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结合多年袋栽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经验,从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适合华北地区的白色金针菇高效栽培技术,为实现白金针菇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富贵  段升杰 《食用菌》1995,17(1):27-28
近年来,金针菇在国内外市场比较畅销,是仅次于双孢蘑菇、香菇而占据国际市场第三位的食用菌。因此,发展金针菇生产具有美好的前景。但是在金针菇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菇体质量差、产量较低等较难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金针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菌袋缺乏水分、养分,使金针菇处于“半饥饿”出菇状态。为了探索金针菇优质高产的栽培新途径,笔者于1993年秋冬季节进行了以覆土栽培为主的大棚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研究,探索出了金针菇“立体覆土横向出菇”新技术,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工厂化瓶栽金针菇,利用电脑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生产环境,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产品规格一致、品质好、货架期长,突破了金针菇依靠自然条件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的传统,实现了金针菇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1常用配方1)木屑74%,米糠25%,碳酸钙1%。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菌丝体食品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针菇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糖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儿童经常食用可以有效地增长智力和身高。但由于金针菇的子实体生长周期长,只能在低温(3~ 18℃)出菇,故都在冬季生产,且新鲜的子实体难于保藏,所以价格较高。为了满足人们食用的需要,日本已采用深层发酵的方法生产金针菇菌丝体,我们亦于1985年研究成功。一、菌种来源:生产金针菇粉的菌种是从金针菇新鲜子实体分离获得的纯菌种,并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认可。二、生产工艺:以金针菇纯菌种为生产用种,采用工业深层培养的生产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培养基为葡萄糖、蔗糖、酵母粉、黄豆饼粉、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培  相似文献   

5.
由于近年果品销售不景气,河北省赵县、宁晋、晋州等梨产区的大量贮梨冷库处于闲置状态或产生闲置期。受灵寿、正定、行唐等地生产金针菇的影响,许多库主开始利用贮梨冷库进行白金针菇的反季节生产,但极易发生产量低、菇体商品性状差等问题。在影响金针菇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北地区拥有独特的寒地资源,适宜金针菇的生长和出菇,具备规模化栽培金针菇的自然优势.现对东北地区规模化生产金针菇所面临的寒地气候资源利用、菌种选择及制种、栽培原料来源、水源利用与湿度控制、技术保障和产销体系建立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并为降低成本、降低风险、高效规模化和周年化栽培生产金针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栽培专题讲座专家黄良水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专业,现任浙江省常山县食用菌办公室副主任、常山县天乐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金针菇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由他组织实施的"金针菇商品化生产推广应用"项目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金针菇高产栽培及其加工技术开发"项目荣获国家星火科技三等奖,"猴头菇(金针菇)——秀珍菇周年栽培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撰编《中国金针菇生产》等著作3部,发表论文25篇;被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用菌生产已进入了规模化、工厂化的新阶段.深圳威可实业有限公司设计的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已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生产体系.本文就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出菇管理技术作一简介,供同行参考.工厂化生产金针菇,应采用短袋栽培,一次性出菇.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就要及时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因子,让其转入出菇阶段.出菇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9.
刘随记  张静 《食用菌》2019,(4):50-51,54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运用智能化生产理念,按照智能化流水作业要求,科学配料,层层把关。金针菇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经抗污染生物膜过滤,空气经过初、中、高效三级过滤,通过自动化配套设施控制光照、温度、水分、空气,为金针菇生长提供最适条件,不仅实现了金针菇工厂化周年生产,而且保证了金针菇的品相、口感及安全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江山市从1987年开始金针菇人工栽培,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技术创新及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经验,推进了金针菇产业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及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主要针对金针菇品种更新、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模式改变来阐述江山金针菇生产发展历程及推广经验。  相似文献   

11.
王增术 《食用菌》2011,(5):31-31,45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发展迅速,在生产中菌种质量成为企业生产发展的"经济命脉",是制约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因此,采用合适的母种培养基,培育优质的金针菇母种是关键。笔者通过近两年在福建益升食品有限公司对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比试验,目的筛选出最佳的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以供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2.
柔性气调库与标准气调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标准气调库和柔性气调库的结构特点,指出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存贮鲜活产品时,采用柔性气调库,其保鲜效果与标准气调库相同,但更加灵活方便,造价低。  相似文献   

13.
白色金针菇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以及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增智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深受广州、深圳、香港等市民的青睐,每公斤鲜菇售价20~30元.随着我国食用菌事业的发展,金针菇生产已进入规模化、工厂化阶段,但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且大量种过菇的废料倾倒造成环境污染。为此,笔者对袋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废料再利用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生产金针菇一般用棉籽壳作主料,棉籽壳虽然养分较高、物理性状较好,但价格太高,增加了金针菇生产成本,同时棉籽壳的来源有限,影响了金针菇生产的发展.徐州地区板材工业发达,阔叶树锯屑量大价低.徐州地区又是玉米产地,玉米芯量大价低.锯屑、玉米芯是否可以代替棉籽壳用于金针菇生产,我们做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方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甜菜渣成本过高问题,为明确椰糠替代甜菜渣用于金针菇栽培的可行性,以不同比例椰糠替代原基质中的甜菜渣,进行金针菇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椰糠配方对金针菇出菇单产、品质无较大影响,椰糠作为甜菜渣的替代物是可行的,可以满足金针菇生产所需物理结构和理化指标,且在南方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日本专家的视角,提出中国金针菇工厂须从栽培管理者、菌株、设施设备维护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加强生产管理体制建设,总结金针菇栽培工厂常见的问题,包括菌种生产、走菌不良和出菇不正常等,指出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方法是开发多元化产品和多(他)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速金针菇商品化生产,我厂不断进行金针菇加工的试验,已试制成金针菇罐头,并投放市场。金针菇罐头的加工,主要掌握以下几个环节。一、原料的选择及处理:金针菇原料质量的好坏是决定罐头成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工罐头的金针菇原料,要求:新鲜,菇形完整,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防工程培养金针茹过去有过报道,“北方地道周年生产金针菇技术”是本刊发表的第一篇利用地道周年生产金针菇的技术论文(见《食用菌》1996年第1期)。由于地道内夏季温度低、湿度高,而且温、湿度较为恒定,形成了地道内周年生产金针菇的必要条件。但在地道内周年栽培金针菇仍然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如夏季菌种及生产菌丝的培养问题;夏季地道内  相似文献   

19.
杜茂林 《食用菌》1996,18(5):15-16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阿坝地区,属季风气候,干燥寒冷,年均温10℃左右,全年均可栽培金针菇。并且当地桦树林产品副产物十分丰富,拥有大量桦树木屑。但由于金针菇栽培条件特殊,菇农对其生长结实过程及桦树木屑栽培金针菇技术不甚了解,导致金针菇生产至目前仍停滞不前。现将笔者于当地进行的金针菇栽培试验略述于后,以促进金针菇生产。  相似文献   

20.
潘湖生  肖鸿勇 《食用菌》2011,33(3):46-47
金针菇营养丰富,有增智菇、"一休菇"的美称。江西赣西地区规模栽培金针菇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由于金针菇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又是较佳冬天吃火锅菜肴锅,使金针菇生产、销售一直呈现量多价高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