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草鱼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草鱼的养殖面积和养殖数量逐步增大,对草鱼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工养殖草鱼中常出现的病害有出血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和水霉病等,发病原因主要与病原、养殖水质、草鱼鱼苗、养殖技术和防疫用药有关。防治这些常见病害的措施有:调控水质,定期清塘;正确投放,苗种消毒;饲料消毒,池水消毒;科学防治,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养殖品种。草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草鱼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产量高,但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赤皮病、肠炎病和烂鳃病等疾病,极大地降低了养殖效益。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了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技术要点,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由多种致病菌引起,如柱状黄杆菌、嗜纤维菌、鱼害黏球菌和柱状曲桡杆菌等。常年均可发病,一般与肠炎、赤皮和寄生虫病并发[1]。410月份为发病流行期,610月份为发病流行期,69月份是流行高峰期。草鱼是我国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2],烂鳃病对淡水鱼类危害极大[3-5],常给水产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011年8月中旬吉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烂鳃病是草鱼养殖过程中发生最频繁,危害严重,较难治愈的疾病。该病的死亡率较高,呈现发病快、死亡迅速、继发性感染能力强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现状、病原以及发病条件,并通过分析感染鱼体的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药物敏感性,对该病提出治疗和预防思路。  相似文献   

5.
1病原体及流行情况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是柱状曲杆菌。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发生,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鲫、鲢、鲂、鳙,鱼或成鱼均可发生此病。由于致病菌的宿主围很广,野杂鱼类也都可感染,因此,容易染和蔓延。本病常与赤皮病和细菌性肠炎并发。  相似文献   

6.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养殖品种,具有生长快、肉味佳的特点.但草鱼的抗病力和成活率均较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该"四病"严重影响草鱼养殖生产,务必引起养鱼户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统称草鱼"三病",在永靖县草鱼"三病"发病率平均在18.5%,近几年,在永靖县在草鱼"三病"的中药治疗中有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1草鱼"三病"的发病原因草鱼的赤皮病发病原因: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体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因捕捞、运输、放养时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损伤时,病菌才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在条件恶劣如水质恶化,溶氧低,氨氮含量高,饲料变质,吃食不均匀等都可引起鱼抵抗力下降,从而爆发疾病。  相似文献   

8.
草鱼四病,即草鱼肠炎病(烂肠病)、细菌性烂鳃痛、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因其常见、多发、并发、暴发,对草鱼危害很大。现介绍1种用清凉油治疗草鱼四病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鱼生长快、饵源广、肉味美、营养。好,但抗病力弱,易发生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成活率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现介绍一种治疗草鱼“四病”的有效药饵。  相似文献   

10.
草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养殖品种,在池塘养鱼中,草鱼增肉倍数高、生长速度快、增产潜力大,但是草鱼抗病力弱,易患烂鳃、肠炎和赤皮病,简称“三病”。草鱼“三病”在我国许多养鱼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在北京,6—9月份为“三病”流行季节,尤其是7月下旬至9月上旬,盛夏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烂鳃病是池塘养殖草鱼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后常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此病的发生过程及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1致病菌草鱼烂鳃病致病菌为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calumnaris)。该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柔韧、可屈挠的特性。其菌体细长,大小约为0.5μm×4~48μm,在病灶和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体较短,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的菌体较长。其菌落黄色,大小不一,中央较厚,显色较深,由中央向周围扩散成颜色较浅的假根状。2细菌性烂鳃病发病原因草鱼细菌性烂鳃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水质良好的条…  相似文献   

12.
第二讲 草鱼烂鳃病的种类及防治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菌——鱼害粘球菌引起细菌性烂鳃病;二是真菌——鳃霉引起的鳃霉病;三是寄生虫引起的各种鳃病,包括原生动物、粘孢子虫、指环虫和中华鳋引起的各种鳃病。 一、鳃病症状:1.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小洞,俗称“开天窗”。  相似文献   

13.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优良养殖品种,具有生长快、肉味佳的特点。但草鱼的抗病力和成活率均较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该“四病”严重影响草鱼养殖生产,务必引起养鱼户重视。 (一)出血病 该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病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肠炎、烂鳃和赤皮病是我国淡水养鱼区三大主要传染性鱼病,俗称“三病”。其发病季节长,流行地区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据调查,一般鱼种的死亡率在50%  相似文献   

15.
草鱼具有生长快、肉食美、价值高等优点,是养殖的优良品种。但是,草鱼多病,尤其是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危害最为严重,致使养殖草鱼成活率较低。每年5-10月,水温20℃以上,是养殖鱼类增重的关键时期,也是鱼病的流行季节。此季节正是草鱼生长旺盛阶段,吃得多、长得快,但是,由于温度高,  相似文献   

16.
防治草鱼"四病"的几种常用中草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俗称草鱼“四病”,是草鱼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而严重制约草鱼的生产,直接影响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目前防治该“四病”主要是采用化学药物,这就引发了对环境的污染以及药物的残留对人体造成的严重危害,且易导致该病的病原体(尤其是病原细菌)产生抗药性而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等恶性循环的现象。中草药毒副作用小,药性残留最低、残留期短而不会污染养殖水体等环境,能抗菌、抗病毒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甚至还能促进鱼类生长,因而具有化学药物无以比拟的优点。所以,中草药在今后的无公害水产养殖中将成为预防鱼病主要考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浮萍防治草鱼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初步探讨了草鱼的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三病"并发与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的相关性基础上,以二龄草鱼种为试验对象,用浮萍防治草鱼"三病"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并根据中药药理学和浮萍的有效化学成分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有效防治草鱼"三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6种抗菌药物对鱼类几种细菌性病原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几种抗菌药物对不同病原菌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药物对不同菌株具有不同的MIC值,几种药物联用后对不同病原菌分别表现为: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四种结果.根据药物的联用结果研制出"肠鳃康"、"鱼血康"和"草鱼康".室外治疗结果表明,三种药物治疗有效率达100%;肠鳃康对鲤、鲫、鲂肠炎、烂鳃病治愈率达74%~85%,鱼血康对鲂鱼、鲫鱼细菌性败血症治愈率达70%~73.9%,草鱼康对草鱼赤皮、烂鳃、肠炎治愈率达63%~81.84%.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常见草鱼疾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肝胆综合症、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小瓜虫病等主要症状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了解常见鱼病的流行季节、掌握可见主要症状、防治鱼类疾病是养殖业应当重视的问题,是减少渔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的措施之一。 1 细菌性烂鳃病 (1)流行情况。每年4~10月为流行期,7~9月为盛期,水温在20℃以上开始流行,28~35℃为最适流行温度,主要危害草鱼,其次是青鱼。常与肠炎、赤皮、出血等病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