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特异引物和简并引物检测百合斑驳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特异引物和简并引物对百合斑驳病毒(LMoV)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特异引物和简并引物均能从LMoV感病百合组织中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标片段,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简并引物还能从感染TBV的郁金香病叶中扩增出目标片段.将感染LMoV组织总RNA以10倍梯度稀释成不同浓度检测,特异引物检测的灵敏度为10-4,简并引物的灵敏度为10-3.对特异引物的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与LMoV不同分离物的序列同源性为90%~99%,说明采用本研究确定的方法检测百合斑驳病毒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烟草线条病毒RT-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烟草线条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特异性引物,提取大豆病叶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PCR扩增出约400bp大小的产物,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 5α,抽提的质粒用Not Ⅰ酶切,出现430bp大小的目标插入片段。经序列测定确认了插入片段的大小为404bp。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根据番茄斑萎病毒(TSWV)S RNA上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比较了4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397bp的片段,序列和已发表的TSW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可用于常规PCR和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qRT-PCR的灵敏度比快速检测试纸条、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和常规PCR分别高出15 625倍、3 125倍和125倍,且能够准确定量;常规PCR灵敏度较高,但不能准确定量;DAS-ELISA方法适用于批量定性测定,但检测时间较长;试纸条法检测速度最快,但灵敏度最低,使用时可根据症状程度和试验条件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三种甘薯病毒多重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GenBank中甘薯G病毒(SPVG)、甘薯卷叶病毒(SPLCV)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对多重RT-PCR退火温度、延伸温度、模板浓度、引物浓度进行改良优化,建立能同时检测3种甘薯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扩增出SPVG、SPLCV和SPFMV特异片段,其大小分别是800、276和570bp。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3种病毒序列与相应参考序列相似性达到98%以上。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多重RT-PCR方法能够检测cDNA的量为0.1ng。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对田间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特异、快速、灵敏地同时检测3种甘薯病毒。这些研究结果可为甘薯病毒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内标为基础的RT-PCR技术检测草莓斑驳病毒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出优质的草莓总RNA,可以稳定地进行RT PCR。针对草莓斑驳病毒(SMoV)基因组序列设计筛选引物,对病毒基因组的不同区域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证明为SMoV的特异片段,与国外序列的同源性为91%~97%。为了监测RNA的质量和RT PCR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检测体系中引入线粒体NADH脱氢酶基因ND2亚基作为内标,内标引物跨越内含子区域,只对剪接后的mRNA进行特异扩增,可以较好地监测整个检测过程。在国内首次建立了SMoV的RT PCR检测体系,以优质的草莓总RNA为模板,结合扩增内标的检测体系,对草莓病毒指示植物和草莓栽培品种都可以进行快速稳定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根据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 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两种主要兰花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二温式多重RT-PCR同时检测两种病毒的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对感染两种病毒的植株总R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同时得到2条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769bp(Cy MV)、1000bp(ORSV)的特异性扩增带。用该方法对随机抽取的39个蝴蝶兰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1个样品检测出Cy MV,阳性率28.2%;24个样品检测出ORSV,阳性率61.5%;6个样品同时检测出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7.
半巢式RT-PCR检测进口大豆中菜豆荚斑驳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在美国东部和南部的大豆产区广泛分布。该病毒能够造成3%~52%的产量损失并使大豆品质降低,目前我国未见其分布。针对进口大豆种子的植物病毒检测,本文建立了半巢式RT-PCR技术检测BPMV的方法。该方法采用Trizol快速提取大豆种子病毒总RNA,并根据BPM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第一轮RT-PCR和第二轮半巢式PCR扩增,分别得到275 bp和196 bp大小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半巢式RT-PCR扩增产物的测序表明,该产物序列与BPM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存在91%~95%的高度同源性。检测灵敏度比较研究显示,DAS-ELISA与RT-PCR的检测灵敏度相近,半巢式RT-PCR的检测灵敏度比这2种方法高出103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烟草环斑病毒和番茄环斑病毒的半巢式RT-PCR检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烟草环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TRSV)和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ToRSV)是我国禁止入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采用半巢式RT-PCR方法对这两种病毒进行了检测,用Trizol快速提取病毒总RNA,并根据TRSV和ToRSV的外壳蛋白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经过第一轮RT- PCR和第二轮半巢式PCR扩增,TRSV样本分别得到359 bp和206 bp特异性片段,ToRSV样本分别得到340 bp和219 bp特异性片段。半巢式RT-PCR扩增产物的测序表明,TRSV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外壳蛋白基因存在88%~97%的同源性,ToRSV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外壳蛋白基因存在96%~100%的同源性。研究显示,DAS-ELISA与RT-PCR的检测灵敏度相近,而半巢式RT-PCR的检测灵敏度比这两种方法高出10~3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RT-PCR检测番茄不孕病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番茄不孕病毒 (TAV)RNA3上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 ,以感病组织和健康组织总RNA为模板 ,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 ,结果从感病组织中扩增出与预期的6 42bp大小一致的目标片段 ,而健康组织无此扩增产物 ;将PCR产物插入 pGEM T载体克隆并测序 ,序列分析表明与TAV不同株系的序列同源性达到 96 2 %以上 ;将感病组织总RNA以 1 0倍梯度稀释成不同浓度 ,测出RT PCR检测TAV的灵敏度为 1 0 -5 ;PCR产物克隆作为RT -PCR反应的阳性对照 ,解决了毒源保存和传播的问题 ,从而建立了TAV快速、灵敏、准确的RT -PCR鉴定和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已报道的猕猴桃果腐病菌(Neofabraea actinidiae)及明孢盘属其他种真菌负责编码RNA聚合酶II的第2大亚基(the second largest RNA polymerase subunit,RPB2)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设计合成了一对用于猕猴桃果实中N. actinidiae的检测引物NACF1/NACR1。利用该引物对包括N. actinidiae在内的8种9株Neofabraea属真菌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建立了猕猴桃果实中N. actinidiae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灵敏度试验、病菌接种与病果中N. actinidiae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引物特异性强,稳定扩增出片段大小为582 bp单一条带,检测灵敏度为0.2 ng/μL,可以特异性地检测到接种发病果实组织中N. actinidiae。该方法能够实现猕猴桃果实中N. actinidiae的快速检测,为口岸提供了特异、高效、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中6种病毒S RNA上的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可同时检测这6种Tospovirus病毒的多重PCR体系。多重PCR扩增结果显示,番茄环纹斑点病毒(776 bp)、甜瓜黄斑病毒(505 bp)、鸢尾黄斑病毒(296 bp)、凤仙花坏死斑病毒(221 bp)、番茄斑萎病毒(175 bp)和番茄褪绿斑病毒(110 bp)均出现清晰的目标条带,各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不会对其他病毒产生非特异性扩增。本研究建立的6种Tospovirus病毒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目标病毒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2.
二温式多重RT-PCR同时检测两种主要兰花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 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 ORSV)两种主要兰花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二温式多重RTPCR同时检测两种病毒的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对感染两种病毒的植株总R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同时得到2条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769 bp(CyMV)、1 000 bp(ORSV)的特异性扩增带。用该方法对随机抽取的39个蝴蝶兰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1个样品检测出CyMV,阳性率28.2%;24个样品检测出ORSV,阳性率61.5%; 6个样品同时检测出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可靠、灵敏且高效的地被菊中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 virus B,CVB)的检测方法,利用特异性CVB基因引物,通过RT-PCR技术进行了特异性、重复性和灵敏度测试,最终利用优化的RT-PCR体系对地被菊植株感染CVB病毒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以染病地被菊植株的总RNA为模板扩增出的特异性片段编码211个氨基酸,与基因数据库中其它来源的CVB基因外壳蛋白同源性为96%~99%,可确定为菊花B病毒外壳蛋白基因;重复性和灵敏度检测中均获得了清晰的目标条带,且1 ng的总RNA即可扩增出特异性片段;对7个地被菊品种共32个植株的检测中,CVB的检出率为56.2%,检测的准确率为68.75%。表明建立的地被菊CVB基因的RT-PCR检测体系可有效用于地被菊植株感染病毒情况的鉴定。  相似文献   

14.
二重RT-PCR快速检测马铃薯病毒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传统的蛋白酶K法和病毒RNA简易浸提法,从马铃薯块茎、茎干、叶梗、叶片中提取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A病毒及马铃薯卷叶病毒RNA,并设计了4种马铃薯病毒引物,优化了二重RT-PCR反应条件,可以同步扩增出上述4种病毒,扩增产生的靶带分别为562bp(PVX)、480bp(PVY)、336bp(PLRV)、255bp(PVA).应用病毒RNA简易制样技术和优化的二重RT-PCR反应条件,可以同步快速检测田间自然感染的马铃薯病毒,此研究还可适合于检测马铃薯脱毒种薯及试管苗,对马铃薯病毒病早期监测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RT-PCR分子检测技术快速检测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CLV)的外壳蛋白区域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带毒植物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与优化,扩增得到长300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片段转入大肠杆菌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GCLV相应区域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8%。并对其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验证,从而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GCL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克隆马铃薯环腐病菌和晚疫病菌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较,选取差异位点分别设计了两对引物P.IN1/P.IN2和C.IN1/C.IN2,并检测了引物的特异性及方法的灵敏度。引物P.IN1/P.IN2可扩增出1条363bp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特异性条带,在DNA水平上其灵敏度达18fg/μL;引物C.IN1/C.IN2可扩增出1条218bp马铃薯环腐病菌的特异性条带,在细菌数上检测灵敏度为104 cfu/mL。混合这两对引物构建双重PCR反应体系,能从马铃薯环腐病菌和晚疫病菌的混合DNA及感染这两种菌的马铃薯植株中同时扩增到363bp和218bp的特异片段。实现了同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和环腐病菌的快速可靠检测。  相似文献   

17.
香蕉炭疽菌rDNA ITS区的分子鉴定与检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rdchum muscat)是一种引起香蕉采后病害的最重要病原,本研究用真菌18S~28S间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通用引物18SF和28SR扩增香蕉炭疽菌和其它外群真菌的基因组DNA,扩增出约510bp的片段;通过克隆测序香蕉炭疽菌的ITS全序列并与GenBank中炭疽菌属其它种的ITS序列比对,设计出香蕉炭疽菌的特异性引物ColM1和ColM2。用此特异引物可以从香蕉炭疽菌株中扩增出382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20个参试菌株和香蕉组织的PCR反应结果为阴性,灵敏度实验证明可以检测到目标DNA的浓度为0.1Pg。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和灵敏地检测香蕉炭疽菌,为快速监测组织中有无香蕉炭疽病菌潜伏侵染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烟草花叶病毒丁香分离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表现花叶症状的丁香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其在电镜下为约300 nm×18nm的杆状粒子;电泳分析表明感病组织中ds RNA大约为6.4kbp,而其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17.6k Da。以上实验结果初步将该病毒分离物鉴定为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根据该属病毒复制酶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扩增出约1000 bp的预期特异片段(Gen Bank AY566703)。将PCR产物克隆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与从蚕豆中分离的TMV-B株系序列(Gen Bank AJ011933.1)同源性为99.90%。根据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RNA C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扩增出约800 bp的预期特异片段(Gen Bank AY56672),序列分析表明,与TMV-B株系序列(Gen Bank AJ011933.1)同源性达99%,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为TMV。由于该分离物与TMV-B在指示植物上的症状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作者把该分离物暂命名为TMV-S。  相似文献   

19.
根据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因设计5’引物和3’引物,通过PCR技术成功扩增389bp的目的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序列。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10fg,应用此技术从带毒的虫卵和蛹的总DNA中也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该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病毒的垂直传递。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根据向日葵白锈病菌大亚基核糖体RNA基因序列,向日葵黑茎病菌的ITS-5.8S r RN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DPO(dual priming oligonucleotide)引物,建立同时检测这两种检疫性病菌的多重DPO-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PO引物特异性强,仅向日葵白锈病菌和向日葵黑茎病菌可分别扩增出307 bp与388 bp的特异性条带,其他参照菌株及阴性对照均无条带;检测体系对混合模板中向日葵白锈病菌和向日葵黑茎病菌的DNA灵敏度均达0.05 ng/μL;且该检测方法对退火温度不敏感,适用范围广。该方法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向日葵白锈病菌和向日葵黑茎病菌,适合于口岸实验室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