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竹家具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竹家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人文内蕴,然而由于圆竹自身特性,造型和生产等方面受到限制,使圆竹家具难以适应现代人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和工业化生产要求。笔者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圆竹家具的特点和构造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现代圆竹设计可以在生产过程上借鉴现代家具标准化统一生产,在外观造型上脱离传统的家具结构,精简家具构件,并且充分利用竹材韧性好等性能优势,突出造型美和材质美以满足现代审美需求;在连接结构上参考新材料或其他材料家具结构,在设计内涵上突出民族文化,引起情感共鸣。旨在为圆竹家具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指导,使圆竹家具设计符合现代生产和制造要求,满足消费者对家具外观造型的审美,达到消费者对圆竹家具情感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提出现代实木家具造型设计手法。从面板造型、材料自然特征、整体造型外观3个方面对板式、板木家具以及现代实木家具三者间的造型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板式家具造型特征为方、平、直、板、薄;现代实木家具造型特征为圆、鼓、曲、线、厚。板木家具与实木家具差异性仅为"面板平"这一特点上,面板造型是设计的切入点。保持木材自然美可以加强造型整体感观的木质感。对实木家具进行板式化处理,是现代实木家具造型设计的一个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毛竹、红竹和苦竹为研究对象,对其竹片、圆竹和圆竹不同部位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表明:红竹和苦竹力学性能稍强于毛竹;竹材中部位置力学性能较优,可作为加工圆竹家具用材料。对局部注塑后圆竹力学性能变化的研究表明:注塑可大幅提高圆竹力学性能。根据力学性能变化情况及小径级圆竹特点,分别设计了直角斜接接合、三角并接接合、鱼口接合以及局部注塑后的圆竹丁字榫和偏心连接件连接方式;并将圆棒榫应用于圆竹家具部件接合部,使接合部性能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4.
比较分析了绿竹属的吊丝单竹和大头典竹的秆形特征和竹笋品质,结果表明:2个竹种立竹全高、胸径、竹秆尖削度值、平均壁厚率无显著差异,而大头典竹更适宜于培育用材林;2个竹种的营养成分差异不大,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竹子和中华民族一样历史悠久,历代保存的难以计数的竹类诗画,使竹子的观赏和审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光辉篇章。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竹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和梅、兰、菊并称“四君子”,它是中国古典风格的园林中不可缺  相似文献   

6.
提到我国的传统家具,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以硬木为主材的红木家具,因为我国传统家具主要是以明清家具为主,而明清家具的主要用材是以红木为主,所以在研究传统家具时容易忽略一些利用其他材料制作的传统家具,竹类家具就是其中的一类。文中从传统竹家具的造型特点、传统竹家具结构中线的种类和传统竹家具中"线"的形态特征3个方面对其性质、特征、变化以及延伸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拟得出传统竹制家具在造型形态上"线"元素应用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规律,以期为现代竹家具在线的设计应用上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装修和家具产业的快速发展,家具更新换代日渐成为趋势,废旧家具量日益增长,废旧家具回收利用也备受关注。笔者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数学原理对废旧木家具回收性能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废旧木家具回收性能评价一级指标为质量属性、外貌属性、数量属性和类别属性,其中质量属性包括完整度、材料性、使用年限、拆解性、变形度等二级指标;外貌属性包括样式、表面涂装、辅料等二级指标;数量属性包括成套性、件数等二级指标;类别属性包括类别性等二级指标。构建了废旧木家具回收性能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对废旧木家具回收性能的问卷调查以及评价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和信度分析,为废旧木家具回收性能评定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和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观赏竹与建筑的景观配置,以北京市观赏竹和建筑的配置实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观赏竹与各类建筑的种植方式、配置手法和景观作用;总结了观赏竹与建筑配置的景观特色,为观赏竹景观的营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木家具异形零部件加工现状进行调研及分析,对木家具异形零部件的造型、结构特点加以分类整理,进行了异形零部件的结构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木家具异形零部件的设备选型和工艺技术,包括普通木工机械的常规加工技术、自动铣形技术和数控加工技术,以达到提高异型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同时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为企业进行异型零部件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发展高峰,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传统竹家具包括明清竹家具的研究则相对较为薄弱,而传统竹家具特别是明清竹家具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传统竹家具艺术将有助于中国家具事业的全面发展。文章在梳理竹家具形制和编织工艺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了明清竹家具的造型、结构和装饰的艺术特征,总结出明清竹家具造型具有简练淳朴的线条之美、结构具有顺应材性的实用精巧之美、装饰具有天然与人工相融合的自然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竹家具嬗变过程的梳理和对明清竹家具艺术特征的归纳总结,将有助于完善中国传统家具艺术风格的整体面貌,也可以为中国新中式竹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家具,作为人们安居和生活的重要载体,首先要实用和耐用,在外观造型上要求艺术化,有一定风格。但如何体现其艺术化及风格,总的来说则依赖于线条和色泽的有机统一。1线条在家具造型中,线常表现为长条形零件及构件的边线、门面及屉面的线脚。线富于变化,对动静的表现力最强,在造型设计中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要素,比点具有更强的艺术心理效果。分别用直线、曲线或两者结合所构成的家具,可形成不同的造型,不同的装饰,给人以不同的感觉。也就是说,线条是家具不同风格的重要构成因素。直线和曲线在性质上有相反的美感,因而在造型设计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2个竹种的45S rDNA和5S rDNA分布特征,并调查这些竹种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为竹类植物系统分类和染色体结构等研究提供相应的细胞遗传学资料,为相关的染色体识别提供相应的染色体物理标记。【方法】以毛竹、花毛竹、龟甲竹、早竹、金镶玉竹、白哺鸡竹、紫竹、斑竹、黄秆乌哺鸡竹、人面竹、大明竹和茶秆竹为材料,以45S rDNA和5S rDNA为探针,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45S rDNA和5S rDNA在这些竹种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1)12个竹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 n=48,45S rDNA在12个竹种染色体上展现出一定的多态性分布。(1)毛竹、花毛竹、龟甲竹、早竹、黄秆乌哺鸡竹和斑竹均具有2个45S rDNA位点,且2个45S rDNA位点信号强度和分布位置表现一致。(2)茶秆竹、人面竹、白哺鸡竹和金镶玉竹也具有2个45S rDNA位点,其中1个位点较为稳定,位于染色体末端,另外1个位点断裂严重,经常脱离分布位置。(3)紫竹和大明竹具有2个45S rDNA位点,这对位点在信号强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紫竹表现更明显。2) 5S rDNA在12个竹种染色体上展现出了...  相似文献   

13.
少穗竹和四季竹竹笋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华安竹种园2种少穗竹属笋用竹少穗竹和四季竹竹笋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四季竹竹笋的含水量、灰分、脂肪含量高于少穗竹,但蛋白质含量低于少穗竹;而少穗竹竹笋氨基酸、必需及半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总含量高于四季竹。  相似文献   

14.
龚小来 《林产工业》2005,32(2):37-40
曲木家具有造型独特、外观优美、线条流畅、简洁大方的特点,表现出高雅、浪漫的气息。在家具生产中,弯曲零部件数量很多,形状及尺寸各异,目前在家具厂弯曲木的主要工艺如下: (1)实木锯制拼接工艺:采用实木拼条拼成大幅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竹叶片结构适应环境的变化,本文采用统计分析和电镜扫描技术,对峨眉山不同海拔高度的慈竹、八月竹和短锥玉山竹叶片的表型特征和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3种竹叶片的叶长、叶宽、长宽比、叶面积及比叶面积在不同海拔高度显著差异,三种竹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面积均与海拔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3种竹均为等面叶,表皮上有角质层,且上表皮厚度明显大于下表皮厚度,乳突紧密排列,其中八月竹及短锥玉山竹的气孔器被乳突掩盖;相邻维管束之间有许多大小不一而明显的气腔结构,种间存在差异。(3)3种竹的维管束长宽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厚度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慈竹及八月竹的下表皮厚度与海拔的相关性不显著;八月竹叶片结构多项指标的可塑性指数均优于慈竹和短锥玉山竹,具有较强的结构可塑性,慈竹主要表型特征随海拔梯度变化极显著变化,表现出较强的表型特征可塑性。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竹种叶片对分布范围内海拔梯度垂直变化的形态变化特征,对研究竹类的生态适应性和分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和鉴定非刚竹属5种竹子丛枝病病原菌,并分析其与麦角菌科其他真菌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竹子丛枝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害的防控和麦角菌科物种间亲缘关系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非刚竹属5种竹子丛枝病样品上分离病原菌,利用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结构并测量分生孢子大小,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物种,基于ITS rDNA和LSU rDNA序列构建麦角菌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中华业平竹、巴山木竹和薄箨茶竿竹丛枝病组织分离的病原菌形态结构与竹针孢座囊菌一致,分生孢子在PDA平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褶皱、略有光泽、边缘不整齐的浅黄色菌落,分生孢子针形,大小为(22.4~52.0)μm×(2.2~6.0)μm。黄麻竹和牡竹丛枝病组织分离的病原菌菌丝在PDA平板上形成表面平整、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病原菌培养72天后产生短棒状分生孢子,大小为(5.4~10.5)μm×(1.2~2.8)μm。ITS rDNA和LSU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自中华业平竹、巴山木竹和薄箨茶竿竹丛枝病样品的病原菌与针孢座囊菌聚为一支,支持率为99%;分离自黄麻竹和牡竹丛枝病样品的病原菌与竹异香柱菌聚为一支,支持率为100%。【结论】中华业平竹、巴山木竹和薄箨茶竿竹丛枝病的病原菌为竹针孢座囊菌,该菌与麦角菌属的亲缘关系近。黄麻竹和牡竹丛枝病的病原菌为箣竹异香柱菌,该菌与肉瘤座菌属的亲缘关系近,与香柱菌属的亲缘关系远。  相似文献   

17.
南木林业局木材综合加工厂在细木工生产上不断改进工艺流程,在精加工、深加工、细加工上下功夫,细木家具由原来生产中、低档产品向高档产品方向发展。他们制做的细木家具在造型和结构上力求新颖实用,具有时代气息。最近,他们生产的高档角沙发已出口苏联,打入了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产自云南彝良的竹类植物一新种——乌蒙山方竹。该种形态接近永善方竹和筇竹,秆环隆起成脊似筇竹,节内环生气生根刺又似永善方竹;叶大小界于永善方竹和筇竹之间,正面颜色深绿似永善方竹,背面颜色灰绿色似筇竹;笋期居方竹与筇竹出笋期之间,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相似文献   

19.
对11个竹种和不同竹龄、部位毛竹的竹材进行了自然和人工接种致霉菌试验。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竹种间的自然抗霉性顺序依次为:黄槽毛竹>毛竹>浙江淡竹>刚竹和石竹>红竹和毛金竹>签篌竹>苦竹>黄古竹>茶杆竹,前二种为抗霉竹种,后四种为霉竹种。竹材的抗霉性与竹材的预处理方法和贮存条件有相互作用,冬伐毛竹材的抗霉性随竹株年龄增长而增强,长至5-6度的毛竹,其竹材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2-4度的毛竹;毛竹杆材上部的抗霉性极显著地高于中、下部。  相似文献   

20.
随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了竹亚科三个新变型,它们是:红秆香竹、绿纹红秆香竹和花秆乌哺鸡竹,均发现于云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