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以生石灰、草木灰和牡蛎壳粉为土壤改良剂,以不施用土壤改良剂为对照,在重庆万州开展小区试验,研究土壤改良剂对烤烟品种K326的产量、质量及青枯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石灰、草木灰和牡蛎粉均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烟叶品质及产量,提高烟株青枯病抗性,其中以牡蛎粉效果显著,草木灰次之.  相似文献   

2.
采集华南典型荔枝园酸性土壤[pH(4.2±0.2)],分别在土壤中添加石灰(1 g/kg)、白云石粉(2 g/kg)和2个用量(0.625、4 g/kg)钙镁磷肥,以不添加改良剂为对照,进行土壤培养和荔枝盆栽试验,比较不同物质改良土壤的效果及对荔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pH改良剂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pH,影响土壤的大、中、微量元素养分有效性和酶的活性,土壤性质的变化与改良剂种类、用量及土壤属性本身有关;施用石灰、白云石粉和高量钙镁磷肥均能显著促进荔枝生长,其中石灰和白云石粉的综合作用优于高量钙镁磷肥,但施用低量钙镁磷肥抑制荔枝生长。建议石灰和白云石粉可用作荔枝园酸性土壤pH 改良剂,可否选用钙镁磷肥及其合理用量,则需根据土壤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探讨了两种酸化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和石灰)对双季水稻产量、土壤性状和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降低了2015年早、晚稻产量,但在2016年却增加了早、晚稻产量;在2015年和2016年试验中,石灰处理均增加了早、晚稻产量。除2015年早季,其他季别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试验结束后检测发现,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石灰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和碱解氮含量。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了2015年粮食产值和净收益,但显著增加2016年粮食产值和净收益;石灰处理显著增加了2年粮食产值和净收益。与生物炭处理相比,2016年石灰处理粮食产值和净收益分别提高2.9%和6.7%。因此,选用石灰作为稻田土壤酸化改良剂对提高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改良土壤酸化和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砖红壤交换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砖红壤施用不同的改良剂.进行1a的大田试验后,测定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有效阳离子交换量、盐基离子总量以及盐基饱和度来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滤泥(40t/hm~2)、石灰(2.5t/hm~2)以及在施用一定量的羊粪(20t/hm~2)基础上施用中量(40t/hm~2)或者高量(60t/hm~2)膨润土的复合改良剂是有效提升酸性土壤交换性能、增加土壤盐基总量与盐基饱和度的优良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土壤调理剂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土壤的影响,在莱西、招远大田条件下,以"土壤调理剂"和"石灰氮"为供试材料,设土壤调理剂公顷用量为0kg、375kg,750kg,1125kg及土壤调理剂375kg+石灰氮75kg、土壤调理剂375kg+石灰氮150kg和750kg土壤调理剂+石灰氮75kg。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石灰氮可以提高花生产量,每公顷用1125kg酸性土壤调理剂效果最好,750kg酸性土壤调理剂加75kg石灰氮次之;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土壤调理剂和石灰氮可以提高土壤pH、交换性钙含量和碱解氮含量,但对速效磷和速效钾无显著影响。总之,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能改善土壤,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提高花生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石灰、白云石粉、生物质炭、牡蛎壳粉四种常见的土壤改良剂作为试材,探究不同改良剂对土壤pH值、主要养分和有效态铬(Cr)含量的变化,以期为耕地安全利用改良剂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降低Cr活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白云石粉、牡蛎壳粉、生物质炭、生石灰;生物质炭、牡蛎壳粉、白云石粉在调酸上有明显效果;添加生物质炭能够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7.
施用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砖红壤酸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砖红壤施用不同的改良剂,经一年的大田试验,测定土壤的活性酸与交换酸研究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酸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滤泥单施与石灰单施处理能有效降低土壤的活性酸以及交换性酸的含量,有较好的降低土壤酸度的效果,而施用绿肥、甘蔗渣、羊粪以及羊粪与膨润土混施均不能有效降低土壤的酸度。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施含钾肥料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采用在烤烟打顶后叶面喷施含钾肥料,研究其对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打顶后喷施含钾肥料可提高上部烟叶钾含量2.63%~19.30%;喷施硫酸钾+氨基酸+壳寡糖+胺鲜酯处理的烟叶物理特性指数、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和评吸总分可分别提高5.92%、31.15%、5.30%。因此,烤烟打顶后叶面喷施含钾肥料可提高上部烟叶钾含量和烟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小麦秸秆覆盖量对烤烟生长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茜  查永丽  毛昆明  刘彦中 《作物研究》2012,26(6):649-653,65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覆盖量对地烟和田烟农艺性状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前期烟株生长作用不大,到后期覆盖量为500 kg/(667 m2)处理的烟株农艺性状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经济性状较佳,可提高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的含量,降低中、上部烟叶氯的含量,提高中、上部烟叶的钾/氯比值,使中、上部烟叶的糖/碱比值较接近10,下部烟叶的氮/碱比值较接近1;地烟和田烟的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率和中上等烟率分别比无覆盖的对照高16.39%、31.81%、13.29%、37.72%、12.69%和15.75%、34.11%、15.88%、12.18%、8.80%。覆盖量为750 kg/(667 m2)的处理促进了下部烟烟叶品质的提高,使下部烟叶糖/碱比值较接近10。综合来看,覆盖量为500 kg/(667m2)的处理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产质量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南方双季稻区土壤酸化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水稻产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施用石灰可以改良土壤酸化和提高水稻产量,但目前关于石灰施用对当地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且不同石灰类物质的施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不是很清楚。于2021年在江西省典型酸性双季稻田上开展田间试验,旨在明确施用不同石灰类物质(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对优质稻(早稻为柒两优2012、晚稻为美香占2号)产量和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石灰类物质间的施用效果无显著差异,且施用石灰类物质对早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亦无显著影响。但与不施石灰对照相比,施用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处理的晚稻显著增产11.3%、17.3%和17.6%,氮素吸收显著增加16.6%、17.1%和13.5%,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显著提高1.3%~2.1%和6.1%~6.3%,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下降4.7%~4.8%。与不施石灰对照相比,施用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处理的早季稻田土壤pH值分别显著提升0.52、0.42和0.50个单位,晚季稻田土壤pH分别显著提升0.41、0.57和0.48个单位。可见,在酸性双季稻田上施用石灰类物质,在改良土壤酸...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石灰与生物炭对酸化土壤改良及花生氮营养的作用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石灰、生物炭单施与配施对酸化土壤性质、花生氮素吸收利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单施石灰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和交换性钙含量,花生植株氮吸收量和收获指数显著增加13.1%和4.6%,花生生物量和产量显著提高11.7%和16.1%;单施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和土壤碳氮比,但对花生氮吸收量、生物量和产量无显著影响;表明酸性土壤明显抑制了花生生长,单施石灰促进花生生长及氮高效利用效果优于生物炭。石灰与生物炭配施后,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钙含量及碳氮比更协调,花生植株氮吸收量、氮利用率、生物量和产量均得到进一步提高。所有处理中,4500 kg/hm2生物炭配施450 kg/hm2石灰处理的花生植株氮吸收量、氮收获指数、氮利用率、生物量及产量最高,分别比CK增加30.7%、8.7%、5.7%、27.6%和35.8%。因此,4500 kg/hm2石灰和450 kg/hm2生物炭配施是酸性土壤改良、氮素高效及花生高产栽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给郴州烟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云烟99’为材料在郴州嘉禾县开展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个留叶数处理(15、17、19、21片)和2种上部叶采收方式处理(分次采收、一次性采收),研究了留叶数与采收方式对郴州烤烟经济性状与上部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上部叶采收方式对‘云烟99’整体经济性状影响不大,而留叶数对经济性状影响显著,在留叶17~19片条件下经济性状表现较好;(2)留叶数与采收方式对上部叶糖碱比、氮碱比及钾氯比有极显著影响,两者互作对糖碱比、氮碱比有显著影响。适当增加留叶数与一次性采收可显著降低上部叶烟碱含量,显著提高上部烟叶钾含量,协调各化学成分含量;(3)留叶数与采收方式显著影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以留叶17~19片、一次性采收处理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较多;(4)留叶数与采收方式对烟叶评吸质量影响较大,以留叶17~19片、一次性采收处理的烟叶评吸质量较好。综合来看,留叶17~19片、上部叶一次性采收有利于提高‘云烟99’经济性状与上部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重金属污染耕地达标生产区水稻土中连续2 a设置施用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和石灰的大田降镉定位试验,研究其对土壤缓冲能力和有效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石灰、商品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后,土壤pH提高0.1~0.4个单位,增幅在5.62%~8.67%之间,变化顺序为:石灰>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土壤中总镉和有效镉含量降幅分别在0.24%~19.24%和3.48%~11.01%之间,其处理效果为:商品有机肥>石灰>土壤调理剂。3种降镉处理中,水稻土酸碱缓冲容量都有所扩增,缓冲能力效果表现为:石灰>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不同降镉处理均能改善土壤肥力且显著增加有效磷含量(P<0.05)。研究区稻田土壤缓冲容量和能力与pH、交换性酸总量,及其他土壤养分等众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酸性土壤调理剂对参地土壤性状及人参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2个处理,每亩施用等量的生石灰和酸性土壤调理剂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施用生石灰或酸性土壤调理剂以后,土壤pH分别为6.08和5.86,交换态铝含量分别为118.4(mg·kg~(-1))和103.9(mg·kg~(-1)),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7.2 g·kg-1和61.3 g·kg-1,处理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的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施用石灰的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高于施用石灰的处理,真菌数量则低于施用石灰的处理。人参产量较单纯施用生石灰增加15.5%,差异显著。结论施用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效果优于单纯施用生石灰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烤烟上部烟叶的可用性,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喷施微生物菌剂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上部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生物菌剂"优烟1号"能促进烤烟根系和上部烟叶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加上部烟叶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上部烟叶光合作用,提高烤烟上部烟叶的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坤  温圣贤  杨辉 《作物研究》2009,23(5):360-365
就有机肥对土壤环境、烟叶生长及品质等的影响作简要综述,并探讨了有机肥的施用原则、方法与技巧等问题。施用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增加土壤空隙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大田期烟株抗病力和根系活力,促进烤烟正常健壮生长,改善烟株农艺形状,增加烤烟产量,使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厚薄适中,油润突出,组织疏松。有机肥的配施也使烟叶各化学成分之间更加协调,有效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改善烟叶吃味,提升香气质,减少烟叶杂气和刺激性,使烟气细腻柔和、甜感增强,明显改善烟叶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在凤凰县千工坪烟区,以K 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移栽期对烤烟病害程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推迟移栽烤烟,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赤星病与病毒病危害,减少上部烟叶的病斑,增加烟株株高、有效留叶数、烟叶长度与宽度,提高烟叶产量。与4月22日移栽相比,5月11日移栽的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分别增加489 kg/hm2,9 702元/hm2,1.4元/kg和16.7%。在湘西凤凰县或气象条件类似的植烟区,适当推迟烤烟移栽,可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比例,上部烟叶开片情况显著改善,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并显著增加了产值与上等烟比例。  相似文献   

18.
施用新型土壤调理剂改善烟草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新型土壤调理剂施用对植烟酸性障碍土壤的调理效果,在田间条件下以不施用调理剂以及传统调理剂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新型土壤调理剂对烟草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可以显著提高烤烟根层土壤pH(P<0.05),比不施调理剂的处理提高0.7~1.3,土壤pH和烤烟的产量以及上等烟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和传统调理剂(白云石粉)相比,新型土壤调理剂在1100(三分之二用量)和1500(等量)kg/hm 2用量下,上等烟叶比例比传统调理措施分别提高了6.5和6.9个百分点,烟叶产量分别增加4.8%和5.1%,烟叶产值分别提高4830.0、3989.3元/hm 2。同时,1100、1500 kg/hm 2这2个用量下烟草无论在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烟叶产值上均无差异,因此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1100 kg/hm 2为最佳的调理剂施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中上部烟叶的烤后品质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试验采用密集烤房研究定色前期湿球温度对云烟87中上部烟叶烤后外观质量、颜色值、化学成分、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部烟叶,以T3处理(湿球温度39℃),在外观质量、评吸质量、风格彰显程度、化学成分评价分值得分最高,经济性状较好,烤后烟叶综合质量依次为T3处理(湿球温度39℃)>T2处理(湿球温度38℃)>T1处理(湿球温度37℃)。随着定色前期湿球的提高,代表红色的a值有提高的趋势,鲜干比逐渐略有增大,说明有利于物质转化,加深烟叶的颜色,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和烘烤效率,优化烘烤工艺,以秦烟96为试验材料,2016~2017年在甘肃陇南地区设计了15个鲜烟叶含水率处理,研究下、中、上部叶烘烤的含水率与烘烤时间和烟叶外观及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烟叶含水率能提高变黄速度,缩短变黄时间,减少干物质的消耗,提高烤后烟叶质量。最佳含水率为:下部叶79. 5%,中部叶79. 3%,上部叶79. 2%;含水率高于最佳含水率烟叶变黄慢,含水率低于最佳含水率烟叶有烤青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