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基于ITS序列的捻转血矛线虫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捻转血矛线虫ITS序列的变异与虫株特性之间的关系,对捻转血矛线虫不同药物抗性虫株(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虫株、伊维菌素抗性虫株、莫西菌素抗性虫株、药物敏感虫株)、不同宿主来源虫株(长颈鹿、牛、绵羊、山羊、牦牛)和不同地理位置(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也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的分离株,以及毛圆科的其他线虫的ITS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捻转血矛线虫与毛圆科其他线虫的ITS-2基因的相似性高,基于该基因建立的系统进化树可以很好地区分毛圆科不同属的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的抗药性特点与其ITS-1基因的变异进化关系不大;不同地理位置的捻转血矛线虫分离株的ITS-2基因变异很小;从野生动物长颈鹿体内分离的捻转血矛线虫的ITS-1基因与家养反刍动物分离株的差异较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捻转血矛线虫ITS序列在种内相对保守,不同虫株间变异较小,在毛圆科线虫的分子分类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鉴定绵阳地区山羊粪便中疑似血矛属线虫虫卵的虫种,本研究提取绵阳地区三个县山羊粪便中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 60份,采用PCR技术扩增其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2)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上公布的捻转血矛线虫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60份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样品均得到191bp的ITS-2片段;60条ITS-2序列共形成15条不同的序列,含有17个单变异位点,与GenBank中多株捻转血矛线虫的同源性达95.8%~100%;ML系统发育树显示,本研究得到的15种类型ITS-2序列与已报道的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聚类形成一个分支。综上可得,60份来自山羊的血矛属线虫均为捻转血矛线虫。  相似文献   

3.
旨在解析3种不同形态阴门盖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的遗传进化差异,本研究从养殖场山羊皱胃中分离到捻转血矛线虫虫体,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71条雌虫虫体阴门盖的形态结构特征,并基于捻转血矛线虫ITS-1、ITS-2和nad4基因位点,采用PCR法对不同阴门盖的虫体进行扩增,通过比对多位点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经显微镜观察发现,本研究分离到的捻转血矛线虫雌虫阴门盖存在舌瓣形、亚球形和舌-球混合形3种形态,所占比例分别为45.07%(32/71)、50.70%(36/71)和4.23%(3/71)。对43条雌虫全长和阴门至虫体末端长度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种不同形态阴门盖的捻转血矛线虫全长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而3种不同形态阴门盖的捻转血矛线虫阴门至虫体末端的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捻转血矛线虫ITS-1、ITS-2和nad4基因进行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形态阴门盖虫体的9个样品在3个基因位点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碱基差异,多态性位点分别为10、13和43个,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0.85%、1.34%和1.97%。基于ITS-1和ITS-2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研究中所用样品与GenBank上H.contortus的参考序列处于同一进化支,表明本研究所分离到的虫体均属捻转血矛线虫。捻转血矛线虫雌虫的阴门盖存在形态学差异,不同形态阴门盖虫体在ITS-1、ITS-2和nad4基因位点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碱基差异,此研究结果为捻转血矛线虫的种类鉴定和遗传进化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塔城及博乐地区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流行情况和系统进化关系,以及这两个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在塔城和博乐地区分别收集20、12个羊皱胃分离捻转血矛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抗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塔城地区的14个羊皱胃内发现有寄生性线虫,通过PCR鉴定出27只捻转血矛线虫;在博乐地区的7个羊皱胃内发现有寄生性线虫,共鉴定出55只捻转血矛线虫。对PCR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并应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本试验所测序列与GenBank上的捻转血矛线虫虫株序列聚为一支,置信度为100%;与捻转血矛线虫同科不同属的环纹背带线虫虫株序列相聚类,置信度为100%;其外群为不同科、不同属的羊仰口线虫,登录号为KP792295.1;内群与外群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对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所选样本并未出现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捻转血矛线虫流行情况,并为捻转血矛线虫系统进化及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长颈鹿血矛线虫ITS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来自长颈鹿皱胃的血矛线虫进行虫种鉴定。方法对样品XM9和XM11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5.8 S、ITS-2)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公布的血矛线虫(Hae-monchus)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来自长颈鹿皱胃的2条血矛线虫具有相同的ITS序列,5.8 S与ITS-1分别为153 bp、404 bp,与GenBank分布的捻转血矛线虫序列是一致的。ITS-2序列为231 bp,第753位是一个多态位点,该序列与来自国外的H.contortus,H.placei,H.longistipes存在0-18个碱基差异。结论来自长颈鹿的血矛线虫是捻转血矛线虫。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牧场羊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笔者采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南山牧场的菊花台、东白杨沟、西白杨沟和鹰沟4个地点的散养羊159只,进行了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上述4个地点羊均存在线虫、绦虫和球虫的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159份样品中,阳性样品98份,总感染率为61.64%;其中菊花台、东白杨沟、西白杨沟、鹰沟的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47.1%(16/34)、62.5%(30/48)、56.3%(18/32)、75.6%(34/45);混合感染率为59.1%(94/159)。检测出的寄生虫主要包括仰口线虫、毛圆线虫、奥斯特线虫、毛尾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细颈线虫、捻转血矛线虫、艾美尔球虫、莫尼茨绦虫。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一)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新蔡县山羊肠道蠕虫感染情况,本次研究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新蔡县8个山羊养殖场进行肠道蠕虫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60份被检样品中有308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为85.56%,共检肠道寄生蠕虫6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毛尾线虫、仰口线虫及莫尼茨绦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和毛圆线虫为山羊肠道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9.
对上海市崇明地区白山羊的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危害崇明白山羊的寄生虫主要是捻转血矛线虫。哨羊全年粪便中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数形成的3 个高峰与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降水量曲线形成的3 个高峰相吻合,证实每年7、8 月份崇明地区白山羊群中大批羊只消瘦、死亡是由于捻转血矛线虫严重感染引起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上海市崇明地区白山羊的寄生虫病进行了调查,危害崇明白山羊的寄生虫主要是捻转血矛线虫,哨羊全年粪便中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数形成的3个高峰与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降水量曲线形成的3个高峰相吻合,证实每年7,8月份崇明地区白山羊群中大批羊只消瘦,死亡是由于捻转血矛线虫严重感染引起的,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年份山羊源捻转血矛线虫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提取2015年-2020年间陕西省咸阳地区44株山羊源捻转血矛线虫的核糖体DNA(rDNA),对其ITS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结果显示,44株捻转血矛线虫的ITS-1序列长度为400 b...  相似文献   

12.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也称之为羊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真胃内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羊的一种胃肠道寄生虫病。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往往由于一部分养羊场户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一旦羊群发生感染后,常常会因捻转血矛线虫吸附于羊的真胃壁黏膜吸取病羊体内的血液而获取营养,从而则会导致病羊出现渐进性贫血、瘦弱、营养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1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虫卵无色,壳薄,大小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线虫病是对绵羊危害较严重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为了摸清伊犁地区哈萨克羊胃肠道线虫感染情况,有效地指导防治工作。笔者采用硫酸镁饱和液漂浮法和尼龙筛兜淘洗法对本地区内哈萨克羊进行了初步抽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哈萨克羊胃肠道线虫感染率为100%,所获寄生虫8种,即食道口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细颈线虫、毛圆线虫、古柏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和类圆线虫,并多数羊只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河南新蔡县山羊肠道蠕虫感染情况,本次研究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河南新蔡县8个养殖场进行肠道蠕虫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360份被检样品中有308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为85.56%,共检肠道寄生蠕虫6种,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圆线虫、毛尾线虫、仰口线虫及莫尼茨绦虫,其中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和毛首线虫为山羊肠道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6.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也叫做捻转胃虫病,是由于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真胃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通常在春季发生,尤其是羊群中存在青年羊时更易发生。该病是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羊感染后会导致体型日渐消瘦,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导致群体发生感染以及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损害养羊的经济效益。现概述羊捻转血矛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以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发生于甘肃省榆中县境内两例典型的绵羊寄生虫病例的临诊特点、病理变化、寄生虫学检查以及对虫种形态学鉴定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一例为脑多头蚴病同时感染羊鼻蝇蛆病所致;另一例皱胃内发现大量的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强度为4 350条,同时混合感染蒙古马歇尔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奥利春细颈线虫、绵羊斯克利亚宾线虫(羊蛲虫),其中捻转血矛线虫是导致该病羊死亡的主要病因.同时,对所发现的蒙古马歇尔线虫进行了形态描述和系统分类学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浏阳黑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养殖者提供科学数据,本研究通过洗涤法对浏阳黑山羊捻转血矛线虫进行了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季度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情况不同,第一季度的感染率为39.1%,第二季度的感染率为46.7%,第三季度的感染率为81.3%,第四季度的感染率为53.3%;通过线粒体DNA pcox1基因对捻转血矛线虫虫种进行鉴定,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约为480bp。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山西省牛、羊胃肠道感染主要寄生虫的种类及其感染强度,进而制订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试验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山西省大同、朔州和忻州3个地区12个县的牛、羊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3个地区12个县中,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达91%,感染强度最高可达3 646.66个(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且多为数种寄生虫混合感染。不同地区和不同畜种间差别较大,以大同地区牛、羊感染较重,朔州和忻州次之;羊较牛感染严重。牛的细颈线虫、食道口线虫、古柏线虫、球虫检出率较高;羊的捻转血矛线虫、毛圆线虫、仰口线虫、细颈线虫、球虫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新疆不同地区舍饲条件下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进行季节动态变化调查,采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六师和第十师范围内的4个规模化舍饲羊场羊新鲜粪便1 387份,鉴定粪便中寄生虫虫卵种类,并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麦氏计数法计算其感染率及感染强度;剖检病弱羊19只,检查消化道内寄生虫虫体。结果表明,本次调查的4个舍饲羊场中,羊消化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 28%,夏季感染率最低。球虫的总感染率为63. 95%,羔羊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高于成年羊;线虫的总感染率为13. 91%,主要为成年羊感染。经形态学初步鉴定,检出的羊消化道寄生虫为细颈线虫、马歇尔线虫、奥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球虫和细颈囊尾蚴,其优势虫种为球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