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健康管理(PHM)是指在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健康维护的过程中,强化对人类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和效果的管理,并将管理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行政层面,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通过规程、制度、考核、奖励等措施,将植物健康维护和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的一门管理科学.本文系统介绍了植物健康管理概念产生的背景,植物健康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植物健康管理的案例,并从行政、技术、人员、体系、法律等方面分析了植物健康管理在植物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植物医学必须强化管理,在各级政府建立植物健康管理中心和植物医院,把管理当做植物医学技术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行政力量、领导者、技术服务者和生产经营者的作用;从健康基础保障、重大病虫监测预警、种植过程中的诊断与防控方案制定,预防及防控措施实施等方面建立管理体系,以达到对植物抗性提升、病虫害防治、品质质量保障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的目的,这对于丰富植物医学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植物预防医学是以增进植物健康、预防病虫害、提高作物产质量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本文系统介绍了植物预防医学的概念,从健康栽培、生态控制、免疫诱导和精准用药等方面阐述了植物预防医学在病虫害防控上的应用,展望了植物预防医学未来需要解决的3个方面的问题,对丰富植物医学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种类、发生动态及常用杀虫剂对葡萄上优势种蓟马的毒力,本研究采集鉴定了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成虫1 882头,选用黄色和蓝色2种粘虫板监测了葡萄以及两种诱集植物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上蓟马发生动态,并采用菜豆浸渍饲喂法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近年来随着改革与开放形势的发展,葡萄酿酒业不断扩大。国内许多造酒厂家不但从国外引进成套的酿酒设备,还相应引进了大批量、多品种的葡萄苗木。1984年以来,从法国、美国、日本引进的葡萄苗和插条有数十万株,由于引种量大,检疫措施跟不上,引进的苗木定植田间后相继发病。与此同时,7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巨峰群系”鲜食葡萄栽培种,近几年在国内种植面积也急剧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避雨栽培和套袋技术对葡萄病虫害发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于2015年4—9月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了葡萄避雨栽培和果穗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和果穗套袋技术对葡萄侵染性病害黑痘病、霜霉病、大褐斑病、穗轴褐腐病、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及非侵染性病害日灼和裂果均有控制效果。同时,可防除鸟害。避雨栽培与果穗套袋技术集成使用,其控害、提质效果优于单一技术,能有效防治葡萄病虫害,减少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农药的使用是葡萄栽培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但农药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保证葡萄健康生长的重要农用物质之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技术推广中心时春喜研究员在2016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葡萄健康栽培研讨会暨规模化园区经营之道"培训交流会上针对葡萄栽培中的农药使用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枸杞被我国人民用作珍贵的保健品,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宁夏"五宝"之一。长期以来,为提高枸杞的产量和质量,在枸杞的种植技术上,运用了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但是效果都不太明显。鉴于天然芸苔素的特殊生物活性,2016年在"宁杞一号"枸杞盛花期,喷施了由浙江义乌皇嘉生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然芸苔素(从植物原料提取浓度0.1%)进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葡萄生长,尤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效益的推动,葡萄的种植面积、栽培品种也逐年扩大化与多样化,加速了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霜霉病是葡萄最重要的真菌型病害之一,影响其产量品质.因此,了解葡萄霜霉病的病原特性、发病特征有利于该病害的识别以及防控技术的应用,对提高赣榆区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保护产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兴安县葡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2005年,总面积已达到3 800hm2,总产量6万多t,年产值达2亿元;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成为兴安县一大农业支柱产业,是广西乃至华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但是巨峰葡萄在南方种植,受春夏季节温湿多雨气候的影响,特别是病害为害,造成葡萄产量、质量下降或减产,使兴安县这一新兴的产业受到严重挫伤。这是南方葡萄种植的一大技术难题。通过近几年实践证明,巨峰葡萄推广简易避雨栽培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技术措施。1兴安县葡萄栽培气象因子分析兴安县地处华南、广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区域,年平均温…  相似文献   

10.
正葡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果树之一,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截止到2013年,中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715.5万hm2,葡萄总产量超2 300万kg。长期以来,葡萄病害是影响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由葡萄座腔菌科真菌(Botryosphaeriaceae)引起的葡萄溃疡病(Botryosphaeria dieback)是葡萄上的主要枝干病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有害生物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集成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农作物有害生物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由技术选择、应用技术研究、技术组装配套、技术标准化四环节构成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集成路径。根据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从培育健康土壤、栽培健康作物和减少化学投入品方面探讨了实现传统病虫防控方式向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转变的方式;并提出了逐步实现的途径,即提高防控效率、降低农药依赖度,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替代化学防控,利用生态工程重构防控体系和利用市场机制建立优质优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葡萄有三大种群,即美洲种、欧洲种和东亚种群。以欧、美种栽培最普遍,我国适宜栽培东亚种,红提类是美洲种。据悉,我国云南省个旧市葡萄种植面积达533.33 hm~2,年产量在16 000 t左右。其中栽培面积最大的乡镇是云南省个旧市鸡街镇倘甸片区333.33 hm~2,鸡街片区和乍甸片区也有一定规  相似文献   

13.
刘美兰 《植物医生》2004,17(5):16-16
近几年,随着设施栽培的蓬勃发展,莱西市的果树设施栽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棚栽葡萄的发展,为莱西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果农栽培技术的参差不齐,葡萄病害发生比较严重,尤其是霜霉病、幼穗轴腐病、黑痘病及缺素、烫伤等引起的生理病害在各个园片几乎都有发生.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针对棚栽葡萄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4.
香蕉产业是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本文从香蕉的种植、植株的管理、水肥及田间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4个方面,总结出一整套香蕉健康栽培管理技术,旨在为广大香蕉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植物健康是经常在植物科学尤其是植物保护领域被使用的术语,但迄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并普遍被认可的概念。通过梳理和总结不同哲学思想下植物健康概念的探讨和争论,试图在分析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得植物健康概念的科学内涵,同时结合中国哲学观念提出了"特定遗传基质的植物(种或品种或生物型等)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中(土壤、水分和气候),没有受到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侵扰和伤害,各种生理功能平和或平衡的自然状态,植物的这种状态就是植物健康"的概念,明确了植物健康的动态性质及阐述了植物健康下的植物种群健康,并对依据这个概念从事农林生产进行了剖析,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6.
葡萄是一种历史悠久、种植广泛、品种繁多的园艺果树,又是一种用途极广、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堪称果树之王,葡萄生产在世界果树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植物组织培养这一种神奇的生物技术手段与葡萄常规育种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综合育种目标所必需,它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的葡萄生产,从而使葡萄这一古老的植物进一步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7.
何建群  王程  张玲 《植物医生》2011,24(2):16-17
通过2006—2010年对鲜食葡萄病害的调查,诊断出宾川县葡萄发生的主要真菌性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房枯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葡萄大褐斑病、葡萄小褐斑病、葡萄穗轴褐枯病。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出:新建果园,强化苗木选择;适时清园,遏制病源传播;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清理副梢,以利通风透光;预防为主,及时喷药;避雨栽培,控制病害;果穗套袋,减轻病害等技术应用于葡萄生产,达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节本增效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葡萄霜霉病对葡萄叶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对葡萄生产影响极大,是葡萄栽培中主要病害之一。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技术,分析鉴定对照组与霜霉病组代谢物含量的变化,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并结合t检验的结果,筛选出造成健康和发病的葡萄叶片显著差异的20种主要代谢物质。其中,霜霉病处理组差异代谢物含量显著上升(P<0.05)的物质主要分为4类:氨基酸类、核酸代谢类、植物激素类和其他化合物;显著下降(P<0.05)的物质分6类:糖类、羧酸类、甾类、二萜醇类、三萜类和其他化合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酰tRNA生物合成,ABC转运蛋白,戊糖磷酸途径,二苯乙烯类、二芳基庚烷类和姜辣素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6条代谢通路中。由此可知,葡萄霜霉病侵染导致了葡萄叶片糖、核酸、氨基酸等相关代谢物的显著变化,相关代谢途径可能是霜霉菌侵染葡萄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葡萄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静 《湖北植保》2010,(3):22-23
葡萄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也是湖南湘中地区的一种主要经济作物。由于湖南湘中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多雨,葡萄很容易感染病害,有些病害甚至是毁灭性的,成为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一些葡萄种植者在葡萄病害防治的实践上,尤其在利用农药防治病害方面存在一些误区,直接影响到病害的防治效果。为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对葡萄几种常见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技术做了调查与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明福 《植物检疫》2006,20(1):43-44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葡萄栽培面积约15.4万hm^2。年产量200万t左右,以鲜食葡萄为主,适宜酿酒的不足40万t,原料缺口达40%,为发展我国葡萄酒产业,相关部门决定更新葡萄品种种植结构,引进国外葡萄特别是法国葡萄品种。1998年,我国部分省市从法国引进葡萄种苗,总数达数百万株。经全国多个口岸进境,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多年来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