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稻11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稻 11号 (新稻 97254)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品质特优、抗病性好的日本品种黄金增为母本,与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 6号 (新稻 9024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2000- 2001年参加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 2002年参加河南省粳稻生产示范, 2003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开始在河南省沿黄稻区推广.为进一步挖掘新稻 11号的增产潜力,探讨其高产栽培途径,加速其推广种植,对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稻11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培育的粳稻新品种, 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4年9月获新乡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国家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该品种集中国、日本等国育成的亲本优良基因于一身,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突出优点,是进行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理想品种。2003年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 目前已成为沿黄稻区重点推广的优质米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郑州沿黄稻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李晓春(河南省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450006)栾静(郑州市中原区农技站)我市为黄河中游引黄灌溉稻作区,自1992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后,经过试验示范,已经摸索出采用中苗种植麦茬稻的高产栽培技术。1995年在市郊金水区马……  相似文献   

4.
新丰1517是河南省新乡市远缘分子育种工程技术中心以苑丰09-24和徐稻3号杂交选育而成,2020年8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合在沿黄稻区种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等特性,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新科稻 58 是由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是由新科稻 31// 新稻 89/ 新稻 10 号复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2022 年 11 月通过国家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对新科稻 58 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稻10号,中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分蘖力强、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本地当家品种豫粳6号为母本,与品质优、抗病性好的自育品系新稻8940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2003年先后参加河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3年、2004年先后分别参加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2020年河南省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种植结构,筛选适宜河南省不同粳稻区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2020年河南省种子站对征集到的20个优质品种进行了展示。结果表明,各品种在沿黄稻区产量及品质均优于豫南稻区;郑稻24、获稻008、晶光17、豫稻16共4个品种在不同稻区丰产性好、品质优,适宜区广,可在沿黄稻区及豫南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沿黄稻区水稻品种结构,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对征集到的1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多点展示。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展示点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表现不同。其中,新香粳1号、新稻89、新丰12、新科稻37、郑稻C42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抗逆性,且生育期适中,适宜在沿黄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国审水稻新品种玉稻518是以盐粳334-6为母本,津星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自育的新品系新稻03518,通过离子束诱变获得变异植株,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2年、2013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单产10 181.55kg/h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73%.玉稻518株高102.9cm,全生育期155.4 d,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广适等优点,适宜河南沿黄及信阳、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于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栽培示范集成了一套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宛粳096是南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水稻新品种,2014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03)。介绍了宛粳096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郭俊红 《中国种业》2014,(10):65-66
宛粳096系南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水稻新品种。于2010年参加河南省中晚粳水稻预备试验,2011-2012年参加河南省中晚粳水稻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河南省沿黄粳稻生产试验,完成试验程序。2014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03)。  相似文献   

12.
粳稻新品种新稻20号于2010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44。2014年3月1日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授权,品种权号:CNA20080637.8。介绍了新稻20号的选育过程和品种突出优点,并提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新稻22原名新稻062235,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系统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常规粳稻品种,201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2001。介绍了新稻22的特征特性,从适播培育壮秧、保证基本苗、科学肥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及时除草、适时收获方面提出了其机插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郑稻20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年年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郑旱6号作母本、临稻16号作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采用集团法、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200003.介绍了郑稻201的特征特性,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新稻10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早熟、高产、优质常规粳稻新品种,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等地推广种植, 并在京津唐地区大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6.
赛粳16是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以镇稻681(镇稻99/武运粳7号)作母本、盐稻3872(镇稻88/盐稻99-1)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0036。适宜在河南南部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重点介绍了赛粳16的选育经过,以及参加北方稻区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综合表现,且归纳总结了这几年多点示范种植集成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正>宁粳4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利用日本优质水稻越光与高产水稻镇稻99杂交育成,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9040。2013年入选农业部超级稻。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淮北地区种植。在江苏苏中地区可作直播稻麦后直播。  相似文献   

18.
<正>新稻18号,中粳常规水稻品种,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该品种集超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7001,并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8,并获得农  相似文献   

19.
刘贺梅 《中国种业》2017,(12):69-70
新稻6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科研团队于2005年以新稻18号为母本、苏北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为常规粳稻,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弹性强,分蘖力中等,株高105 cm,穗长18.1cm,穗粒数148.8粒/穗,千粒重25.5g,综合性状优良。于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稻区种植,是河南省自2012年启动豫南粳稻品种试验以来第1个通过审定的适宜豫南"籼改粳"种植的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20.
沿黄稻区直播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田直播可减少水稻栽培中育秧和插秧等繁琐程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从选用适宜直播水稻品种、精细播种、科学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沿黄稻区直播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