔氏菌主要定殖于根尖和根毛区,少数菌落定殖于初生根的延长区,定殖部分表现为非连续性;第10、15、20天根际土壤的茄科劳尔氏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土体土壤数量,分别是土体土壤中的1.15、1.33、1.42倍;当土壤中每克土病原菌数量为106.82 CFU、温度为30.55℃、相对湿度为81.42%以上时,烟草青枯病的病情指数最高为91.13,烟株易发生青枯病。表明茄科尔劳尔氏菌在根际土壤中比土体土壤更易定殖,烟草青枯病发病条件主要取决于病原菌浓度、温度以及相对湿度3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烟草青枯病是高温、高湿地区烟草的一种重要病害,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以土壤传播为主,对烟草产量造成重大损失。因其生理小种的变化,利用抗病品种尚未获得较满意的防病效果,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易产生抗药性、毒性及存在残留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探讨烟草青枯病的最佳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