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butylidenephthalide(BP)为关键词,检索SciFinder文摘索引数据库与中国知网(CNKI)中有关当归Angelica sineisis(Oliv.)Diels的研究文献,对其含有的同系化合物丁烯苯酞类n-butylidenephthalide(BP)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对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检索,归纳了BP的提取方法、药理作用与含量测定方法。BP主要存在于当归的挥发油中,通过液相制备和分离,测定的主要方法为HPLC-MS法,主要药理作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抗心绞痛、松弛子宫与气管平滑肌、抗肿瘤生长、抗动脉粥样硬化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当归挥发油研究的深入,其药理活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也逐渐被认识和期望。笔者等对当归挥发油的平滑肌效应及其主要成分之一的苯酞类对平滑肌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当归挥发油平滑肌效应的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甘肃岷县产当归不同提取方法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水蒸汽蒸馏法(SD)和微波提取法(MAE)提取当归挥发油,结合GC-MS技术对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3种提取方法对当归挥发油成分的影响较大,其中从水蒸汽提取当归挥发油中鉴定出32种成分,超临界流体提取物中鉴定出54种成分,以上两种方法得到以往文献中未提及的3-(1,5-二甲基-4-己烯基)-6-亚甲基-环己烯等组分,而从微波提取物中鉴定出30种成分。结论:该结果可为岷县当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归多糖是当归的主要活性物质之一,一般采用水提醇沉法、超声提取法、酶提法及微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提取当归多糖。当归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对血液系统有明显作用,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保肝等作用。综述当归多糖分离纯化、结构性质及其药理作用,为当归多糖的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分析催情散中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选取10批次不同厂家的催情散,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催情散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催情散中挥发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另取当归、香附、淫羊藿等药材作为对照,用相同方法提取并测定其挥发油成分。将催情散中挥发油与当归、香附、淫羊藿等药材中挥发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催情散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茴香脑(13.37%)、香附子烯(4.54%)、(+)-β-selinene(2.11%)、棕榈酸(1.77%)等,其中茴香脑归属当归,香附子烯、(+)-β-selinene归属香附,棕榈酸归属淫羊藿。GC-MS可快速有效分析催情散中挥发性成分,为该药的成分研究以及质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理环境影响,岷县当归与其他产地当归在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上存在差异,道地药材岷县当归的鉴别方法有性状鉴别、组织鉴别、显微结构鉴别、指纹图谱鉴别和rRNA鉴别等。近年研究表明,当归有效成分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具有广泛药理作用,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了依据。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有效成分克服了以往的提取法固有的弱点,从当归提取剩余物提取膳食纤维在理论和现实上的可能性为膳食纤维开辟了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轮作与连作当归光合特性和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索当归连作后产量和品质降低的影响因素,研究比较了轮连作当归光合特性及挥发油收率以及化学成分,为深入探讨连作对当归生长发育障碍提供理论依据。用CI-310系统光合测定仪,田间活体测定当归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生理生态因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药材挥发油,并用 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归一化法测定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连作当归叶绿素a和b含量比轮作下显著降低,分别为轮作下的26.5%和57.0%;连作当归的日平均光合速率为1.73 μmol/(m2·s),比轮作当归降低50.9% (2.61 μmol/m2·s) (P<0.05);一天中连作和轮作当归的蒸腾速率下午显著低于上午,连作低于轮作;气孔导度(Gs)12:00前的平均值连作当归(10.6 mmol/m2·s)与轮作(11.4 mmol/m2·s)差异不显著,而14:00后连作(1.3 mmol/m2·s)极显著的低于轮作(4.4 mmol/m2·s);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和气孔导度一致;轮作和连作当归挥发油收率分别为 0.95%和0.70%,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的相对含量分别为 71.62%和29.49%,但挥发油组分基本一致。当归连作显著降低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和药材挥发油含量,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在栽培中应注重合理的轮作倒茬。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超声提取的原理及技术在中药挥发油提取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超声技术在中药挥发油提取方面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超声提取技术在中药挥发油提取领域中应用广泛,可用于根及根茎类、叶类、花类、果实类等不同种类的中药挥发油提取。其工艺应用范围广,提取高效简便,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超声提取技术是一种省时、节能、提取效率高的新方法,在中药提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1978年,笔者对直检确诊的2例食滞性胃扩张、3例左下大结肠阻塞、4例骨盆曲阻塞、3例胃状膨大部阻塞、2例小结肠阻塞、1例小结肠顽固性便秘,试用复方当归散治疗,除小结肠顽固性便秘无效而改用捶结术外,其余15例均获痊愈。 (一)处方炒当归8份,炒麻黄、槟榔各1份。先将当归、麻黄分别碾细,再用微火炒至土黄色,边炒边搅,切忌炒焦。当归经炮制,可除去对胃肠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的挥发油,增强生物碱对胃肠平滑肌的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为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素有"十方九归"之称。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当归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当归对机体免疫系统、造血系统具有明显作用,另外在抗炎、抗肿瘤等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疗效。1当归的药理作用1.1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当归中的多糖为当归主要水溶性成分,在小鼠60Co照射前及后分别口服当归补血汤。结果  相似文献   

11.
黄芪和当归药对作为临床常用的气血双补药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妇科、内科、外科等方面的病症,本文从药理作用、药效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探讨,以阐述黄芪、当归配伍在造血、免疫以及对脏器影响等几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内外有关文献和笔者的研究结果,对番石榴叶药用成分的提取方法,已鉴定的组成成分以及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内外有关文献和笔者的研究结果,对番石榴叶药用成分的提取方法,已鉴定的组成成分以及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理囊散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促孕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理囊散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法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并考察了理囊散挥发油对21日龄雌性昆明种小鼠子宫系数和卵巢卵泡发育的影响。结果复方"理囊散"中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12倍,浸泡时间3h,提取6h;理囊散挥发油组对小鼠子宫系数和卵泡发育的影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可行",理囊散"中挥发油具有明显的促孕活性。  相似文献   

15.
优化黄皮叶挥发油的提取条件,并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皮叶挥发油,以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黄皮叶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黄皮叶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黄皮叶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2 h、提取时间4 h、料液比为1∶10(m∶V),挥发油得率为0.50%,GC-MS共分离鉴定出37种化合物,以芳香烃、萜类化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为主,占挥发油总量的96.49%。本试验明确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皮叶挥发油的优化工艺和挥发油的成分,可为黄皮叶挥发油的工艺研究、标准制定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不同剂量硫黄熏蒸后当归样品的二氧化硫(SO_2)残留量与pH值、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的相关性,为制订科学合理、客观可控的当归SO_2限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新鲜当归药材,分别以高剂量(5.0%)、中剂量(1.0%)、低剂量(0.2%)3个不同剂量硫黄进行熏蒸加工,并与市售硫黄熏蒸当归样品进行比较;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四部相应方法测定硫黄熏蒸当归的SO_2残留量、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结果:随着硫黄熏蒸量逐渐增加,当归水提取液pH值逐渐降低,刺鼻的酸味越来越明显,SO_2残留量逐渐增加;低剂量(0.2%)硫黄熏蒸当归的SO_2残留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高剂量(5.0%)和中剂量(1.0%)硫黄熏蒸当归超过了国家规定(150 mg/kg);市售硫黄熏蒸当归样品的SO_2残留量差异较大,渭源硫黄熏蒸当归样品的SO_2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量5倍之多,岷县市售硫黄熏蒸当归样品的SO_2残留量最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呈增加趋势、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当归挥发油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0.2%硫黄熏蒸当归挥发油含量较高,作为常规硫黄熏蒸剂量较为适宜。结论:不同剂量硫黄熏蒸对当归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提法与双提法对滁菊花挥发油、总黄酮、总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分提法与双提法制备滁菊花挥发油和总酚酸类物质。采用UV法测定两种提取方法挥发油和总黄酮、总酚类得率;采用GC-MS法和HPLC法比较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油、黄酮类、苯丙酸类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双提法提取的滁菊花挥发油得率为0.51%,分提法提取的滁菊花挥发油得率为0.60%,气相色谱检测分提法获得的滁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较多;分提法所得滁菊花总酚、总黄酮提取率及绿原酸、木犀草苷等5种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双提法。分提法对滁菊花多成分提取分离优于传统的双提法,可广泛用于含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中药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菊花为菊科植物Chrysanthemum morifoliumRamat.的头状花序。性寒,味甘、苦,具疏风散热、明目解毒等功效[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镇痛、抗菌、抗病毒、增加冠脉流量和降低血压等药理作用[2]。菊花的有效成分有绿原酸类、黄酮类和挥发油。滁菊花作为正品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3]。目前国内早对怀菊花用均匀设计法作了提取工艺研究[4],为了开发利用滁菊花这一安徽道地药材资源,笔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测定总黄酮方法对滁菊花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运用均匀设计法确定了优化条件,以期为滁菊花制剂的进一…  相似文献   

19.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为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素有"十方九归"之称。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当归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均进行了详细研究。当归对机体免疫系统、造血系统具有明显作用,另外在抗炎、抗肿瘤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马鞭草科植物牡荆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由牡荆叶提取的挥发油制成的油胶丸已载入中国药典。化学研究表明,牡荆主要有木脂素类、黄酮类、萜类、酚酸类等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抗肿瘤、镇咳平喘、抑菌杀虫、保肝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国内对于牡荆属的其他植物研究较多,对牡荆的化学成分、药效及应用的研究较少,在中兽药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方面尚无相关的报道,但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及原料来源表明其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论文综述牡荆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以期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